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導入新課一、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歐洲資本主義與中國封建主義西方社會生產力飛速增長工業革命市場和原料爭奪殖民地法國從越南打開缺口俄國侵入中國東北和新疆地區英國將矛頭對準亞洲美國也積極參與到侵華活動中中國已經落后于世界潮流,世界主要殖民主義國家都把侵略矛頭指向了中國。一、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一、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英國英國 中國社會制度經濟基礎軍事力量外交政策綜合國力思想觀念資本主義代議制完成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船堅炮利,戰斗力強殖民擴張世界強國自由主義、對外擴張君主專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主導裝備陳舊,軍紀敗壞閉關自守日趨衰落閉目塞聽、愚昧無知思考:既然工業文明優于農耕文明,為何中英貿易中,英國處于逆差狀態?材料一:與茶為伴歡娛黃昏,以茶為伴撫慰良宵,以茶為伴迎接晨曦——塞繆爾·約翰遜材料二:1760-1764年間,英國從中國輸出的茶葉共值銀806242兩,占其從中國輸出商品總值的91.9%。 ——張海鵬《中國近代通史》材料三:“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茶葉、瓷器、絲綢,為西洋各國及爾國必須之物,是以加恩體恤……”—— 1793年乾隆帝致英國國王書一、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19世紀初中英雙邊貿易額對比示意圖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英國中英之間的貿易中國始終處于出超地位,英國為了改變貿易間的不平衡,借助鴉片走私尋求貿易平衡。一、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二、第一次鴉片戰爭虎門硝煙 ; 南京條約; 戰后影響英國茶葉、生絲等(很暢銷)呢絨、布匹(很難賣出去)中國鴉片英國輸入中國鴉片激增表怎么辦?二、第一次鴉片戰爭虎門銷煙東印度公司建立于1600年,它是英國控制印度和亞洲其他國家的殖民機構,壟斷中英貿易。東印度公司是從自己政府那里獲得貿易獨占權而且擁有軍隊(包括艦隊),在殖民地建立政府機構,對殖民地進行殘暴的政治統治、經濟掠奪以至于販賣奴隸、毒品的軍政經合一的殖民機構。它們產生和存在于16世紀末到19世紀上半期,對各國資本主義原始積累起了重要作用。鴉片走私猖獗二、第一次鴉片戰爭虎門銷煙煙毒肆虐 弛禁之爭英國人馬爾丁 R.M.Martin說:“鴉片販賣者腐化了、降低了和毀壞了不幸福的人底精神生活,而且還毒殺了他們的身體。鴉片販賣者時時刻刻向貪婪無厭的吃人神貢獻新的犧牲品,而充當兇手的英人和服毒自殺的華人,就彼此競爭,向吃人神的祭臺上貢獻犧牲品?!?br/>——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鴉片『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林則徐上道光帝奏折節選英國向中國輸出鴉片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二、第一次鴉片戰爭虎門銷煙如果沒有虎門銷煙,戰爭就可以避免嗎?鴉片戰爭是偶然還是必然?“(虎門銷煙) 把能給我們大英帝國帶來無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給予銷毀!這是我大英帝國的奇恥大辱!我要求議會批準政府派遣遠征軍去懲罰那個極其野蠻的國家!要狠狠地教訓它!要迫使它開放更多的港口,要保護我們天經地義的合法貿易!”——英國外相巴麥尊在議會上發表的講話史料證實二、第一次鴉片戰爭虎門銷煙材料一:“中國的禁煙運動“給了我們一個戰爭的機會……可以使我們終于乘戰勝之余威,提出我們自己的條件,強迫中國接受。這種機會也許不會再來,是不可能輕易放過的?!?br/>——《安德魯·韓德森致拉本特函》材料二:“這是把我們將來和這個帝國(中國)的商務,安放在穩固而廣闊的基礎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機會。”——《義律致巴麥尊私人機密件》材料三:在我們重新審視鴉片戰爭的時,也很有必要將之放入現代歷史發展大潮的背景中進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國,那么別的國家也會這么做的,至于英國在華貿易的重點是鴉片而非茶葉或其他什么商品,這只是歷史的巧合罷了。——費正清《中國:傳統與變遷》二、第一次鴉片戰爭虎門銷煙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于現狀,人為地隔絕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的決斗中被打垮。——馬克思:《鴉片貿易史》(1858.8.31)二、第一次鴉片戰爭虎門銷煙1.過程:①第一階段(1840.6---1841.5):攻廣州陷定海逼京津②第二階段(1841.6---1842.8):占香港島進吳淞至南京鴉片戰爭示意圖二、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2.屈辱的條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虎門條約》:給予英國片面最惠國待遇。“一體均沾”;允許英國人在五口租地建屋,永久居??;《五口通商章程》作為附件,承認英國享有領事裁判權。《望廈條約》:擴大領事裁判權范圍、強化協定關稅原則;還規定準許美國人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醫院,美國軍艦可任意到中國沿海各港口“巡查貿易”,同時美國具有12年后修約的權利。《黃埔條約》:法國得到了和英美同樣的權利;還逼迫清政府解除了西方宗教的禁令,準許法國人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自由傳教。二、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3.千年未有之變局為什么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戰后中國社會發生了哪些變化?材料三: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陳旭麓《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材料一:自此,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獨立發展的道路被迫中斷,并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國的歷史進程發生了重大轉變。——岳麓版《政治文明歷程》材料二:中國不再享有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人教版初中歷史二、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鴉片戰爭《南京條約》變化戰前 戰后社會性質發展方向主要矛盾革命任務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開端3.千年未有之變局二、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以后,列強仍不滿足既得利益。英國聯絡美法兩國,向清政府提出修訂條約、擴大侵略利益的要求,遭到拒絕后,就決定采取武力解決問題。兩階段戰爭第一階段:1856年進攻廣州;1858年簽訂《天津條約》第二階段:攻陷北京——洗劫并火燒圓明園——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除英法外,美俄也乘火打劫,強迫清政府與它們簽訂不平等條約。特別是俄國,趁機搶占了中國北方大片領土。三、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爭概況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割占的中國領土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割占的中國領土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的中國領土1881年中俄《伊犁條約》及以后五個勘界議定書割占的中國領土7萬多平方公里從19世紀50年代末到80年代,俄國共侵吞了我國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領土。三、第二次鴉片戰爭沙俄趁火打劫條約 年份 簽訂國家 影響《天津條約》 1858 中英、中法、中美、中俄 英法獲得割地、賠款、開通通商口岸及內河航行權等權益;同時,鴉片貿易也以“洋藥”的形式實現貿易合法化《北京條約》 1860 中英、中法 《璦琿條約》 1858 中俄 侵占中國北方100余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還把俄方提出的邊界走向強加給中國,為此后大規模侵占中國領土制造根據。《北京條約》 1860 中俄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影響:中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了嚴重侵害,中國從一個獨立的封建社會國家逐步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并且程度不斷加深。三、第二次鴉片戰爭不平等條約四、開眼看世界林則徐 ; 魏源; 《海國圖志》活動:根據史料來歸納鴉片戰爭后中國各階層的反應。鴉片戰爭接近尾聲時,道光皇帝詢問英國俘虜的三個問題:英吉利到底在哪個方向?從新疆出發,通過陸路能夠到達英國嗎?英國女王是否婚配?——摘編自《清宣宗實錄》統治階級高層:普通民眾:議和之后,都門仍復恬嬉,大有雨過忘雷之意。海疆之事,囀喉觸諱,絕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書“免談時事”四字,儼有詩書偶語之禁。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鴉片戰爭》封閉愚昧麻木不仁開明士大夫:林則徐:“彼之大炮遠及十里內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br/>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徐繼畬:撰成《瀛寰志略》,系統介紹了當時世界上近80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歷史變遷、經濟文化、風土人情等,尤重介紹歐美各國。開眼看世界四、開眼看世界戰后反應①重視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報;②設譯館,編譯外國書籍和報刊如《四洲志》、《華事夷言》等;③仿制西方戰艦;④最先沖破“貴華夏、賤夷狄”的思想藩籬,以新的眼光審視世界。林則徐(1785—1850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問題探究:為什么說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開近代中國由愛國而研究、學習西方的先河四、開眼看世界林則徐師夷長技以制夷魏源是書何以作?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不善師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師四夷者,能治四夷。四、開眼看世界魏源與《海國圖志》材料一 鴉片戰爭前,一位中國文人這樣描述西方人:“他們的長腿不能彎曲,因而他們不能奔跑和跳躍;他們碧藍的眼睛畏懼陽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睜開?!本瓦B林則徐也相信“只要斷絕了對西方人茶葉和大黃的供應,他們就會因為消化不良而死”。——袁野:《透過細節看清朝》材料二 “夷之長技有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br/>——《海國圖志·序》對比兩段材料,你認為對西方的認識有什么不同?這種不同說明了什么問題?四、開眼看世界魏源與《海國圖志》兩本著作的命運《海國圖志》:是中國第一本介紹西方歷史地理、社會風俗的著作。在此書中,魏源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對于一個長期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民族來講,這是了不起的進步。《瀛環志略》:是徐繼畬寫的一部著作。在這部著作里,徐繼畬改稱英“夷”為英吉利,改稱英國領事為英官,而不再叫“英酋”。我們不再稱西方人為“夷”人,終于能夠平等的看西方人了,這也是一個進步。有人稱徐繼畬為“正眼看世界第一人”。這兩本書并沒有給中國帶來太大的影響?!逗鴪D志》印數不超過一千,后被列為禁書。倒是后來在日本翻印幾十萬冊,成為日本學習西方的啟蒙讀物。徐繼畬被罷官后,《瀛環志略》一書也被禁。四、開眼看世界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先進的工業文明和落后的農耕文明兩次鴉片戰爭鴉片戰爭(1840-184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原因:林則徐虎門銷煙(導火索)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根本)經過結果:中國戰敗,中英《南京條約》鴉片戰爭后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影響兩次鴉片戰爭原因: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影響開眼看世界 林則徐《四洲志》、魏源《海國圖志》、徐繼畬《瀛寰志略》局限性本課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