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13課 東漢的興衰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課標要求:了解西漢末到東漢的統治和社會動蕩,知道黃巾起義,了解其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核心素養目標時空觀念:了解東漢興衰的基本脈絡,知道光武中興、外戚宦官交替專權、黃巾起義等史實。史料實證、唯物史觀:了解“光武中興”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光武帝鞏固統治的措施及其影響;知道東漢外戚、宦官專權造成的社會動蕩,知道黃巾起義。家國情懷:學習東漢的興衰史,認識到認識到重視民生等措施是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的重要保障。重點:光武中興、外戚宦官交替專權難點:東漢興衰的原因導入新課東漢宅院畫像磚此畫像磚上的宅院由長廊圍繞,院中又用長廊分隔成左右兩部分。大門在左下方,門內有兩雞相斗。一進為過廳,內院有雙鶴對舞。二進為堂屋,系面闊三間的單檐懸山式建筑,堂上主客對酌。堂右有門通右后院,院內建一座高大的望樓,樓下系一猛犬,有仆役執帚清掃。右前一小跨院有井,設案、灶、廚具等。宅院中的望樓是東漢時期官紳富豪宅院具有軍事防御功能的表現。漢代官紳豪富住宅的縮影目 錄01東漢建立與“光武中興”02東漢中后期的政局動蕩03黃巾起義感悟人生一、東漢建立與“光武中興”1.西漢后期統治材料1:武帝病逝后,昭帝英年早逝,雖然宣帝年輕時勵精圖治,但之后的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或為幼主,或為昏君,導致外戚勢力坐大,西漢帝國日衰。材料2:大興徭役,重增賦斂,……饑饉仍臻。餧(wèi,饑餓)死于道,以百萬數。——《漢書·谷永傳》材料3:關東富人益眾,多規(自占為疆界)良田,役使貧民。—《漢書·陳湯傳》閱讀材料,思考西漢后期出現了什么問題?材料4:西漢后期主要外戚表霍氏 漢宣帝妻族 霍成君、霍光、霍顯、霍禹許氏 漢宣帝妻族、漢元帝母族 許平君、許廣漢、許延壽、許嘉王氏 漢元帝妻族、漢成帝母族 王政君、王鳳、王根、王莽政治上:依靠外戚,朝政腐敗經濟上:土地兼并,百姓流離失所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2. 王莽篡漢時間:建立者:國號:施政措施:公元9年王莽王莽是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長期握有朝廷內外的軍政大權。新復古改制第一,把全國土地改為“王田”,不準買賣;第二,把奴婢稱為“私屬”,不準買賣;第三,評定物價,改革幣制。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主要是皇后娘家的父親、兄弟 。材料5:(王莽改制導致)農商失業,食貨俱廢,民涕泣于市道。——《漢書·王莽傳》王莽的改制不僅未能挽救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反而激化各種矛盾,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實情處,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不斷引起豪強地主和平民的不滿。公元23年,赤眉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政權被農民起義推翻綠林赤眉起義是新朝末年的大規模農民起義。當時王莽改制失敗,社會矛盾激化。綠林軍起義于湖北綠林山,他們反抗王莽政權的苛捐雜稅和殘酷統治。赤眉軍則在山東興起,隊伍不斷壯大。昆陽之戰是綠林軍與王莽軍隊之間的關鍵戰役。王莽派大軍圍剿昆陽,綠林軍堅守。劉秀率十三騎突出重圍搬救兵,隨后率援軍與城內軍隊內外夾擊。王莽軍大亂,最終慘敗。昆陽之戰以少勝多,沉重打擊了王莽政權,為綠林軍西進長安創造了有利條件,推動了反莽斗爭的進程。史料鏈接3. 東漢建立時間:都城:建立者:公元25年洛陽劉秀(光武帝)人物鏈接:劉秀,漢高帝劉邦九世孫,漢景帝后裔。九歲時,父親逝世,便由叔父劉良撫養。17年,天下大亂,赤眉軍與綠林軍各自起兵反王莽。22年,劉秀在宛起兵。23年,劉縯、劉秀兄弟與綠林兵共同擁護族兄劉玄稱帝,國號仍為漢,改元更始,史稱更始帝。此后劉縯、劉秀遭到劉玄的猜忌。劉縯被劉玄借故殺死。劉秀只得向劉玄謝罪。后劉玄派劉秀巡視黃河以北。劉秀遂在河北積蓄力量,日益壯大,被劉玄封為蕭王。劉秀繼續在北方大破銅馬等割據勢力,被關西人號為銅馬帝。25年劉秀即皇帝位,改元建武,國號仍為漢,史稱東漢。為漢朝中興之主。在位三十三年,謚號光武。4. 光武中興材料6:“禍拏(ná)未解,兵連不息,刑法彌深,賦斂愈重……父子流亡,夫婦離散,廬落丘墟(村落成了廢墟),田疇蕪穢”,以致“匹夫僮婦,咸懷怨怒”。—— 《后漢書·桓馮列傳》劉秀用了10多年時間削平群雄,完成統一。依據材料說說東漢建立之初處于什么樣的境況?社會經濟蕭條、社會矛盾尖銳國家初建,百廢待興,面對這種情況,光武帝采取什么樣的措施維護統治 材料7: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后漢書.光武帝紀下》閱讀課本,結合材料,概括光武帝鞏固統治的措施,分析其作用。材料8:“天地之性人為貴。其殺奴婢,不得減罪。”“隴、蜀民被略為奴婢自訟者,及獄官未報,一切免為庶人。”——《后漢書·光武帝紀》材料9:“民有嫁妻賣子,愿歸父母者,咨聽之,敢拘執,論如律。材料10:對罪犯除死罪外,一般釋放回家:在逃犯,政府公告免罪放心回家。材料11:“田租三十稅一,如舊制。”——《后漢書·光武帝紀》材料12:建武二年(26年),(漢光武帝)下詔“其令中都官、三輔、郡、國出系囚,罪非殊死一切勿案,見徒免為庶人。”——《中國古代史》材料13:裁并400余縣,吏職減損,十置其一。以貪污罪處死合贓 1000 多萬錢的大司徒,殺死河南尹及郡太守 10 余人。——《后漢書·光武帝紀》材料14:東漢政府將羌人、南匈奴、烏桓、鮮卑等民族內遷。——《中國古代史》(1)釋放奴婢,禁止殘害奴婢(2)將荒地和山林給予農民耕種,并減少田租(3)減輕刑罰,赦免囚犯(4)合并郡縣,裁減官員,懲處貪腐(5)允許北方各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措施 作用釋放奴婢,禁止殘害奴婢改善奴婢的社會處境,保護和解放勞動力將荒地和山林給予農民耕種,并減輕田租,實行三十稅一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擴大耕地面積減輕刑罰,赦免囚犯擴大農業生產力量,緩和階級矛盾合并郡縣,裁減官員,加強對官吏的監督,懲處貪官污吏提高行政效率,減輕財政負擔,改善社會風氣允許北方各族內遷,緩和民族矛盾促進民族融合與交流,增強國家的穩定性5.影響:根據以下材料,說說光武帝采鞏固統治的措施帶來的影響材料15:據《后漢書》記載,東漢初期,人口和墾田的數目增加,出現了“天下安平,人無徭役,歲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的情景。材料16: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內,“五谷登衍”,“蠶麥善收”,“吏稱其官,民安其業”,出現了“天下安平”的景象。——《后漢書 · 刑法志》材料18:東漢宅院畫像磚光武帝統治后期,社會出現了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史稱“光武中興”。6. 東漢社會經濟發展農業觀察地圖,結合材料,說一說東漢經濟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進步 東漢經濟的發展(1)使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2)王景受命治理黃河,使被淹沒的土地變成了良田。手工業東漢經濟的發展(3)杜詩發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風冶鐵,提高了冶煉質量;(4)青瓷燒制技術走向成熟,已出現質量較高的瓷器。青釉水波紋雙耳瓷扁壺東漢擊鼓說唱陶俑越窯青瓷雙系罐材料19:“我國漢代完成了由陶向瓷的過渡,真正瓷器發源時間是在距今1800多年前的東漢,發源地在現在的浙江上虞縣小仙壇和帳子山一帶”——《浙江日報》商業東漢彩繪陶擊鼓說唱俑。說唱俑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展現了漢代高超的雕塑藝術;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東漢的民間生活氣息和社會文化風貌。東漢彩繪擊鼓說唱俑東漢市樓畫像磚漢代市場位于城中固定區域,由專職官吏管理。市樓是市場中最高大明顯的建筑,樓上懸鼓,定時擊之以開,閉市門。拓展比較對比光武帝鞏固統治的措施與西漢的休養生息政策的相同點,分析盛世原因?時間 統治者 背 景 措施西漢 漢高祖 劉邦 社會經濟凋敝,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 讓士兵還鄉務農;釋奴為民;減輕賦稅和徭役;鼓勵農業生產。東漢 漢光武帝 劉秀 社會經濟凋敝,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 釋放奴婢;減輕田租;減輕刑罰;合并郡縣,裁減官員,懲處貪官污吏;允許少數民族內遷。統治者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重視農業發展,注重減輕百姓負擔啟示(1)以民為本,減輕人民負擔,輕徭薄賦,經濟才能發展。(2)緩和階級矛盾,注重社會和諧,國家才能長治久安感悟人生二、東漢中后期的政局動蕩1.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根據東漢后期皇帝的即位年齡及壽命,出現了什么現象?皇帝 殤帝 安帝 順帝 沖帝 質帝 桓帝 靈帝 少帝即位年齡 3個月 13 11 2 8 15 12 9壽命(歲) 2 31 30 3 9 36 34 14皇帝 太后 外戚 爭權宦官和帝 竇太后 竇憲 鄭眾等殤帝 鄧太后 鄧騭 李閏、江京等安帝 閻太后 閻顯 孫程等19人順帝 梁皇后 梁商、梁冀 \沖帝 梁太后 梁冀 \質帝 梁太后 梁冀 \桓帝 梁太后 梁冀 單超等5人靈帝 竇太后 竇武 曹節、張讓等皇帝年幼以及短命東漢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幼主繼位外戚專權皇帝長大渴望親政宦官專權依靠宦官誅殺外戚皇帝早逝誰幫忙管理國家?皇帝身邊有誰能依靠?東漢政治特征:外戚、宦官交替專權外戚宦官專權的實質: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和皇位世襲制的產物周而復始惡性循環外戚和宦官輪流把持朝政,導致政治腐朽不堪。為了擴大勢力,外戚和宦官集團又竭力搜刮民財,導致民生困苦,社會混亂。材料20:“自是權歸宦官,朝政日亂矣”。“五侯宗族賓客虐變天下,民不堪命”。——《后漢書》2.豪強大族勢力膨脹材料21:“豪人之室,連棟數百,膏(肥沃)田滿野,奴婢千群……琦賂(珍貴的財物)寶貨,巨室不能容……”——《后漢書·仲長統傳》東漢豪強地主莊園畫像石拓片。東漢地方豪強擔任要職,擁有私人武裝,筑起塢堡莊園稱雄一方。極力兼并土地,占有很大的田莊,擁有巨額財富,役使大量農民;還擁有私人武裝,操控地方政權,為害一方;有的豪強長期擔任朝廷中的要職,世代為官。材料22:“豪人之室,連棟數百,膏(肥沃)田滿野,奴婢千群……琦賂(珍貴的財物)寶貨,巨室不能容……”——《后漢書·仲長統傳》東漢綠釉陶水亭亭上層四角有張駑控弦的武士守衛,中間有人揚袖起舞,旁有一人撫琴及三人拍手伴歌。這一陶水亭是豪強娛樂生活及擁有私人武裝的寫照。相關史事:外威梁冀先后立了三個皇帝,獨攬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都當官封侯,橫行霸道,把數千平民當作自己的奴婢。各地上貢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后,再轉獻給皇帝。年幼的漢質帝不滿梁冀專權,說他是“跋扈將軍”,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漢質帝。影響:豪強大族勢力的膨脹,是東漢晚期出現割據局面的重要因素3.影響感悟人生三、黃巾起義1.背景材料23:豪人之室,連棟數百,膏(肥沃)田滿野,奴婢千群,徒附萬計。——《后漢書·仲長統列傳》材料24:漢順帝末年,京都流傳一首童謠: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材料25:(元嘉元年)京師旱。任城、梁國饑,民相食。(永興二年)蝗災為害,五谷不登,人無宿儲。——《后漢書》卷七《孝桓帝紀》材料26:小民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從來必可輕。——《太平御覽·菜茹部》閱讀材料,結合教材,分析黃巾起義爆發的原因。朝政腐敗自然災害頻繁人民苦難深重官逼民反東漢后期,階級矛盾和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非常尖銳。時局動蕩不安,社會危機不斷加深,加上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廣大民眾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反抗的情緒在民間蔓廷。2.概況時間:領導者:口號:過程:性質:結果:影響:184年張角張角及弟子在各地傳播太平道,并將幾十萬信徒按軍事組織編成36方,大方有一萬多人,小方有六七千人。184年是農歷甲子年,張角決定舉行起義,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各地紛紛響應。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角創教,策劃起義→起義爆發,頭裹黃巾→東漢調軍,鎮壓起義!材料27:《后漢書·皇甫嵩傳》記載,黃巾起義爆發后,起義軍“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旬日之間,天下向(響)應,京師震動”。一場有組織的大規模農民大起義歷時9個月最后被鎮壓下去失敗原因:農民起義軍缺乏軍事經驗,東漢軍隊和各地豪強武裝的圍剿。打擊了東漢的統治,使其名存實亡。3.州牧割據知識拓展:黃巾起義爆發后,地方州郡亂作一團。東漢王朝為加強對地方的統治,改刺史為州牧,派重臣出任州牧,統領地方上的軍政事務,地位在郡守之上。此后,州牧的勢力逐漸膨脹,甚至不聽從朝廷的命令,成為割據一方的軍閥。州牧割據的局面加速了東漢王朝的瓦解。州牧兼有行政、司法、立法、軍事和外交等多種權力,可以招募軍隊和任免官吏,并且稅務歸自己管轄……中國再一次進入逐鹿中原,群雄爭霸的時代。合作探究討論:黃巾起義與陳勝吳廣起義有哪些異同點?相同點:不同點:都是用革命手段反對封建統治的殘酷壓迫和剝削。大澤鄉起義的爆發帶有偶發性,而黃巾起義經過長期醞釀,是有組織、有準備、有統一領導的行動;大澤鄉起義只作了簡單的準備,而黃巾起義借助宗教進行了十幾年的宣傳。學史崇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反復證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進現代化最堅實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結合所學與材料,揭秘王朝興亡的密碼是什么?實行仁政人民支持制度革新發展經濟順應歷史發展規律......東漢的興衰東漢建立與光武中興新朝:9年,王莽建立東漢:25年,劉秀,洛陽光武中興:釋放奴婢,減輕田租;減輕刑罰;合并郡縣,裁減官員;懲處貪官污吏;允許北方民族內遷東漢中后期的政治動蕩表現: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輪流把持朝豪強大族勢力的膨脹影響:政治腐朽不堪,社會混亂時間、人物:184年,張角黃巾起義結果:失敗影響:沉重打擊了東漢的統治,使其名存實亡課堂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