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2.4 絕對值“絕對值”是七年級數學教材上冊1.2.4節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有理數、數軸、相反數等基礎內容,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絕對值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有理數的認識,還為以后學習兩個負數比較大小以及有理數的運算作好必要的準備!所以說本講內容在有理數這一節中,占據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位置. 【激趣導入】六尺巷故事:清康熙年間,宰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地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誰也不肯相讓.后來張家人千里傳書到京城求救.張英收書后批詩一首,云: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人豁然開朗,退讓了三尺.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用數軸表示出兩家人退讓之后形成的巷子寬度如下:【說明與建議】 說明:通過創設故事情境,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為引入絕對值的概念做準備,為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建議:先留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相反數在數軸上的表示,為進一步學習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情景導入】星期天,黃老師從學校出發,開車去游玩,她先向東行20千米,到陳家峪,下午她又向西行30千米,回到家中(學校、陳家峪、黃老師家在同一直線上),規定向東的方向為正方向.(1)用有理數表示黃老師兩次所行的路程;(2)如果汽車行駛1千米耗油0.15升,計算這天汽車共耗油多少升.【說明與建議】 說明: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為引入絕對值的概念做準備,并使學生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為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建議:先留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為進一步學習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命題角度1 求絕對值1.如果一個數的絕對值是3,那么這個數是(A)A.±3 B.-3 C.± D.-2.2024年4月,乒乓球世界杯在澳門舉行,比賽用的乒乓球質量有嚴格的規定,但實際生產的乒乓球的質量可能會有一些偏差.以下檢驗記錄(“+”表示超出標準質量,“-”表示不足標準質量)中,其中最接近標準質量的是(C)編號 1 2 3 4與標準質量的差/g -0.04 +0.02 -0.01 +0.03A.1號 B.2號 C.3號 D.4號3.化簡:-|+(-3.5)|=-3.5.命題角度2 絕對值的性質4.我們知道,|5|=|5-0|,它在數軸上的意義是:表示5的點與原點(即表示0的點)之間的距離.又如式子|6-3|,它在數軸上的意義是:表示6的點與表示3的點之間的距離.類似地,式子|a-(-5)|在數軸上的意義是表示a的點與表示-5的點之間的距離.5.已知m,n滿足|m-2|+|n-4|=0,則m+n=6.絕對值以及絕對值符號的溯源絕對值這個概念是七年級接觸的第一個最具代數特征的數學概念,這個概念的確立距今已經一百多年.絕對值概念的產生是基于解析幾何的需要,也就是說目的是表達數軸或坐標系條件下的距離概念,而這個概念的產生距離正負數的出現足足晚了1 400多年,絕對值的概念是由德國著名數學家魏爾斯特拉斯首先引用的.絕對值符號的由來來源于計算機,在計算機中為了能更好地進行表達,研究出了不少的符號,而這種符號的應用就成為一大關鍵.在1841年魏爾斯特拉斯首次使用了這種符號,之后該符號不僅成為計算機專用的符號類型,并且也載入了書本中,成為表達絕對值的一種方式,這種表達方式為“||”,既簡單也很直接,并且在計算機中使用也很直觀,當然在使用的時候也是有相關規定的.課題 1.2.4 絕對值 授課人素養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絕對值的概念. 2.明確絕對值的代數定義和幾何意義;會求一個已知數的絕對值;會在已知一個數的絕對值條件下求這個數. 3.會用數形結合的思想理解絕對值的幾何意義和作用,會用分類討論的思想在已知一個數的絕對值的條件下求這個數.教學重點 1.絕對值的概念. 2.求一個數的絕對值.教學難點 利用分類討論的方法解決問題.授課類型 新授課 課時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回顧 1.在數軸上分別表示-5,3.5,0及它們的相反數所對應的點. 2.在數軸上找出與原點的距離等于6的點. 3.相反數是怎樣定義的? 引導學生從代數與幾何兩方面出發回答相反數的定義.從幾何方面說,在數軸上原點兩旁,與原點距離相等的兩個點所表示的數互為相反數;從代數方面說,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互為相反數.那么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有什么相同點呢? 回顧舊知,為新課做鋪墊.續表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活動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堂引入】 星期六,小名去同學家過生日,晚上回來之前在同學家里打了一個電話,讓父母到離家3千米的東西方向的公路旁接他(小名家就在公路旁),父母走出家門準備打車的時候,他們卻猶豫了. (1)你知道小名的父母為什么猶豫了嗎? (2)你覺得小名可能在什么地方? 把公路看成一條直線,小名家作為原點O,規定向東的方向為正方向,1千米記作一個單位長度,就可以建立一條數軸并標出小名可能所在的位置. 為了盡快接到小名,父母決定分頭向東西兩個方向打車去A點與B點,他們到達A點與B點后,各自所付的車費一樣嗎?為什么?(車費與方向無關,只與行駛的路程有關) 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嗎? 由此可見,在生活和生產實際中有許多場合不需要考慮量的方向.可以給這種場合的數值一個專門的名稱嗎?由此引入新課.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為引入絕對值概念做準備.活動二:實踐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新知】 一、探究絕對值的幾何意義 1.將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動畫演示畫數軸,原點表示小名的家,標出表示小名所在的位置的點. 2.學生觀察并思考,點A,B與原點O的距離分別是多少? 3.學生思考并完成填空: (1)在數軸上,表示數+1的點與原點的距離是____________; (2)在數軸上,表示數-1的點與原點的距離是____________. 4.教師說明:數軸上表示某數的點到原點的距離與它所表示的數的正負性無關. 5.教師指出絕對值的概念. 一般地,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作數a的絕對值,記作|a|. 6.學生在數軸上標出一些數,同桌之間相互說出這些數的絕對值. 二、全面理解延伸內涵 1.教師設問:一個數的絕對值與這個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2.動畫演示游戲: (招募志愿者) 游戲過程及規則:教師當“正數總管”,學生甲當“負數總管”來招奧運會的志愿者,同學拿出已準備的小卡片,每一張小卡片上寫有一個有理數.持小卡片的同學經過絕對值“||”招募大門后,卡片上有理數的絕對值為“正”就是老師招募的志愿者,為“負”就是甲同學招募的志愿者. 學生通過思考并填空引出絕對值的概念,教師引導學生挖掘絕對值概念的內涵,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基本理念,引導學生注意數的分類,并注意滲透分類討論思想.續表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活動二:實踐探究、交流新知 問題: (1)學生甲為什么不能招募到負數志愿者(即絕對值為什么不能等于負數)?(利用概念解釋) (2)卡片上有理數為“0”的同學為什么不能成為志愿者? (3)通過游戲,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交流后明確:任意一個數的絕對值只可能等于正數或0(即一個數的絕對值不可能等于負數). 3.學生歸納得出: 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零的絕對值是零;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絕對值相等. |a|=活動三:開放訓練、體現應用 【典型例題】 例1 |-2|的相反數是(B) A.2 B.-2 C.0.5 D.-0.5 例2 指出下列各式中a的取值. (1)若|a|=-a,則a為非正數; (2)若|-a|=a,則a為非負數; (3)若|a-1|=0,則a為1. 【變式訓練】 1.在|-7|,|5|,-(+3),-|0|中,負數共有(A)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2.已知|a|=3,|b|=5,a與b異號,求a,b兩數在數軸上所表示的點之間的距離. 解:因為|a|=3,|b|=5,所以a=3或-3,b=5或-5. 又因為a與b異號,所以a=3,b=-5或a=-3,b=5. 所以a,b兩數在數軸上所表示的點之間的距離是8. 師生活動: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爭取讓學生自己得到正確答案,并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適當引導、點撥. 學生會依據概念會求一個數的絕對值,同時根據老師的板演,讓學生明白求一個有理數絕對值的方法,并通過鞏固訓練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活動四:課堂檢測 【課堂檢測】 1.下列四組數中,不相等的是(C) A.-(+3)和+(-3) B.+(-5)和-5 C.+(-7)和-(-7) D.-(-1)和|-1| 2.一個數的絕對值等于這個數本身,這個數是(D) A.1 B.+1,-1,0 C.1或-1 D.非負數續表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活動四:課堂檢測 3.絕對值小于2的整數有3個,它們分別是±1,0. 4.求下列各數的絕對值: (1)+8;(2)-7.2;(3)0;(4)-8. 解:(1)|+8|=8. (2)|-7.2|=-(-7.2)=7.2. (3)|0|=0. (4)|-8|=-(-8)=8. 師生活動:學生進行當堂檢測,完成后,教師進行批閱、點評、講解. 針對本課時的主要問題,分層次進行檢測,達到學有所成、了解課堂學習效果的目的.課堂小結 1.課堂小結: (1)本節課學到了什么? ①絕對值的定義:有理數到原點的距離. ②化簡絕對值:|a|= (2)你還有什么疑惑? 2.布置作業:教材第17頁習題1.2第4,7題. 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對絕對值的理解.板書設計 1.2.4 絕對值 1.絕對值的概念 2.絕對值的意義:代數意義、幾何意義 3.求一個數的絕對值 提綱挈領,重點突出.教學反思 反思教學過程和教師表現,進一步優化操作流程和提升自身素質.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