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年春學期八年級歷史期末考試試卷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1.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式上,毛澤東說:“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這里的“站立起來了”是指( )A.中國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政權 B.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C.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D.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2.錢偉長是中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中國力學之父。他曾經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在該屆會議上,他見證了( )A.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B.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憲法的制定C.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確立 D.確定《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3.以下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展示的時代主題是( )中共八大會場 “大躍進”時期的壁畫 人民公社大食堂 大慶油田施工現場A.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上出現嚴重失誤 B.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前進C.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取得顯著成就 D.社會主義工業化在探索中起步發展 4.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涌現出了一批“感動中國”的英雄模范人物。王進喜、焦裕祿、雷鋒、鄧稼先成為這個時代的典型和象征。他們身上共同體現了( )A.開天辟地、立黨為公的精神 B.不怕犧牲、樂觀主義的精神C.保家衛國、英雄主義的精神 D.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精神5.全國重工業生產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1957年的45%,改變了舊中國重工業落后的面貌。這一現象的出現得益于( )A.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 B. 土地改革的開展C.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D. 三大改造的完成6.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形成了一個“全方位、多層次、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下列這個格局的表述正確的是( )A.經濟特區一沿海開放城市一內地一沿海經濟開放區B.內地一經濟特區一沿海經濟開放區一沿海開放城市C.沿海開放城市一內地一沿海經濟開放區一經濟特區D.經濟特區一沿海開放城市一沿海經濟開放區一內地7.照片是重要的史料。下面兩幅拍攝于1972年的照片折射的歷史信息是( )毛澤東會見尼克松 毛澤東會見田中角榮A.中國外交事業取得重大突破 B.中美、中日兩國正式建交C.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D.中國實行全方位外交8.同學們擬定收集右圖內容做一期黑板報。據此判斷,他們的關注點是( )A.一國兩制、港澳回歸B.科技強軍、鋼鐵長城C.民族團結、共同繁榮D.社會生活、日新月異9.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建設不斷取得豐碩成果,天宮遨游、蛟龍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傳信、大飛機一飛沖天、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體現了新發展理念中的( )A.創新 B.開放 C.協調 D.共享10. 習近平總書記說:“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據此判斷,“這個夢想”是(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B. 國家富裕、民族振興、人民幸福C. 國家強盛、社會和諧、人民幸福 D. 國家強大、社會和諧、人民幸福11.分析表格,對此解讀合理的是( )國家扶持人口較少民族資金統計表(部分)年份 2005年 2007年 2008年扶持資金(億元) 1.12 6.73 10.26A.國家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 B.國家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C.民族地區推行社會主義改造 D.少數民族聚居區設立自治機關12.不同類型的史料價值各有不同,下列為探究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部分史料。其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 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 B.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照片C. 某同學整理的相關學習筆記 D. 小說《春之聲》中的相關描述13.2025年4月29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球,這標志著中國空間站常態 化運營階段的又一里程碑圓滿達成。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是在( )A.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 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C.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D.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14..英國《金融時報》寫道:“自1978年以來,中國企業有三次創業的高潮點,分別是1984、1992和2001年。”其中催生2001年創業高潮點的動因是( )A. 鄧小平南方談話 B. 建立首批四個經濟特區C.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D. 開放廣州、上海等14個沿海開放城市15.“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是外國青年選出的“中國四大發明”。外國人紛紛表示:“出門不用帶錢包,就帶手機”“外賣、快遞都非常快”“高鐵很棒”。這些新鮮事物出現的根本原因是( )A. 交通條件改善 B. 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加C. 互聯網的普及 D. 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二、材料分析題(共30分,16小題10分;17小題9分;18小題11分)16.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為主題展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10分)【建國后的形勢】材料一:新中國繼承的是一個國民經濟瀕于崩潰的爛攤子,生產縮減,物價飛漲,民生困苦。中國人民有沒有能力把生產恢復起來,這是一個嚴峻考驗。新中國雖然得到蘇聯和東歐等國的承認和支持,但美國拒絕承認。中國人民能否沖破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的政治孤立和經濟封鎖,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以建設國家,這是又一個嚴峻考驗。(1)依據材料一,概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面臨的內外形勢。(2分)【政治上的智慧】材料二:西藏人民團結起來,驅逐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祖國大家庭中來。二、西藏地方政府積極協助人民解放軍進入西藏,鞏固國防。(2)依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回答,簡述西藏和平解放的意義。(1分)【戰場上的較量】材料三: 新中國誕生剛一年,就和朝鮮人民用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從此,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國的嘗試,保證中國的經濟建設得到了一個長時間內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回答,“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指什么?(1分)簡述“激戰”勝利對中國產生的積極影響。(2分)【土地上的改革】材料四: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4)依據材料四,指出為什么要“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2分)綜合材料三、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些事件所起到的共同作用。(2分)17. 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是國家繁榮富強的前提和重要保證。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9分)材料一 : 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發展狀況年份 農業總產值(億元) 工業總產值(億元)1952年 46.5 11.41978年 155.6 212.12014年 11352.3 64369材料二: “香港問題為什么能夠談成呢?并不是我們參加談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領,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興旺發達的國家,有力量的國家,而具是個值得信任的國家……當然,香港問題能夠解決好,還是由于‘一國兩制’的根本方針或者說戰略搞對了,也是中英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材料三: 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我們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兩岸同胞都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共同創造祖國完全統一、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偉業。 ——習近平2021年10月9日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材料四: 中華民族具有反對分裂,維護統一的光榮傳統。“臺獨”分裂是祖國統一的最大障礙,是民族復興的嚴重隱患。凡是數典忘祖,背叛祖國,分裂國家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必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實現!(1)依據材料一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發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一變化主要得益于少數民族地區哪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實施?(2分)(2)依據材料二概括指出香港能夠順利回歸的主要原因并簡析其歷史意義。(3分)(3)依據材料三指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基本方針,并結合所學回答“九二共識”的核心要義。(2分)(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我們應當如何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2分)18.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譜寫出中國社會發展光輝的思想篇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材料一: 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和接力探索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理論成果。(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內容,分別寫出A、B兩處會議確立的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2分)材料二: 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闡述中國共產黨引領中國人民實現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2分)材料三: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貫穿其中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事實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唯一正確道路。(3)根據材料三,回答實現“中國夢”的唯一正確道路是什么?(1分)(4)新中國成立后舉國攻克“兩彈一星”,新時代聚力科技自立自強,優秀人才“聽黨話、 跟黨走” ,匯聚成科技攻關大軍,體現黨領導建設人才強國歷程 。建成人才強國是中國共產黨 的重大使命,黨管人才是最大制度優勢與保證,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在人才工作方面的體現。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從下列人物中選取兩個, 以“先進人物推動社會發展”為題,寫一 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 (要求“史論結合,邏輯嚴謹,表述成文”)(6分)錢學森 鄧稼先 袁隆平 屠呦呦 翟志剛2025年春學期八年級歷史期末考試試卷答案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4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B B D A D A B A A B B D C D二、材料解析題1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1)內外形勢:國內經濟處于崩潰邊緣,國外有帝國主義的孤立和封鎖(2分)(2)意義: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1分)(3)抗美援朝(1分);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2分)(4)原因: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2分)共同作用:鞏固了新生政權,為恢復經濟與建設鋪平了道路。(2分)17.(1)變化:大幅增長。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原因: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一國兩制”方針的實行;中英雙方的共同努力。意義:香港回歸祖國,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3)“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4)不斷增強包括各民族在內的全體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堅決反對任何外來勢力的入侵或占領,堅決反對分裂國家的行為等。18.(1)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 分)(2) 目標:新中國成立100 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2 分)(3)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 分)(4)示例:觀點:先進人物推動社會發展。(2分)論述:20世紀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大幅提高糧食產量,保障了糧食安全,對解決世界性饑餓問題做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屠呦呦發現青蒿素,有效治療瘧疾,降低死亡率,對人類生命健康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201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綜上所述,他們用科研突破解決關鍵問題,推動農業與醫療進步,為世界做出了重大貢獻,所以,杰出人物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