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世界史前言世界史中國史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我們必須了解世界,既要了解它的現狀,也要了解它的歷史。以社會形態的演進為依據世界史分期16世紀初——19世紀末(資本主義時代)①世界古代史②世界近代史:20世紀初——至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并存)③世界現代史:奴隸社會原始社會封建社會東方(亞非):西方(歐洲):東方:西方:四大文明古國日本,阿拉伯國家古希臘,古羅馬法蘭克王國,拜占庭帝國約二三百萬年前—15世紀末以社會形態的演進為依據世界史分期上古史·奴隸社會(5-15世紀)世界近代史(16-19世紀末)中古史·封建社會熟悉教材,建構體系九上世界古近代史九下世界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九上1-4單元熟悉教材,建構體系九上世界古近代史九下世界近現代史世界近代史:九上5-7單元九下1-2單元熟悉教材,建構體系九上世界古近代史九下世界近現代史世界現代史:九下3-6單元熟悉教材,建構體系九上世界古近代史九下世界近現代史世界現代史:九下3-6單元你知道四大文明古國嗎?神奇的北緯30度線古巴比倫古印度中 國古埃及亞非的四大文明的共同點?古代文明為什么發生在大河流域?緯度:20N——40N 大河流域水源豐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氣候適宜,適合原始農業發展。古代亞非文明大河流域產生(農耕)尼羅河兩河流域印度河黃河長江古埃及文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國第1課 古代埃及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 1.發源地請結合課本及地圖回答下列問題:1、請描述古埃及的地理位置2、為什么說古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非洲東北角尼羅河貫穿南北1、為農業灌溉、人民生活提供水源.2、定期泛濫,提供肥沃土壤。3、交通便利,便于航行。4、尼羅河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 2.興衰歷程產生強盛發展滅亡尼羅河下游出現若干個小國家約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初步統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期成為地跨亞非的強大軍事帝國幾度分裂 外族入侵被波斯帝國吞并公元前525年被亞歷山大帝國占領被羅馬帝國占領公元前332年公元前30年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沒有延續下去!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 3.文明成就古埃及人發現,每年7月,當太陽和天狼星在地平線上同時升起時,尼羅河就會開始漲水。他們據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陽歷。一年劃分為泛濫季、播種季、收獲季3個季節,歲末加5天宗教日,每季4個月,每月30天。意義: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條件。1.天文學:太陽歷后來的羅馬歷法以及今天我們通用的公歷,都源于此。2.數學:算數、幾何、代數古埃及人能解一次方程創造了自己的十進位的計數制度會計算矩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 3.文明成就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 3.文明成就增長了解剖知識,從而促進了醫學的發展。古埃及宗教思想中獨特來世觀的形成受到尼羅河流域獨特自然環境的影響。……在古埃及人的眼里,現世只是短暫的一瞬,來世才是永恒長存的。因此,他們在生前就開始為來世做準備,盡其所有修建和裝飾墳墓,以便在來世有一個舒適而富有的家。尸體正是靈魂依存的基礎,沒有尸體,靈魂無所依,人也就無法再生。因此,尸體要制成木乃伊,以保證它保存久遠。——《世界文化史》3.醫學:木乃伊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 3.文明成就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 3.文明成就4.文字:象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在 19 世紀被釋讀,為古埃及研究開啟了一個新紀元。商博良是第一位識破古埃及象形文字結構并破譯羅塞塔石碑的學者。被譽為"埃及學之父"。在象形文字出現之后,古埃及人在幾千年的時間里使其日趨完善,直到他們可以借助它很容易地表達任何意思。他們用這種文字給友人寫信、記錄賬目,并記錄國家的歷史與事件,以便于后人翻閱、借鑒,這讓人們能從積累下來的經驗教訓中獲得指引與啟示。5.雕刻繪畫: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浮雕、壁畫獅身人面像的面部參照哈夫拉,身體為獅子,高22米,長57米,雕像的一個耳朵就有2米高。整個雕像除獅爪外,全部由一塊天然巖石雕成。至今已有4500多年歷史。希臘人稱獅身人面像為“斯芬克斯”。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 3.文明成就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 3.文明成就請用史實說明尼羅河如何孕育古埃及文明?一、尼羅河定期泛濫——土地肥沃——農業發達;二、研究尼羅河泛濫的規律——太陽歷;三、測量尼羅河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兩岸土地——幾何和算術;四、盛產紙莎草——古埃及書寫材料(紙草、莎草紙)。五、尼羅河造就了強盛的埃及——規模宏大的金字塔。六、尼羅河讓埃及人生活富足——古埃及文字、藝術、宗教的發展。二、文明象征:金字塔 1.了解金字塔◆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古埃及國王奧西里斯被自己的惡兄弟殺害,碎尸后被扔到了尼羅河里。王后伊西絲悲痛欲絕,她找到遺體,伏尸痛哭,這感動了太陽神。于是天神幫助她把尸塊還原成尸體,做成干尸,即木乃伊。奧西里斯于是再生,成為冥界的主宰。從此以后,每個法老死后,都要把奧西里斯神話表演一次,制成木乃伊后裝入石棺,再送進“永久的住所”—金字塔中。古埃及人認為,這樣,法老們的靈魂就能永生,并在3000年后的極樂世界里復活。◆ 金字塔反映了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權利的象征。二、文明象征:金字塔 2.金字塔的用途、名字由來金字塔的用途:金字塔的名字由來:古埃及法老為自己修建呈角錐體狀的陵墓。每個側面都形似“金”,因此中國人稱之為“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高約146.5米邊長230多米200多萬塊石每塊重2.5噸左右大約48層教學樓科學家粗略計算,該金字塔持續建造20年獅身人面像二、文明象征:金字塔 3.金字塔的代表二、文明象征:金字塔 3.金字塔的評價【任務】研讀下面兩則材料,分析金字塔的影響?材料一:金字塔的建造利用了坡道技術,坡道建在塔的一側,其余三個側面分別堆起具有腳手架功能的墻,以便挪動石塊。工匠們先用船和木橇把石材運到工地附近加工,然后順著坡道拉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隨著塔的升高,坡道逐漸延長,“腳手架”也越壘越高。當金字塔全部建成后,將坡道和高墻拆掉。——《簡明世界歷史讀本》材料二:希羅多德根據傳聞,記述了修建胡夫金字塔的情況:“(胡夫)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他們分為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個大群要工作3個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塊,極其精確地砌筑而成的。”(1)積極/地位: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2)消極:它給古埃及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上權力。三、法老的統治 1.法老的地位“法老”一詞最早出現于古王國時期,原意為“宮殿 ”,中王國時期使用于對國王的頌詞中,新王國時期正式成為國王的尊稱......第一,法老的意志就是法律......第二,法老獨攬了全國的一切行政大權......第三,在法理上,法老擁有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權......第四,法老是軍隊的最高統帥......——齊濤主編《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1)政治上:集軍、政、財、神等權于一身(政治體制:奴隸制君主專制)三、法老的統治 1.法老的地位法老自稱是太陽神阿蒙-賴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被認為“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2)宗教上:被認為“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法老的黃金面具(一) 法老的地位三、法老的統治 2.王權的衰落法老的王權逐漸衰落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金字塔第四王朝第四位法老哈夫拉金字塔第四王朝第五位法老門卡拉金字塔觀察吉薩三大金字塔的俯視圖,你發現了什么秘密?金字塔規模越來越小這個現象的背后,反映了什么本質問題?古王國時代自胡夫以后,金字塔的規模越來越小。公元前525年,波斯、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先后吞并古埃及,古埃及沒有延續下去。三、法老的統治 2.王權的衰落材料一:從古王國末期以來,持續了幾十年的干旱和饑饉的流行,直接導致了社會的騷亂,最終匯成了人民的大暴動。但是饑饉的流行僅僅是引起人民大起義的自然因素,而社會的動亂和人民大起義的社會根源就在于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欺壓脅迫。——劉文鵬《古埃及第一中間期的“大饑饉”與人民大起義》材料二:接下來的近千年是一次次的外族統治…亞述人、波斯人,一個接一個侵入埃及,建立王朝。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大帝侵入埃及,建立起希臘人統治的政權…而后成為古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埃及逐步丟掉了自己的語言、文字、宗教,埃及人連自己是誰都弄不清楚了。——李曉東《“復興時代”與古埃及文明的衰落》1.內部的分裂2.外族的入侵尊重、繼承、保護、交流、創新思維延伸古埃及文明璀璨奪目,遺憾的是文明中斷了。痛定思痛,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本國的文明成就呢?課后活動×√×1.(2021·海南省·13)亞非地區的尼羅河流城、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究其原因,大河流域A.自然資源匱乏 B.文明成果豐碩C.文化積淀厚重 D.適合農業耕作2.(2021·江蘇南京·14)探尋古埃及金字塔的功能與演變歷程,可以感知的歷史奧秘有A.國王地位與權力 B.人類的法制傳統C.阿拉伯數字起源 D.羅馬帝國的強盛【D】【A】中考試題鏈接3.(2021·貴州畢節·22)拓片是將刻在不同材質上的文字、符號、圖案等拓印下來的紙片,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古埃及文明研究的是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阿拉伯文字【A】中考試題鏈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