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年月暑假作業(十九)溫故知新一、選擇題1,人民的衣食住行折射出新中國時代的變遷。右圖中的時裝表演,最有可能出現在A.三大改造時期B.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C.改革開放新時期D.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2.我們的祖輩都使用過糧票、布票、油票等票證,主要是因為那個年代(A.需要控制城市人口B.提倡節儉,加強對居民購物的計劃指導C.需要限制外來人口D.經濟落后,物資不足,需要限制人們的購買量3.中國人民曾經有過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也有過緊衣縮食的日子,但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是在()A.新中國成立以后B.三大改造完成以后C.“文化大革命”以后D.改革開放以后4.1987年北京居民人均消費糧食123.6公斤,比1978年減少59.1公斤,下降32.3%。對此現象解釋最為合理的是(A.北京糧食供應緊張,糧食供不應求B.改革開放后,居民膳食結構日益多樣化C.國家優先發展重工業,農業發展緩慢,長期滯后D.居民工資低微,無力購買糧食5.改革開放后,商品經濟發展迅速,“網購”“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等新鮮詞匯頻繁出現。這實際上反映了(A.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我國商品生產的發展D.人們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改變6.我國經濟增長和經濟建設的成就,被世界各國譽為()》A.中國速度B.中國精神C.中國夢D.中國模式37歲暑假作業天天練八年級歷史誦用版7.通信方式的變遷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社會生活變遷的一個側面。如今,我國的電信網絡規模和用戶數均居全球(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8.2021年底,我國高鐵營業里程達4萬千米,位居世界(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知難而進二、非選擇題材料一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必須憑借各種票證才能購買到物品。糧票、煤票、肉票、糖票、布票…各種票證讓人眼花繚亂。如今,票證已經退出我們的生活。走進商店、超市,琳瑯滿目的商品可供我們隨心所欲地選擇摘編自《百年中國》材料二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中關于電視機產量的數據制作下表。(單位:萬臺)年份19791982198519881992199620012004電視機13291592162224851314210939677328080彩電028841010281314210939677328080請回答:1.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憑借票證購買物品的原因是什么?2.分析材料二中的數據,你能夠發現哪些問題?(至少兩個問題)并試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3.以上兩則材料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國經濟的發展變化,請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分析變化的原因。38爹考答案參考答案暑假作業(一)一、1.D2.B3.C4.B5.C6.D7.B二、1.北平中南海懷仁堂。2.會議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選舉產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平,并改名為北京,采用公元紀年,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五星紅旗為國旗等。會議還決定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建造人民英雄紀念碑,以表示對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緬懷。3.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飽受外來侵略奴役的歷史和內外戰亂頻繁、國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從此結束,一個真正具有獨立主權的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同時,也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變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并長期執政的黨。新中國的建設從此揭開新篇章。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暑假作業(二)】、1.B2.B3.D4.A5.D6.D7.D8.C9.D10.B二、1.美國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2.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彭德懷。3.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不斷增強綜合國力;走科技強軍之路,不斷壯大國防力量:繼承和發揚反抗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維護民族尊嚴的光榮傳統等。(言之有理即可)暑假作業(三)-、1.B2.C3.B4.D5.B6.D7.B8.B9.B二、1.情況:過去是地主、富農占有絕大部分土地,農民少地或無地,靠租種地主的土地生活,農民盼望擁有屬于自己的土地?,F在:農民分到了土地,生產積極性獲得了極大提高。變化: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或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共性:都是土地私有制。2.農民分到了土地,免除了地租,增加了收入,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3.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延續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實現了“耕者有其田”,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經濟上、政治上翻了身。土地改革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推動了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為新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奠定了基礎。暑假作業(四)】、1.B2.D3.C4.C5.A6.A7.B8.A9.C10.A二、1.1953一1957年。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2.略4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歷史通用版PDF文件_5-44_37-38.pdf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