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導與學·同步精練》八年級上主編張小明13867094861QQ:22368214051.6物質的分離第1課時學習導航經典例題1.能說出晶體與非晶體的主要區別。例1.下列關于結晶和晶體的說法錯誤的是()2.了解晶體形成的幾種方法。A.飽和溶液降溫析出晶體后溶液仍是飽和溶液B.降低飽和溶液的溫度,不一定有晶體析出預習導學C.從溶液中析出的晶體不一定含有結晶水一、物質的結晶D.從飽和硫酸銅溶液結晶析出的膽礬是混合物1.晶體具有外形和固定的。例2.向t℃時200克A物質的水溶液中加入10克A物2.溶液中無法再溶解的固體物質從溶液中析出的過質,充分攪拌后,有2克A物質未溶解;再向其程叫,析出的固體叫做,利中加入5克水后,仍有1克A物質未溶解。t℃用的方法可以制備晶體。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克;原來200克溶液需3.獲得結晶的兩種方法:要蒸發掉克水恰好稱為t℃時的飽和溶液。⑴: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例3.已知硝酸鉀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較的物質,如氯化鈉;⑵: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的物質,如硝酸鉀;⑶從水溶液中提取物質時,通常是將兩種方法綜合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使用,先通過加熱使溶液濃縮(減少),再將A.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溶液冷卻(降低),使溶液中的溶質。B.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4.在我國北方有一個鹽堿湖,當地居民“夏日曬鹽,C.30℃時,在100g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含有45.8冬天撈堿”,你能說明它的原理嗎?g溶質“夏天曬鹽”的原理是D.將40℃的飽和硝酸鉀溶液降溫至20℃,一定;有晶體析出“冬天撈堿”的原理是例4.如圖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鹽的過程:。5.蒸發溶劑時蒸發皿內液體不超過,加熱時用攪拌,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用余熱烘干。二、實驗:硫酸銅晶體的制備和生長根據曬鹽的原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1.取銅絲一根,把它彎成螺旋狀,放到熱的飽和硫A.海水進入貯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變酸銅溶液中,然后冷卻,待其在室溫下慢慢結晶,B.在蒸發池中,海水中氯化鈉的質量逐漸增加觀察到有在銅絲上逐漸生長,過一段時間C.在蒸發池中,海水中水的質量逐漸增加取出銅絲,可制得色的“銅樹”。D.析出晶體后的溶液是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2.制備硫酸銅晶體時,多次用到玻璃棒,填寫下列步驟中玻璃棒的作用:優化精練⑴溶解硫酸銅晶體時,玻璃棒的作用是;1.下列現象屬于結晶的是()⑵結晶時,玻璃棒的作用是。A.將水放入冰箱內制冰塊3.硫酸銅晶體的生成過程中,利用的結晶方法是B.熔化的玻璃冷卻后結塊。有些晶體里結合了一定數C.冬天從鹽湖中撈堿目的結晶水,稱結晶水合物,如硫酸銅晶體(俗D.紫色碘蒸氣凝華成固體碘稱或藍礬)。結晶水合物是(填“純2.下列生產、生活和科學實驗中做法中應用了結晶凈物”或“混合物”)。結晶水合物的風化現象方法的是()屬于變化,晶體的潮解現象屬于變化。A.除去水中的泥沙B.分離豆漿和豆渣C.除去混在銅粉中的鐵粉D.用海水曬鹽《導與學·同步精練》八年級上主編張小明13867094861QQ:22368214053.我們的祖先在神農氏時代就已經開始利用海水曬9.把食鹽水放在敞口容器中,讓水分慢慢蒸發,溶鹽。海水曬鹽的原理是()液先達到,繼續蒸發就會有析出。A.風吹日曬使溶液由飽和變為不飽和對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的固體物質,一般B.風吹日曬使氯化鈉的溶解度變小采用的方法得到固體。C.風吹日曬使海水中的氯化鈉蒸發10.已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D.風吹日曬使水分蒸發從而使氯化鈉結晶析出⑴20℃時,飽和氯化鈉溶液中,溶質、溶劑與溶4.將80℃時的硝酸鉀飽和溶液降溫到20℃,析出晶液的質量比為。體后得到的溶液是()⑵20℃時,飽和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A.水B.不飽和溶液。C.仍是飽和溶液D.可能是飽和溶液⑶若要配制20℃時飽和溶液68g,則需氯化鈉5.欲使硝酸鉀從其常溫下的飽和溶液中快點結晶出g,水g。來,應采用的最佳方法是()⑷在20℃時,(填“能”或“不能”)配A.冷卻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制出30%的氯化鈉溶液?其理由是B.常溫下使水蒸發。C.先加熱蒸發掉一部分水,然后降溫D.升高飽和溶液的溫度拓展提升6.用冷卻熱飽和溶液法得到晶體的過程中(晶體中11.60℃時,100g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恒溫下蒸發部不含結晶水),溶液中保持不變的是()分溶劑,然后再將溶液逐漸冷卻40℃。能表示此A.溶質的質量分數B.溶劑的質量過程溶質質量分數a%與時間t關系的示意圖的是C.溶質的質量D.溶解度()7.如圖所示,20℃時,將盛有飽硝酸鉀溶液的小試管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質后,試管中有晶體析出。加入的物質12.t℃時,將一定量的某物質的溶液分成三等份,可能是下列中的()分別加熱,再降溫到t℃。已知從三份溶液中蒸A.氫氧化鈉固體B.硝酸銨固體發掉的溶劑分別為10克、20克、30克,析出的C.氯化鈉固體D.生石灰固體晶體分別為a克、b克、c克,則a、b、c三者8.下表是氯化鈉和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關系為()根據此表回答A.c=a+bB.c=a+2bC.c=2a+bD.c=2b-a13.苯甲酸是一種食品防腐劑,它是一種片狀晶體,不同溫度下在100g水中溶解的質量如表:⑴下列有說法正確的是()A.冷卻或加入硝酸鉀固體都能使接近飽和的硝酸某同學為提純某一苯甲酸樣品(其中含有泥沙等鉀溶液達到飽和難溶于水的雜質),進行了如下實驗:B.要從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混合物中提取硝酸鉀,⑴取樣品約2g放入燒杯中,加入25℃、100g的可以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法結晶提取蒸餾水充分攪拌,發現樣品幾乎沒有溶解,原因C.小紅同學在20℃時把20克的氯化鈉投入50克是,所得溶液為的水中充分攪拌就能得到28.6%的氯化鈉溶液苯甲酸的(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⑵在30℃時,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鉀,充分攪⑵將燒杯放在石棉網上加熱.待樣品充分溶解后拌后得到的溶液質量為g。趁熱過濾,趁熱過濾的目的是。⑶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硝酸鉀和氯化鈉在某一溫⑶將所得濾液緩慢冷卻至室溫就可使苯甲酸以晶度時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則x所對應的溫度取體形式析出。其原因是。值范圍是。《導與學·同步精練》八年級上主編張小明13867094861QQ:22368214051.6物質的分離第1課時預習導學一、1.規則幾何;熔點;2.結晶;晶體;結晶;3.⑴蒸發溶劑;小;⑵冷卻熱飽和溶液;大;⑶溶劑;溫度;結晶析出;4.食鹽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不大,夏天氣溫高,水分蒸發快,食鹽易結晶析出;純堿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冬天氣溫低,純堿易結晶析出;5.2/3;玻璃棒;二、1.晶體;藍;2.⑴加速溶解;⑵使溶液受熱均勻;3.冷卻熱飽和溶液;膽礬;純凈物;化學;物理;經典例題1.D;2.20;40;3.C;4.A;優化精練1.C;2.D;3.D;4.C;5.C;6.B;7.B;8.⑴AB;⑵145.8;⑶20℃~30℃;9.飽和;晶體;蒸發溶劑;10.⑴9∶25∶34;⑵26.5%;⑶18;50;⑷不能;在20℃時氯化鈉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最大為26.5%;拓展提升11.A;12.D;13.⑴常溫下,苯甲酸在水中溶解的質量很小;飽和;⑵減少過濾時苯甲酸的損失;⑶苯甲酸在水中溶解的質量隨溫度降低而減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