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鴉片戰爭爆發1840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1842年太平天國金田起義1851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1853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1856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北京條約》簽訂1860年1864年不平等條約重大史事《南京條約》社會性質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抗 爭《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林則徐虎門銷煙三元里抗英關天培抗英太平天國運動通過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等鴉片戰爭期間的主要史事,以及《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初步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030201通過中英對比,了解鴉片戰爭前中外形勢和鴉片戰爭戰敗的原因;通過地圖識圖講述鴉片戰爭過程,培養讀圖、用圖的能力。歸納總結《南京條約》的內容及其影響,進而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學習林則徐等人物敢于反抗侵略、維護民族利益的斗爭精神;認識到落后就會挨打,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信念。史料實證家國情懷唯物史觀1、背景對比項政治經濟對外關系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頭號工業強國閉關鎖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危機四伏清朝英國不斷向外進行殖民擴張,掠奪殖民地對比項政治經濟對外關系1、背景對比項政治經濟對外關系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頭號工業強國閉關鎖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危機四伏清朝英國不斷向外進行殖民擴張,掠奪殖民地對比項政治經濟對外關系1、背景呢絨布匹清朝英國茶葉生絲遭到排斥,嚴重滯銷銷路旺盛出口>進口出口<進口白銀2、鴉片走私為改變不利局面,英國無恥地向中國大量走私毒品鴉片◎英國輸入中國的鴉片激增表2、鴉片走私白銀大量外流直接威脅到清政府的財政。“奴隸貿易”比起“鴉片貿易”來,都要算是仁慈的。我們沒有毀滅非洲人的肉體……沒有敗壞他們的品格、腐蝕他們的思想,也沒有毀滅他們的靈魂。可是鴉片販子在腐蝕、敗壞和毀滅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還殺害他們的肉體……——[德]馬克思《鴉片貿易史》許多官員、士兵吸食鴉片,不但嚴重摧殘他們的體質,更導致政治腐敗和軍隊戰斗力削弱。人物掃描林則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屬福建福州)人。為官正直清廉,任湖廣總督期間,在漢口、長沙等地捉拿煙販,收繳煙土、煙槍,設禁煙局,配制戒煙藥丸,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煙,取得明顯成效。在廣東禁煙期間,認為民心可用,發動民眾抵抗英國侵略。1842年8月被充軍去新疆伊犁途中,吟詩一首留別家人,其中寫道:“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為后人傳誦。3、林則徐禁煙[譯文]等到這種禍害(鴉片)蔓延至全國,所造成的危害將極其巨大,必須采取嚴厲的法律措施加以遏制。如果仍然輕率地忽視這個問題,那么幾十年后,國家將幾乎失去能夠抵御外敵的軍隊,更無法籌集維持軍隊所需的糧餉資金。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則徐前往廣東查禁鴉片迨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林則徐上書道光皇帝的奏折時 間地 點概 況意 義應 對3、林則徐禁煙1839年6月3日至25日緝拿煙販→收繳鴉片→虎門銷煙虎門硝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廣州虎門海灘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相關史事虎門銷煙的辦法是林則徐經過多次試驗后總結出來的。他命人在海灘挖兩個大池子,灌上水,撒上鹽,然后將鴉片投入池中。浸泡半日后,將生石灰拋入,頃刻池水便沸騰起來。再用鐵鋤、木耙來回翻攪,直到把煙土化盡。退潮時開啟涵洞,銷毀的鴉片隨海浪被送進大海。操練軍隊,修筑炮臺1、原因中國禁煙運動是英國發動戰爭的最好理由和最有希望的機會。——1839年4月時任海軍上將的查理·義律給英國政府的報告(虎門銷煙)把能給我們大英帝國帶來無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給予銷毀!這是我大英帝國的奇恥大辱!我要求議會批準政府派遣遠征軍去懲罰那個極其野蠻的國家!要狠狠地教訓它!要迫使它開放更多的港口,要保護我們天經地義的合法貿易!——時任英國外相巴麥尊在議會上發表的講話查理·義律巴麥尊直接原因:林則徐虎門銷煙根本原因: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商品,掠奪原料◎鴉片戰爭形勢圖1840年6月—1841年1月第一階段爆發:1840年6月,英國艦隊封鎖廣東珠江口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到達天津大沽口,威脅清廷道光帝將林則徐革職查辦,改派直隸總督琦善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和英軍談判2、過程直隸(lì):舊省名。1928年改名為河北。◎鴉片戰爭形勢圖1841年1月—1841年5月第二階段英軍攻占虎門附近的大角、沙角炮臺,并非法強占香港島道光皇帝隨即下詔對英作戰英軍進攻虎門炮臺,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督率將士殊死抵抗,壯烈殉國英軍又占領廣州城北的四方炮臺2、過程關天培相關史事英軍在廣州附近四處橫行,大肆搶劫,騷擾鄉民。1841年5月30日清晨,廣州三元里及附近數千鄉民手持武器,包圍英軍盤踞的四方炮臺。英軍司令率部出擊,鄉民按計劃將敵人誘至牛欄岡,團團圍住。這時,天氣突然變化,風雷交加,大雨傾盆。英軍的火藥被淋濕,火槍無法使用,只得端起刺刀,排成方陣,作困獸之斗。眾多鄉民手持刀矛,勇猛沖殺,侵略者被迫向四方炮臺逃命。三元里抗英,顯示了中國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氣概。◎廣東人民抗英斗爭烈士紀念碑2、過程1841年1月—1841年5月第二階段1841年秋—1842年8月29日第三階段英軍北上,先后攻占廈門、定海、寧波進犯長江門戶吳淞沿江而上,進攻鎮江8月初,英軍到達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2、過程陳化成海齡葛云飛王錫朋鄭國鴻◎鴉片戰爭形勢圖3、戰敗原因客觀原因:英國綜合國力強大3、戰敗原因失敗是由于武器的陳舊、政治的腐敗,還是社會的落后……應當說這三個東西是相互聯系的:因社會落后而政治腐敗,因政治腐敗而武器陳舊。——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失敗,主要是由于社會制度腐敗和經濟技術落后。社會制度腐敗集中地反映為清政府和軍隊里投降派活動的猖獗,在它的強烈影響下道光皇帝缺乏抵抗到底的決心。……中國經濟技術落后明顯地表現在軍隊的裝備上。——徐鳳晨《中國近代史》主觀原因:清朝封建專制制度腐敗,統治者昏庸愚味,經濟落后清朝英國3、戰敗原因裝備落后,制度腐朽閉關鎖國,落后愚昧船堅炮利,制度先進工業革命,世界強國鴉片戰爭的整個過程里,中國以中世紀的武器、中世紀的政府、中世紀的社會來對付近代化的敵人。——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主義無法戰勝先進的資本主義1、中英《南京條約》簽訂時間:性質:◎《南京條約》原件◎中英《南京條約》簽訂時的場景1842年8月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1844年任首任香港總督廣東巡撫黃恩彤兩江總督伊里布欽差大臣耆英1、中英《南京條約》◎鴉片戰爭形勢圖項目 主要內容五口通商割地賠款協定關稅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償英國2100萬銀元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的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項目 主要內容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廣州1、中英《南京條約》項目 主要內容 危害五口通商割地賠款協定關稅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償英國2100萬銀元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的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便利了外國商品的輸出,侵犯了中國貿易主權破壞中國的領土主權增加了人民負擔破壞中國的關稅自主權項目 主要內容 危害時間 條約 主要內容 危害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1843年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便利了列強擴大侵略權益為列強后來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享受英國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擴大了其他侵略權益1844年中英《虎門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項目 條約 主要內容 危害2、其他條約的簽訂3、鴉片戰爭的影響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從1840年開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國蹣跚地走入近代,隨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國人通過條約“合法”地剝奪榨取、管束控制中國,驅使中國社會脫出常軌,改道變形。——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政治上經濟上主權獨立完整傳統的小農經濟割香港島協定關稅領事裁判權五口通商協定關稅領土主權不完整關稅主權不完整司法主權不完整傳統的小農經濟逐步瓦解半殖民地半封建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3、鴉片戰爭的影響鴉片戰爭前 對比項 鴉片戰爭后社會性質主要矛盾歷史任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封建社會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反對封建主義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對比項社會性質主要矛盾歷史任務中國近代史鴉片戰爭1840年新中國成立1949年1840年1919年1949年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運動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發展史“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林則徐在廣東查禁鴉片和進行抗英斗爭時,曾“探訪夷情”,收集了許多西方書刊,編譯成《四洲志》等資料,被譽為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受林則徐委托,利用《四洲志》及其他相關資料,編成《海國圖志》。這部書比較系統地介紹了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國家的歷史地理和科學技術,并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重要思想。◎《海國圖志》書影1.(2025·福建中考真題)鴉片戰爭時期,浙江嘉興縣丞龔振麟目睹了英軍火輪船的優勢,遂萌生仿制火輪船的想法,經過數月努力,造出類似戰艦,并安裝了槍炮。這反映了當時( )A.中英貿易擴大 B.危機下的個體探索C.地方勢力膨脹 D.新式海軍已經建成B2.(2025·四川宜賓中考真題)19世紀中期,詩人張維屏有感于廣州三元里爆發的義舉(如圖),寫詩道:“三元里前聲若雷,千眾萬眾同時來。因義生憤憤生勇,鄉民合力強徒摧。”該詩熱情謳歌了( )A.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B.愛國官兵保家衛國的意志C.農民起義推翻清朝的斗爭D.知識分子投身革命的抉擇A三元里平英團舊址——三元古廟3.(2025·四川南充中考真題)1843—1853年,廣州港生絲出口量從1430擔增加到3662擔,而上海生絲出口量則從零增加到46655擔。這緣于清政府被迫簽訂了( )A.《南京條約》 B.《虎門條約》C.《望廈條約》 D.《黃埔條約》A4.(2025·新疆中考真題)1840年6月,由16艘兵船、4艘武裝汽船、28艘運輸船以及六七千名海陸士兵組成的英國軍隊,從開普敦、印度等地抵達廣東海面,戰爭爆發。這場戰爭( )A.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動統治B.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C.宣告了中國制度變革的失敗D.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D5.(2025·云南中考真題)有學者稱:“中國的現代化一日未完成,鴉片戰爭的意義就一分不會減。”下列對鴉片戰爭的評價正確的是( )A.抗擊了英法聯軍的侵略B.遏制了瓜分中國的狂潮C.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D.找到了國家發展的出路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