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歷史(試題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試題卷共6頁,有兩道大題,共20道小題,滿分100分??荚嚂r間6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寫在答題卡和該試題卷的指定位置上,并認真核對答題卡上的姓名、準考證號和科目。3.考生作答時,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須作答在答題卡上,在本試題卷上答題無效??忌诖痤}卡上按答題卡中注意事項的要求答題。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唐三彩”是低溫多彩釉陶,顏色以黃、綠、藍、褐、紫等釉色為裝飾,造型以馬、駱駝、人的形象最為生動傳神。“唐三彩”的出現說明唐朝A.冶煉水平改進B.紡織工藝高超C.造船技術發達D.制陶技術提升2.下圖是《唐朝發展歷程示意圖》。圖中“?”處應填入的事件是避西A.安史之亂器(由盛轉衰)B.唐蕃會盟空器C.黃巢起義D.朱溫建梁唐明建立壓朝滅亡黯唐太宗武則天密玄常755年907年3.下圖為唐墓壁畫《客使圖》(部分),描繪了唐朝鴻臚寺官員接待外國使節的場景。前三位鴻臚寺官員氣度沉穩、雍容自若,后三位外國使節拱手躬身、畢恭畢敬,向唐朝的官員表達敬意。該壁畫反映出唐朝A.中外友好往來B.民族交往密切C.社會風氣開放D.經濟發展繁榮4.小明同學搜集了“三省六部制”“曲轅犁和筒車”“國際都會長安城”“玄奘和鑒真”等關鍵信息。由此推斷他探究的單元主題是A.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B.繁榮與開放的時代C.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D.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與發展七年級歷史試題第1頁(共6頁)5.北宋初年,一名出身武將世家的青年,渴望像祖輩一樣馳騁沙場、建功立業。然而,他的父親卻勸他:“如今朝廷政策有變,你還是安心讀書考取功名…”。材料中“朝廷政策有變”是指宋朝A.尊崇儒術B.崇文抑武C.八股取士D.大興文字獄6.陸游生活在南宋風雨飄搖的時代,一生渴望收復中原。他在臨終之際寫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其表達的遺憾主要源于南宋A.藩鎮割據B.分化事權C.偏安江南D.發展理學7.圖示法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它能將復雜的歷史西夏比較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圖中“?”處應填寫A.隋朝代B.唐朝C.元朝北宋南宋D.清朝8.寫學習筆記是一種良好的習慣。下面是小華學習宋代歷史時寫的筆記,由此判斷他學習的重點知識是①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②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③朝廷在廣州設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A.中央集權加強B.社會經濟發展C.科學技術領先D.思想控制加強9.沉船,是探索文明交流的“時空膠囊”。泉州灣后渚港宋代海船,殘長24.2米、殘寬9.15米,載重量200多噸,船上遺存了豐富的香料、藥品、胡椒、銅錢、瓷器、皮革制品等,這古船的發現反映了宋代A.農業生產技術先進B.香料種植面積廣大C.遼宋邊境貿易頻繁D.海外貿易繁榮興盛10.以下關于《資治通鑒》史學價值的表述,正確的是A.是研究原始社會歷史的二手史料B.詳細記載了夏商周的政治經濟文化C.是研究戰國到五代歷史的文獻史料D.為研究明朝民族關系提供了豐富史料11.明朝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呵宄O立軍機處輔助皇帝處理政務。明清統治者采取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強化皇權B.禁錮思想C.發展經濟D.鞏周邊疆12.今年是鄭和下西洋首航620周年,鄭和是偉大的航海家。他曾對明仁宗進諫:“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于海,危險亦來自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睋伺袛啵嵑椭鲝?br/>A.提高海防意識B.擴大海外貿易C.加強君主專制D.取消遠洋航行13.下面是明朝萬歷年間某農民的交稅賬簿對比表。明朝賦稅變化主要源于改革前改革后田賦:糧食10石丁稅:布匹2匹統一稅:白銀1兩2錢雜役:修河堤5天A.租庸調制B.方田均稅法C.一條鞭法D.攤丁入畝七年級歷史試題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