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184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1920年清政府北洋政府清朝中華民國太平天國 運動 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領導階級 農民階級 地主階級 資產階級 資產階級指導思想 絕對平均 主義 中體西用 變法維新 三民主義奮斗目標 四有兩無 社會 維護清朝統治 君主立憲 民主共和結果失敗失敗失敗失敗 回望歷史第14課 中國共產黨誕生部編版歷史八年級上冊1921 中共一大 上海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爆發,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這使迷茫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希望,也為中國的未來指明了一條道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一、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十月革命勝利閱讀課文63頁,說說馬克思主義是怎樣在中國傳播開來的?2.五四運動解放思想,越來越多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關注和接受馬克思主義。①1918年:李大釗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②1919: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這是中國人首次系統介紹馬克思學說。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資本主義社會,無產階級將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最終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③1920年3月,李大釗發起成立中國最早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團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④1920年5月,陳獨秀在上海組織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1920年3月,李大釗發起成立中國最早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團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3.早期宣傳馬克思主義組織的建立1920年5月陳獨秀、李達等人在上海組織第一個公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1920年9月毛澤東等人在長沙成立長沙文化書社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總是看著上層的軍官、政客、議員,以為這些人掌握著權力,千方百計運動這些人來贊助革命。如今在五四運動的對比下,上層的社會力量顯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眾中所蘊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驚天動地、無堅不摧的。——《吳玉章回憶錄》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狀況①組織工會;②開辦補習學校和工人識字班;③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4.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知識分子采用了哪些方式宣傳馬克思主義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有著巨大的力量《勞動音》《勞動者》《勞動界》南陳北李南陳北李,相約建黨1920年8月,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陳獨秀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上海 陳獨秀 1920.8北京 李大釗 1920.10武昌 董必武、陳潭秋 1920秋長沙 毛澤東、何叔衡 1920秋廣州 陳公博、譚平山 1920秋濟南 王盡美、鄧恩銘 1920春巴黎 周恩來 1921.3東京 周佛海 1921.3組織基礎: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立二、中國共產黨誕生思想基礎 的廣泛傳播階級基礎 階級的壯大組織基礎 各地 的建立馬克思主義工人外部條件共產國際的指導共產黨早期組織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1921年李大釗指出:中國現在沒有一個真能表現民眾勢力的團體,若能成立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那么中國徹底的大改革將有所托付。時間地點代表主要內容 黨綱:中心工作:中央領導機構:標志1921年7月上海嘉興南湖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國際代表馬林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中央局,陳獨秀任書記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誕生黨的名稱:中國共產黨。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共一大的召開【思考】從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出發,分析中共一大選擇在上海召開的原因?1、新文化運動在上海發起,是馬克思主義傳播的重要陣地,思想基礎好2、五四愛國運動后期的中心在上海,工人階級力量強大3、上海建立了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組織基礎較好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五四愛國運動的領導者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發起者之一結合以前的史實分析,陳獨秀沒有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為什么被選為中央局書記?【思考】①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②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新在哪里?中共一大召開的歷史意義指導思想:奮斗目標: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實現共產主義領導階級:無產階級適應了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1901年,中國陷入無盡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閃電劃過,卻黑暗依舊;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根據時間節點,說說看這些詩句分別指向哪些歷史事件常見材料中共二大召開時間召開地點綱領內容 最終奮斗目標(最高綱領):民主革命任務(最低綱領):實現共產主義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意義: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1922年7月上海中共二大香港海員大罷工設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集中領導全國的工人運動中國共產黨誕生1922.11921.81921.71922.7中共二大召開1922.9江西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1923.2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罷工100多次人數達30萬以上頂峰1922年1月—1923年2月唐山長辛店上海鄭州香港漢口安源1.全國工人運動概況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閱讀課文66-67頁,歸納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概況時間:結果:1923年2月口號: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罷工遭到帝國主義和直系軍閥吳佩孚的血腥鎮壓,全國工人運動轉入低潮。吳佩孚頂峰: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共產黨人林祥謙河南鄭州二七紀念塔意義: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頂峰。我們的革命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團結我們的真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的真正的敵人。”——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說說:京漢鐵路大罷工的失敗留下了什么教訓?單槍匹馬不可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2.教訓: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