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三單元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秦漢期第15課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時推開秦漢歷史之窗,我們會看到: 蔡倫紙載智慧,《史記》筆書風云; 《九章》算盡數理,青囊濟救蒼生……今日讓我們一起化身策展人: 解鎖秦漢展品故事, 讀懂科技奠基、文化立魂……甲骨、青銅器 絹帛、羊皮 竹簡、木牘優點缺點思考:古人的書寫材料有哪些?分析這些材質書寫有何特點?懸泉置遺址出土的西漢簡牘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東方)朔初入長安,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千奏牘。公車令兩人共持舉其書。僅然能勝之。——《史記》一、技術展:造紙術的發明堅硬耐久體積大且重不便書寫可直接用筆書寫便于儲存攜帶價格昂貴廉價易得每片可寫的文字少分量很重西漢時,人們已懂得造紙的基本方法。但麻紙質地粗糙,使用不便,并不普及。→最大殘長8厘米,甘肅省博物館藏。此地圖用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紙。紙面平整、光滑、結構緊密,表面有細纖維渣,可見造紙技術比較原始。其質地是西漢早期麻紙。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漢墓出土的西漢紙地圖漢興,有紙代簡。 ——(唐)張懷瓘《書斷》漢初已有幡紙代簡。——(北宋)蘇易簡《文房四譜》1.發明:西漢展覽中計劃使用以下史料。判斷下列史料的類型,結合兩則史料,你能得出怎樣的結論?文獻史料實物史料一、技術展:造紙術的發明自古書契多編以行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后漢書 蔡倫傳》原料易找,價格便宜,易于推廣,質量提高蔡倫,東漢和帝時任尚書令,總監御用器物制作2.改進:東漢105年,蔡倫改進造紙術蔡倫改進造紙術后的造紙原料有哪些?具有什么特點?原料優點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一、技術展:造紙術的發明3.制作過程一、技術展:造紙術的發明材料二:紙對后來西方文明整個進程的影響,無論怎樣估計都不會過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許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摘編自德克·卜德《中國物品西傳考》材料一:東漢時,私學之風盛行,全國在校學生總數至少以數十萬至百萬計,所用教材多為紙本經卷,作文亦用紙寫,比用簡牘更為方便、省時、省力。①紙的使用日益普遍,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書寫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傳。②造紙術的傳播,促進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一、技術展:造紙術的發明4.影響參觀造紙術專區展覽,請你從文化、教育、社會等角度思考造紙術的影響。時代著作成就地位《張仲景》特種郵票二、醫學、數學與農學展1.醫學:張仲景與華佗閱讀課本85-86頁,根據圖片提示,為醫學展部分完善人物介紹卡。《傷寒雜病論》東漢末年張仲景是中醫臨床理論體系的開創者,后世稱“醫圣”。①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和治療方法,總結多種疾病的癥候②在診斷上要辨證分析病情,然后對癥治療③提出“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預防疾病二、醫學、數學與農學展1.醫學:張仲景與華佗反映了張仲景仁愛濟世,醫德高尚,勤奮鉆研、謙虛好學的精神。材料反映了張仲景怎樣的精神?人物時代成就二、醫學、數學與農學展1.醫學:張仲景與華佗閱讀課本85-86頁,根據圖片提示,為醫學展部分完善人物介紹卡。東漢末年①擅長用針灸、湯藥治病,實施外科手術;②發明麻醉藥劑“麻沸散”;③創編“五禽戲”,強身健體。華佗西漢經穴漆人這是迄今我國發現最早最完整的人體經穴模型,展現了西漢的醫學水平。成就 時期 主要內容和評價二、醫學、數學與農學展2.數學《九章算術》最晚成書于東漢總結了東漢以前的數學知識,內容包括算術、代數、幾何等,是當時世界上先進的數學著作。秦朝秦簡九九表簡上抄錄了較為完整的乘法口訣,反映了秦朝對乘法口訣的推廣和應用。《九章算術》主要內容第一章“方田”:田畝面積計算第二章“粟米”:谷物糧食的按比例折換;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問題第四章“少廣”:已知面積、體積、求其一邊長和徑長等;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體積計算;第六章“均輸”:合理攤派賦稅注重實際應用,與人民的生產、生活聯系緊密二、醫學、數學與農學展3.農學領域 成就 時間、作者 主要內容農學《氾勝之書》西漢氾勝之總結了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經驗,提出改良土壤、適度施肥、合理密植等農業生產方法。秦朝頒布統一歷法,指導農業生產和社會生活。兩漢時期,已使用漏壺、日晷等計時工具,頒布更完備歷法。東漢張衡改進渾天儀,能夠演示日月星辰的運行。發明了候風地動儀,用以測驗地震方位。渾天儀三、文化展:史學、宗教和文學家學傳承其父曾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歷法和國家典籍學游天下父授遺命十歲誦古文,二十游歷天下,搜集歷史資料繼承父職后,秉承父志,修撰《史記》李陵事件仗義執言而下獄,被處酷刑,身心摧殘。出獄后繼續著書,用10多年時間終成《史記》領域 時間 名稱 作者 體例 內容史學《史記》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約3000年的史事。西漢1.《史記》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具有追求崇高理想和獻身偉大事業的精神三、文化展:史學、宗教和文學領域 時間 名稱 作者 體例 內容史學《史記》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約3000年的史事。西漢1.《史記》司馬遷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漢書 司馬遷傳》《史記》……固不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發于情,肆于心而為文。 ——《漢文學史綱要》公正記事,秉筆直書,記錄保存了大量史料和史事,對中國史學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文筆優美,人物形象生動,在文學史上也有崇高地位。三、文化展:史學、宗教和文學1.《史記》本紀以敘帝王,世家以記侯國,十表以系(編排)時事,八書以詳制度,列傳以志(記載)人物。——趙翼:《廿二史札記》紀傳體以人物為中心的綜合性史書體裁。斷代史以朝代為斷限,只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宗教 時間 發源地 創始人 教義道教三、文化展:史學、宗教和文學2.宗教東漢末年中國張角—太平道張陵—五斗米道尊奉黃帝和老子以治病傳道四川成都青城山相傳,青城山是張陵修道傳教的地方。東漢末年朝政腐敗,社會動蕩,連年災荒,民不聊生,極度苦難的人們需要精神寄托。湖北武當山安徽齊云山江西龍虎山影響宗教 興起 發源地 創始人 教義 傳播佛教三、文化展:史學、宗教和文學2.宗教約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釋迦牟尼眾生平等河南洛陽白馬寺始建于東漢,是我國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迎合了貧苦民眾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兩漢之際:傳入中國東漢明帝時:佛教逐步在社會上傳播開來得到上層統治者的扶持佛教豐富了中國文化,在社會、思想、文化以及建筑、雕刻、繪畫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敦煌莫高窟樂山大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臨時抱佛腳佛教在中國的影響……無事不登三寶殿三、文化展:史學、宗教和文學3.文學領域 時間 人物 成就 / 意義造紙術 西漢 — 人們已經掌握了造紙的基本方法。東漢 蔡倫 改進造紙術。便利典籍流傳;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醫學 東漢 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治未病”思想;中醫臨床理論體系開創者,“醫圣”東漢 華佗 外科手術;“麻沸散”;“五禽戲”數學 秦 — 秦簡九九表東漢 — 《九章算術》農學 西漢 氾勝之 《氾勝之書》史學 西漢 司馬遷 《史記》;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宗教 東漢 張角、張陵 道教。張角創立太平道,張陵創立五斗米道兩漢之際 — 佛教傳入中國文學 漢代 漢賦、樂府詩(民間詩歌)展覽總結結合本單元內容思考,思考推動秦漢時期科技發展和文化繁榮的原因有哪些? (從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個人等方面思考)1.政治:秦漢時期國家統一,提供了穩定的社會環境3.民族: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經濟文化交往的加強,兼收并蓄,取長補短2.經濟: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經濟發展,為科技文化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4.對外: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吸收了來自外國的先進文化6.其他:前朝科技文化成就的繼承和發展5.個人:科學家、史學家的智慧和努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