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2.2 數軸本節課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概念的基礎上,從實際事例出發,通過數學建模,初步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以使學生借助直觀的圖形來理解有理數的有關問題. 【情景導入】問題1:觀察溫度計,體會其特點.1.讀出三個溫度計上的溫度,并表示出來.2.我們能否用類似溫度計的圖形表示有理數呢?問題2:畫情境圖,體會方向與距離.在一條東西方向的馬路上,有一個汽車站牌,汽車站牌東3 m和7.5 m處分別有一棵柳樹和一棵楊樹,汽車站牌西3 m和4.8 m處分別有一棵槐樹和一根電線桿,試畫圖表示這一情境,你會怎樣畫圖呢?【說明與建議】 說明:結合實例引導學生以輕松愉悅的心情進入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實踐,在生活中發現數學.通過問題1和問題2的解決,幫助學生感受到點與數之間的關系,從而對點表示數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同時對新知識的學習有了期待.建議:問題1中,找學生讀溫度計,通過學生讀出溫度計的溫度初步了解數軸的特點;問題2中,學生根據題意畫圖并展示,對作圖較好的學生給予表揚.【懸念導入】在一個大森林里,一群動物正在玩“尋寶”游戲.裁判長獅子介紹規則:尋寶必須根據尋寶圖,而尋寶圖分成四份,藏在一條路(東西方向)旁的四棵樹的附近,它們分別是從現場向東300 m的柳樹、向東750 m的楊樹、向西460 m的槐樹和向西800 m的松樹.同學們,你能幫助動物們畫圖表示這些位置從而快速地找到寶物嗎?【說明與建議】 說明:從同學們感興趣的游戲入手,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借助“尋寶圖”引出數軸.建議:讓學生結合所給的條件分組討論,動手畫圖(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提示),然后教師提出問題:你能把更多的數表示在你所作的圖上嗎?命題角度1 數軸上的點與有理數的關系1.如圖,數軸上一個點被葉子蓋住了,這個點表示的數可能是(A)A.2.3 B.-1.3 C.3.7 D.1.32.在數軸上位于-4和2之間(不包括-4和2)的整數點有(B)A.6個 B.5個 C.4個 D.無數個3.如圖,將一刻度尺放在數軸上(數軸的單位長度是1 cm),刻度尺上“0 cm”和“3 cm”分別對應數軸上的3和0,那么刻度尺上“5.6 cm”對應數軸上的數為(C)A.-1.4 B.-1.6 C.-2.6 D.1.64.請畫一條數軸,并把2,-1,0,,-1這五個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解:在數軸上表示如圖所示:命題角度2 數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5.數軸上點A表示的有理數是-5,那么到點A的距離為10的點表示的數是-15或5.課題 1.2.2 數軸 授課人素養目標 1.識記數軸的三要素并會畫數軸. 2.能將已知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能說出數軸上的已知點所表示的數;會用數軸比較有理數的大小. 3.會用數形結合的思想認識在特定條件下數與形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教學重點 數軸的概念,在數軸上表示數.教學難點 正確的畫出數軸,理解有理數和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系.授課類型 新授課 課時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回顧 1.有理數包括哪些數?說出有理數的分類方法. 2.將有理數:+2,-,0.3,-7,+,-3,100填入相應的集合中. 正有理數集合:{ …}; 負有理數集合:{ …}. 回顧舊知,為新課做鋪墊.活動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堂引入】 在一條東西向的馬路上,有一個汽車站牌,汽車站牌往東3 m和7.5 m處分別有一棵柳樹和一棵楊樹,汽車站牌往西3 m和4.8 m處分別有一棵槐樹和一根電線桿,試畫圖表示這一情境. 從生活中的實例出發引出數軸,貼近生活,直觀具體,易于學生接受,同時能夠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續表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活動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答案: 提問:1.想一想,汽車站牌起到什么作用呢? 2.怎樣用數簡明地表示這些樹、電線桿與汽車站牌的相對位置關系(方向、距離) 規定從左向右表示從西到東,把點O左右兩邊的數分別用負數和正數表示(如圖).由此可見,正數,0和負數可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出來.活動二:實踐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新知】 1.數軸的畫法 由上述問題加以聯想,你能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有理數嗎? (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的畫圖) 具體做法: 第一步:畫一條水平直線,定原點,原點表示0,如圖1; 第二步:規定從原點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那么相反的方向(從原點向左)為負方向,如圖2; 第三步:選擇適當的長度為單位長度,如圖3. 師生活動: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動手操作,一邊畫圖一邊說畫法,然后教師加以糾正. 要強調正數從0向右寫,負數從0向左寫.并且總結數軸的畫法,最后強調數軸必須滿足三個條件:規定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也可以類似于溫度計,把溫度計水平放置即可.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 畫一條水平直線,在直線上取一點表示0(叫作原點),選取某一長度作為單位長度,規定直線上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就得到了數軸. 說明:(1)原點、單位長度和正方向三要素缺一不可; (2)直線一般畫水平的; (3)原點可取直線上任一點,一旦取定就不再改變; (4)正方向用箭頭表示,一般取從左到右的方向為正方向; (5)單位長度應結合實際需要選取,一旦取定就不再改變,要做到刻度均勻. 2.抽象建模,數形結合 觀察畫好的數軸,思考以下問題: (1)原點表示什么數? (2)原點右邊的點表示什么數?原點左邊的點表示什么數? (3)+2,-,-2.5,0分別在數軸的什么位置? 1.借助實例做類比,讓學生分組展開積極討論,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指出畫數軸需要具備的條件,從而揭示了本節課的目標是讓學生正確地畫出數軸.續表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活動二:實踐探究、交流新知 師生活動:學生思考,并與同桌相互敘述,互相糾正補充,然后舉手回答.根據所畫的數軸可知原點表示的數是0,原點右邊的點表示的是正數,原點左邊的點表示的是負數.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或否定.第(3)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圖指出.教師也可以給出其他的數讓學生說出其對應的點在數軸上的位置. 結論:數軸上原點右邊的點表示正數,原點左邊的點表示負數. 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2.加深學生對數軸的認識,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思想.活動三:開放訓練、體現應用 【典型例題】 例 (1)畫一條數軸,并表示出如下各點:±0.5,±0.1,±0.75; (2)畫一條數軸,并表示出如下各點:1 000,5 000,-2 000; (3)畫一條數軸,并表示出到原點的距離小于3的整數; (4)畫一條數軸,并表示出-5和+5之間的所有整數. 解:(1)如圖1所示: (2)如圖2所示: (3)如圖3所示: (4)如圖4所示: 【變式訓練】 如圖所示: (1)數軸上點A,B,C,D分別表示什么數? (2)在數軸上表示下列各數:1.5,-,-5,3. 解:(1)點A表示-2.5,點B表示-1,點C表示0,點D表示5. (2)如圖. 師生活動:教師在數軸上,把一些點進行移動,讓學生求移動后的點所表示的有理數,引導學生理解數形結合思想. 通過練習學生能準確地理解數軸上的點和數之間的對應關系,再次感受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續表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活動四:課堂檢測 【課堂檢測】 1.數軸上表示-1.2的點在(B) A.-1與0之間 B.-2與-1之間 C.1與2之間 D.-1與1之間 2.在數軸上點A表示的數是-4,如果把原點向負方向移動1.5個單位長度,那么在新數軸上點A表示的數是(C) A.-5 B.-4 C.-2 D.2 3.數軸上表示-8的點在原點的左側,距離原點8個單位長度;數軸上點P距原點5個單位長度,且在原點的左側,則點P表示的數是-5. 4.如圖,寫出數軸上點A,B,C,D,E所表示的數. 解:點A,B,C,D,E所表示的數分別是0,-2,1,2.5,-3. 師生活動:學生進行當堂檢測,完成后,教師進行批閱、點評、講解. 通過設置當堂檢測,及時獲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明確哪些學生需要在課后加強輔導,達到全面提高的目的.課堂小結 1.課堂小結: (1)本節課學到了什么? 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 →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 數軸的畫法 數軸上的點與有理數的對應關系 數軸的應用?? (2)你還有什么疑惑? 2.布置作業:教材第17頁習題1.2第2,6題. 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對數軸的認識.板書設計 1.2.2 數軸 1.數軸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 2.數軸上的點與有理數的關系 3.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 提綱挈領,重點突出.教學反思 反思教學過程和教師表現,進一步優化操作流程和提升自身素質.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