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時 從不同方向看立體圖形讓學生通過從不同方向看立體圖形得到平面圖形,認識可以用平面圖形表示立體圖形,以及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聯系.從不同方向看立體圖形是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的一個組成部分,聯系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概念,教材在此介紹了與此相關的內容,即通過從不同方向觀察立體圖形會得到不同的平面圖形,從而常用這樣得到的幾個平面圖形來展示立體圖形. 【置疑導入】課件展示《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問題:1.從詩中可以看出作者蘇東坡從不同角度對廬山進行了仔細觀察,那他都從哪些角度對廬山進行了觀察呢?2.詩中隱含著什么道理,對我們有什么啟發?【說明與建議】 說明:跨越學科界限,以蘇東坡的一首《題西林壁》把同學們帶入了一個如詩如畫的境界,再從詩歌中提煉出隱含的數學知識.這樣,不但增強了學生的人文意識,還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中的“美”.建議:展示《題西林壁》時,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情緒,教師可以先給出前兩句,讓學生接另外兩句.【懸念激趣】問題:從圖1中你看到了什么?圖1 圖2學生思考、回答后給出圖2.問題:這說明了什么問題?【說明與建議】 說明:創設實際情境,激發興趣,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同時引入課題.建議:第1張圖片展示后,教師適當引導后再展示第2張圖片,強調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結論會有不同.命題角度 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立體圖形1.已知一個幾何體如圖所示,則該幾何體從上面看是(B)2.如圖所示的工件是由兩個長方體構成的組合體,則從正面看到的平面圖形是(A)3.如圖所示的幾何體是由五個小正方體組成的,從它的左面看到的是(D)課題 6.1.1 第2課時 從不同方向看立體圖形 授課人素養目標 1.初步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可能看到不同的結果,發展空間思維. 2.經歷“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的活動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概念和合理的想象能力;在觀察過程中,初步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得到的結果可能是不一樣的;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合理清晰地向別人表述自己的思維過程.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體會觀察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形成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發展學生的設美情趣.教學重點 識別簡單幾何體從不同方向觀察所看到的不同平面圖形.教學難點 識別從不同方向看兩個簡單立體圖形的組合體和多個小正方體組合體得到的平面圖形;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幾何圖形.授課類型 新授課 課時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回顧 1.有些幾何圖形的各個部分都不在同一個平面內,它們是立體圖形; 2.有些幾何圖形的各個部分都在同一個平面內,它們是平面圖形. 回顧舊知,引出新知.活動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堂引入】 1.舉例說明:觀察你身邊的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你看到的形狀是一樣的嗎? 請欣賞漫畫并思考:為什么會出現爭執? 設置疑問,激發學生的興趣.續表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活動二:實踐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新知】 1.【課堂引入】漫畫中起爭執的原因是他們是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個物體,因此便出現了不同的結果.那么我們從哪些方向去觀察一個物體就能獲取到它的完整信息呢? 2.下面我們以長方體為例: 長方體有六個面,如果我們從上、下、左、右、前、后六個方向去觀察,肯定可以確定它的形狀和大小,而實際上從正面看與從后面看得到的是同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一組鄰邊分別對應長方體的長和高. 從正面看: 從左面看與從右面看得到的是同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一組鄰邊分別對應長方體的寬和高. 從左面看: 從上面看與從下面看得到的是同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一組鄰邊分別對應長方體的長和寬. 從上面看: 對于一些立體圖形的問題,常把它們轉化為平面圖形來研究和處理.一般情況下,我們觀察一個立體圖形都是從正面看、從左邊看、從上面看,從不同方向看立體圖形,往往會得到不同形狀的平面圖形.這三個平面圖形根據它們反映的數據在擺放位置上如圖所示: 師生活動:教師逐一展示長方體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學生跟隨教師的思路邊聽邊思考.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2.讓學生體會從前、后、左、右、上、下各個方向看立體圖形.通過活動,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活動三:開放訓練、體現應用 【典型例題】 例1 (教材第153頁例1)如圖,這是一個由9個正方體組成的立體圖形,分別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這個圖形,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圖形? 解:續表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活動三:開放訓練、體現應用 例2 如圖,這是由6個相同的小正方體搭成的幾何體,那么這個幾何體從上面看得到的圖形是圖中的(C) 【變式訓練】 如圖,這是由4個相同的正方體堆成的立體圖形,指出圖中的平面圖形分別是從哪個方向看此立體圖形得到的平面圖形. 答:分別是從左面、正面、上面得到的平面圖形. 師生活動: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充分討論,爭取讓學生自己得到正確答案,并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適當引導、點撥. 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運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鞏固新知.活動四:課堂檢測 【課堂檢測】 1.如圖,這是一個機械模具,則從正面看得到的圖形是(C) 2.下列幾何體中,從左面看和從上面看得到的圖形相同的是(D) 師生活動:學生進行當堂檢測,完成后,教師進行批閱、點評、講解. 針對本課時的主要問題,分層次進行檢測,達到學有所成、了解課堂學習效果的目的.課堂小結 1.課堂小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能說一說嗎? (2)學習完本節課后,你還存在哪些困惑? 2.布置作業:教材第158頁習題6.1第2題. 加強反思,幫助學生養成系統整理知識的習慣.板書設計 6.1.1 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第2課時 從不同方向看立體圖形 判斷從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圖形 從不同方向看立體圖形,往往會得到不同形狀的平面圖 提綱挈領,重點突出.教學反思 反思教學過程和教師表現,進一步優化操作流程和提升自身素質.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