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學科素養水平調研試題 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 2025.07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1—5.DBAAC;6—10.CCBAD; 11—15. BDADC;16—20.CBCAD; 21—25.BCBAD二、非選擇題(共50分。其中第28題18分,第26、27題各16分)26.(16分)(1)鴉片戰爭;(2分)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分)(2)新中國成立(或開國大典);(2分)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2分)(3)三大改造(或社會主義改造);(2分) 解放了社會生產力,為大大地發展工業和農業的生產創造了社會條件。(2分)(4)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2分)“文化大革命”。(2分)27.(16分)(1)《辛丑條約》;(2分)屈辱、被動、主權喪失等(答出其中兩點即可)。(2分)(2)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或中國重返聯合國);(2分)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2分)中美之間和則雙贏,斗則俱傷;中美要加強溝通與交流,實現合作與雙贏。(言之有理即可,2分)(3)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2分)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2分)(4)落后就要挨打,弱國沒有外交;實力是外交的堅強后盾,我們要大力發展經濟,不斷增強綜合國力。(言之有理即可酌情賦分,2分)28.(18分)(1)“九一八事變”;(2分)楊靖宇(或馬占山);(2分)中國共產黨。(2分)(2)2006年;(2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分)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大大加強了祖國內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促進了青海、西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答出兩點得2分)(3)評分標準:滿分6分水平等級 擬定的觀點 材料運用與論述 賦分標準A 明確,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 緊扣自己的觀點加以論述,運用材料中兩個以上史實,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5--6)分B 明確 能夠圍繞觀點論述,運用了材料中的史實,但不夠充分或不夠典型,條理基本清楚。 (3--4)分C 不夠明確 有論述或說明,但材料或史論結合不充分 (1--2)分D 沒有凝練出觀點 觀點、論述與材料無關,或僅僅重復材料中的史實。 (0--1)分【示例】觀點:國共合作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2分)選擇的史事:北伐戰爭 西安事變論述:1926年, 蔣介石為總司令,中國共產黨為先鋒隊,國民革命軍進行了北伐戰爭。在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北伐軍消滅了吳佩孚和孫傳芳兩大軍閥的主力,從長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聲震全國;1936年12月12日,為了逼蔣聯共抗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中共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4分)綜上所述,國共合作利國利民,國共兩黨要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維護民族利益。觀點:國民黨的反動行為嚴重損害了人民利益(2分)選擇的史事:皖南事變 全面內戰論述:(4分)觀點:社會主義建設在曲折中發展(2分)選擇的史事:中共八大 “八字方針” “文革結束”論述:(4分)觀點: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2分)選擇的史事:中國重返聯合國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論述:(4分)觀點: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國防力量不斷增強(2分)選擇的史事:中國組建導彈部隊 中國劃分五大戰區論述:(4分)2024—2025 學年下學期學科素養水平調研試題八年級歷史 2025.07( 時間 60 分鐘 總分 100 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 2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 只有一個符合題意)1.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為適應形勢的變化,清政府于 1861年設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簡稱“總理衙門 ”。它負責辦理對外交涉以及通商、海關等事務,是清政府一個權力很大的中樞機構。“總理衙門 ”A. 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成立的B. 標志著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C. 全權負責清朝的所有外交事務D. 后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圖1總理衙門)2.有一首歌謠唱道: “不是說天上的星星多么? 比不上太平軍的戰士多啊!不是說天地的恩情厚嗎? 比不上呼王(即洪秀全)的恩情厚啊! ”該“呼 王 ”領導的軍隊A. 喊出了“扶清滅洋 ”的口號 B. 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C. 曾經在廊坊一帶痛擊洋槍隊 D. 在北伐戰場上取得了勝利3. 1871 年, 曾國藩、李鴻章聯名上奏《選派幼童赴美肄業辦理章程折》 。1872 年開始, 清政府分四批派遣 120 名 12~ 15 歲幼童赴美留學。1881 年,因保守勢力阻撓,提前撤回 了 94 人。材料中的“幼童赴美留學 ”A. 發生在洋務運動時期 B. 全都順利完成了既定學業C. 發生在戊戌變法時期 D. 對中國社會沒有任何影響4. 1911年 10 月 10 日夜,湖北新軍工程營士兵程定國打響武裝起義第一槍,革命黨人迅 速占領楚望臺軍械庫。次日攻克總督衙門,成立湖北軍政府。這一事件A. 引發各省紛紛獨立,清朝統治土崩瓦解B. 標志著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統治徹底終結C. 由孫中山親自領導并制定詳細作戰計劃D. 直接促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5.昆明護國路的名稱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相關A. 二次革命 B. 袁世凱稱帝C. 護國戰爭 D. 新文化運動6. 某歷史興趣小組在研究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歷程時,整理出一段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文字: “孫逸仙者,談革命者之初祖,實行革命者之北辰,為眾人所共認……其名,非一家之私 號,乃新中國之象征也。 ”從這段評價中可以看出,該小組著重探究的主題是A.近代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誕生 B.辛亥革命背后的先進思想理論支撐C.引領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關鍵人物 D.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開端標志7.1921 年 7 月 23 日,13 名代表匯聚上海法租界望志路 106 號(今興業路 76 號),后因 搜查轉移至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會議通過了黨的綱領,成立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 這一事件()A. 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B. 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C. 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D. 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8. 毛澤東曾當面稱他是“共產黨第—任總司令,人民軍隊的戰史要從你寫起 ”。在北伐 戰爭中,他曾領導第四軍獨立團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被譽為“北伐名將 ”,第四軍也因 此被稱為“鐵軍 ”。“他 ”是()A. 朱德 B. 葉挺 C. 賀龍 D. 劉伯承9. 在北伐的江西戰場上,人民群眾處處與孫傳芳的部隊為難,造成其運輸糧食等困難, 而給予國民革命軍種種便利,包括引路、刺探軍情、組織運輸隊等。這表明A. 北伐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 B. 北伐戰爭取得了最終勝利C. 江西是北伐的主戰場之一 D. 人民群眾是北伐的主力軍10. 這一革命壯舉“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圖謀徹底失敗,宣告了 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肩負著民族希望勝利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轉移 ”。該“壯舉 ”是指A. 井岡山根據地的建立 B. 瑞金紅色政權的建立C. 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 D. 紅軍長征的勝利完成11. 今年暑假,小紅同學全家要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感受紅色文化 的洗禮,他們要去的地方是A. 廣東廣州 B. 江西瑞金C. 福建古田 D. 江西南昌12. 圖 2“歷史在這里拐彎 ”,是指A. 第二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B. 南京國民政府統一了全國(圖2 《歷史在這里拐彎》)C. 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垮臺D.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13.“在長沙南門外的修械所高地,負責守衛的中國軍隊一個團與日軍展開激烈爭奪。…… 炊事兵、馬夫都加入了戰斗。經過殊死拼殺,全團僅剩 58 人,最終守住了陣地。”材料描 述的戰況出現在A.第三次長沙會戰 B.臺兒莊戰役 C.淞滬會戰 D.平型關大捷14 .在“雙十協定 ”簽訂一年后,為了爭取最后的和平機會,民盟秘書長梁漱溟邀請周恩來回南京繼續和談。當他乘了一夜的火車到達南京時,看見了 報紙上國民黨軍隊攻占張家口的消息。梁漱溟凄然說:“一覺醒來,和平已經死了!”“和 平已經死了 ” 主要是因為A. 國共沒有了合作的基礎 B. 國民黨軍隊占領張家口C. 周恩來不愿再繼續和談 D. 國民黨發動了全面內戰15. 據統計,1901 年上海、武漢兩地的華商紗廠紗錠占到全國的 74.7%; 1910 年這一比 例有所下降,但仍占全國的 51.5% 。這說明當時中國的紡織業A. 發展曲折 B. 規模比較小 C. 分布不平衡 D. 技術落后16.西藏和平解放前,我國在西藏的邊境地區處于“有邊無防 ”狀態。而西藏和平解放后, 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鞏固邊防,外防侵略,內護穩定。材料意在強調西藏和平解放A. 推動了西藏人民與內地密切交流 B. 開辟了西藏人民幸福的光輝道路C. 有效構筑了維護國家安全的屏障 D. 有力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17. 1956 年,沈陽第一機床廠工人完成新中國第一臺普通車床試制任務時,廠區標語寫 著“為工業化奠基而奮斗 ”。這直接體現了“一五計劃 ”A. 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 B. 奠定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C. 初步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 D. 實現國民經濟全面現代化18. 圖 3 是我國 20 世紀五六十年代國民經濟發展趨勢 示意圖,可以看出從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到 1966 年的 這十年間,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特征是A. 停滯不前B. 高速發展(圖3國民經濟發展趨勢圖)C. 曲折發展D. 持續走低19. 1981 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召開,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 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會議的召開A. 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B. 開啟了建國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C. 是新中國成立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D. 明確提出了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目標20. 2001 年 12 月,浙江某服裝廠廠長得知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激動地說: “我們的 產品終于能平等進入國際市場了! ”這說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A. 正式開啟了對外開放的序幕 B. 解決了成員國間的貿易爭端C. 有利于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D. 有利于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21. 2021年 7 月 1 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大會隆重舉行。會上,習近平總書 記宣布,我國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 問題,正在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由此可知A. 我國已經實現了共同富裕 B. 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C. 我國沒有了任何貧困問題 D. 我國全面建成現代化強國22. 1997 年香港回歸后,當地工人陳師傅發現“原有法律基本不變,工資還漲了 ”,他 感慨: “祖國強大才保住我們的好生活! ”這體現“一國兩制 ”A. 實現社會主義制度統一 B. 賦予了香港完全自治權C. 保障了港澳的繁榮穩定 D. 改變了港澳的社會制度23. 2019 年國慶大閱兵中,“大國長劍 ”東風導彈方 陣(圖4)鐵流滾滾,火箭軍戰士誓言“隨時能戰、準 時發射、有效毀傷 ”。這彰顯我國A. 建成世界最強信息戰部隊B. 戰略威懾核心力量的成就C. 海軍戰略威懾力量的提升(圖4 “大國長劍”東風導彈方陣)D. 改革開放初期的國防成果24. 1984 年 5 月,鄧小平接見外賓闡述中國對外政策時指出: “ 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 打蘇聯牌,中國也不允許別人打中國牌。 ”這反映了我國的外交政策A. 堅持獨立自主 B. 奉行互利共贏C. 秉持共商共建 D. 注重睦鄰友好25. 1956 年,毛澤東提出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 ”的方針。“雙 百 ”方針提出后,文化領域出現了繁榮景象。下列與“雙百 ”方針密切相關的是A. 《定軍山》 B.《歌女紅牡丹》 C. 《白毛女》 D. 《紅巖》二、非選擇題(共 3 道題,50 分。其中第 28 題 18 分,第 26 、27 題各 16 分)26.(16 分)習近平強調,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 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回答問題。材料一 馬克思說:“英國的大炮首先破壞了中國皇帝的權威,迫使天朝帝國與地上的世 界接觸。與外界完全隔絕曾是保存舊中國的首要條件被暴力所打破的時候,接踵而來的必 然是舊制度解體的過程。 ”——1951 年英文版《馬克思論中國》(1)材料一中“英國的大炮首先破壞了中國皇帝的權威 ”具體是指哪一史實?它給中國 帶來的最嚴重的影響是什么?(4 分)材料二 毛澤東說:“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 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 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的開幕詞(2)哪一事件的發生標志著“ 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材料二中“站立起來 ”的主要 含義是什么?(4 分)材料三 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農業和手工業由個體的所有制變為社會 主義的集體所有制,私營工商業由資本主義所有制變為社會主義所有制,必然使生產力大 大地獲得解放。這樣就為大大地發展工業和農業的生產創造了社會條件。——毛澤東在 1956 年一次國務會議上的一段發言(3)材料中“社會主義革命 ”是怎樣完成的?據材料三談談它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4分)材料四 從今以后,只要不發生大規模的外敵入侵,現代化建設就是全國的中心工作。其 他工作包括黨的政治工作,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工作,并為這個中心工作服務的;不能再 搞任何離開這個中心工作,損害現代化建設的“政治運動 ”和“ 階級斗爭 ”了。——出自 1978 年 12 月 25 日《人民日報》社論(4)材料四中的“ 中心工作 ”是在中共哪次會議上確立的? 歷史上歷時最長、危害最大 的一次“政治運動 ”是什么?(4 分)27.(16 分)外交是智者的游戲,外交是妥協的藝術,外交更是一個國家實力強弱的晴雨 表。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回答問題。材料一 1901 年初,經過反復談判,列強向清政府提出正式“議 和 ”條件。慈禧太后對列強沒有把她作為“禍首 ”來懲辦,感激 涕零,保證今后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摘編自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1)材料一中的“議和條件 ”是在哪一條約中實現的?結合 材料一和圖 5 ,概括近代中國外交有哪些突出特點?(4 分)圖 5 漫畫《扯線木偶》材料二 1971 年 7 月 15 日晚,尼克松發表電視講話,公布了即將訪華的消息。雖然他只 講了三分鐘,卻成了20 世紀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聞之一, 聯合國內部的力量對比也隨之 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摘自紀錄片《大國崛起》材料二中“聯合國內部的力量對比 ” 隨之發生的最大變化是什么?尼克松訪華對中 美關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你如何看待中美關系?(6 分)材料三 截至 2023 年 3 月, 中國已與世界上 182 個國家建交,參加了 100 多個政府間國 際組織的工作。 中國舉辦“一帶一路 ”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圖6)、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 亞信峰會等重要國際會議,加強國際合作。——摘編自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 (3)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新時代中國已經形成了 怎樣的外交布局?有何歷史意義?(4 分)圖 6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4)綜合上述材料,你對近代以來的中國外交有何認識?(2分)(18分)習近平多次強調,要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這對 正確認識黨情、國情十分必要,對開創未來也十分必要,因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回答問題。材料 中國近現代史周年大事時間軸(部分)(1)材料中哪一事件的發生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這一事件發生后,中國軍民 奮勇抗擊侵略,請列舉其中一位重要將領。綜合時間軸的史實,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 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核心是什么?(6 分)(2)《天路》是國語歌曲,由北京曲作家印青和另一位詞作家屈塬共同創作。兩位音樂人 到青藏鐵路施工現場采風時發現,鐵路工人和藏族群眾都把青藏鐵路形象地稱為“天路 ”。 歌曲由此創作出來。“天路 ”是哪一年建成通車的?它的出現與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推行 的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關?該路的建成通車有何歷史意義?(6 分)(3)選擇時間軸中相互關聯的事件(不少于兩件),結合所學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 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6 分)八年級歷史試題 第6頁 共 6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docx 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