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1.鴉片走私的背景/英國為何要向中國走私鴉片?3點2.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導火線/借口)根本原因?3.鴉片戰爭的時間、經過(兩階段)。4.鴉片戰爭的影響?5.《南京條約》的地位、主要內容(4點)及影響。6.《南京條約》的簽訂后訂立的三個條約。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一、英法發動侵華戰爭 1.背景(原因)材料一:《南京條約》簽定后,英國打開了中國的國門,資產階級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萬萬或四萬萬人開放貿易,大家好像發了瘋似的”,“只要中國人每年需用一頂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蘭現有的工廠就已經供給不上了”。——李侃、李時岳、李德征等:《中國近代史》材料二:英國人本以為“傾全國工廠的生產,也不夠供應中國一省的衣料”,而現實卻是“和中國開放貿易十年后,其消費能力竟不及荷蘭的一半”,“甚至落在巴西和土耳其之后。” ——1852年3月《密切爾報告書》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鴉片戰爭的目的沒有達到!1838~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年平均數) 單位:鎊一、英法發動侵華戰爭 1.背景(原因)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三國兩次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條約》的要求:(1)要求中國全境開放,至少長江水域允許外商自由航行;(2)鴉片貿易合法化;(3)外國公使進駐北京等。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1831—1861年)年號咸豐,清朝第九位皇帝,清朝最后一位擁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提出“修約 ”清政府英法等國矛盾第二次鴉片戰爭拒絕修約擴大侵略權益,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擔心危及統治利益導火線:“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一、英法發動侵華戰爭 1.背景(原因)一、英法發動侵華戰爭 1.背景(原因)一、英法發動侵華戰爭 1.背景(原因)根本原因:西方列強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直接原因:“修約”要求被清政府拒絕借口(導火線):中英“亞羅號事件”和中法“馬神甫事件”(又稱“西林教案”)一、英法發動侵華戰爭1856年10月,英軍炮轟廣州,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時間:1856-1860年侵略國:英、法兩國發動戰爭(主兇);俄、美兩國支持(幫兇)一、英法發動侵華戰爭 過程第一階段:1856年—1858年(看虛線)第二階段:1858年—1860年(看實線)①1856年10月英軍炮轟廣州城(爆發)——②1857年英法聯軍攻陷廣州——③1858年攻陷大沽炮臺,逼近天津——④清政府被迫簽訂《天津條約》《通商章程善后條約》①1860年,英法聯軍占領天津,進逼北京——②咸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派奕 擔任議和大臣——③10月搶劫火燒圓明園,占領安定門,控制北京城——④清政府被迫簽訂《北京條約》一、英法發動侵華戰爭 過程閱讀課本P9-11,完成表格相關內容。名稱 簽訂國家 主要內容 危害《天津條約》《通商章程善后條約》《北京條約》清政府與俄、美、英、法四國公使:外國公使進駐北京通商: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通航: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便利了列強影響、操縱和控制清政府造成鴉片泛濫,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清政府與英、法、美三國被迫承認了鴉片貿易的合法化清政府與英、法兩國前約有效: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增開商埠:增開天津為商埠割地: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賠款:賠款額大幅增加確保了列強的侵略權益,破壞了中國主權列強侵略勢力向北方地區擴展,滲透到統治中心附近進一步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給中國人民帶來沉重負擔便利了列強進一步侵略中國,外國侵略勢力從東南沿海深人到長江中下游地區破壞了中國的內河航運權(軍艦自由航行還破壞了領土主權)一、英法發動侵華戰爭 過程香港的“前世今生”(1)1842年鴉片戰爭中簽訂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2)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簽訂的《北京條約》將九龍司地方一區割讓給英國;(3)1898年,英國強行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區和附近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4)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第二次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1860年,英法聯軍對圓明園進行大肆搶劫,之后又縱火燒毀。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材料一在地球上某個角落里有著一個人間奇跡:它叫夏宮……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創造的一切幾乎是神話性的東西都體現在這座宮殿中……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動手洗劫,另一個放火焚燒。原來勝利就是進行一場掠奪。勝利者竊走了夏宮的全部財富……然后,他們雙雙拉著手榮歸歐洲。 ——維克多·雨果《致巴特利爾上尉》材料二在英法聯軍在圓明園里到處搜搶珍寶時,他們卻意外發現了一件讓他們哭笑不得的事情,當年馬嘎爾尼送給乾隆皇帝的那些禮品,如天體運行儀、地球儀、音樂鐘,以及各種新式火炮、槍械都原封未動的堆放在那里,上面落滿了灰塵。看著被洗劫焚毀后的圓明園遺址你有怎樣的感想?1.火燒圓明園是中華民族的恥辱;2.不僅給中華文明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也是對世界文明的踐踏和破壞;3.落后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一個民族只有強大才不會被欺凌。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1)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喪失更多主權,英國、法國、美國等西方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一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沙俄占領中國北方大片領土。(2) 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拓展延伸總理衙門的設置1861年,清政府為適應形勢的變化,設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它負責辦理對外交涉以及通商、海關等事務,是清政府一個權力很大的中樞機構。三、沙俄侵占我國大片領土馬克思說,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有一個國家“不需要花一分錢,不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個參戰國獲得更多好處”。俄國三、沙俄侵占我國大片領土時間 不平等條約名稱 割占領土范圍 割占領土面積1858年1860年1860年1864年19世紀80年代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中俄《改訂條約》以及以后5個勘界議定書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千米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千米中國巴勒喀什池以東、以南44 萬多平方千米中國西北部7萬多平方千米三、沙俄侵占我國大片領土問題探究3:結合教材11頁沙俄侵占中國領土示意圖,找一找被沙俄侵占的領土有哪些?1858年《璦琿條約》割占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地區60多萬平方千米(最多)1860年《北京條約》割占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地區40萬平方千米1860年《北京條約》和1864年《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44萬多平方千米1881年《改訂條約》割占西北地區7萬多平方千米三、沙俄侵占我國大片領土思考:19世紀50—80年代,俄國能夠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的原因?(1)清政府腐敗無能,常常屈服于俄國的武力威脅和恫嚇,不得不割讓大片領土,以換取俄國所謂的“調停”。(2)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等為俄國掠奪中國北方大片領土提供了有利條件。比較兩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素養提升:完成表格,分析這場戰爭為何叫“第二次鴉片戰爭”?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根本原因(目的)戰爭性質 戰爭結果 侵略力量擴大侵略時長開放口岸影響加深打開中國市場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非正義的殖民侵略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英國英法、俄美1840—1842歷時兩年1856—1860年歷時四年東南沿海城市長江中下游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進一步加深繼續擴大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與擴大。課堂練習1.(2024·廣東汕頭·一模)如圖為《1842—1854年英國輸華貨物總值變化示意圖》(單位:萬英鎊),該圖所示現象( )A.表明自然經濟結構未發生變化B.導致列強再次發動侵華戰爭C.引發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狂潮D.表明中國民族工業發展迅速2.“晚清政府就是一棵結滿果實的大樹,英法聯軍使勁地搖晃這棵樹,但許多果子卻被另外一個人給拾走了。”材料中的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 )A.割占香港九龍司地方一區 B.增開漢口、南京等地為通商口岸C.割占臺灣全島及其附屬島嶼 D.通過條約攫取中國北方大片領土BD課堂練習3.(2024·河北保定·二模)身處北京城的英軍吳士禮中校用日記記錄了這個驚人的場景:“濃煙帶來了大量熾熱的余燼……述說和揭露皇家宮苑所遭受的毀滅與懲罰……暗紅的火光映照在往來忙碌的士兵臉上,使得他們活像一群魔鬼,在為舉世無雙珍寶的毀滅而歡呼雀躍。”材料描述的是( )A.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B.日本占領旅順后的大屠殺C.太平天國占領南京城 D.八國聯軍在北京燒殺搶掠4.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國出現了很多民間地理學者,涌現出大批邊疆史的著作,如曹廷杰的《東北邊防輯要》《西伯利東偏紀要》,姚文棟的《云南勘界籌邊記》,薛福成的《滇緬劃界圖說》等等。據此可知,當時中國( )A.官方關注邊疆危機 B.地理學研究興起C.民族意識日益增強 D.熱衷于邊疆軍事A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