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參考— 、單項選擇(本大題共 20 小題 每小題 3 分 , 共 60 分)題號題號二 、辨析改錯(8 分)21. (1)√(2) X 原子彈 改為 人造地球衛星(3) X 蔣道平 改為 i袁隆平(4) X 霍志剛 改為 楊利偉三 、材料解析(本大題共 2 小題 每小題 10分 , 共 20 分)22. (1)"制度安排":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 分)(2)狀況 : 香港回歸后經濟快速發展。 (2 分 , 意思相近即可)原因 : 香港回歸后 , 中央政府堅定不移貫徹 u一國兩制 的高度自治方針 , 全力支持香港發展經濟 , 深化國際交往合作。 (2 分)(3)因素:"臺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 (2 分)認識 : 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積極履行維護祖國統 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義務;堅決同一切破壞祖國統一的言行作斗爭。 (2 分 , 任答 1 點 , 言之成理即可)23. (1)政策理念 : 中國通過多邊斡旋推動巴勒斯坦內部和解 , 體現了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中的 u互不干涉內 政"與 "和平共處 原則 ; 中國為巴勒斯坦各方搭建平臺 , 推進中東和平進程 , 契合 人類命運共同體平 , 體現了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 分 , 任答 2 點 , 意思相近即可)(2)方式 : 開放月壤樣品申請 , 為各國科研人員提供研究資源 ; 探月工程為各國參與月球探測提供了平臺(3)平衡 :起相應的全球責任 , 實現國家利益與全球責任的有機平衡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 分 , 任答 1 點 , 言之成理即可)四 、活動與探究(12分)24. (1)特點 : 強大的中央集權; 高度的行政管理體制 ; 政治對人民負責。 (4分 , 任答 2 點即可)(2)特點 : 繼承傳統民本思想 , 結合時代賦予新內涵(如全球視野)。 (2 分 , 任答 1 點即可) 【示例】選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1 分)點 , 言之成理即可)分 , 任選一個觀柯坦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 八年級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歷史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試題卷”共4頁,“答題卷”共2頁。請務必在“答題 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 無聯不成春,有聯年更濃,春聯的內容往往和社會時事相聯系。以下春聯反映新中國成立的是…【 】A. 萬里河山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 B. 地契一張銘史冊,稻花萬頃報春暉C. 雪域春融迎盛世,高原日照送和諧 D. 血染鴨綠寒江浪,氣吞旌旗半島煙2.“戰爭的勝利,使國內‘崇美、親美、恐美’的風氣為之一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打出 了八面威風,打出了持續半個多世紀中國東部邊境的穩定和安然。”材料強調了這場戰爭 …【 】A. 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 B. 為我國提供了和平的外部環境C. 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D. 促進了我國工業生產迅速發展3 .毛澤東曾經告訴美國記者斯諾:“誰贏得了農民,誰就會贏得了中國,誰解決土地問題,誰就會贏得農民。”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贏得農民”的主要舉措是 ……………………………………………【 】A. 引導農民走合作化道路 B.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C. 推動農民參加人民公社 D. 實行了農民的土地所有制4 .1960年,蘇聯停止對我國供應大型軋輥,鞍鋼各軋鋼廠面臨停產。鞍鋼工人王崇倫帶領500多名技術工人,先后突破十幾項技術難題,終于試制成功大型軋輥。這體現鞍鋼工人 ………………【 】A. 堅韌不拔 謙虛謹慎 B. 市場意識競爭觀念C.艱苦奮斗 創新進取 D. 樂觀豁達 奮勇爭先5.毛澤東指出:“中國革命第一步,使之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的社會。”中國革命的第二步取得成功的標志是 ………… ………………【 】A.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 D. 改革開放的實施6.下圖是1956—1964年我國工業與農業的發展趨勢示意圖。由此可知,當時中國…… ……【 】(700r60050040030020010001956年1958年1960年1962年1964年)A.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B.工業生產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C. 經濟體制改革已經取得顯著成效 D. 經濟發展未受“左”傾錯誤影響7.1979年,《市場報》正式創刊,它是中國改革開放后誕生的第一份經濟類報紙。1980年,《人民日報》開辟了《經濟簡訊》等新欄目,經濟新聞成為報道重點。這些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A. 撥亂反正工作圓滿完成 B. 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C.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 D. 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8.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國有企業通過降低成本或提高售價來增加利潤,這些利潤可以用來支付獎金、解決住房問題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人福利。這是緣于 ………………………………………【 】A. 對外開放步伐加快 B.企業經營自主權擴大C.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D. 農村生產力顯著提高9.1981年1月18日,成立5個月的深圳經濟特區,發出了中國“第一張外資企業營業執照”。該舉措在 一定程度上印證了 …………………………………………………………………………………【 】A. 經濟體制改革以城市為中心 B. 對外開放呈現多元化的格局C. 對外開放的地域向縱深推進 D. 經濟特區是對外開放的窗口10.1978年5月,《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文章,開始了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1992年初,鄧小平到南方視察,發表一系列重要談話。這兩件事都 ………… ……………【 】A. 說明了撥亂反正的完成 B.擴大了國有企業自主權C.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 D. 完成了經濟體制的改革11.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和重視脫貧攻堅工作,多次進行國內考察,把扶貧開發作為重要內容。以上 說明實現中國夢必須 ………………………………… ……………………………… ……【 】A.實行對外開放 B.不斷為民造福 C.加強立法工作 D. 不斷解放思想12.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全球占比均超過60%,連續9年居全球首位。第六屆聯合國環境大會召開 期間,多位專家點贊中國新能源汽車,稱“中國制造”將助力全球實現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目 標。這體現出中國 …………… …………………… ……………… ……………………【 】A. 產業升級的環保理念 B. 區域協調的均衡布局C.精準施策的民生情懷 D. 民族傳承的文化根脈13.近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部隊廣泛開展“中國故事”系列文化聯誼活動,創作了《可愛的中國》《澳門同胞的中國心》等作品,受到澳門民眾的熱烈歡迎。這些活動意在 ……………………【 】A.促進內地與澳門經貿聯系 B. 體現對“九二共識”的認同C. 增強澳門民眾的國家認同 D.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4.請給下列圖片確定一個主題…………………………… ……………………… ………【 】A. 祖國統一、富國強兵 B. 社會生活、安居樂業C. 民族團結、共同繁榮 D. 科技強軍、鋼鐵長城15.1955年4月,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聲明“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我們的會議應該 求同存異”。“求同存異”思想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和而不同”“天人和諧”傳統的繼承和發展。這 表明周恩來的外交思想 …………………………………………………………………………【 】A.對解決國際糾紛提供了范本 B. 標志著新中國外交走向成熟C.得到了與會各國的積極響應 D. 根植于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16.2025年2月1日起,中國擔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在中方倡議下,以“踐行多邊主義,改革完善 全球治理”為主題的安理會高級別會議于2月18日在聯合國舉行,這是中方連續第三年以輪值主席身份推動多邊主義議題。這說明 ………………………………………………………【 】A.多邊主義已成為全球治理的唯一方式 B.中國在聯合國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C.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D. 中國是全球治理體系中的主導者17.這一周被稱為“改變世界的一周”。中美兩艘大船在當時的世界格局中,各自轉個180度大彎。此后 中美逐漸打破堅冰,建立彼此尊重的關系,啟發了國際政治中意識形態體系的更新,堪稱20世紀政 治史上的里程碑。材料所述事件 … … … … … … … … … … … … ……… ……【 】A. 主要得益于第三世界的支持 B. 使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C.促進了亞非各國的友好合作 D. 標志中美兩國恢復外交關系18 .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過程中,從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的記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 服之”得到靈感,重新設計提取方案,實驗后發現青蒿提取物的中性部分抗瘧效果最好。由此可知, 中國醫藥發展的特點是 … … … … … … … … … … … … … … … … …… ………… …【 】A. 依靠技術創新 B. 借鑒西方經驗C. 注重傳承創新 D. 遵循醫書古訓19.根據某學者的回憶,毛澤東在1952年提出了一項重要指示,他建議在中國科學院設立三個研究所, 分別專注于中國歷史的三個不同階段的研究。同時,他還提議創辦一份名為《歷史研究》的雜志,其 辦刊方針是倡導“百家爭鳴”。這一指示的主要影響是 ………………………………………【 】A. 標志著科研方向的轉變 B.促進藝術與學術交流C. 確立歷史研究多元方向 D. 促進學術的自由發展20.在互聯網上“云游”傳統文化大受歡迎,借助無人機拍攝、高清直播技術,老百姓足不出戶便可俯瞰 長城、縱覽北京中軸線、親歷三星堆考古發掘現場。由此體現出信息技術 ………………【 】A. 推動了文化傳播與共享 B. 重塑了傳統文化的內涵C.弱化了實地體驗的價值 D. 顛覆了文化傳承的方式二、辨析改錯(8分)21.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答題卷”該題前的括號內正確的打“ √”;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1)1962年,焦裕祿任河南蘭考縣委書記,他展開了追洪水、查風口、探流沙的工作,被譽為“黨的好干部”。(2)1970年,我國用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一顆原子彈——東方紅一號。( 3)20世紀70年代,蔣道平經過多年反復試驗,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4)2003年,航天員翟志剛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以“建設一個中華民族的新社會和新國家”為目標,少數民族是中 華民族的組成部分,通過制度安排,體現各民族的平等地位,更把全國各民族都聯合起來,“組成一 個大家庭”,就是中華民族的共同體。——摘編自賈益等《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凝聚自覺》 材料二 1997年、2024年香港部分經濟指標情況經濟指標 1997年 2024年GDP 1.37萬億港元 3.18萬億港元人均GDP 19.2萬港元 42.22萬港元外匯基金資產總額 6367億港元 40824億港元全球商品貿易總額 3.07萬億港元 9.47萬億港元材料三 我們要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 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 度和政策,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攜手共創民族復興 偉業。——摘自2025年3月5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為“體現各民族的平等地位”而進行的“制度安排”。(2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香港回歸后的經濟發展狀況,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4分)(3)根據材料三,概括當下不利于兩岸和平發展、走向統一的因素。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國家統一 的認識。(4分)23.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 024年7月23日,巴勒斯坦14個政治派別在北京簽署《關于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民族 團結的北京宣言》(以下簡稱《北京宣言》),承諾結束內部紛爭,組建臨時民族和解政府,共同推動巴 勒斯坦獨立建國。中國作為調解方,為各方搭建平等對話平臺,促成此次歷史性和解。此舉被視為 中國在中東和平進程中發揮建設性作用的重要體現。——摘編自巴勒斯坦各派在京簽署《關于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民族團結的北京宣言》 材料二 (中國)面向國際開放月壤樣品申請,俄羅斯科研人員在嫦娥五號探測器收集的月球土壤 中,發現了不同尋常的類似于金屬鐵的線狀晶體。搭載歐空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法國月球氡氣探 測儀、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國際載荷一同進行科學探測,嫦娥六號幫助巴基斯 坦拍攝其首幅月球影像,助力法國完成首個著陸月球航天項目。探月工程始終敞開胸懷、打開大 門,推動科學成果全球共享,讓航天科技成果更好造福人類。——摘編自《人民日報》刊登的《從“嫦娥奔月”傳說到“嫦娥”攬月傳奇》2025年2月12日(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北京宣言》的簽署體現了中國外交的哪些政策理念。(4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中國通過哪些方式推動國際社會對月球研究的參與。(4分)(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中國在現代國際事務中如何平衡“國家利益”與“全球責任”。(2分)四 、活動與探究(12分)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材料一 中國發展模式的價值內容,源于延續幾千年的政治傳統。這種傳統達到西方難以企及的 歷史高度: 一是歷史上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而非歐洲那樣由封建領主或教會掌握;二是高度的行 政管理體制,官員由公正、普遍的考試制度選拔,而非西方或中東那樣由世襲或門第操縱;三是政治 對人民負責,體現“民本主義”。——摘編自俞邃《“中國模式”之我見》材料二 中國共產黨貫徹的人民觀觀點 內涵“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中國共產黨在深刻繼承“民惟邦本”的基礎上,從制度層面上確立了“人民是 國家的主人”這一思想方針“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放在首位,堅決捍衛全體 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人類命運共同體” 傳統民本思想所蘊含的“大同社會”理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被賦予時代價 值,中國共產黨人民觀中所提及的“人民”逐步上升到全世界的“人民”(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政治傳統的特點。(4分)(2)根據材料二,分析中國共產黨人民觀的特點。從材料二中選擇一個觀點,結合中國現代史的史 實,談談你對中國共產黨人民觀的認識。(8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歷史試題參考答案.docx 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柯坦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歷史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