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年月暑假作業(十四)溫故知新見一、選擇題1.臺灣著名作家余光中曾有詩句:“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為結束海峽兩岸的分離狀況,我們提出的基本方針是A.和平統一、一國兩制B.和平統一,但不承諾放棄武力C.用武力維護祖國統D.武力統一、一國兩制2.1979年元旦,《人民日報》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在解決統一問題時,尊重臺灣各界人士的意見,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辦法…”對此,下面理解不正確的是A.宣布了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B.臺灣可以實行資本主義制度C.中央政府不干預臺灣的外交事務D.歡迎臺灣各界為統一獻計獻策3.1979年,鄧小平訪問美國期間向美方解釋中國政府對臺灣的方針時說:“我們不再用‘解放臺灣’這個提法了。只要臺灣回歸祖國,我們將尊重那里現實和現行的制度。”這反映出(A.中美雙方針對臺灣問題達成一致B.“一國兩制”構想的正式提出C.中國政府對臺政策的重大變化D.國共第三次合作的條件已經成熟4.1981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在談話中提出:“國家實現統一后,臺灣可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并可保留軍隊。中央政府不干預臺灣地方事務。”這一主張A.蘊涵了“一國兩制”的精髓B.首次宣布實行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C.提供了港澳回歸的法律依據D.直接推動了“九二共識”的達成5.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重要一步的標志性事件是)A.臺灣當局調整“三不”政策B.兩會達成“九二共識”C.汪辜會談D.促進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6.“九二共識”的核心含義是)》A.兩岸關系是“一中一臺”B.兩岸人民都認同一個中國原則C.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即中華民國D.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27淺署假作業天天練八年級歷史誦用版二、非選擇題材料一鄧小平在1984年說:“統一后,臺灣仍搞它的資本主義,大陸搞社會主義,仍然是一個統一的中國。”材料二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三項協議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實施。歷經近30年磋商與努力,分大陸與臺灣通郵、通商、通航的直接三通構想由此基本實現。材料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那樣,“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真誠企盼兩岸同胞共圓“中國夢”。撞墻材料四右圖是一幅名為“撞墻”的漫畫。1.材料一中鄧小平的話反映出我國在統一的問題上采取了什么政策?這一政策已經成功解決了什么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有什么重要意義?2.結合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你認為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促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進程?3.請根據材料三,用一句話概述兩岸共圓“中國夢”的含義。4.漫畫中正在全力“撞墻”的人代表了哪些勢力?漫畫表達了什么樣的寓意?你認為當前嚴重阻礙臺灣和祖國大陸實現和平統一的因素有哪些?專29爹考答案參考答案暑假作業(一)一、1.D2.B3.C4.B5.C6.D7.B二、1.北平中南海懷仁堂。2.會議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平,并改名為北京,采用公元紀年,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五星紅旗為國旗等。會議還決定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建造人民英雄紀念碑,以表示對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緬懷。3.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飽受外來侵略奴役的歷史和內外戰亂頻繁、國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從此結束,一個真正具有獨立主權的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同時,也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變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并長期執政的黨。新中國的建設從此揭開新篇章。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暑假作業(二)】、1.B2.B3.D4.A5.D6.D7.D8.C9.D10.B二、1.美國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2.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彭德懷。3.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不斷增強綜合國力;走科技強軍之路,不斷壯大國防力量:繼承和發揚反抗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維護民族尊嚴的光榮傳統等。(言之有理即可)暑假作業(三)-、1.B2.C3.B4.D5.B6.D7.B8.B9.B二、1.情況:過去是地主、富農占有絕大部分土地,農民少地或無地,靠租種地主的土地生活,農民盼望擁有屬于自己的土地。現在:農民分到了土地,生產積極性獲得了極大提高。變化: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或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共性:都是土地私有制。2.農民分到了土地,免除了地租,增加了收入,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3.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延續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實現了“耕者有其田”,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經濟上、政治上翻了身。土地改革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推動了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為新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奠定了基礎。暑假作業(四)】、1.B2.D3.C4.C5.A6.A7.B8.A9.C10.A二、1.1953一1957年。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2.略4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歷史通用版PDF文件_5-44_27-28.pdf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