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 課件(共41張PPT) -2025--2026學年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統編版(2019)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 課件(共41張PPT) -2025--2026學年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統編版(2019)

資源簡介

(共41張PPT)
第三單元
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一
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
唐人作富貴詩,多紀其奉養器服之盛,乃貧眼所驚耳,如貫休《富貴曲》云:“刻成箏柱雁相挨。”此下里鬻彈者皆有之,何足道哉!又韋楚老《蚊詩》云:“十幅紅綃圍夜玉。”十幅紅綃為帳,方不及四五尺,不知如何伸腳?此所謂“不曾近富兒家”。
——沈括《夢溪筆談》
“唐人的富貴”:
宋人的富貴:
《夫妻對坐宴飲圖》
宋>唐
認識遼宋夏金元時期在經濟與社會等方面的新變化。
了解遼宋夏金元時期在文化方面的新變化。
體會課堂探究的樂趣,
汲取新知識的營養,
讓我們一起 吧!




一、經濟的發展
1.農業
(1)耕種制度:宋朝時一年兩熟的稻麥復種制在南方已經相當普及,有些地方還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糧食產量。
(2)經濟結構:一些地區出現了固定種植某種經濟作物的農戶,對傳統自然經濟結構有一定突破。
◎北宋自越南引進的良種——占城稻
黃道婆
(3)棉花的種植和推廣:棉花的種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廣,南方植棉逐漸普遍,帶動了棉紡織業的發展。
(4)邊疆地區獲得進一步開發:在遼夏金元統治之下,邊疆地區獲得進一步開發。漠北、東北、西北、西南等地的農業和手工業都有顯著進步。
◎(北宋熙寧十年)市場上流通的商品酒至少有1.59 億余斗,釀造這批酒需要消耗大米 1600 萬石。
——李華瑞《宋代酒的生產和征榷》
◎若以每戶五口計算(北宋末年)人口當在一億以上。
——朱紹侯《中國古代史》
650
2088
891
唐玄宗
(天寶)
北宋初
北宋末
北宋全國戶數變化
(單位:萬戶)
【情境探究】閱讀教材歷史縱橫,并結合地圖,如何認識北宋人口的迅速增長?
提示:
①戶口增長是農業發展的重要指標。人口增加為農業生產提供大批勞動力,促進北宋經濟發展。
②宋代疆域小人口多,能養活這么多人口,支撐龐大消費,既得益于經濟新發展又是經濟新發展的表現。
2.手工業
(1)制瓷業
①宋朝制瓷技術有重要改進,出現了以定窯、汝窯、哥窯、官窯、鈞窯等五大名窯為代表、風格各異的瓷器,色彩多變,質感渾厚。
②元朝燒出了新型彩繪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紅。
③宋元時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繼絲綢之后成為中華文明新的物質象征。
汝窯 官窯 定窯 哥窯 鈞窯
◎元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紅開光鏤花罐
宋朝五大名窯出產的瓷器
元朝青花瓷和青花釉里紅開光鏤花罐
為什么說宋元時期的瓷器是繼絲綢之后中華文明新的物質象征?
提示:宋元時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為繼絲綢之后新的文化名片;“絲綢之路”到“瓷器之路”。
制瓷業
探究:手工業新發展
《天工開物》中的南方挖煤圖
“昔汴都數百萬家,盡仰石炭,無一家燃薪者。”
——莊綽《雞肋篇》
根苗一發浩無際,萬人鼓舞千人看。
投泥潑水愈光明,爍玉流金見精悍。
——蘇軾《石炭(煤)》
美國學者郝若貝曾依據兵器、農具、鑄錢耗鐵等情況,估算宋代鐵產量大致相當于18世紀歐洲各國產量的總和。
——岳麓版《歷史(必修二)》
礦冶業
探究:手工業新發展
印刷業
活字版印西夏文佛經
若止印三二張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
——沈括《夢溪筆談》
北宋時期,平民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畢昇發明的活字是用膠泥刻成的單個反體字燒制而成,排版印刷后可拆散保存,反復使用。
——岳麓版《歷史(必修二)》
印刷中心往往集中在造紙業發達,雕版材料易得,文人薈萃,經濟繁榮,人口稠密和書籍需求量大的地區。宋代汴京、臨安、成都、建陽四大刻書中心的形成正是上述條件所促成。
——曹大為主編《中國大通史·13卷·宋下》
探究:手工業新發展
2.手工業
(2)礦冶業
①礦冶業在北宋手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的開采量很大,都城東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②燃料的改進大大提高了金屬冶煉的產量和質量。
(3)印刷業
印刷業在宋元時期發展迅速,進一步帶動了造紙業的發展。
◎宋代采煤示意圖
3.商業發展
(1)商品經濟在宋朝發展到一個高峰。為大眾服務成為商業的主流,基層市場蓬勃涌現。
(2)宋與遼夏金各政權之間的經濟往來十分密切,不僅官方設置榷場進行互市交易,民間貿易也相當活躍。
◎南宋、金、西夏榷場分布示意圖
(3)商品流通規模的擴大,導致貨幣需求量劇增。北宋開始出現紙幣(交子)。元朝在全國范圍內將紙幣作為主幣發行。城市的興盛引人注目,北宋東京、南宋臨安、元朝的大都和杭州尤以繁華著稱。
◎中國最早的紙幣——交子
【核心概念】榷場
宋遼夏金政權在邊境所設的互市市場。場內貿易由官吏主持,除官營貿易外,商人須納稅、領得證明文件(關子、標子、關引等)方能交易。榷場貿易的興衰與國家商稅收入相聯系。榷場的設立是為了適應各地區的經濟需要,也有控制邊境貿易、安邊綏遠的作用。
(4)海外貿易
①外貿稅收成為宋元兩朝國庫的重要財源。大型遠洋海船裝載絲織品、瓷器等,遠銷亞非許多國家和地區。
②主要外貿港口有廣州、泉州、明州等。
◎海上絲綢之路向外運送瓷器時失事的南宋古船——南海1號
◎宋代對外貿易路線圖
【情境探究】對唐朝長安城和北宋東京城比較,分析唐宋間的巨大社會變革。
從圖中可以看出,唐朝長安城城市布局整齊劃一,商業區位于特定區域,反映出唐代對商業實行嚴格的控制;北宋東京城市場多沿街而立,廣泛地分布在城市聚居區,并出現了夜市,反映出北宋商品經濟的繁榮,國家對社會的控制相對松弛;北宋時期瓦舍等娛樂場所的出現反映出城市服務業發達,城市居民生活豐富多彩。
《清明上河圖》中的汴京城
4.經濟重心南移
(1)兩宋時期
①自唐朝中期以來,南方的經濟實力增長迅速。
②北宋在經濟上對南方依賴明顯,戶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
③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
(2)元朝時期
①元朝的南北經濟差距繼續擴大,全國大部分人口和稅收集中在江南。
②為將南方財賦順利北運,元朝對隋唐時期的大運河進行取直,大大縮短了航程。
③元朝還創造性地開辟了長途海運航線,主要任務也是運輸江南的糧食。
◎元朝運河、海運路線圖
【知識梳理】
朝代 表現 特征 規律
魏晉南北朝 (永嘉南渡) 初步形成稻麥兼種、水陸互補的作物體系,耕地面積和產量大幅度提高。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發展,出現了擁有上百萬人口的大城市 江南得到初步開發 古代中國經濟重心南移,一是由北向南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二是由內地向沿海逐漸轉移
中唐以后 (安史之亂) 南方經濟繼續加速發展,逐漸趕上北方 南方經濟總量基本持平 南宋時期 (靖康之變) 經濟上南強于北的局面完全確立,南方正式成為中國古代的經濟重心 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古代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階段(標志)和規律
探究:推動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
(1)經濟因素:自唐朝晚期以來,大量中原人口南遷,既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生產經驗,也增加了南方的勞動力。
(2)自然因素:宋代氣候條件變化,使南方更適宜農業發展。
(3)政治因素:自唐末以來,北方戰亂頻繁,而南方相對安定。
(4)統治者重視經濟的發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政策,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課堂探究】經濟重心的南移帶來了哪些影響?
(1)對我國交通貿易的影響。由于經濟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發展,海上交通和運輸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經濟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現在都受益匪淺。
(2)對人口分布的影響。人口的遷移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經濟重心由北向南轉移,而經濟重心的南移又反過來促使北方人民進一步南遷。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脹,我國南部、東南部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重不斷增長。
(3)對人才教育的影響。經濟重心的南移,導致了人才教育的相應變化。
(4)對民族關系的影響。經濟重心的南移,使我國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北方人民的南遷,使游牧民族和漢族有了更深更廣泛的交流和合作,促進了民族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發展。
【易錯提醒】經濟重心南移不等于政治中心南移
南宋時期我國經濟重心南移完成,但中國古代的政治中心很長時間內是在北方,這是由歷史文化淵源、戰略地位、北方經濟的不斷恢復等多種因素決定的。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如此活躍的經濟形勢下,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社會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二、社會的變化
1.門第觀念淡化
(1)隋唐時期,士族階層在政治上已經衰落,但重視家族背景的門第觀念仍然十分流行。
(2)宋朝,科舉制度比唐朝更為完善,不僅原則上面向全社會開放,而且更加強調公平競爭。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進入政壇,給政治增添了活力。
(3)人們的婚姻擇偶,也以當下政治、經濟地位為重,不再關心祖先名望。
【宋朝科舉制度的發展】
(1)宋代科舉考試,分鄉試、省試、殿試三級;考試科目逐漸減少,進士科成為最主要的科目。
(2)宋代科舉考試方法實行糊名法,即將試卷上的姓名、籍貫密封,防止考官舞弊。錄取名額大大增加。
(3)宋代科舉考試為各階層進入仕途開辟了道路,使北宋政權的基礎進一步擴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2.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
(1)宋以前,社會上長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視的賤民階層,至宋朝數量顯著減少。
(2)宋以前,家內服役大都用世襲奴婢承擔,宋朝更多地來自雇傭。
(3)宋朝無地農民通常與地主簽訂契約,租種土地,也較少受到契約關系以外的人身束縛。
3.國家對社會控制的松弛
(1)朝廷對土地買賣、典當基本不加干預,僅辦理法律手續,繳納交易稅即可。
(2)對于百姓遷移住所、更換職業,以及日常生活標準,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為松弛。
宋太宗時,京師有一名市民擊登聞鼓,起訴其家奴丟失了他家的一頭豬,要求家奴賠償損失。太宗下詔,“賜千錢償其值”。這是中國社會史的一個標志性案件:意味著從魏晉到隋唐的奴婢制已經瓦解,主家與奴婢從此都是法律上的主體。雙方如果有了糾紛,可以通過訴訟解決。
——吳鉤《從身份社會到契約社會》
三、儒學的復興
從維護封建統治出發,用儒家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來反對佛教的觀點,鞏固儒學主流思想的統治地位。
1.儒學復興運動


唐朝:儒學復興的先聲
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
張載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1.儒學復興運動
(1)背景:
①內部問題:從三國到五代,以闡釋經書字句為主的儒家學說日益僵化;
②外界挑戰:社會影響總體來說不及佛教和道教。
“訓詁”
(2)內容:
①挖掘儒家經書的思想內涵,強調學術為現實服務,特別是希望充分發揮儒學在強化社會倫理道德秩序、樹立基本價值觀方面的作用。
②提出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口號。
(3)結果:
“程朱理學”應運而生
“經義”
2.程朱理學 ★
程顥
程頤
朱熹
問: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說“皇天震怒”,終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
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間皆是理。
(1)“理”的概念:
一理之實,而萬物分之以為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則隨處而見,不可謂月已分也
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
理是天道,具有本體地位。
理無處不在,蘊含于自然、社會。
理具有統一性,“理一分殊”。
對“理”概念的全面表述。
2.程朱理學 ★
(1)“理”的概念:
天理
人性
物理
三綱五常
自然

社會
——本原
概念:
①理為本體,相當于“天道”;
②理無處不在,不僅存在于自然,而且在社會中表現為三綱五常。
2.程朱理學 ★
(2)內容:
①宇宙觀:“理”是自然界和社會的根本原則,也稱“天理”。
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
——《朱文公文集》
問:“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欲?曰:“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朱子語類》
②人生觀:“存天理,滅人欲”。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朱熹《大學·第六章》
③認識論:“格物致知”
◎物皆有理。窮理格物。
—— 程顥、程頤《河南程氏遺書》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后脫然自有貫通處。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
——《大學章句》
 程朱理學對后世科技的發展影響很大。劉完素的《傷寒直格方》開頭第一句便是“習醫要用直格”。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凡例》中也說:“(本草)雖曰醫家藥品,其考釋性理,實吾儒格物之學。”
——樂愛國《儒家自然觀對中國古代科技的影響》
根據材料,概括“對后世科技的發展影響很大”的程朱理學思想。
思想:①理是萬物的本原;②格物致知。
【史料思考】
2.程朱理學 ★
(3)推廣:
朱熹注解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書影
(4)影響:
·宋理宗:以二程、朱熹等五人從祀孔廟,并御筆親書朱熹所作《白鹿洞書院學規》頒賜太學。
·元朝:將儒家經書作為科舉考試的基本內容,答題標準以程朱理學的解釋為主。
從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學受到官方尊崇,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核心概念】 四書五經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四書五經”被統治者重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
2.程朱理學 ★
*深遠影響:
對于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了積極作用
重視主觀意志力量;
注重氣節、道德;
講求以理統情、自我節制、發奮立志;
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凸顯人性的莊嚴。
茍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
——清·林則徐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四、文學藝術和科技
1.文學
(1)宋詞
興起:唐朝后期出現的一種新詩體——詞,到宋朝進入鼎盛時期。
特點:詞的句子長短不等,用來配樂歌唱,根據樂譜分為不同的詞牌,各有固定格式。
代表:豪放派的蘇軾、辛棄疾,
婉約派的柳永、李清照。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北宋)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南宋)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1.文學
(2)元曲
①散曲:比詞更靈活、更通俗,更加適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②雜劇:將成套的散曲連綴在一起歌唱,輔以音樂、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形成雜劇。
元雜劇標志著我國古代戲曲藝術的成熟,代表作家有關漢卿、王實甫等。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元)馬致遠:
《天凈沙·秋思》
◎《清明上河圖》中的勾欄
◎元朝雜劇演出壁畫
【易錯提醒】 元曲≠元雜劇
元雜劇是一種戲劇形式,融合宋金以來各種表演藝術而形成,包括歌唱、對白、舞蹈、場景等諸多要素。廣義的元曲,包括元雜劇和散曲兩大類。
(3)話本:宋元時期,城市中說書演出非常盛行。說書底本稱為話本,實際上就是早期的白話小說。
2.藝術
(1)書法:“宋四家”(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元朝趙孟頫。
◎《黃州寒食詩貼》蘇軾“天下第三行書”
◎(元)趙孟頫《漢汲黯傳》
(2)繪畫:以山水畫最為突出,不強調寫實,注重意境和筆墨情趣。
◎(北宋)王希孟
《千里江山圖》
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這三種東西曾經改變了整個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狀態。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3.科技
(1)三大發明
印刷術:雕版印刷已經相當普及,北宋工匠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火藥:大量制造并用于軍事。
指南針: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的指南針,并且廣泛應用于航海。
——基本成熟于宋朝
【易錯提醒】活字印刷術
畢昇不是最早發明印刷術的人,因隋唐時期就已有了雕版印刷術,他發明的是活字印刷術。
影響:三大發明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2)科技成就
◎簡儀
郭守敬(元朝)設計和監制多種天文觀測儀器,主持了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編定新的歷法《授時歷》,《授時歷》由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時”的古語而賜名。以365.2425日為一歲,距近代觀測值365.2422僅差26秒。
沈括(北宋)代表作是《夢溪筆談》,記載和總結了當時的許多科技成果。在《夢溪筆談》卷二十中留下了一則有關宋英宗年間隕石的詳細記載,除了觀察到隕石是流星體墜落地面的殘余部分,還注意到隕石的成分,“色如鐵,重亦如之”。
王禎編撰《農書》,集北方和南方的農業技術于一體,其中關于農業工具的記載尤為豐富。
《夢溪筆談》書影
《農書》中介紹的牛轉翻車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
經濟的發展
社會的變化
農業和手工業
商業和城市
經濟重心南移
平民社會到來
人身束縛減弱
國家控制松懈
國家欣欣向榮
儒學的復興
程朱理學的影響
儒學復興的背景
程朱理學的內容
程朱理學的特點
宋詞、書法、繪畫、元雜劇與散曲
三大發明的成熟及外傳
沈括、郭守敬、王楨的科技成就
文學藝術和科技
1.(2025·安徽適應性測試)北宋初年,“交趾、海南諸國連歲人貢,通關市,商人歲乘舶販易外國物,自三佛齊、勃混城,犀、象、香藥珍異之物充盈府庫,始議于京師置香藥易院,增香藥之直,聽商人市之。命遜為香藥庫使以主之,歲得錢五十萬貫”。這表明,當時(  )
A.海外貿易增加了政府收入 B.抑商政策有所松動
C.邊境貿易提高了朝廷稅收 D.商人經濟實力雄厚
A
2.(2025·江西適應性測試)吉林金代早期女真貴族墓前發現有石雕文臣武將、石虎石羊,黑龍江金代女真人墓群出土有中原的絲織品和瓷器,河北發現的金人墓葬形制與遼墓有相似之處,甘肅發現有西夏紀年的漢人火葬墓。這些現象表明(  )
A.女真有自己墓葬習俗 B.女真葬俗受宋人影響
C.金人葬俗受遼人影響 D.各民族文化交流廣泛
D
3.目前考古發現的宋代紡織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黃昇墓的紡織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蘇金壇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蘇武進宋墓衣物殘片。湖南南陽宋墓和寧夏西夏陵區108號墓絲麻織品,贛江蘭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絲織衣裙,浙江臺州南宋趙伯澐墓紡織品60余件等。據此我們可以推斷,宋代( )
A.海上絲綢貿易興盛 B.紡織業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質發生明顯變化 D.南方紡織技藝已超過北方
B
4.(2024·河南適應性測試)1240~1241年,楊惟中在燕京(今北京)建立太極書院,旨在“繼學傳道”,書院內設置周子(周敦頤)祠,墻壁上鐫刻著《太極圖》。同一時期,宋理宗詔令張載、程顥、朱熹等從祀孔廟。材料反映這一時期(  )
A.南北正統思想存在差異 B.北宋政府力圖挽救統治危機
C.理學的影響力得到增強 D.儒家的正統地位遭到了沖擊
C
5.在寧夏發現的印制于西夏后期(南宋時期)的一本佛經殘本有以下特點:字體歪斜、有個別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輕、一半重,墨色濃淡不均;有隔行線的痕跡。另一本佛經上有西夏文刻款“選字出力者”等語。據此可確證的是(  )
A.西夏已經出現活字印刷術 B.活字印刷術在西夏得到普及
C.佛經的雕版印刷始于宋代 D.西夏的印刷技術落后于宋朝
A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川| 东兰县| 平顶山市| 留坝县| 佛坪县| 大邑县| 古浪县| 永川市| 富裕县| 嵊泗县| 内乡县| 会昌县| 太仓市| 泗阳县| 宜丰县| 泗水县| 胶南市| 顺义区| 凤庆县| 农安县| 江津市| 达拉特旗| 夹江县| 河间市| 安福县| 广元市| 镇坪县| 元氏县| 吉林市| 延寿县| 拜泉县| 卢湾区| 昌图县| 尚义县| 油尖旺区| 永胜县| 德惠市| 屯昌县| 丰台区| 泉州市| 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