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大附中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高一歷史試卷2025.7考生須知1.考生要認真填涂學號或準考證號。2.考試時長60分鐘。本試卷共8頁,100分,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共15小題(45分);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共4題(55分)。3.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須用2B鉛筆填涂;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第一部分選擇題(共45分)本部分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工業革命前,英國礦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過唧筒的瓦特發明了一種單動式蒸汽機,后在工廠主的合作和資助下,終于改進制成“萬能蒸汽機”,并廣泛使用到工業領域。對蒸汽機的發明發展過程理解最恰當的是A.源自生產勞動實踐B.以科學理論突破為基礎C.完全依賴資金保障D.得益于各階層廣泛參與2.《共產黨宣言》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下列對它的評價正確的是①誕生于歐洲工人運動的需要②肯定資本主義的進步作用③代表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④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1885年,15個國家在柏林簽訂《關于非洲的總議定書》。其中規定:各國有義務在非洲沿岸地區的領土上保護貿易自由和過境運輸自由。這份議定書A.標志著列強完成了瓜分非洲B.加速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C.消除了資本主義國家的矛盾D.意在促進非洲地區經濟發展4.1897年,西非黃金海岸成立“土著居民權利保護協會”,主要成員是地方首領和受過西式教育的上層人士。他們成功抵制了殖民者將大片土地宣布為“無人居住土地”的企圖。20世紀初,類似團體在非洲其他殖民地也相繼成立。這些團體的存在A.促使和平抗爭成為主要斗爭形式B.標志著非洲首個政黨的誕生C.幫助大多數地區免于淪為殖民地D.促進了民族獨立思想的傳播5.1915年的6月,隨著戰局的發展,大批軍需品工廠的工人加入了軍隊,進一步造成各類物資短缺。英國政府只得與工會進行談判,要求工會為恢復生產做出努力,并答應在戰后保證非技術工人和女工充分的政治權利。上述材料最適合來說明A.一戰提高了英國婦女的社會地位B.一戰刺激了工業進步和工業生產1/8C.一戰使英國工會凌駕于政府之上D.一戰造成英國社會政治經濟破產6.20世紀20年代,蘇聯“社會主義商店”雖然享有政府的優惠待遇且商品價格較低,但常被人認為不如“私人商店”,因為“私人商店”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適的服務和質量較好、品種較多的商品。這表明A.新經濟政策促進市場競爭B.私人商店占領了蘇聯市場C.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己失敗D.蘇聯公有制經濟完全失敗7.甘地說:“我認為一次成功的罷工必須滿足以下條件:1.絕不使用武力:2.絕不進行破壞活動:3.絕不依靠施舍:4.不論罷工要持續多長時間,都立場堅定。”對甘地的話理解最恰當的是A.罷工勝利主要依靠堅定的立場B.罷工斗爭絕不能有任何的妥協C.工人取得利益就應該停止罷工D.罷工斗爭應限制在非暴力范圍8.。有學者認為卡德納斯的石油國有化政策“是反對外國權力的一次重大勝利,…它不是國家對私人公司的占有,而是一項直接反對凌駕于墨西哥國家之上的外國公司的民族主義經濟政策”。由此可見,墨西哥的石油國有化A.鞏固了民族解放的成果B.發展了壟斷資本主義C.具有社會主義革命色彩D.消除了門羅主義影響9.“1929年,全球性經濟危機的爆發把德國經濟直推崩潰的邊緣…誰能把德國從危機中拯救出來,誰就會成為大眾擁戴的領導者。1930年9月14日是德國走向獨裁的關鍵一天,那天共有640萬選民把他們的選票投給了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及其領袖希特勒。”對此理解最恰當的是A.納粹黨成為德國第一大黨B.經濟危機使德國一片混亂C.經濟危機為納粹提供機遇D.希特勒能夠拯救德國經濟10.1971年,蘇聯科學院與美國科學院聯合召開學術會議并達成共識,建造新的太空裝備,探索地外文明存在的可能性。1975年,兩國宇航員在太空開展“阿波羅號”與“聯盟號”飛船的兼容性實驗,并進行了太空救援演練。這表明當時A.美蘇在科技領域建立起同盟關系B.美國暫時放棄“戰略防御計劃”C.美蘇太空合作宣告軍備競賽結束D.冷戰并未阻斷美蘇間的科技合作11.20世紀50年代,美國出版的《兔子婚禮》講述了白兔和黑兔相愛的童話故事。該書傳遞出“愛不分膚色”的理念,卻在1958年遭到南方阿拉巴馬州“白人公民委員會”的強烈抗議,被禁止發行。這說明美國A.仍然存在種族歧視現象B.南方仍部分保留奴隸制C.動物保護主義思想盛行D.文學領域格守陳舊觀念12.赫魯曉夫逐步改革農民義務交售農產品的制度,并于1958年最終取消了這一制度,新方法規定由國家用統一的辦法向集體農莊收購農副產品。這一做法2/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