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奴隸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第4課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二里頭一號宮殿復原想象圖商朝形勢圖利簋和銘文拓片一、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任務一:閱讀史料,結合教材P22內容,完成下列有關夏朝建立的表格。夏朝統治區域軍隊、法庭、監獄、政府等的出現標志著國家的誕生。 ——詹子慶主編《中國古代史》“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日夏后,姓姒(si)氏。”——《史記·夏本紀》時間建立者都城地位約公元前2070年禹陽城(今河南登封)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建立軍隊,制定刑法,設置監獄,已有比較成熟的國家形態。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國家形成的標志為:一是階級的存在,二是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的設立。——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疆域人口城池軍隊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2.“家天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是謂小康。 ——《禮記·禮運》任務二:材料中“天下為公”“天下為家”的“公”和“家”,分別指的是什么 “天下為公”的“公”是指天下是公眾的,天子之位傳賢不傳子;“天下為家”的“家”是指帝王把國家政權世代據為己有,把國家當作一家的私產。夏朝建立后,繼任王位的方式發生了什么變化?這一變化意味著什么?禹的兒子啟不是通過禪讓,而是憑借強大的勢力繼承了王位。意味著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開始“家天下”。任務三:觀察二里頭遺址,你有何發現?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3.二里頭遺址二里頭一號宮殿復原想象圖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青銅爵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綠松石龍形器(長60多厘米,由2000余片各種形狀綠松石片鑲嵌而成)遺址中有大型宮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為王室服二里頭一號宮段復原想象圖務的手工業作坊,還有貴族和平民的生活區、墓葬群,還出土了用于祭祀等禮儀的精美玉器和樂器、青銅酒器、鑲嵌綠松石的龍形器,它們大都是王室使用的高貴禮器,反映了夏朝時期的文明發展水平。夏的遺址:二里頭遺址問題探討夏朝存在嗎?二里頭文化遺址考古發掘現場問題探討夏朝存在嗎?夏的遺址:二里頭遺址夏朝宮殿復原圖墓葬區這里有迄今可確認的我國最早的宮城遺跡、大型墓葬和手工業作坊,還有平民生活區和墓葬群。但是它們的規格和豪華程度差別很大,這反映了什么問題?反映了夏王朝的階級分化和等級界限遺址中有許多埋葬奴隸的灰坑,奴隸形態各異,有仰身、俯身,有的被捆縛,有的身首異處。他們或因苦役而累死,或因奴隸主的酷刑而喪生,或因當時奴隸制時代人祭、人牲制度而被活埋殉葬。問題探討夏朝存在嗎?夏的遺址:二里頭遺址問題探討夏朝存在嗎?夏的遺址:二里頭遺址陶盉(hé)·溫酒器銅爵·酒器銅鼎·禮器銅鈴·樂器鑲嵌綠松石的銅牌反映了夏朝時期的文明進程(由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4.夏朝后期的統治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任務四:觀察漫畫,閱讀史料,簡述夏朝后期的統治狀況?夏桀,又名癸,商湯把他謚號桀(兇猛的意思)。文武雙全,赤手可以把鐵鉤拉直,但荒淫無度,暴虐無道。在位52年(前1818—前1766),國亡,被放逐而餓死。為歷史上著名的暴君。夏桀“自比于日”,自夸說:“天之有日,猶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因此,百姓們罵他:“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夏朝前后經歷了400多年,統治后期,各種很矛盾激化,國勢走向衰微。末代君主夏桀窮奢極欲,殘暴無道,民怨沸騰,夏朝陷入全面統治危機。翻譯:太陽(夏桀把自己稱為太陽)什么時候才滅亡啊,我們愿意和你同歸于盡!二、商朝的統治建立 時間 建立者 都城 重要 事件 滅亡 時間 亡國之君公元前1046紂(zhòu )公元前1600湯亳(bó )盤庚(ɡēnɡ)遷殷(yīn )任務一:閱讀史料,觀察地圖,結合P23內容,完成有關商湯滅夏的表格。1、商湯滅夏任務二:閱讀史料,結合教材23-24內容,思考為什么湯執政時期商朝走向強大?材料:湯夙興夜寐,以致聰明。輕賦薄斂,以寬民氓。布德施惠,以振困窮,吊死問疾以養孤蠕,百姓親附,政令流行。——[西漢]劉安:《淮南子·修務訓》原因:效仿禹舜,以德治民;任用賢才;發展生產,商朝很快強大起來;關心人民,人民生活相對安定。2、走向強盛任務三:識讀地圖,閱讀教材24內容,思考商朝為什么要多次遷都?其中盤庚遷殷的影響是什么?盤庚遷殷的影響:盤庚遷都到殷后,商朝保持了相對的穩定,迎來了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新時期。遷都原因:躲避自然災害;緩和階級矛盾;發展經濟2、走向強盛盤庚遷都受戰亂、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商朝多次遷都,到盤庚時,遷徙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對的穩定。亳商朝時,生產領域大量使用奴隸。奴隸被迫在農田上集體耕作,在手工作坊里做工,在貴族家中勞動,過者極其悲慘的生活。奴隸沒有人身自由,奴隸主可以隨意把他們轉讓、買賣,乃至屠殺,用來作為祭祀祖先的祭品,或為死去的奴隸主殉葬。例如,河南安陽殷墟的一座商王大墓,殉葬的奴隸就有400人之多。他們有的和狗、馬同葬,可見其地位與牲畜等同。①商朝經濟的發展是建立在奴隸主對奴隸殘酷剝削基礎上的。②奴隸生活悲慘,處境艱難。③商朝設置監獄、制定酷刑、加強對奴隸和平民的控制。任務四:結合課本“相關史事”,《戴枷奴隸陶俑》,可以推斷出哪些歷史信息?3、商朝的衰亡鞏固統治增強軍力,設置監獄,制定刑法,加強對奴隸和平民的控制。暴君暴政商朝后期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奴隸主貴族日益腐朽。末代商王紂對外連年征伐,耗費國力;對內大興土木,橫征暴斂,施行嚴刑峻法,導致民不聊生。材料:“紂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以酒為池,懸肉為林”。——《史記·殷本紀》任務五:閱讀史料,結合教材P24-25,概述商朝后期的統治狀況。商朝后期,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奴隸主貴族更加腐朽。末代君主商紂繼位后,對外連年征伐,耗費國力;對內大興土木,橫征暴斂,嚴刑酷法,導致民不聊生。3、商朝的衰亡“以酒為池,懸肉為林”成語“酒池肉林”就來源于此,形容商紂王窮奢極欲。商朝的統治閱讀教材,梳理商朝建立的基本概況建立朝代:建立者:建立時間:都城:統治措施:商朝湯約公元前1600年亳湯在位期間,經濟得到發展,人民生活安定,使商朝很快走向強盛。盤庚遷殷任用賢才,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閱讀課本歸納商朝的統治措施?對外:對內:濫用酷刑(紂)以酒為池,縣肉為林,……,為長夜之飲。——《史記·殷本紀》窮奢極欲殘害奴隸統治者不修德行,失去民心約BC1046年西周武王牧野大戰帝辛,商朝亡國之君,后世稱商紂王。在位時,奢侈暴斂,嚴刑峻法,并連年征戰,引起奴隸、平民反抗,致使階級矛盾激化。曾征服東夷,獲大批戰俘。又殺反對他的大臣比干等,囚西伯昌(即周文王)。后與周武王會戰于牧野,兵敗自焚。商朝是怎樣走向滅亡的?對外征戰,擴張范圍。增強軍力,設置監獄,制定刑法,加強對奴隸和平民的控制。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戴枷奴隸陶俑三、西周的興衰武王伐紂原因:條件:經過:結果:商王紂的暴政發展農業,任用賢人,壯大兵力牧野之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西周的興衰想一想: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為什么會取得勝利?客觀原因:夏桀、商紂的殘暴統治失去民心主觀原因:1.商湯、周武王重用人才,壯大兵力,聯合周邊小國,抓住時機。2.商湯、周武王推翻暴政,深得人心歷史教訓:得民心者得天下西周的分封制為什么要實行分封制(目的)?周天子分封的對象有哪些?受封者有哪些義務和權利?分封制的實行有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它有哪些重要意義?1.目的:2.依據:3.對象(受封者):鞏固統治宗親、功臣等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鎮守疆土、繳納貢品、隨從作戰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收賦稅義務:權利:分封制的作用:A.鞏固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B.開發了邊遠地區,擴大統治范圍周王室衰微,諸侯分裂積極消極西周的興衰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 ——利簋閱讀教材P25頁-P26頁內容,梳理西周建立及統治的基本概況武王伐紂西 周 建 立 時間建立者都城戰役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鎬京(今陜西西安)牧野之戰新知掌握分封的目的、對象、權利和義務?目的對象權利義務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或統治)宗親、功臣等管理土地和人民;獨立性,可以再分封進獻貢物、服從周王調兵分封的等級及分封制的作用材料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西周等級示意圖通過材料一分析我們知道西周的分封制中,統治階級都有哪些?新知掌握分封制為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周王室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民眾的權利,建立諸侯國,以鞏固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擴大統治范圍。受封的諸侯承擔向周王進獻貢賦的義務其軍隊也要服從周王調遣;同時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進行再分封,周朝的貴族等級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分封制確立了周朝內部嚴格的等級結構和統治秩序。新知掌握【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根據視頻,結合課本圖文史料思考下列幾個問題。西周的興衰①西周是如何管理廣大疆域的?②分封對象有哪幾類?③以什么標準分封?④分封的目的及作用是什么?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左傳》分封制宗親、功臣、先代貴族等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目的: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作用:鞏固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擴大統治范圍。西周的興衰拓展延伸:禮樂制度 教材P26禮樂制度就是對統治階級日常的政治、社會活動,例如祭神、結婚、喪葬等,制定一些規則和儀式,并配有特定的音樂。不同等級的貴族要行不同的禮儀和樂舞。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公羊傳》它是維護分封制的工具,體現了嚴格等級制度,有利于維護西周政治穩定。西周滅亡(1)國人暴動:公元前841年,周厲王與民爭利,引起”國人暴動“厲王逃亡。(2)西周滅亡:周幽王朝政更趨腐敗,內外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犬戎攻陷鎬京,西周滅亡。周厲王統治暴虐無道,為防止民眾議 論。他派人嚴密監視百姓的言論,稍有不 滿,就將其處死。平民百姓彼此不敢交談, 路上只能交換眼色,史稱“道路以目”。西周的興衰根據課本P26頁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指出下列圖片對應的歷史事件。周厲王國人暴動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西周被犬戎滅亡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家國情懷】夏、商、周三代的亡國之君分別是誰?他們的滅亡有何相似之處?從中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西周的興衰夏桀商紂王周幽王都是因統治者實施暴政而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統治者要勤于政事,愛護百姓。看誰選的對1.史料“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反映西周時期實行的( )A.禪讓制 B.分封制 C.奴隸制 D.世襲制B2.周朝“雖歷時很久,但卻未能建立穩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許多諸侯國,他們無視周名義上的最高領主地位,彼此征戰不休”。這一局面的出現是由于( )A.禪讓制的推行 B.世襲制的出現C.分封制的實行 D.郡縣制的推廣C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