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中國歷史綱要(上)》第四單元第13課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鄭成功收復臺灣1662年清朝在臺灣設府1684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1689年東北地區(qū)開始派遣駐藏大臣1727年西藏擊敗準噶爾1757年蒙古設伊犁將軍1762年新疆衰象更為明顯嘉道年間康熙康乾盛世雍正乾隆設立軍機處,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奏折制度、文字獄清朝版圖得到進一步開拓和鞏固時空坐標一、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1.康乾盛世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歷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間,出現(xiàn)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穩(wěn)定,經濟繁榮,疆域開拓并鞏固,稱為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是中國古代帝制時代最后一個盛世。一、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盛世:指國家由亂到治,在較長時期內保持了政權穩(wěn)定和社會繁榮。盛世的標志:包括政治開明、經濟發(fā)展、民生復蘇、國力強大、文化昌盛等方面。論疆域,比明朝擴大了一倍以上;論財力,經濟總量占居世界首位;論人口,從1700年到1794年的不足百年時間里已不止翻了一番,達3.13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論城市,世界擁有50萬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個,中國占了6個。——上海社科院周武《論康乾盛世》康乾盛世的表現(xiàn)1.康乾盛世一、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奏折制度軍機處文字獄2.君主專制的強化一、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含義:清朝部分高級官員將奏文寫在折疊的白紙上,外加上特制皮匣,派遣專人投送京師,單獨呈送密封報告,皇帝親手批閱后返回,不經過其他中轉、收發(fā)環(huán)節(jié),直達皇帝,形成奏折制度。始用于康熙年間,雍正以后普遍采用,乾隆年間形成固定制度。皇帝官員單獨呈送密封報告親手批閱奏折返回奏折匣奏文2.君主專制的強化(1)奏折制度一、康雍乾時期的君主專制材料一:朕體安。近日聞得南方有許多閑言,無中作有,議論大小事。朕無可以托人打聽,爾等受恩深重,但有所聞,可親手速書摺奏聞才好……——康熙四十八年朱批李煦奏折材料二:所謂的密折……為保密起見,在紙封外綁以木夾板,并貼以印花,后來甚至用帶銅鎖的特質皮匣包封密折,然后通過驛站,或由專差交兵部捷報,或遣親信之人專程送至奏事處,由奏事官接受登記之后,交奏事太監(jiān)直送皇帝親自拆閱。——《中國歷史新編》迅速材料四:雍正帝……藉奏折搜集情報……故雖深居大內,而于各地官僚之作為、政治經濟及社會動態(tài),無不了如指掌……可稱之為奏折政治。使皇帝能夠更直接、廣泛地獲取信息,提高了決策效率,強化了對官僚機構的控制。材料三:所批殊筆諭旨皆出朕手,無代書之人。此番出巡,朕以右手病不能寫字,用左手執(zhí)筆批旨,斷不假手于人。故凡所奏事件,惟朕及原奏人知之……機密奏折制度的特點及作用設立的原因概況:公元1727年,雍正帝準備對準噶爾部用兵。兩年后正式出兵。與此配合,雍正帝設立軍機處,主要官員稱軍機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職充任,并協(xié)助他處理軍務。(2)軍機處雍正年間,用兵西北兩路,以內閣在太和門外,直(連日值班)者多慮漏泄軍機,始設軍需房于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值)繕寫。后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于宣召。為軍機大臣者皆親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趙翼《軍機處》 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設內閣,置六部,但軍國機要由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定奪,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凌駕于內閣、六部之上,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的事,連皇帝都難以更改。皇權受到很大限制。——摘自人教版《歷史必修一》根本:加強皇權直接:為處理西北軍務2.君主專制的強化職能的演變(軍機大臣)只供傳述繕撰 ,而不能稍有贊畫(輔助謀劃)于其間也。 ——清·趙翼(2)軍機處跪受筆錄,上傳下達在皇帝直接監(jiān)督下工作,輪流值班,商議軍情,起草或處理機要文書職責軍機處內部由最初單純協(xié)助處理軍事逐步擴大到其他政務,成為輔助皇帝處理政務最重要的中樞機構。2.君主專制的強化(2)軍機處皇帝刑部工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一般性日常公事六部軍國大事內閣過程軍機處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皇權受限清初皇太極皇權加強康熙皇權發(fā)展到頂峰雍正性質:秉承皇帝旨意,經辦一切重大政務的中樞秘書機構2.君主專制的強化軍機處的特點軍機處結構簡練,只有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兩層;軍機大臣由皇帝從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官員內特選。軍機大臣沒有定額,以六至八人為常。人數多少均由皇帝根據實際需要而定。每日奏折多者五、六十件,年終十二月二十五日為末一日,奏折多至百余件者,皆于當天辦完,沒有耽擱過一日者。緊急事當時交下,隨撰隨進。無論事情多復雜,一定在三句話內講完。跪承旨意后匆匆回到軍機處。擬旨完畢,再趕回養(yǎng)心殿報雍正批準。地處內廷,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見軍機大臣時,太監(jiān)也不得在側。保密性好,外界干擾少辦事效率高,速度很快機構簡單,人員精干(2)軍機處明顯提高了中央集權政府的行政效率。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制度,軍政大權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標志著君主專制制度達到了頂峰。與當時世界潮流背道而馳:決策具獨斷性、隨意性,官吏唯上是從,易出現(xiàn)失誤。評價養(yǎng)心殿軍機處2.君主專制的強化明朝內閣 清朝軍機處同 性質 都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 權力 都參與機要事務,但沒有決定權 與皇權 關系 都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無法制約皇權 異 專制 程度 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 (專職) 君主專制發(fā)展到頂峰(兼職)比較明代內閣和清代軍機處的異同鞏固中外朝制度漢加強二府三司制宋頂峰明 廢宰相設內閣清 設軍機處明清完善三省六部制隋唐開創(chuàng)三公九卿制秦發(fā)展中書省一省制元梳理:中國古代君主專制的發(fā)展過程君權不斷強化,相權不斷削弱,乃至廢除清朝翰林學士胡中藻有句詩曰“一把心腸論濁清”,乾隆看到后大發(fā)雷霆:“加‘濁’字于國號‘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濁”字被殺,并罪及師友。世宗(雍正)微服游于市,就一書肆翻閱書籍,時微風拂拂,吹書頁上下不已。一書生見狀,即高吟曰:“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世宗以為譏諷也,旋下詔殺之。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題“維民所止”,被告發(fā)“維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將查嗣庭入獄。結果使查連驚帶嚇死于獄中,其尸被戮,查的親屬或處斬、或凌遲、或流放。(3)文字獄2.君主專制的強化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概括清朝文字獄產生的原因康熙朝文字獄不多, 影響最大的是莊廷瓏的《明史》案和戴名世的《南山集》案。到雍正朝, 統(tǒng)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 文字獄除了鎮(zhèn)壓具有反清思想的知識分子外, 又成為統(tǒng)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工具。案件數目增多, 罪名更細, 吹毛求疵, 故意羅織罪名, 許多案件都是雍正以文字為借口, 打擊政治上的異己勢力。雍正朝最重要的文字獄是曾靜、張熙案 。乾隆時的文字獄, 更是捕風捉影、望文生義, 還貫以莫須有的罪名, 成了家常便飯, 獲罪的很多是下層知識分子。案件數量比康熙、雍正兩朝合計增加四倍以上。——摘編自李斌樂《清朝的文字獄》壓制漢人的民族反抗意識,樹立統(tǒng)治權威。維護封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需要。清統(tǒng)治者的猜忌和恐懼。推崇儒家思想,加強思想統(tǒng)治的要求。原因影響:①禁錮了人們的思想。②造成社會恐怖氣氛,文化凋敝,摧殘了人才,對文化造成嚴重的摧殘。③阻礙歷史的進步,延緩了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3)文字獄思想文化專制實質2.君主專制的強化二、疆域的奠定地域 具體表現(xiàn) 成就東南東北西北西南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1683年,清軍渡海遠征,鄭氏投降。1684年,清朝在臺灣設府,隸屬福建省。統(tǒng)一臺灣抗擊沙俄穩(wěn)定新疆管轄西藏改土歸流康熙前期組織雅克薩自衛(wèi)戰(zhàn),1689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qū)都是中國領土。平定準噶爾叛亂、大小和卓叛亂。清朝在蒙古族地區(qū)設盟、旗進行統(tǒng)治,并專設理藩院管理蒙古族事務。新疆設伊犁將軍。冊封達賴、班禪,設駐藏大臣,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二十九條》,以法律形式明確和落實清政府對西藏的管轄權。專設理藩院管理藏族事務。改土官為流官,強化對西南各民族的管理【自主學習】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從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邊疆治理措施,了解清朝在疆域奠定的貢獻及特點。特點:①因地制宜、因俗而治;②恩威并施、剿撫并用;③優(yōu)待上層、穩(wěn)定局勢;③設置機構、頒行法律。二、疆域的奠定冊封達賴、班禪派駐藏大臣西跨蔥嶺西北至巴勒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附屬島嶼包括釣魚島、赤尾嶼等南至南海諸島西南至喜馬拉雅山脈伊犁將軍盟旗制度總督—巡撫清朝建立了與現(xiàn)代中國版圖基本吻合的多民族國家,將中華民族與邊疆民族分而治之,并整合在同一個王朝秩序之中,以保持歷更的延續(xù)性。一許紀霖《華夏與邊疆:另種視野看“中國”》中央:理藩院18個省(分設巡撫、總督治理)5個將軍轄區(qū)——黑龍江、吉林、盛京、烏里雅蘇臺、伊犁2個辦事大臣轄區(qū)——青海、西藏1個盟旗——內蒙古二、疆域的奠定清朝建立了與現(xiàn)代中國版圖基本吻合的多民族國家,將中華民族與邊疆民族分而治之,并整合在同一個王朝秩序之中,以保持歷史的延續(xù)性。——許紀霖《華夏與邊疆:另種視野看“中國”》二、疆域的奠定三、統(tǒng)治危機的初顯史料拓展:外國人眼中的天朝材料一 17世紀末至18世紀末的100余年間,在歐洲形成了長時間的“中國熱”,無論是在物質、文化還是政治制度方面,歐洲都對中國極為追捧。法國啟蒙領袖伏爾泰稱贊中國是“舉世最優(yōu)美、最古老、最廣闊、最美麗、人口最多而治理管理最好的國度”。法國《百科全書·中國》盛贊“中國民族,其歷史之悠久,文化、藝術、智慧、政治、哲學的趣味,無不在所有民族之上。”材料二 繼第一個來清訪問的使臣馬戛爾尼發(fā)出“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zhàn)艦”論斷之后,越來越多的西方人踏上這片傳說中的東方國土。他們在看到中國的社會狀況以及民眾觸目驚心的貧困時,認識到這個國家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使團成員約翰·巴羅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說“不管是在舟山還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沒有看到任何人民豐衣足食、農村富饒繁榮的證明”。(一)內部:統(tǒng)治危機的初顯1.人口膨脹迅速材料:清朝前期人口變化與人均耕地情況表閱讀上表,請回答:(1)清朝前期人口呈現(xiàn)什么變化趨勢?帶來了什么問題?(2)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出現(xiàn)這種變化趨勢的原因有哪些?(1)原因(2)后果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發(fā)展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引進,糧食產量提高傳統(tǒng)思想觀念影響賦稅政策調整,人口隱瞞現(xiàn)象減少三、統(tǒng)治危機的初顯賦稅制度 主要內容 影響明朝“一條鞭法” 1581年, 張居正下令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把原來的田賦、徭役和雜稅合并起來,折成銀兩,分攤到田畝上,按田畝多少收稅。清朝“攤丁入畝” 1712年,清政府規(guī)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數作為征收丁稅的固定數(固定丁銀),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 雍正元年(1723年),開始普遍推行“攤丁入畝”,把固定下來的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征收統(tǒng)一的地丁銀。白銀成為普遍流通貨幣,適應了商品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徹底廢除了人頭稅,推動了商品經濟發(fā)展,進一步松弛了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知識拓展:怎么理解“賦稅政策調整,人口隱瞞現(xiàn)象減少”?三、統(tǒng)治危機的初顯史料拓展:外國人眼中的天朝材料一 17世紀末至18世紀末的100余年間,在歐洲形成了長時間的“中國熱”,無論是在物質、文化還是政治制度方面,歐洲都對中國極為追捧。法國啟蒙領袖伏爾泰稱贊中國是“舉世最優(yōu)美、最古老、最廣闊、最美麗、人口最多而治理管理最好的國度”。法國《百科全書·中國》盛贊“中國民族,其歷史之悠久,文化、藝術、智慧、政治、哲學的趣味,無不在所有民族之上。”材料二 繼第一個來清訪問的使臣馬戛爾尼發(fā)出“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zhàn)艦”論斷之后,越來越多的西方人踏上這片傳說中的東方國土。他們在看到中國的社會狀況以及民眾觸目驚心的貧困時,認識到這個國家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使團成員約翰·巴羅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說“不管是在舟山還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沒有看到任何人民豐衣足食、農村富饒繁榮的證明”。(一)內部:統(tǒng)治危機的初顯1.人口膨脹迅速材料:清朝前期人口變化與人均耕地情況表閱讀上表,請回答:(1)清朝前期人口呈現(xiàn)什么變化趨勢?帶來了什么問題?(2)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出現(xiàn)這種變化趨勢的原因有哪些?(1)原因(2)后果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發(fā)展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引進,糧食產量提高傳統(tǒng)思想觀念影響賦稅政策調整,人口隱瞞現(xiàn)象減少加劇人地矛盾,激化階級矛盾三、統(tǒng)治危機的初顯(一)內部:統(tǒng)治危機的初顯1.人口膨脹迅速2.農民起義頻頻爆發(fā)(二)外部: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閉關鎖國”面臨西方列強的挑戰(zhàn)“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zhàn)艦。如果說已在過去的150年間依舊能夠航行,以一種貌似強大的外表威懾鄰國,那是因為僥幸出了幾位能干的船長。她勝過鄰船的地方,只在她的體積和外表。一旦碰到一個無能之輩掌舵。一切將分崩離析,朝不保夕。——(英)馬戛爾尼三、統(tǒng)治危機的初顯課堂小結政治: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確立和發(fā)展經濟:工業(yè)革命,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fā)展科學:近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思想:啟蒙運動、理性主義、思想解放對外:殖民擴張政治:腐敗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經濟:自給自足自然經濟占統(tǒng)治地位科技:逐漸落后(李約瑟難題)思想:八股取士,文化專制對外:閉關鎖國輝煌逐漸落幕的農業(yè)文明新生蓬勃崛起的工業(yè)文明帝國余暉,漸行漸遠課堂練習1.清朝時,政府的行政文書以漢文、滿文為主,但也包括蒙古文,藏文等民族的語言文字。此舉旨在目的( )A.傳遞政治大一統(tǒng)的理念 B.表達民族平等的思想C.弘揚各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 D.順應民族交融的潮流2.雍正帝挑選入職軍機處的兩位大員,一位是為官謹慎小心的漢族官員張廷玉,另一位是雍正帝的心腹鄂爾泰。這體現(xiàn)出軍機處( )A.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 B.加劇了君權與相權的矛盾C.進一步促進了民族團結 D.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皇權AA課堂練習3.清朝時期,西藏用靈童“轉世”的辦法確定達賴和班禪的繼承人。為了避免紛爭,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簽制度。中簽的“靈童”只有經清政府批準,才能成為新一代的達賴或班禪。這表明金瓶掣簽制度( )A.主要是為了明確駐藏大臣和達賴、班禪的平等地位B.規(guī)定駐藏大臣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C.加強了中央政府對達賴、班禪繼承人的監(jiān)督和任授權力D.劃分了達賴、班禪的管理權限和管理區(qū)域C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