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河南白沙宋墓壁畫《夫妻對坐宴飲圖》。北宋晚期墓葬,場景是夫妻對坐宴飲,并側身觀看樂舞表演,身后有侍者手捧食具站立。宋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最高階段,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歷史時期之內,可以說是空前絕后的。——鄧廣銘第三單元 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一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課程標準:通過了解兩宋的政治和軍事,認識這一時期在政治、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城市)、文化和社會方面的新變化。【自學】根據教材,梳理遼宋夏金元時期農業在各領域的表現發展概況 意義耕作制度經濟結構棉花種植人口增長 一年兩熟、一年三熟提高了糧食產量出現固定種植經濟作物的農戶對傳統自然經濟結構有一定突破宋朝開始,元朝大力推廣帶動棉紡織業的發展戶口增長是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北宋時,自越南引進良種 — 占城稻紡織業:元代黃道婆推廣先進的棉紡織技術,推動了棉布逐漸成為當時民眾的主要衣料一、經濟的發展【自學】根據教材,梳理遼宋夏金元時期手工業在各領域的表現特點 意義制瓷業礦冶業印刷宋制瓷技術改進,出現五大名窯元朝燒出新型彩繪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紅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為繼絲綢之后中華文明新的物質象征礦冶業在手工業中找有重要地位北宋煤的開采量很大,都城東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燃料的改進大大提高了金屬冶煉的產量和質量宋元時期發展迅速進一步帶動了造紙業的發展邊疆開發:在遼夏金元的統治下,邊疆地區的農業和手工業都有顯著進步意義:中原農耕文明向周邊擴展一、經濟的發展具體表現基市邊境貿易貨幣流通城市興盛海外貿易【自學】根據教材,梳理遼宋夏金元時期商業有哪些新發展?官方設置榷場進行互市交易,民間貿易也相當活躍北宋開始出現紙幣——交子;元朝在全國范圍內將紙幣作為主幣發行宋東京、臨安;元大都、杭州面向大眾的基層市場蓬勃涌現外貿稅收成為宋元兩朝國庫的重要財源;主要外貿港口有廣州、泉州、明州一、經濟的發展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時間:突破了時間限制功能:城市經濟功能得到加強出現了娛樂場所(勾欄瓦肆)凡市,以日午擊鼓三百聲,而眾以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聲,而眾以散。--唐詔開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來,不得禁止。 --宋【討論】對比唐朝的城市布局圖,討論宋代城市有什么新變化?一、經濟的發展史料閱讀宋朝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發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但對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實是,宋朝時的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絲毫未對中國社會產生爆炸性的影響,而西方與此相應的商業革命(新航路開辟以后)卻對西方社會產生了爆炸性的影響。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1—13世紀期間,在政治社會或生活諸領域中沒有一處不表現出較先前時代的深刻變化。……一個新的社會誕生了,其基本特征可以說已是近代中國特征的端倪了。 ——【法】謝和耐宋代 近代西方表現實質原因【自主學習】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對比分析宋朝“商業革命”與近代西方“商業革命”?農業、手工業商品化程度提高;市突破時空限制;工商業市鎮的興盛,城市經濟功能加強;交子出現;市民階層的興起;海外貿易興盛;科技進步(三大發明完成)貿易范圍擴大;商品種類增多;商業經營方式變化(特權貿易公司及股份公司、證劵交易所出現);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沒有改變原有生產方式、生產關系實現封建生產方式、生產關系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生產關系邁進①政治上,重農抑商的傳統政策阻礙商業發展②經濟上,傳統自然經濟阻礙新生產關系萌發③文化上,科舉制度、理學限制了新觀念的萌發④對外關系上,游牧民族的入侵與閉關鎖國①中世紀封建王權較弱②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③人文精神的產生,推動人的思想解放【知識拓展】商業革命一、經濟的發展【討論】根據教材梳理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并分析有何影響?影響:①人口分布:使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脹,比重不斷增長②城市發展:促進南方工商業城市的增加,商品經濟迅速發展③交通貿易:南方沿海城市迅速發展,海上交通和運輸也有較大改善④人才教育:促進南方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科舉考試中南北分卷⑤民族關系:北方人民南遷,促使游牧民族和漢族更深更廣泛的交流與合作⑥消極:過度開發,生態環境破壞魏晉南北朝:永嘉之亂 江南開發唐中葉后:安史之亂 南方逐漸超過北方宋朝:靖康之變 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南宋)一、經濟的發展【自主學習】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分析元代的交通建設有什么創新之處?為什么?具有什么作用?原因:元朝南北經濟差距繼續擴大,將南方財賦順利北運創新:①重新開通大運河,改變隋唐時迂回曲折的航線,縮短了航程;②開辟了長途海運航線原因:①南方財賦順利北運;②南北互通、形成全國市場;③圍繞著運河,出現了大量的城市【知識拓展】一、經濟的發展二、社會的變化問題:根據以下材料,概括宋朝時期社會的變化。材料一: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狀,家有譜系。官之選舉必由于簿狀,家之婚姻必由于譜系。——(宋)鄭樵:《通志》(宋)升入政治上層者,皆由白衣秀士平地而拔起,更無古代封建貴族及門第傳統的遺存。——錢穆《理學與藝術》今之俗,娶其妻,不顧門戶,直求資財。?——(宋)蔡襄《福州五戒》卷五十三變化之一:門第觀念逐漸淡化,社會流動的加強。(“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材料二:(唐)“部曲”或者“佃客”,要為地主耕種土地,交納地租,服勞役,任雜務,戰時則武裝為私兵。他們不單立戶口,而附于主家戶籍。——張帆《輝煌與成熟:隋唐至明中葉的物質文明》(宋)租佃關系盛行……宋代佃戶人身自由,法律上也和主人有基本的平等地位。只要和地主結算清楚,就可自由流動,另找主人。——馬克垚《世界文明史》宋太宗時,京師有一名市民擊登聞鼓,起訴其家奴丟失了他家的一頭豬,要求家奴賠償損失。太宗下詔,“賜千錢償其值”。這是中國社會史的一個標志性案件:意味著從魏晉到隋唐的奴婢制已經瓦解,主家與奴婢從此都是法律上的主體。雙方如果有了糾紛,可以通過訴訟解決!——吳鉤《從身份社會到契約社會》變化之二: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人身依附關系減弱。材料三:“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有錢則買,無錢則賣?!?br/>——(宋)袁采家訓《袁氏世范》唐代,尤其是它的前半期,買賣土地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均田制下,口分田不能買賣,賣一畝要“笞二十”的;宋代除國有土地外,私人土地的買賣不受到任何限制……隨著貨幣流通的發展,土地買賣愈益盛行。——漆俠《宋代經濟史》男去耒耜則不禁;女去織纴則不禁;工作奇巧則不禁;商通珠貝則不禁;——石介《明禁》變化之三:國家對社會控制相對松弛受女真、蒙古族自身社會發展進度的影響,社會變化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逆轉,但發展趨勢沒有大的改變。思考:宋朝引起社會變化的原因有哪些?商品經濟的發展(根本原因)、世家大族的衰落、科舉制度的發展、政府政策的調整等。二、社會的變化兩漢正統地位魏晉南北朝面臨挑戰隋三教并行宋唐三教合歸儒理學興起儒學復興理學創立理學成熟北宋二程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韓愈提出“復興儒學”三、儒學的復興合作探究:何為“理”、“理”在人類社會中的表現、如何得“理”、如何守“理”、“理學”的影響?材料一: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材料二:格物須是到處求,博學之,審問之,謹思之,明辯之,皆格物之謂也。 ——《朱子語類》材料三: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 ——《朱子語類》自然界和社會的根本原則三鋼五常格物致知存天理,滅人欲三、儒學的復興材料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br/>——范仲淹《岳陽樓記》材料五:朱熹把《大學》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構建了上自皇帝,下至百姓的一套周密社會秩序。——任守愈《朱熹格物致知論》材料六:一老秀才在得知女兒要為病逝的女婿絕食殉節后,鼓勵女兒:“我兒,你既如此,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難道反攔阻你?你竟是這樣做罷。我今日就回家去,叫你母親來和你作別?!?br/>——《儒林外史》積極:注重氣節、品德,培養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規范社會秩序,有助于塑造中華民族性格。消極:維護專制統治,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合作探究:何為“理”、“理”在人類社會中的表現、如何得“理”、如何守“理”、“理學”的影響?三、儒學的復興問:“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欲?曰:“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薄胺蚱?,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br/>——《朱子語類》【知識深化】史料閱讀宋代,理學家們通過對所控制的科舉制度進行改革,將科舉考試的內容逐漸收縮到儒家學說的核心上來。與之相配合,注重蒙學教育的教材和讀物的編寫,通過兒童時期特有的認知特點,將儒家價值觀念傳播提前至兒童時期。更難得的是,宋代注重族規家訓的編纂,士大夫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長久地延續,運用儒家三綱五常規范族人、家人的社會和家庭生活習慣,將儒學的原則和制度滲透到民眾的生活中,促進了儒學的世俗化和社會化。——摘編自《淺析宋代儒學社會化的新途徑》【自主學習】閱讀材料結合所學,概括宋代儒學社會化的表現、原因和影響。表現:科舉考試更注重儒學內容;注重對兒童儒學價值觀的培養;運用儒學思想規范家族、家庭生活;注重將儒學滲透到民眾社會生活中;原因:宋代重文傳統,思想比較自由,統治者支持儒學發展;商品經濟的發展,印刷事業的進步,(書院)教育的發展;地方士紳階層的擴大,通過著書和書院、集會講學傳播理學;儒學本身的發展,程朱理學思想家將儒學哲學化、思辨化和世俗化;影響:促進了儒家倫理的傳播與普及;有利于維護封建統治。三、儒學的復興雅俗并存的宋元文藝文學 宋詞 特點 派系 婉約派 豪放派代表人物話本 元曲 散曲 雜劇 涵義 意義 代表人物 特點 意義 特點 書法 特征 繪畫 成就 特征 長短不一,配樂歌唱,按樂譜分為不同的詞牌,各有固定格式柳永、李清照蘇軾、辛棄疾說書用的底本,早期的白話小說比詞更靈活、更通俗的長短句配樂詩歌體裁,更加適合市井演唱的需要將成套的散曲連綴在一起歌唱,表達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元雜劇標志著我國古代戲曲藝術的成熟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王實甫等抒情敘事兼長,通俗生動,貼近生活將詩詞、歌唱、對白、音樂、舞蹈等多種表演形式結合起來,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角色配合,標志著中國古代戲曲的成熟逐漸平民化、世俗化、個性化; 注重個人情感抒發。書法名家輩出(蘇黃米蔡四大家),更加追求個性,不拘法度不強調寫實,注重意境和筆墨情趣。繪畫成就以山水畫最為突出,花鳥畫、人物畫水平也很高四、文藝與科技 (一)文藝蘇軾《黃州寒食詩貼》“天下第三行書”米芾《新恩帖》蘇軾《次辯才韻詩帖》【文藝鑒賞】四、文藝與科技 (一)文藝北宋范寬《溪山行旅圖》北宋李成《晴巒蕭寺圖》趙佶:《芙蓉錦雞圖》【文藝鑒賞】四、文藝與科技 (一)文藝領域 代表性人物 朝代 發明或著作印刷 畢昇 北宋 活字印刷術軍事 / 宋 爆炸型火器管形射擊火器航海 / 宋 指南針科技 沈括 北宋 《夢溪筆談》天文學 郭守敬 元 天文測量儀器歷法 郭守敬 元 《授時歷》農學 王禎 元 《農書》四、文藝與科技 (二)科技史料閱讀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病人,中國卻拿來當飯吃。——魯迅《電的利弊》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馬克思《機械、自然力和科學的運用》【合作探究】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簡要分析三大發明帶來的影響?對中國:①是中國古代科技的里程碑,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②奠定了文明古國的地位;③并沒有給中華民族帶來更多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對世界:促進了西歐社會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①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歐洲的思想解放;②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推動了歐洲的反封建斗爭;③推動了遠洋航行,促進了新航路的開辟。【知識深化】四、文藝與科技 (二)科技合作探究: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元時期文藝繁榮的原因。(1)商品經濟的發展、城市發展繁榮、市民階層壯大(2)科舉制度的影響、文人階層壯大、理學思想的影響(3)社會矛盾的尖銳、政局相對穩定(4)政府對教育重視、書院蓬勃發展(5)民族間交流交融;材料1:宋東京人口多時均超出百萬,市場活躍,交易頻繁,娛樂活動豐富多彩。——《中外歷史綱要》材料2:兩宋城市生活豐富多彩,娛樂場所需要大量的歌詞。士大夫的著名詞作在社會上廣泛流傳?!⑶且环N比詞更靈活、更通俗的長短句配樂詩歌體裁,更加適合市井演唱的需要。——摘自《中外歷史綱要》結論:一定時期的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的反映;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四、文藝與科技遼夏金元統治者十分注意本民族文化的建設,其中最重要的使創制文字遼夏金都模仿漢字字形創造了本民族的文字契丹文女真文金創制女真文字,在科舉中開設女真進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題遼代契丹人創制的文字五、少數民族文字元朝八思巴字《百家姓》少數民族 創制文字的原因、作用與特點文字,多元文明的載體傳承少數民族文化歷史促進文明的交流與借鑒促進少數民族漢化中原文明外擴記載傳承中華文明推動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漢文化的影響現實使用需要少數民族文字文字創制由少數民族政權推動深受中原文化以及漢字的影響有利于文明的交流借鑒與傳承中華文明多元發展五、少數民族文字國家版圖:民族關系:經 濟:對外關系:文 化:社 會:由政權并立走向統一,版圖最大民族交流交融,進一步發展農業成就突出;手工業技術突破;商業城市繁榮;經濟重心南移交通發達,絲綢之路達到鼎盛有何特點?國家治理:君主獨裁、中央集權、重文輕武門第觀念淡化、社會流動加強國家對社會控制的相對松弛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本課所涉及:前面所學:遼宋夏金元時期經濟、社會、文化的變化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