資源簡介 第二實驗學校教育集團吉林省歷史試卷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七年級期末考試、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隋煬帝認為洛陽地處中原,河運便利,可以解決糧食、物資供應的困難,且其地理位置適中,可以照顧全局。隋煬帝遂于605年下詔營建東都洛陽,其主要目的是()A.炫耀王朝國力B.鞏固政治統治C.推動交通發展D.減輕民眾負超2.樊樹志《國史十六講》描述某時期的關鍵詞為“盛唐氣象: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征是()A,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B.繁榮與開放的時代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D.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與發展3.某皇帝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古訓,在治國過程中輕徭薄賦,廣納賢才,虛心納諫,開創了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治世局面,史稱()A.貞觀之治B.開元盛世C.永樂盛世D.康乾盛世4.歷史史實是指客觀發生的歷史事實,歷史觀點是對歷史史實的認識。以下關于唐朝的歷史,屬于歷史觀點的是()A.618年,李淵建立唐朝B.唐太宗時,唐蕃和親C.安史之亂使唐朝國勢由盛轉衰D.唐代高僧鑒真東渡日本5.下列體現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的是()A.遣唐使來華B.鑒真東渡日本C.玄類西游天竺D.文成公主入藏6.“唐代《送子天王圖》又名《釋迦降生圖》,此畫以釋迦降生為中心,畫中諸神、鬼皆著唐裝”。以上材料說明()A.佛教文化成為中國的主流B.佛教文化最先起源于唐代C.外來文明與中華文化相融D.中華各民族交往日益頻繁7.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名家輩出。其中,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與俱高的藝術境界”“天真狂放的藝術個性”三個特征的唐代詩人是()A.駱賓王B.杜甫C.白居易D.李白8.韓愈批評一些佛教信徒“竭財以事佛”,甚至使得“農夫桑婦,輟耕織以奉佛”。他意在強調()A.佛教阻礙經濟發展B.鼓勵百姓信仰佛教C.佛教教義引人向善D.推崇佛教傳播方式9.公元907年,一個在東方屹立了近三百年的龐大帝國轟然倒塌,中國進入了又一個分裂割據的亂世。這個“亂世”是()A.隋唐時期B.五代十國時期C.遼宋夏金元時期D.明清時期10.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這樣評價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陳橋驛站披旒冕。披篩冕,定江山,杯酒之間銷兵權…還一個,盛世繁華,文煌武烈。”他評價的是A.南唐后主李煜B.宋太祖趙匡胤C.遼太祖耶律阿保機D.明太祖朱元璋11.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指出:“全宋朝三百一十九年的記錄,無非是軍事的墊敗和退卻,所有的例外則是以‘歲幣'為名向北方少數民族購得的和平。”下列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A.郾城大捷B.澶淵之盟C.宋金和議D.隆慶和議12.“山外背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該詩反映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