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題型一、用SAS需要滿足的條件1.如圖,已知,用“”證,還需( )A. B.C. D.2.如圖,若已知,用“”說明,還需要的一個條件是( )A. B. C. D.3.如圖所示,若,,添加后就能直接利用“”證得的條件是( )A. B. C. D.4.如圖,在 ABC和中,,,若要用“”直接證,則還需補充的條件是 .題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5.下列條件中能判定的是( )A.,,B.,,C.,,D.,,6.下列與圖1三角形全等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只有①7.如圖,在和中,,,那么由所給條件判定和全等的依據可以簡寫為 .8.如圖,已知點,在上,,,.求證:;題型三、用SAS證明三角形全等9.如圖,,且.求證:.10.如圖,,,.求證:.題型四、SAS的有關應用11.數學興趣小組要利用所學知識,自己制作一個工具測量一個錐形瓶的內徑.如圖,用螺絲釘將兩根木棒,的中點固定,利用全等三角形知識,測得的長就是錐形瓶內徑的長.其中,判定 AOB和全等的方法是( ) A.SSS B.ASA C.SAS D.AAS12.如圖,小明要測量水池的寬,但沒有足夠長的繩子,聰明的他想了如下辦法:先在地上取一個可以直接到達點和點的點,連接并延長到,使,連接并延長到,使,連接并測量出它的長度,則的長度就是的長,理由是根據 (用簡寫形式即可),可以得到,從而由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得出結論. 13.如圖,這是折疊凳及其側面示意圖.已知,,則 .題型五、對SSA的認識14.如圖,把長度確定的兩根木棍,的一端固定在A處,和第三根木棍擺出 ABC固定,將木棍繞點A轉動,得到,這個實驗說明( )A.有兩邊和其中一邊的對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一定不全等B.有兩角分別相等且其中一角的對邊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C.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D.有兩邊和其中一邊的對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15.下列命題中,是假命題的是( )A.對頂角相等B.三角形任何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C.兩邊及一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D.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題型六、用SAS和全等的性質求角的度數16.如圖,在 ABC中,,點D為邊上一點,點E在邊上,,,,則的度數為 .17.如圖,D、E是 ABC外兩點,連接,,有,,.連接,交于點F,則的度數為 .18.如圖,在中,,是的角平分線,是上一點,且,若,則 .19.如圖所示,,,,,,則 °.20.如圖,已知.(1) ADE與是否全等?說明理由;(2)如果,求的度數.題型七、用SAS和全等的性質證明角相等21.如圖,點E、F在上,.求證:.22.如圖,某海岸沿線有,兩個碼頭,在該海域內有兩座小島,,航線與相交于點,經測量,,,求證:.題型八、用SAS和全等的性質求線段的長度23.如圖, ABC與 ADE相交于點A,,,,若,則的長度是 .24.如圖,在 ABC中,是邊上的一點,連接,以為邊作 ADE,使,且,連接,若,求長.25.如圖所示,,,.(1)求證:;(2)若,, 則 .題型九、用SAS和全等的性質證明線段相等26.如圖,已知,在三角形的邊上,且,.求證:.27.已知;如圖,在 ABC中,,.為延長線上一點,點在上,,連接、和.(1)求證:;(2)若,求的度數.28.如圖,點E、F在上,,,,與相交于點O,求證.題型十、用SAS和全等的性質證明線段的關系29.如圖,在 ABC中,、分別是 ABC的高,在上取一點,使,在的延長線上取一點,使,連接與.判斷與的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題型十一、全等三角形的動點問題30.如圖,與相交于點C,厘米,點P從點A出發,沿方向以2厘米/秒的速度運動,點Q同時從點D出發,沿方向以1厘米/秒的速度運動,當點P到達點A時,P、Q兩點同時停止運動,設點P的運動時間為t秒.當點P在運動時, 厘米(用含的代數式表示);當P,Q,C三點共線時,t的值為31.如圖,已知四邊形中,,,,,點是線段的三等分點(靠近處).如果點在線段上以的速度由點向點運動,同時,點在線段上由點向點運動.若要使得與 CQP全等,則點的運動速度為( ).A. B.或 C. D.或參考答案題型一、用SAS需要滿足的條件1.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用“”證明三角形全等,掌握有兩條對應邊相等及其夾角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是解題的關鍵.【詳解】解:由圖可知,,∵,∴用“”證,還需,故選:B.2.B【分析】找到根據“”判定需要條件,作出證明即可.【詳解】解:還需添加的條件是,理由是:在 ABC和 ADE中,,∴,故選:B.3.C【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準確分析判斷是解題的關鍵.根據定理的條件進行判斷即可;【詳解】解:用邊角邊證明兩三角形全等,已知其中一個對應角相等和一條對應邊相等,則還需要的條件是相等角的另外一條臨邊相等,即,故選:C.4.【分析】本題考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關鍵是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由,要用“”直接證,則需要補充即可.【詳解】解:補充,∵,,∴,故答案為:.題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5.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題的關鍵.依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進行判斷,并結合線段與角的位置關系準確分析即可.【詳解】解:A、邊邊角不能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故A錯誤,不符合題意;B、邊邊角不能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故B錯誤,不符合題意;C、邊邊角不能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故C錯誤,不符合題意;D、,,,符合,故D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6.D【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題的關鍵,本題由圖1可得已知兩邊及其的夾角,再利用逐一進行分析即可.【詳解】解:由圖1可得已知兩邊及其的夾角,圖①與圖1滿足兩邊及其夾角分別對應相等,∴兩個三角形全等,而圖②,③,④都不滿足條件,故不符合題意,故選D7.【分析】本題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根據,和即可得證.解題的關鍵靈活選用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方法解決問題.【詳解】解:在和中,,∴,∴由所給條件判定和全等的依據可以簡寫為,故答案為:.8.證明:∵,∴,∵,∴,在 ABC和 FDE中,∴題型三、用SAS證明三角形全等9.證明:,.在和中,.10.解:∵,∴,∴,在 ABC與中∴.題型四、SAS的有關應用11.C【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據題意確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條件即可求解.【詳解】解:在 AOB和中,∵,∴,∴判定 AOB和全等的方法是是,故選:C.12.(或邊角邊)【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據題意知,,,可用證明兩三角形全等.【詳解】由題意知,,在和 ABC中,,.故答案為:.13.40【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證明即可得解,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是解此題的關鍵.【詳解】解:在和中,,∴,∴,故答案為:.題型五、對SSA的認識14.D【分析】本題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由與 ABC不全等,可得有兩邊和其中一邊的對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詳解】解:由題意知,與 ABC中有兩邊和其中一邊的對角分別相等,與 ABC不全等,有兩邊和其中一邊的對角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選:D.15.C【分析】根據對頂角的性質,三角形三邊的關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角平分線的性質,作出判斷即可.【詳解】解:A.對頂角相等,正確,是真命題;B.三角形任何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正確,是真命題;C.兩邊及兩邊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故不正確,是假命題;D.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正確,是真命題;故選C.題型六、用SAS和全等的性質求角的度數16.【分析】根據,,,得到即可得到,結合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答案.本題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與性質,三角形內外角關系及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解題的關鍵是根據內外角關系得到全等的條件.【詳解】解:∵,∴,,在與中,∵,∴,∴,∵,∴,∵,∴,∴.故答案為:.17.【分析】此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與它不想鄰的兩個內角的和等知識,設交于點G,由得,證明,再利用外角的性質求解即可.【詳解】解:設交于點G,∵,∴,在和中,,∴,∴,∴.故答案為:.18.【分析】先由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得,又是的角平分線,則,從而證明,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可得,然后通過三角形的外角性質即可求解.【詳解】解:∵,,,∴,∵是的角平分線,∴,∵,,∴,∴,∵,∴,故答案為:.19.55【分析】本題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質,三角形外角的性質;用可判定,由三角形全等的性質得,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質得,即可求解;掌握判定方法及性質是解題的關鍵.【詳解】解:,,,在和中,,,;故答案為:.20.(1)解: ADE與全等,理由如下:,,即,在 ADE與中,,;(2)由(1)可知,,,.題型七、用SAS和全等的性質證明角相等21.證明:∵,∴,∵,∴,即,又∵,∴,∴.22.證明:在和中,,∴,∴.題型八、用SAS和全等的性質求線段的長度23.6【分析】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熟練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題的關鍵.由得到,再由即可證明,繼而.【詳解】解:∵,∴,∵,,∴,∴,故答案為:6.24.解:,,在與中,,,∴,.25.(1)證明:∵,∴,即,又∵,,∴;(2)解:∵,∴,∴,故答案為:.題型九、用SAS和全等的性質證明線段相等26.證明:∵,∴,又∵,∴,∴.27.(1)證明:在和 CBF中,,∴,∴.(2)解:∵,,∴,∵,∴,∵,,∴,∵,∴,∴.28.證明:∵,∴,∴,在與中,,∴,∴,∴.題型十、用SAS和全等的性質證明線段的關系29.解:,,理由為:∵,∴,,∴,在和 QCA中,∴;∴,又,∴,則.題型十一、全等三角形的動點問題30. 8或【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代數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識,掌握以上知識并會用分類討論思想是解題的關鍵.根據題意得:厘米,證明,可得,再證明當P,Q,C三點共線時,,可得,然后分兩種情況解答即可.【詳解】解:根據題意得:厘米,在 ABC和中,∵,∴,∴,∵P,Q,C三點共線,∴,在和中,∵,,∴,∴,當點P在運動時,厘米,此時,∴,解得:;當點P在運動時,厘米,此時,∴,解得:;綜上所述,當P,Q,C三點共線時,t的值為8或.故答案為:;8或31.B【分析】設運動時間為秒,點的運動速度為,則,,,根據三等分點求出,根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當,時;當,時;能夠使得與 CQP全等,分別列方程求解,即可求出點的運動速度.【詳解】解:設運動時間為秒,點的運動速度為,則,,,點是線段的三等分點(靠近處),,,要使與 CQP全等,則必須滿足,或,,分兩種情況:當,時,,,解得:,,即點的運動速度為;當,時,,,解得:,,即點的運動速度為;綜上所述,當點的運動速度為或時,能夠使得與 CQP全等,故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