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15課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第三單元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素養目標1.了解造紙術的發明、張仲景和華佗對中醫的貢獻、《九章算術》、司馬遷的《史記》、道教興起和佛教傳入等基本史實。(史料實證)2.初步了解道教和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知道這一時期科技、文化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歷史解釋、史料實證)3.認識到秦漢時期我國科技在世界的領先地位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增強文化自信及民族自豪感。(家國情懷)一、造紙術的發明1.背景陶器刻畫符號龜甲、獸骨甲骨文青銅器金文絹帛帛書竹木簡簡牘(1)紙發明之前人們的書寫材料:(2)這些書寫載體有什么缺點?缺點:書寫不方便、價格昂貴、分量重、使用不方便﹑不易推廣。東方朔向漢武帝上奏本的情景一、造紙術的發明2.問世(1)時間:西漢時期,人們已經懂得了造紙的基本方法。(2)特點:但這種紙質地粗糙,柔韌度不足,使用不便,成本高。史料:漢興,有紙代簡。——張懷瓘《書斷》一、造紙術的發明3.紙的發展史料:“(蔡)倫乃造意(想到一個主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范曄的《后漢書》簡要 東漢宦官蔡倫改進造紙技術原料 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植物纖維為原料造紙優點意義/作用原料易找,價格便宜,易于推廣便利了典籍的流傳,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一、造紙術的發明3.紙的發展(1)造紙術工藝及傳播洗滌原料浸漬漚制燒制草木灰蒸煮、舂搗制漿撈取紙漿、晾曬碼放①讀圖分析造紙術傳播的特點:由中國向全世界傳播;且傳播范圍廣、時間長。二、醫學、數學與農學的成就1.醫學:張仲景時代 東漢末年名醫成就 ①《傷寒雜病論》②發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預防疾病地位 中醫臨床理論體系的開創者,為中醫藥學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被稱為“醫圣”河南南陽醫圣祠史料: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傷寒論 序》二、醫學、數學與農學的成就1.醫學:華佗時代 東漢末年名醫華佗成就 ①擅長用針灸、湯藥為人治病,能實施外科手術②發明了“麻沸散”③創編出了“五禽戲”地位 “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神醫”華佗《后漢書·華佗傳》載:"若疾發結于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kū,剖開)破腹背,抽割積聚(腫塊)。"二、醫學、數學與農學的成就2.數學與農學秦簡九九表簡上抄錄了較為完整的乘法口訣,反映了秦朝對乘法口訣的推廣和應用。①數學②農學日晷渾天儀侯風地動儀三、司馬遷與《史記》1.司馬遷簡介:司馬遷是我國古代偉大史學家;用10多年的時間寫下了《史記》。司馬遷其父是時任太史令,在家庭熏陶下,從下好學。壯年漫游各地,了解風俗,采集傳聞。之后繼承父業,后遭受宮刑,發奮著述歷史。三、司馬遷與《史記》2.《史記》項目 司馬遷《史記》 班固等人《漢書》體例/地位 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范圍 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約3000年的史實。 漢高祖到王莽時期的歷史內容 記錄了帝王將相的歷史活動和下層人物寫傳記。意義 史學價值:對中國史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學價值:在文學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為東漢統治者治理國家提供借鑒等魯迅稱贊《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四、道教與佛教1.道教傳教方式:背景: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極度苦難的人民需要尋找精神寄托。內容:地位:主張: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中國本土宗教。得到廣泛傳播,為下層民眾所信奉。影響:張陵張角四、道教與佛教2.佛教(1)簡介:公元前6世紀產生與古代印度;(2)主張:眾生平等;(3)傳播:兩漢之際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東漢明帝時,得到上層統治階級的扶持。四、道教與佛教2.佛教(4)在中國傳播下來的原因:豐富了中國文化,在社會、思想、文學以及建筑、雕刻、繪畫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5)影響:①迎合貧苦民眾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②得到上層統治階級的扶持。(6)教義:佛教認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斷除各種各種欲望和煩惱,才能得到解脫。①佛教認為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的一切皆苦;②造成痛苦的原因是人的欲望,擺脫痛苦的道路只有消滅欲望,并忍受現世的痛苦。③虔誠信佛、堅持磨練、積德行善,死后才能夠進入無苦的境界(極樂世界),獲得來世的幸福。課堂小結領域 時代 人物 成就造紙 西漢東漢醫學 東漢數學 東漢農學 秦漢歷史學 西漢宗教 東漢西漢發明造紙術改進造紙術麻沸散;五禽戲《傷寒雜病論》《史記》(紀傳體)佛教傳入中原太平道教五斗米道教蔡倫華佗張仲景司馬遷張陵張角《九章算術》氾勝之《汜勝之書》課堂練習1 . (24年濟南模擬)在美國作家邁克爾·H·哈特撰寫的《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一書中,蔡倫位列第七。他能夠入選的理由是( )A.改進造紙術 B.發明了火藥C.發明活字印刷術 D.制成指南針2 . (24年山東菏澤)他是東漢末年的名醫,一生廣泛收集民間藥方,總結前人經驗、結合臨床實踐,提出辨證診斷、對癥治療的理論與方法,還發展了“治未病”的思想。他留給后世的醫學著作是( )A.《黃帝內經》 B.《傷寒雜病論》 C.《千金方》 D.《本草綱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