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潛山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A.北民南遷,南方成為全國經濟重心B.唐朝時期經濟繁華,飲茶之風盛行C.元代民族壓迫嚴重,人民生活困苦D.宋代都市生活豐富多彩,商業繁榮七年級歷史試卷(閉卷)10.沈括在《夢溪筆談》這樣寫道:“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反映的我國古代哪一發明?((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A.造紙術B.雕版印刷術C.活字印刷術D.指南針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20小題,共40分)11.趙普建議,“令諸州自今每歲受民租及管榷之課,除支度給用外,凡緡帛之類,悉輦送京師”。鑒于1.歸納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對中國古代歷史發展的階段及其特征的該建議,趙匡胤設置的官吏是(描述,正確的是(A.轉運使B.知州C.節度使D.通判A.隋唐時期一繁榮與開放的社會B.秦漢時期—一中華文明的蓬勃興起12.下列關于元朝和清朝共同之處的描述,不正確的是()C.宋元時期—一大一統局面的開創D.明清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A.都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全國的封建政權B.都采取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2.古人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你認為隋朝大C.都設立行政機構管轄、治理、開發邊疆D.都有抗擊外來殖民侵略的表現運河的主要作用是(13.《資治通鑒》說曹操統治北方能“化亂為治”,而《三國演義》說曹操是“亂世之奸雄”,京劇《擊A.鞏固了隋朝的統治B.方便了隋煬帝下江南鼓罵曹》唱道:“到如今出了個奸曹操,上欺天子下壓群僚。”對于文學和歷史書中同一人物“曹操”C.加速了隋朝的滅亡D.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的認識之所以不同,其根本原因是(3.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不可能有的經歷是(A.文學中的人物經過了藝術加工,源于歷史,可以信服A.經常聽到人們吟誦李白的詩歌B.購買精美的唐三彩B.史書通常以歷史文學為依據,有強烈的個人感彩C.乘裝指南針的外國商船去南洋D.到都城長安去旅游C.歷史文學與史書內容基本是一樣的4.下列對“古代中國經濟發展”這一主題表述不正確的是(D.三本書的作者所處的階級立場不同A.唐朝的商業繁榮,出現了市、坊分開的局面B.宋代的海外貿易以輸出瓷器、絲織品等為主14.從封建政治制度層面來考察封建集權主義的演變,下圖反映明朝皇權空前強化的是()C.明朝從南美洲引進糧食作物一玉米和甘薯D.清朝實行的“海禁”政策杜絕一切對外貿易廠太尉下中書省5.從表面看,五代十國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混亂、動蕩和黑暗的時期,實際上,這一時期一直都存在著皇帝丞相郡一縣皇帝十中巧省直鋯地統一的因素,而且統一的因素在不斷增長。統一的因素包括(①藩鎮割據局面延續②長期政治統一的歷史影響御史大夫一御史臺L行中書省③人民對統一的渴望④各地經濟發展的密切聯系呈帝生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宋朝政府頒布了一系列關注民生的政策,設立了專門的社會福利機構,救濟的對象包括孤寡老人、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貧困人口等諸多無法自立的群體。專業的消防隊伍、巡夜隊伍也在京城建立。可見,宋朝()A.經濟重心和政治中心南移完成B.儒家學說和傳統節日備受歡迎。南C.城市管理和社會保障受到重視D.民族交融和科舉取土范圍擴大15.作家當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讀者,掀起一股讀史熱潮,下列史實不可能7.《史記》和《資治通鑒》是我國古代兩部著名的史學著作。下列示意圖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時期的出現在這部作品中的是()史實在這兩部書中都能查閱到(A.編土地文冊B.鄭成功收復臺灣C.戚繼光抗倭D.魏忠賢權傾朝野AB16.下圖是一幅描繪乾隆時期市井風情的繪畫作品。下列歷史敘述與圖中情景一致的是()黃帝時期1漢武帝時期北宋時期戰國時期五代時期8.宋朝時期,飽受人文教育而有志于仕途的士大夫階層重新崛起,中國的政治舞臺開始向重建士大夫政治傳統這一方向演變。以上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崇文抑武政策的推行B.教育文化事業的繁榮C.市民階層的壯大D.選官制度的變化9.《東京夢華錄》記載:茶坊每五更點燈,買賣衣服圖畫花環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盛世滋生圖》(局部)大抵諸酒肆瓦市,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了()A.坊市界限分明B.對外貿易擴大C.城市商業興盛D.人口數量增加七年級歷史期末測試卷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