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時 利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法是初中數學的核心內容,移項是解方程的基本步驟之一,是一種同解變形.移項的依據是等式的基本性質1,運用移項法則可以把含有未知數的項移到等號的一邊,把不含未知數的項移到等號的另一邊,從而使方程向x=a的形式轉化.移項法則在后續的學習其他方程、不等式及函數時會經常用到.讓學生牢固地掌握移項的方法,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解方程就是將復雜的方程向x=a的形式轉化,其中化歸思想起到了指導作用.化歸思想在以后學習方程(組)及不等式中都有運用.讓學生理解化歸的思想并恰當地運用,為今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置疑導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它們都有這樣的特點:一邊是含有未知數的項,一邊是常數項.這樣的方程我們可以用合并同類項的方法來解.那么像3x+7=32-2x這樣的方程又該怎么解呢?【說明與建議】 說明:此種引入方法主要是以上一節課為鋪墊的,通過上一節課利用合并同類項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提出像3x+7=32-2x這樣的方程該怎么解的問題,制造懸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建議:回顧上一節課方程的解法,小組討論思考關于方程3x+7=32-2x的解法,從而引出本節課題.【復習導入】問題1:我們學習過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哪位同學能敘述一下等式的性質呢?問題2:《九章算術》中有“盈不足術”的問題,原文如下:“今有共買羊,人出五,不足四十五;人出七,不足三.問人數、羊價各幾何.”題意是:若干人共同出資買羊,每人出5元,則差45元;每人出7元,則差3元.求人數和羊價各是多少?【說明與建議】 此環節為本節課新知的學習做好鋪墊,體會等式的性質在解方程過程中的作用.通過利用方程解決古代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建議:學生敘述等式的性質要準確;問題2可引導學生列出方程.命題角度1 利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1.解下列方程:(1)4x-1=2x+5;解:移項,得4x-2x=5+1.合并同類項,得2x=6.系數化為1,得x=3.(2)3x+7=32-2x;解:移項,得3x+2x=32-7.合并同類項,得5x=25.系數化為1,得x=5.(3)5x-8=-3x-2.解:移項,得5x+3x=-2+8.合并同類項,得8x=6.系數化為1,得x=.命題角度2 利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實際應用2.將一堆糖果分給幼兒園某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2顆,那么就多8顆;如果每人3顆,那么就少12顆,這個班共有多少名小朋友?解:設這個班共有x名小朋友.根據題意,得2x+8=3x-12,解得x=20.答:這個班共有20名小朋友.課題 5.2 第2課時 利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 授課人素養目標 1.掌握移項方法,學會解“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體會解法中蘊涵的化歸思想. 2.分析實際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3.經歷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并用它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到方程既來源于實際生活又服務于實際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方程中的興趣.教學重點 建立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會解“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學難點 分析實際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授課類型 新授課 課時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回顧 1.等式的性質1:等式的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2.利用等式的性質解下列方程: (1)x=2x+1;(2)x-2=4-x;(3)0.5x+3=1.2x-4. 通過學生自己利用等式的性質解一元一次方程,為下面的移項法則做準備.活動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堂引入】 把一些圖書分給某班學生閱讀,若每人分3本,則余20本;若每人分4本,則還缺25本.這個班有多少學生? 兩種分圖書的方法,什么量是相等(不變)的? 師生活動:由學生思考、個人回答,教師糾正. 兩種分圖書的方法,圖書的總量是定值,所以問題的相等關系就是圖書總量. 可以設這個班有x名學生,每人分3本,共分出3x本,加上剩余的20本,這批書共(3x+20)本;每人分4本,需要4x本,減去缺的25本,這批書共(4x-25)本.這批書的總數是一個定值,表示它的兩個式子應相等,根據這一相等關系可列方程3x+20=4x-25. 你能解這個方程嗎?顯然解這個方程的第一步不是合并同類項,因為兩種同類項分別分布在等號的兩邊,不能直接合并,那么怎么才能進行合并同類項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新的解方程的方法——移項. 以學生身邊熟悉的分配問題展開討論,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愿望.根據學生情況,逐步放手,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續表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活動二:實踐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新知】 針對【課堂引入】的方程3x+20=4x-25的兩邊都有含x的項(3x與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數項(20與-25),怎樣做能使它向x=a(常數)的形式轉化呢? 師生活動: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可以提示:利用等式的性質進行思考并對方程進行轉化. 解方程的最終目標是將方程轉化成x=a的形式.為了使右邊不含x的項,所以右邊要減去4x,根據等式的性質1,左邊也要減去4x;為了使左邊不含常數項,左邊要減去20,根據等式的性質1,右邊也要減去20,則方程可轉化為3x+20-4x-20=4x-25-4x-20. 觀察轉化后的方程3x-4x=-25-20,與題目中的方程3x+20=4x-25的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可知,4x從右邊移到左邊變成-4x,20從左邊移到右邊變成-20. 像上面那樣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后移到另一邊,叫作移項. 移項F 合并同類項F 系數化為1F 由上可知,這個班有45名學生. 上面解方程中“移項”起了什么作用? 師生活動:學生討論、回答,師生共同整理:通過移項,含未知數的項與常數項分別位于方程左右兩邊,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解方程時經常要合并同類項和移項,前面提到古老的代數書中的“對消”和“還原”,指的就是合并同類項和移項.早在一千多年前,數學家阿爾—花拉子米就已經對“合并同類項”和“移項”非常重視了. 教師書寫解方程的過程,以提高學生解題的規范性.采用框圖表示解方程的過程,是為使解法中各步驟的先后順序清晰,滲透算法程序化的思想.教學中不要求學生也畫框圖.活動三:開放訓練、體現應用 【典型例題】 例1 (教材第123頁例3)解下列方程: (1)3x+7=32-2x; 解:移項,得3x+2x=32-7. 合并同類項,得5x=25. 系數化為1,得x=5. (2)x-3=x+1. 解:移項,得x-x=1+3. 合并同類項,得-x=4. 系數化為1,得x=-8. 進一步鞏固利用移項、合并同類項解方程的方法.通過練習,及時鞏固新知識,加深對化歸思想的理解.加強解方程步驟書寫的規范性.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驗用方程來解題的優勢.續表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活動三:開放訓練、體現應用 例2 (教材第123頁例4)某制藥廠制造一批藥品,若用舊工藝,則廢水排量要比環保限制的最大量還多200 t;如用新工藝,則廢水排量比環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 t.新、舊工藝的廢水排量之比為2∶5,兩種工藝的廢水排量各是多少? 解:設新工藝的廢水排量為2x t,則舊工藝的廢水排量為5x t. 根據題意,得5x-200=2x+100. 移項,得5x-2x=100+200. 合并同類項,得3x=300. 系數化為1,得x=100. 所以2x=200,5x=500. 答:新工藝的廢水排量為200 t,舊工藝的廢水排量為500 t. 師生活動:學生獨立思考,舉手回答,師生交流心得和方法. 【變式訓練】 1.解下列方程: (1)4x=9+x; 解:移項,得4x-x=9. 合并同類項,得3x=9. 系數化為1,得x=3. (2)8y-3=5y+3; 解:移項,得8y-5y=3+3. 合并同類項,得3y=6. 系數化為1,得y=2. (3)4x+5=3x+3-2x. 解:移項,得4x-3x+2x=-5+3. 合并同類項,得3x=-2. 系數化為1,得x=-. 2.A廠庫存鋼材為100噸,每月用去15噸;B廠庫存鋼材82噸,每月用去9噸.問經過多少個月后,兩廠庫存鋼材相等? 解:設經過x個月后,兩廠庫存鋼材相等.依題意,得 100-15x=82-9x,解得x=3. 答:經過3個月后,兩廠庫存鋼材相等. 師生活動: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充分討論,爭取讓學生自己得到正確答案,并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適當引導、點撥.活動四:課堂檢測 【課堂檢測】 1.下列變形過程中,屬于移項的是(C) A.由3x=-1,得x=- B.由=1,得x=4 C.由3x+5=0,得3x=-5 D.由-3x+3=0,得3-3x=0 2.對方程2x-3+x=6進行移項,下列正確的是(C) A.2x-x=6+3 B.2x-x=6-3 C.2x+x=6+3 D.2x+x=6-3續表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活動四:課堂檢測 3.解下列方程: (1)5x=3x-12; 解:移項,得5x-3x=-12. 合并同類項,得2x=-12. 系數化為1,得x=-6. (2)8x-5=7x+2; 解:移項,得8x-7x=2+5. 合并同類項,得x=7. (3)7y+8=2y-5-3y. 解:移項,得7y-2y+3y=-5-8. 合并同類項,得8y=-13. 系數化為1,得y=-. 4.將一堆糖果分給幼兒園的小朋友,若每人3顆,則多36顆;若每人4顆,則少8顆.請問這個幼兒園有多少名小朋友? 解:設該幼兒園有x名小朋友.依題意,得 3x+36=4x-8,解得x=44. 答:該幼兒園有44名小朋友. 師生活動:學生進行當堂檢測,完成后,教師進行批閱、點評、講解. 通過設置當堂檢測,及時獲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明確哪些學生需要在課后加強輔導,達到全面提高的目的.課堂小結 1.課堂小結: (1)今天你又學會了解方程的哪些方法?有哪些步驟?每一步的依據是什么? (2)你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有哪些收獲?有哪些進步?學習本節課后,還存在哪些困惑? 2.布置作業: 教材第124頁練習第1,2,3,4題;第130頁習題5.2第1,6題. 加強反思,幫助學生養成系統整理知識的習慣.板書設計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2課時 利用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 提綱挈領,重點突出.教學反思 反思教學過程和教師表現,進一步優化操作流程和提升自身素質.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