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4.1 二項分布(強基課梯度進階式教學)課時目標1.掌握n重伯努利試驗的概念,掌握二項分布及其數字特征.2.理解n重伯努利試驗的模型,能用二項分布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n重伯努利試驗定義 只包含 可能結果的試驗叫做伯努利試驗.將一個伯努利試驗獨立地重復進行n次所組成的隨機試驗稱為 . 特征 (1)同一個伯努利試驗重復做n次; (2)各次試驗的結果相互 . 注意點 在相同條件下,n重伯努利試驗是有放回地抽樣試驗.2.二項分布的概念一般地,在n重伯努利試驗中,設每次試驗中事件A發生的概率為p(0如果隨機變量X的分布列具有上式的形式,則稱隨機變量X服從二項分布,記作 . 微點助解兩點分布與二項分布的聯系(1)兩點分布與二項分布的隨機變量都只有兩個可能結果.(2)兩點分布是n=1時的二項分布.3.二項分布的均值和方差(1)若X服從兩點分布,則E(X)= ,D(X)= . (2)若X~B(n,p),則E(X)= ,D(X)= . [基點訓練]1.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在n重伯努利試驗中,各次試驗結果之間沒有影響. ( )(2)在n重伯努利試驗中,各次試驗成功的概率可以不同. ( )(3)在n重伯努利試驗中,事件A恰好發生k次與事件A恰好在第k次發生不一樣. ( )(4)某同學投籃的命中率為0.6,他10次投籃命中的次數X是一個隨機變量,且X~B(10,0.6). ( )(5)若X~B(5,0.4),則E(X)=2,D(X)=3. ( )2.若X~B(10,0.8),則P(X=8)等于 ( )A.×0.88×0.22 B.×0.82×0.28C.0.88×0.22 D.0.82×0.283.已知隨機變量X服從二項分布B,則E(X)= ( )A.4 B.C.2 D.1題型(一) n重伯努利試驗[例1] 某公園種植了4棵棕櫚樹,各棵棕櫚樹成活與否是相互獨立的,且成活率均為,設ξ為成活棕櫚樹的棵數.(1)求ξ的分布列;(2)若有2棵或2棵以上的棕櫚樹未成活,則需要補種,求需要補種棕櫚樹的概率.聽課記錄:[思維建模]n重伯努利試驗概率求解的關注點(1)解此類題常用到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相互獨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及對立事件的概率公式.(2)運用n重伯努利試驗的概率公式求概率時,首先判斷問題中涉及的試驗是否為n重伯努利試驗,判斷時注意各次試驗之間是相互獨立的,并且每次試驗的結果只有兩種(即要么發生,要么不發生),在任何一次試驗中某一事件發生的概率都相等,然后用相關公式求概率. [針對訓練]1.某射手進行射擊訓練,假設每次射擊擊中目標的概率為,且每次射擊的結果互不影響,已知射手射擊了5次,求:(1)其中只在第一、三、五次擊中目標的概率;(2)其中恰有3次擊中目標的概率;(3)其中恰有3次連續擊中目標,而其他兩次沒有擊中目標的概率.題型(二) 二項分布的均值與方差[例2] 為防止風沙危害,某地決定建設防護綠化帶,種植楊樹、沙柳等植物.某人一次種植了n株沙柳,各株沙柳的成活與否是相互獨立的,成活率為p,設X為成活沙柳的株數,均值E(X)為3,標準差為.(1)求n和p的值,并寫出X的分布列;(2)若有3株或3株以上的沙柳未成活,則需要補種,求需要補種沙柳的概率.聽課記錄:[思維建模] 解決此類問題第一步是判斷隨機變量X服從什么分布,第二步代入相應的公式求解.若X服從兩點分布,則E(X)=p,D(X)=p(1-p);若X服從二項分布,即X~B(n,p),則E(X)=np,D(X)=np(1-p). [針對訓練]2.已知隨機變量X~B(6,p),且E(X)+D(X)=,則p= ( )A. B.C. D.3.某一中學生心理咨詢中心服務電話的接通率為,某班3名同學商定明天分別就同一問題詢問該服務中心,且每人只撥打一次.(1)求他們中成功咨詢的人數X的分布列;(2)求E(X)與D(X)的值.題型(三) 二項分布的實際應用[例3] 春節期間,某超市準備舉辦一次有獎促銷活動,若顧客一次消費達到400元則可參加一次抽獎.活動如下:一個不透明的盒子中裝有30個質地均勻且大小相同的小球,其中10個紅球,20個白球,攪拌均勻后,顧客從中隨機抽取一個球,且顧客有放回地抽取3次.超市設計了兩種抽獎方案.方案一:若抽到紅球則顧客獲得60元的返金券,若抽到白球則獲得20元的返金券.方案二:若抽到紅球則顧客獲得80元的返金券,若抽到白球則未中獎.(1)現有兩位顧客均獲得抽獎機會,且都按方案一抽獎,試求這兩位顧客均獲得180元返金券的概率;(2)若某顧客獲得抽獎機會.①試分別計算他選擇兩種抽獎方案最終獲得返金券的數學期望;②為了吸引顧客消費,讓顧客獲得更多金額的返金券,該超市應選擇哪一種抽獎方案進行促銷活動 聽課記錄:[思維建模]二項分布的實際應用問題的求解步驟(1)根據題意設出隨機變量.(2)判斷隨機變量是否服從二項分布.(3)求出參數n和p的值.(4)根據二項分布的均值、方差的計算公式求解. [針對訓練]4.“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總書記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時提出的科學論斷.為提高學生環保意識,某校決定在高一,高二年級開展環保知識測試,已知高一,高二年級每個學生通過測試的概率分別為,.(1)從高二年級隨機抽取6人參加測試,求通過測試的人數不多于4人的概率;(2)若兩個年級各選派部分學生參加測試,高二年級通過測試人數的標準差為,則高一年級至少選派多少人參加測試,才能使其通過測試人數的均值不低于高二年級.7.4.1 二項分布 課前環節1.兩個 n重伯努利試驗 獨立2.pk(1-p)n-k X~B(n,p)3.(1)p p(1-p) (2)np np(1-p)[基點訓練]1.(1)√ (2)× (3)√ (4)√ (5)×2.選A ∵X~B(10,0.8),∴P(X=8)=×0.88×0.22,故選A.3.選C 由隨機變量X服從二項分布B,可得E(X)=np=4×=2. 課堂環節[題型(一)][例1] 解:(1)易知ξ所有可能的取值為0,1,2,3,4,且P(ξ=0)==,P(ξ=1)==,P(ξ=2)==,P(ξ=3)==,P(ξ=4)==,所以ξ的分布列為ξ 0 1 2 3 4P(2)記“需要補種棕櫚樹”為事件A,由(1)得,P(A)=P(ξ≤2)=++=,所以需要補種棕櫚樹的概率為.[針對訓練]1.解:(1)該射手射擊了5次,其中只在第一、三、五次擊中目標,相當于射擊了5次,在第一、三、五次擊中目標,在第二、四次沒有擊中目標,所以只有一種情況,又因為各次射擊的結果互不影響,故所求概率為P=××××=.(2)因為各次射擊的結果互不影響,所以符合n次獨立重復試驗的概率模型.該射手射擊了5次,其中恰有3次擊中目標的概率為P=××=.(3)該射手射擊了5次,其中恰有3次連續擊中目標,而其他兩次沒有擊中目標,把3次連續擊中目標看成一個整體,可得共有種情況.故所求概率為P=××=.[題型(二)][例2] 解:由題意知,X~B(n,p),P(X=k)=pk(1-p)n-k,k=0,1,…,n.(1)由E(X)=np=3,D(X)=np(1-p)=,得1-p=,從而n=6,p=.X的分布列為X 0 1 2 3 4 5 6P(2)記A=“需要補種沙柳”,則P(A)=P(X≤3),得P(A)=+++=或P(A)=1-P(X>3)=1-++=,所以需要補種沙柳的概率為.[針對訓練]2.選C 因為隨機變量X~B(6,p),所以E(X)=6p,D(X)=6p(1-p),因為E(X)+D(X)=,所以6p+6p(1-p)=,解得p=或p=(舍去).3.解:(1)依題意知X~B,且P(X=k)=××,k=0,1,2,3.P(X=0)=××=,P(X=1)=××=,P(X=2)=××=,P(X=3)=×=.∴X的分布列為X 0 1 2 3P(2)由X~B及二項分布的性質得,E(X)=np=3×=,D(X)=np(1-p)=3××=.[題型(三)][例3] 解:(1)選擇方案一,則每一次摸到紅球的概率為p==,設“每位顧客獲得180元返金券”為事件A,則P(A)==,所以兩位顧客均獲得180元返金券的概率P=P(A)·P(A)=×=.(2)①若選擇抽獎方案一,則每一次摸到紅球的概率為,每一次摸到白球的概率為.設獲得返金券金額為X元,則可能的取值為60,100,140,180,則P(X=60)==,P(X=100)==,P(X=140)==,P(X=180)==,所以該顧客獲得返金券金額的數學期望為E(X)=60×+100×+140×+180×=100(元).若選擇抽獎方案二,設三次摸球的過程中,摸到紅球的次數為Y,最終獲得返金券的金額為Z元,則Y~B,故E(Y)=3×=1,所以該顧客獲得返金券金額的數學期望為E(Z)=E(80Y)=80(元).②由①得E(X)>E(Z),所以該超市應選擇方案一.[針對訓練]4.解:(1)設高二年級參加測試人數為n,通過測試人數為X,則X~B,由題意得,n=6,∴P(X≤4)=1-P(X=5)-P(X=6)=1--=.(2)D(X)=n××=,∵==,∴n=50,∴E(X)=,設高一年級參加測試人數為m,通過測試人數為Y,則Y~B,易知E(Y)=,由題意,E(Y)≥E(X),即≥,得m≥=55,∴高一年級至少派56人參加測試,才能使其通過測試人數的均值不低于高二年級.1 / 3(共74張PPT)7.4.1二項分布(強基課——梯度進階式教學)課時目標1.掌握n重伯努利試驗的概念,掌握二項分布及其數字特征.2.理解n重伯努利試驗的模型,能用二項分布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CONTENTS目錄123課前環節/預知教材·自主落實主干基礎課堂環節/題點研究·遷移應用融會貫通課時跟蹤檢測課前環節/預知教材·自主落實主干基礎1.n重伯努利試驗定義 只包含_____可能結果的試驗叫做伯努利試驗.將一個伯努利試驗獨立地重復進行n次所組成的隨機試驗稱為__________________.特征 (1)同一個伯努利試驗重復做n次;(2)各次試驗的結果相互_____.注意點 在相同條件下,n重伯努利試驗是有放回地抽樣試驗.兩個n重伯努利試驗獨立2.二項分布的概念一般地,在n重伯努利試驗中,設每次試驗中事件A發生的概率為p(0=_____________,k=0,1,2,…,n.如果隨機變量X的分布列具有上式的形式,則稱隨機變量X服從二項分布,記作____________.pk·(1-p)n-kX~B(n,p)微點助解兩點分布與二項分布的聯系(1)兩點分布與二項分布的隨機變量都只有兩個可能結果.(2)兩點分布是n=1時的二項分布.3.二項分布的均值和方差(1)若X服從兩點分布,則E(X)=____,D(X)=_________.(2)若X~B(n,p),則E(X)=____,D(X)=________.pp(1-p)npnp(1-p)基點訓練1.判斷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在n重伯努利試驗中,各次試驗結果之間沒有影響. ( )(2)在n重伯努利試驗中,各次試驗成功的概率可以不同. ( )(3)在n重伯努利試驗中,事件A恰好發生k次與事件A恰好在第k次發生不一樣. ( )√ × √ (4)某同學投籃的命中率為0.6,他10次投籃命中的次數X是一個隨機變量,且X~B(10,0.6). ( )(5)若X~B(5,0.4),則E(X)=2,D(X)=3. ( )√ ×2.若X~B(10,0.8),則P(X=8)等于 ( )A.×0.88×0.22 B.×0.82×0.28C.0.88×0.22 D.0.82×0.28解析:∵X~B(10,0.8),∴P(X=8)=×0.88×0.22,故選A.√3.已知隨機變量X服從二項分布B,則E(X)=( )A.4 B.C.2 D.1解析:由隨機變量X服從二項分布B,可得E(X)=np=4×=2.√課堂環節/題點研究·遷移應用融會貫通題型(一) n重伯努利試驗[例1] 某公園種植了4棵棕櫚樹,各棵棕櫚樹成活與否是相互獨立的,且成活率均為,設ξ為成活棕櫚樹的棵數.(1)求ξ的分布列;解:易知ξ所有可能的取值為0,1,2,3,4,且P(ξ=0)==,P(ξ =1)==,P(ξ =2)==,P(ξ =3)==,P(ξ =4)==,所以ξ 的分布列為ξ 0 1 2 3 4P(2)若有2棵或2棵以上的棕櫚樹未成活,則需要補種,求需要補種棕櫚樹的概率.解:記“需要補種棕櫚樹”為事件A,由(1)得,P(A)=P(ξ≤2)=++=,所以需要補種棕櫚樹的概率為.[思維建模]n重伯努利試驗概率求解的關注點(1)解此類題常用到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相互獨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及對立事件的概率公式.(2)運用n重伯努利試驗的概率公式求概率時,首先判斷問題中涉及的試驗是否為n重伯努利試驗,判斷時注意各次試驗之間是相互獨立的,并且每次試驗的結果只有兩種(即要么發生,要么不發生),在任何一次試驗中某一事件發生的概率都相等,然后用相關公式求概率.針對訓練1.某射手進行射擊訓練,假設每次射擊擊中目標的概率為,且每次射擊的結果互不影響,已知射手射擊了5次,求:(1)其中只在第一、三、五次擊中目標的概率;解:該射手射擊了5次,其中只在第一、三、五次擊中目標,相當于射擊了5次,在第一、三、五次擊中目標,在第二、四次沒有擊中目標,所以只有一種情況,又因為各次射擊的結果互不影響,故所求概率為P=××××=.(2)其中恰有3次擊中目標的概率;解:因為各次射擊的結果互不影響,所以符合n次獨立重復試驗的概率模型.該射手射擊了5次,其中恰有3次擊中目標的概率為P=××=.(3)其中恰有3次連續擊中目標,而其他兩次沒有擊中目標的概率.解:該射手射擊了5次,其中恰有3次連續擊中目標,而其他兩次沒有擊中目標,把3次連續擊中目標看成一個整體,可得共有種情況.故所求概率為P=××=.題型(二) 二項分布的均值與方差[例2] 為防止風沙危害,某地決定建設防護綠化帶,種植楊樹、沙柳等植物.某人一次種植了n株沙柳,各株沙柳的成活與否是相互獨立的,成活率為p,設X為成活沙柳的株數,均值E(X)為3,標準差為.(1)求n和p的值,并寫出X的分布列;解:由題意知,X~B(n,p),P(X=k)=pk(1-p)n-k,k=0,1,…,n.由E(X)=np=3,D(X)=np(1-p)=,得1-p=,從而n=6,p=.X的分布列為X 0 1 2 3 4 5 6P(2)若有3株或3株以上的沙柳未成活,則需要補種,求需要補種沙柳的概率.解:由題意知,X~B(n,p),P(X=k)=pk(1-p)n-k,k=0,1,…,n.記A=“需要補種沙柳”,則P(A)=P(X≤3),得P(A)=+++=,所以需要補種沙柳的概率為. [思維建模] 解決此類問題第一步是判斷隨機變量X服從什么分布,第二步代入相應的公式求解.若X服從兩點分布,則E(X)=p,D(X)=p(1-p);若X服從二項分布,即X~B(n,p),則E(X)=np,D(X)=np(1-p).針對訓練2.已知隨機變量X~B(6,p),且E(X)+D(X)=,則p=( )A.B.C. D.解析:因為隨機變量X~B(6,p),所以E(X)=6p,D(X)=6p(1-p),因為E(X)+D(X)=,所以6p+6p(1-p)=,解得p=或p=(舍去).√3.某一中學生心理咨詢中心服務電話的接通率為,某班3名同學商定明天分別就同一問題詢問該服務中心,且每人只撥打一次.(1)求他們中成功咨詢的人數X的分布列;解:依題意知X~B,且P(X=k)=××,k=0,1,2,3.P(X=0)=××=,P(X=1)=××=,P(X=2)=××=,P(X=3)=×=.∴X的分布列為X 0 1 2 3P(2)求E(X)與D(X)的值.解:由X~B及二項分布的性質得,E(X)=np=3×=,D(X)=np(1-p)=3××=.題型(三) 二項分布的實際應用[例3] 春節期間,某超市準備舉辦一次有獎促銷活動,若顧客一次消費達到400元則可參加一次抽獎.活動如下:一個不透明的盒子中裝有30個質地均勻且大小相同的小球,其中10個紅球,20個白球,攪拌均勻后,顧客從中隨機抽取一個球,且顧客有放回地抽取3次.超市設計了兩種抽獎方案.方案一:若抽到紅球則顧客獲得60元的返金券,若抽到白球則獲得20元的返金券.方案二:若抽到紅球則顧客獲得80元的返金券,若抽到白球則未中獎.(1)現有兩位顧客均獲得抽獎機會,且都按方案一抽獎,試求這兩位顧客均獲得180元返金券的概率;解:選擇方案一,則每一次摸到紅球的概率為p==,設“每位顧客獲得180元返金券”為事件A,則P(A)==,所以兩位顧客均獲得180元返金券的概率P=P(A)·P(A)=×=.(2)若某顧客獲得抽獎機會.①試分別計算他選擇兩種抽獎方案最終獲得返金券的數學期望;②為了吸引顧客消費,讓顧客獲得更多金額的返金券,該超市應選擇哪一種抽獎方案進行促銷活動 解: ①若選擇抽獎方案一,則每一次摸到紅球的概率為,每一次摸到白球的概率為.設獲得返金券金額為X元,則可能的取值為60,100,140,180,則P(X=60)==,P(X=100)==,P(X=140)==,P(X=180)==,所以該顧客獲得返金券金額的數學期望為E(X)=60×+100×+140×+180×=100(元).若選擇抽獎方案二,設三次摸球的過程中,摸到紅球的次數為Y,最終獲得返金券的金額為Z元,則Y~B,故E(Y)=3×=1,所以該顧客獲得返金券金額的數學期望為E(Z)=E(80Y)=80(元).②由①得E(X)>E(Z),所以該超市應選擇方案一.[思維建模]二項分布的實際應用問題的求解步驟(1)根據題意設出隨機變量.(2)判斷隨機變量是否服從二項分布.(3)求出參數n和p的值.(4)根據二項分布的均值、方差的計算公式求解. 針對訓練4.“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總書記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時提出的科學論斷.為提高學生環保意識,某校決定在高一,高二年級開展環保知識測試,已知高一,高二年級每個學生通過測試的概率分別為.(1)從高二年級隨機抽取6人參加測試,求通過測試的人數不多于4人的概率;解:設高二年級參加測試人數為n,通過測試人數為X,則X~B,由題意得,n=6,∴P(X≤4)=1-P(X=5)-P(X=6)=1--=.(2)若兩個年級各選派部分學生參加測試,高二年級通過測試人數的標準差為,則高一年級至少選派多少人參加測試,才能使其通過測試人數的均值不低于高二年級.解:D(X)=n××=,∵==,∴n=50,∴E(X)=,設高一年級參加測試人數為m,通過測試人數為Y,則Y~B,易知E(Y)=,由題意,E(Y)≥E(X),即≥,得m≥=55,∴高一年級至少派56人參加測試,才能使其通過測試人數的均值不低于高二年級.課時跟蹤檢測1345678910111213142A級——綜合提能1.在4重伯努利試驗中,若事件A至少發生1次的概率為,則事件A在1次試驗中發生的概率為( )A. B.C. D.√1345678910111213142解析:設事件A在一次試驗中發生的概率為p,由題意得1-p0(1-p)4=,所以1-p=,p=.15678910111213142342.已知隨機變量X~B(2,p),P(X=1)=,則E=( )A. B.C. D.2解析:依題意,P(X=1)=·p·(1-p)=2·p·(1-p)=,解得p=,所以E(X)=2×=1,所以E=E(X)=×1=.√15678910111213143423.某學生在上學路上要經過4個路口,假設在各路口是否遇到紅燈是相互獨立的,遇到紅燈的概率都是,遇到紅燈時停留的時間都是2 min,則這名學生在上學路上因遇到紅燈停留的總時間Y的均值為( )A. B.1C. D.√1567891011121314342解析:遇到紅燈的次數X~B,∴E(X)=4×=,∴E(Y)=E(2X)=2×=.15678910111213143424.[多選]設隨機變量ξ ~B(2,p),η~B(3,p),若P(ξ ≥1)=,則( )A.p= B.E(ξ )=C.D(η)=1 D.P(η≥2)=√√√1567891011121314342解析:由P(ξ =0)+P(ξ ≥1)=1,則P(ξ=0)=p0(1-p)2=,可得p=,所以E(ξ )=2×=,D(η)=3××=,P(η≥2)=p2(1-p)1+p3(1-p)0=+=.15678910111213143425.已知某籃球運動員每次罰球命中的概率為0.4,該運動員進行罰球練習(每次罰球互不影響),則在罰球命中兩次停止時,罰球次數恰為4的概率是 ( )A. B.C. D.√1567891011121314342解析:設運動員罰球一次“命中”記為事件A,則P(A)=0.4,P()=0.6.命中兩次停止時,罰球次數恰為4,說明第4次命中,前3次命中1次,故所求概率為0.4×0.62×0.4=.15678910111213143426.如果隨機變量ξ ~B(n,p),且E(ξ )=10,D(ξ )=8,則p等于_____. 解析:由題意得,E(ξ )=np=10,D(ξ )=np(1-p)=8,解得p=0.2.0.27.小李上班的路上有4個紅綠燈路口,假如他走到每個紅綠燈路口遇到綠燈的概率為,則他在上班的路上至少遇到2次綠燈的概率為_____. 解析:4次均不是綠燈的概率為××=,3次不是綠燈的概率為××=,∴至少遇到2次綠燈的概率為1--=.156789101112131434215678910111213143428.一個箱子中裝有形狀完全相同的5個白球和n(n∈N*)個黑球,現從中有放回地摸取4次,每次都是隨機摸取一球,設摸得白球個數為X,若D(X)=1,則E(X)=____. 解析:有放回地摸取4次,每次隨機摸取一球是白球的概率相等,設為p,而摸取1次即為一次試驗,只有兩個不同結果,因此,X~B(4,p),則D(X)=4(1-p)p=1,解得p=,所以E(X)=4p=2.215678910111213143429.某運動員投籃命中率為p=0.6.(1)求投籃1次時命中次數X的均值;解:投籃1次,命中次數X的分布列為X 0 1P 0.4 0.6則E(X)=0.6.1567891011121314342(2)求重復5次投籃時,命中次數Y的均值.解:由題意,重復5次投籃,命中的次數Y服從二項分布,即Y~B(5,0.6),則E(Y)=np=5×0.6=3.156789101112131434210.小明參加社區組織的射擊比賽活動,已知小明射擊一次,擊中區域甲的概率是,擊中區域乙的概率是,擊中區域丙的概率是,區域甲、乙、丙均沒有重復的部分.這次射擊比賽獲獎規則是:若擊中區域甲則獲一等獎;若擊中區域乙則有一半的機會獲得二等獎,有一半的機會獲得三等獎;若擊中區域丙則獲得三等獎;若擊中上述三個區域以外的區域則不獲獎.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的選手被評為“優秀射擊手”稱號.1567891011121314342(1)求小明射擊1次獲得“優秀射擊手”稱號的概率;解:記“射擊一次獲得‘優秀射擊手’稱號”為事件A,“射擊一次獲得一等獎”為事件B,“射擊一次獲得二等獎”為事件C,所以有A=B∪C,所以P(B)=,P(C)=×=,所以P(A)=P(B∪C)=P(B)+P(C)=+=.1567891011121314342(2)小明在比賽中射擊4次,每次射擊的結果相互獨立,設獲三等獎的次數為X,求X的分布列和數學期望.解:獲得三等獎的次數為X,X的可能取值為0,1,2,3,4;記“獲得三等獎”為事件D,所以P(D)=+×=,所以P(X=0)==,P(X=1)===,1567891011121314342P(X=2)===,P(X=3)===,P(X=4)==,所以X的分布列為1567891011121314342X 0 1 2 3 4P顯然X~B,E(X)=4×=1.1567891011121314342B級——應用創新11.A,B兩組各有3人獨立的破譯某密碼,A組每個人成功破譯出該密碼的概率為p1,B組每個人成功破譯出該密碼的概率為p2,記A,B兩組中成功破譯出該密碼的人數分別為X,Y,若0A.E(X)>E(Y),D(X)E(Y),D(X)>D(Y)C.E(X)D(Y)√1567891011121314342解析:由題意可知,X服從二項分布B(3,p1),所以E(X)=3p1,D(X)=3p1(1-p1).同理,Y服從二項分布B(3,p2),所以E(Y)=3p2,D(Y)=3p2(1-p2).因為0對于二次函數y=3p(1-p),對稱軸p=,所以在上函數單調遞增,所以當0156789101112131434212.已知離散型隨機變量X服從二項分布B(n,p),其中n∈N*,0A.a+b=1B.p=時,a=bC.0D.√1567891011121314342解析:對于A,由概率的基本性質可知,a+b=1,故A正確;對于B,由p=時,離散型隨機變量X服從二項分布B,則P(X=k)=(k=0,1,2,3,…,n),所以a=(+++…)=×2n-1=,b=(+++…)=×2n-1=,所以a=b,故B正確;1567891011121314342對于C、D,a==,當0故C正確,當156789101112131434213.切比雪夫不等式是19世紀俄國數學家切比雪夫(1821.5~1894.12)在研究統計規律時發現的,其內容是:對于任一隨機變量X,若其數學期望E(X)和方差D(X)均存在,則對任意正實數ε,有P(|X-E(X)|<ε)≥1-.根據該不等式可以對事件|X-E(X)|<ε的概率作出估計.在數字通信中,信號是由數字“0”和“1”組成的序列,現連續發射信號n次,每次發射信號“0”和“1”是等可能的.記發射信號“1”的次數為隨機變量X,為了至少有98%的把握使發射信號“1”的頻率在區間(0.4,0.6)內,估計信號發射次數n的值至少為_________. 1 2501567891011121314342解析:由題意知X~B,所以E(X)=0.5n,D(X)=0.25n,若0.4<<0.6,則0.4n即-0.1n由切比雪夫不等式P(|X-0.5n|<0.1n)≥1-知,1567891011121314342要使得至少有98%的把握使發射信號“1”的頻率在區間(0.4,0.6)內,則1-≥0.98,解得n≥1 250,所以估計信號發射次數n的最小值為1 250.156789101112131434214.某學校舉辦了精彩紛呈的數學文化節活動,其中有兩個“擲骰子贏獎品”的登臺階游戲最受歡迎.游戲規則如下:拋擲一枚質地均勻的骰子一次,出現3的倍數,則一次上三級臺階,否則上兩級臺階,再重復以上步驟,當參加游戲的學生位于第8、第9或第10級臺階時游戲結束.規定:從平地開始,結束時學生位于第8級臺階可獲得一本課外讀物,位于第9級臺階可獲得一套智力玩具,位于第10級臺階則認定游戲失敗.1567891011121314342(1)某學生拋擲三次骰子后,按游戲規則位于第X級臺階,求X的分布列及數學期望E(X);解:由題意可知,每次擲骰子上兩級臺階的概率為=,上三級臺階的概率為=,且X的可能取值為6,7,8,9,設Y=X-6,則Y~B,1567891011121314342則有P(X=6)=P(Y=0)==,P(X=7)=P(Y=1)=××=,P(X=8)=P(Y=2)=××=,P(X=9)=P(Y=3)==,所以X的分布列為1567891011121314342X 6 7 8 9PX的數學期望E(X)=6×+7×+8×+9×=7.1567891011121314342(2)①求一位同學參加游戲,他不能獲得獎品的概率;②若甲、乙兩位學生參加游戲,求恰有一人獲得獎品的概率.解:①因為位于第10級臺階則認定游戲失敗,無法獲得獎品,結合題意可知,若學生位于第10級臺階,則投擲3次后,學生位于第7級臺階,投擲第4次上三級臺階,所以不能獲得獎品的概率為P1=×××=.1567891011121314342②甲、乙兩位學生參加游戲,恰有一人獲得獎品的概率P=××=.課時跟蹤檢測(十九) 二項分布A級——綜合提能1.在4重伯努利試驗中,若事件A至少發生1次的概率為,則事件A在1次試驗中發生的概率為 ( )A. B.C. D.2.已知隨機變量X~B(2,p),P(X=1)=,則E= ( )A. B.C. D.23.某學生在上學路上要經過4個路口,假設在各路口是否遇到紅燈是相互獨立的,遇到紅燈的概率都是,遇到紅燈時停留的時間都是2 min,則這名學生在上學路上因遇到紅燈停留的總時間Y的均值為 ( )A. B.1C. D.4.[多選]設隨機變量ξ~B(2,p),η~B(3,p),若P(ξ≥1)=,則 ( )A.p= B.E(ξ)=C.D(η)=1 D.P(η≥2)=5.已知某籃球運動員每次罰球命中的概率為0.4,該運動員進行罰球練習(每次罰球互不影響),則在罰球命中兩次停止時,罰球次數恰為4的概率是 ( )A. B.C. D.6.如果隨機變量ξ~B(n,p),且E(ξ)=10,D(ξ)=8,則p等于 . 7.小李上班的路上有4個紅綠燈路口,假如他走到每個紅綠燈路口遇到綠燈的概率為,則他在上班的路上至少遇到2次綠燈的概率為 . 8.一個箱子中裝有形狀完全相同的5個白球和n(n∈N*)個黑球,現從中有放回地摸取4次,每次都是隨機摸取一球,設摸得白球個數為X,若D(X)=1,則E(X)= . 9.某運動員投籃命中率為p=0.6.(1)求投籃1次時命中次數X的均值;(2)求重復5次投籃時,命中次數Y的均值.10.小明參加社區組織的射擊比賽活動,已知小明射擊一次,擊中區域甲的概率是,擊中區域乙的概率是,擊中區域丙的概率是,區域甲、乙、丙均沒有重復的部分.這次射擊比賽獲獎規則是:若擊中區域甲則獲一等獎;若擊中區域乙則有一半的機會獲得二等獎,有一半的機會獲得三等獎;若擊中區域丙則獲得三等獎;若擊中上述三個區域以外的區域則不獲獎.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的選手被評為“優秀射擊手”稱號.(1)求小明射擊1次獲得“優秀射擊手”稱號的概率;(2)小明在比賽中射擊4次,每次射擊的結果相互獨立,設獲三等獎的次數為X,求X的分布列和數學期望.B級——應用創新11.A,B兩組各有3人獨立的破譯某密碼,A組每個人成功破譯出該密碼的概率為p1,B組每個人成功破譯出該密碼的概率為p2,記A,B兩組中成功破譯出該密碼的人數分別為X,Y,若0A.E(X)>E(Y),D(X)B.E(X)>E(Y),D(X)>D(Y)C.E(X)D.E(X)D(Y)12.已知離散型隨機變量X服從二項分布B(n,p),其中n∈N*,0A.a+b=1B.p=時,a=bC.0D.13.切比雪夫不等式是19世紀俄國數學家切比雪夫(1821.5~1894.12)在研究統計規律時發現的,其內容是:對于任一隨機變量X,若其數學期望E(X)和方差D(X)均存在,則對任意正實數ε,有P(|X-E(X)|<ε)≥1-.根據該不等式可以對事件|X-E(X)|<ε的概率作出估計.在數字通信中,信號是由數字“0”和“1”組成的序列,現連續發射信號n次,每次發射信號“0”和“1”是等可能的.記發射信號“1”的次數為隨機變量X,為了至少有98%的把握使發射信號“1”的頻率在區間(0.4,0.6)內,估計信號發射次數n的值至少為 . 14.某學校舉辦了精彩紛呈的數學文化節活動,其中有兩個“擲骰子贏獎品”的登臺階游戲最受歡迎.游戲規則如下:拋擲一枚質地均勻的骰子一次,出現3的倍數,則一次上三級臺階,否則上兩級臺階,再重復以上步驟,當參加游戲的學生位于第8、第9或第10級臺階時游戲結束.規定:從平地開始,結束時學生位于第8級臺階可獲得一本課外讀物,位于第9級臺階可獲得一套智力玩具,位于第10級臺階則認定游戲失敗.(1)某學生拋擲三次骰子后,按游戲規則位于第X級臺階,求X的分布列及數學期望E(X);(2)①求一位同學參加游戲,他不能獲得獎品的概率;②若甲、乙兩位學生參加游戲,求恰有一人獲得獎品的概率.課時跟蹤檢測(十九)1.選A 設事件A在一次試驗中發生的概率為p,由題意得1-p0(1-p)4=,所以1-p=,p=.2.選A 依題意,P(X=1)=·p·(1-p)=2·p·(1-p)=,解得p=,所以E(X)=2×=1,所以E=E(X)=×1=.3.選D 遇到紅燈的次數X~B,∴E(X)=4×=,∴E(Y)=E(2X)=2×=.4.選ABD 由P(ξ=0)+P(ξ≥1)=1,則P(ξ=0)=p0(1-p)2=,可得p=,所以E(ξ)=2×=,D(η)=3××=,P(η≥2)=p2(1-p)1+p3(1-p)0=+=.5.選C 設運動員罰球一次“命中”記為事件A,則P(A)=0.4,P()=0.6.命中兩次停止時,罰球次數恰為4,說明第4次命中,前3次命中1次,故所求概率為0.4×0.62×0.4=.6.解析:由題意得,E(ξ)=np=10,D(ξ)=np(1-p)=8,解得p=0.2.答案:0.27.解析:4次均不是綠燈的概率為××=,3次不是綠燈的概率為××=,∴至少遇到2次綠燈的概率為1--=.答案:8.解析:有放回地摸取4次,每次隨機摸取一球是白球的概率相等,設為p,而摸取1次即為一次試驗,只有兩個不同結果,因此,X~B(4,p),則D(X)=4(1-p)p=1,解得p=,所以E(X)=4p=2.答案:29.解:(1)投籃1次,命中次數X的分布列為X 0 1P 0.4 0.6則E(X)=0.6.(2)由題意,重復5次投籃,命中的次數Y服從二項分布,即Y~B(5,0.6),則E(Y)=np=5×0.6=3.10.解:(1)記“射擊一次獲得‘優秀射擊手’稱號”為事件A,“射擊一次獲得一等獎”為事件B,“射擊一次獲得二等獎”為事件C,所以有A=B∪C,所以P(B)=,P(C)=×=,所以P(A)=P(B∪C)=P(B)+P(C)=+=.(2)獲得三等獎的次數為X,X的可能取值為0,1,2,3,4;記“獲得三等獎”為事件D,所以P(D)=+×=,所以P(X=0)==,P(X=1)===,P(X=2)===,P(X=3)===,P(X=4)==,所以X的分布列為X 0 1 2 3 4P顯然X~B,E(X)=4×=1.11.選C 由題意可知,X服從二項分布B(3,p1),所以E(X)=3p1,D(X)=3p1(1-p1).同理,Y服從二項分布B(3,p2),所以E(Y)=3p2,D(Y)=3p2(1-p2).因為012.選D 對于A,由概率的基本性質可知,a+b=1,故A正確;對于B,由p=時,離散型隨機變量X服從二項分布B,則P(X=k)=·(k=0,1,2,3,…,n),所以a=(+++…)=×2n-1=,b=(+++…)=×2n-1=,所以a=b,故B正確;對于C、D,a==,當013.解析:由題意知X~B,所以E(X)=0.5n,D(X)=0.25n,若0.4<<0.6,則0.4n即-0.1n要使得至少有98%的把握使發射信號“1”的頻率在區間(0.4,0.6)內,則1-≥0.98,解得n≥1 250,所以估計信號發射次數n的最小值為1 250.答案:1 25014.解:(1)由題意可知,每次擲骰子上兩級臺階的概率為=,上三級臺階的概率為=,且X的可能取值為6,7,8,9,設Y=X-6,則Y~B,則有P(X=6)=P(Y=0)==,P(X=7)=P(Y=1)=××=,P(X=8)=P(Y=2)=××=,P(X=9)=P(Y=3)==,所以X的分布列為X 6 7 8 9PX的數學期望E(X)=6×+7×+8×+9×=7.(2)①因為位于第10級臺階則認定游戲失敗,無法獲得獎品,結合題意可知,若學生位于第10級臺階,則投擲3次后,學生位于第7級臺階,投擲第4次上三級臺階,所以不能獲得獎品的概率為P1=×××=.②甲、乙兩位學生參加游戲,恰有一人獲得獎品的概率P=××=.3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4.1 二項分布.docx 7.4.1 二項分布.pptx 課時跟蹤檢測(十九) 二項分布.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