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01量更少我們先來看看“量少”具體體現①單元數量減少:新版教材的單元數由原來的12個大幅縮減到6個。②生詞表里的新詞減少:從原本的400個新詞減少到了300個,表面上降低了記憶負擔。③語法點減少:新教材只保留了現在完成時、不定式以及過去進行時三個核心語法;而舊教材則涵蓋了比較級、祈使句、冠詞、情態動詞等內容。02難度提現在兩方面:話題升級和語法應用雙重挑戰。大家會疑惑:“內容都減少了,為什么反而覺得更難了呢?”其實,這種難度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新教材不再追求覆蓋面廣,而是強調深度。舊版教材的12個單元涉及到12個話題,像Sports、Transports、Weather、Help等Factual information(實際信息),但新版教材完全不同,比如第一單元“This is me”,說的是“個人認同感”,這個單元的聽、說、讀、寫各項能力訓練,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圍繞這個話題深度的展開;第二單元“Getting along”關注的是社交能力;第三單元“Make it happen”強調的是不斷創新的能力...其實這些主題就是呼應了我們課標里的“big ideas”這個理念,不僅是學知識,更是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思維能力。換句話說,新教材不再碎片化讓學生這學一點、那學一點,而是針對一個主題體系,系統地把它研究透、研究深。它的核心目的是引發孩子深度的思考和思辨模式的遷移,孩子在課堂不用學那么多,只要掌握了“針對一個話題如何的去探討這個話題的方法”,在課外他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探討任何他感興趣的話題。也就是說,課堂教學不再強調覆蓋盡可能多的話題和知識點,而是引導孩子學會“如何學習”,掌握深入研究一個主題的路徑和工具。其次,從語言層面來看,雖然新版教材在單詞和語法點的數量上都減少了,但對單詞和語法的應用確實提出了特別大的挑戰:無論是聽力、閱讀這樣的輸入技能,還是口語、寫作這樣的輸出能力,每個學習活動都配備了腦圖。可能有家長會問:“曹老師,有腦圖怎么了?”你們要知道,腦圖最大的作用就是幫孩子梳理文章結構,無論內容多長、多復雜,生詞和新語法點再多,孩子都能迅速提煉出主題和邏輯脈絡。這其實是在呼應剛結束的高考——孩子面對大量生詞和復雜句子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意圖,進行有效的信息整合和分析。大家會可能說:“讀不懂啊,好多的生詞、好多的難句子。”但這恰恰是新版教材要培養的核心素養:即使遇到陌生內容,也能憑借思維工具和邏輯推理完成理解。這不僅是為了應對考試,更是一項伴隨孩子終身的重要能力。其實,新教材還有很多精細設計,會讓我們重新思考“學英語到底為了什么”。它忠實反映了課程標準和高考改革的大方向,不再鼓勵碎片化地死記硬背單詞和語法,而是引導學生樹立“big ideas”,用系統性思維去掌握語言。而且,這種能力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并不是靠臨時刷題就能培養出來的。那我們在課外要怎么做呢?首先,課內踏踏實實地學,這么好的教材,孩子如果真的學得到位,他的能力就上來了。我們在課外要做的是讓這些能力有“用武之地”,也就是大量閱讀,而這種閱讀就突出兩個字一是“廣”,強調的是大量閱讀,即讓孩子接觸各種題材和體裁的英語材料,不斷擴展知識面;二是“深”,每一篇閱讀要想讀深,起碼得畫個腦圖,當然如果有老師指導就能夠讀得更加深入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