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5課 兩次鴉片戰爭 教學課件(共27張PPT)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5課 兩次鴉片戰爭 教學課件(共27張PPT)必修 中外歷史綱要(上)

資源簡介

(共27張PPT)
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
導入新課
統編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五單元第15課
課程標準:
認識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認識先進的中國人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其局限。
十九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

第二次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

開眼看世界

授課目錄
一、十九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
合作探究:試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鴉片戰爭的中英兩國的社會狀況。
一、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
世 界 中 國
政治
經濟
軍事
外交
綜合
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
君主專制,日益腐敗
相繼完成工業革命
商品經濟發達
落后的自然經濟
財政入不敷出
船堅炮利
裝備陳舊,軍備廢弛
殖民擴張
閉關自守,愚昧無知
資本主義迅速崛起
封建統治,危機四伏
一、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
合作探究:試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鴉片戰爭的中英兩國的社會狀況。
先進的資本主義文明
攻占巴士底獄
《權利法案》
血腥的殖民擴張政策
工業文明的對外侵略性
在15、16世紀,資本主義萌芽在地中海沿岸的熱那亞等地出現后,資本主義便開始了自己的擴張歷史。
17、18世紀,歐洲主要國家的資本主義發展已經初具規模。過去占主導地位的商業資本已經不再是一枝獨秀,資本主義手工工場,越來越多的出現。當時的資本主義擴張,主要是海外市場的爭奪,也就是原料和市場的爭奪,進行資本主義原始積累。主要表現在爭奪殖民地,奴隸貿易等等。
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在歐美主要國家已經基本確立。這時的擴張主要是產品的輸出、對原料的掠奪和殖民地的爭奪,且以武力侵略的直接掠奪為主。
1840年的中國和世界形勢圖
歷史解釋
世界 中國
政治 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 君主專制,日益腐敗
經濟 相繼完成工業革命,商品經濟發達 落后的自然經濟,財政入不敷出
軍事 船堅炮利 裝備陳舊,軍備廢弛
外交 殖民擴張 閉關自守,愚昧無知
綜合 資本主義迅速崛起 封建統治,危機四伏
先進的工業文明 VS 落后的農耕文明
一、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
合作探究:試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鴉片戰爭的中英兩國的社會狀況。
二、鴉片戰爭
思考:中英兩國遠隔重洋,19世紀中期從英國航行到東方中國必須繞非洲好望角,主要交通工具還是帆船,至少要四個月。相聚如此遙遠的兩個國家,為什么在19世紀中期爆發戰爭呢?
鴉片戰爭前中英正當貿易情況 單位:萬兩(白銀)
年 度 英國輸華總值 中國輸英總值 中英貿易中國
出入超情況
1765—1769 119.29 219.06 出超99.77
1796—1799 537.30 572.00 出超34.7
1830—1833 773.50 995.03 出超261.98
中英正當貿易:中國順差(出超),英國逆差(入超)
二、鴉片戰爭(1840—1842年)
1.根本原因:
表格:鴉片戰爭前中英正當貿易情況表 年度 英國輸華 中國輸英 中對英貿易
總值 總值 出(+)入(-)超情況
1765-1769 119 2915 219 0619 (+) 99 7704
1795-1799 537 3015 579 9722 (+) 34 6957
1830-1833 733 5023 995 0286 (+)261 5263
英國
入超
貿易逆差
中國
出超
貿易順差
走私鴉片尋求貿易平衡
中國的自然經濟排斥英國的商品
打開中國市場
二、鴉片戰爭(1840—1842年)
鴉片的危害
材料:當鴉片未盛行之時,吸食者不過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何妨損上益下,藏富于民;無如漏向外洋,豈宜藉寇資盜,不亟為計?”
——林則徐于1838年10月上《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
①損害了中國人的健康
②削弱了軍隊的戰斗力
④加重了勞動人民的負擔
材料: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林則徐
③加劇了政治腐敗
二、鴉片戰爭(1840—1842年)
2.直接原因:
林則徐虎門銷煙
(1)時間:1839年,道光十九年
(2)地點:虎門海灘
材料:“中國的禁煙運動給了我們一個戰爭的機會……可以使我們終于乘戰勝之余威,提出我們自己的條件,強迫中國接受。這種機會也許不會再來,是不可能輕易放過的。”
——《安德魯·韓德森致拉本特函》
二、鴉片戰爭(1840—1842年)
3.過程:1840年6月,英國遠征軍總司令懿律率軍開進廣州海口,發動侵略戰爭。
廣州三元里抗英(1841)
關天培血戰虎門(1841)
二、鴉片戰爭(1840—1842年)
4.結果:簽訂條約
(1)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
清政府:耆英
英國:璞鼎查
英國軍艦:康華麗號
二、鴉片戰爭(1840—1842年)
4.結果:簽訂條約
(1)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
①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②賠償2100萬銀元
③接受協定關稅
④開放五口通商
(廣廈福寧上)
破壞了我國領土主權
加重國民經濟負擔,激化社會矛盾
破壞了我國關稅主權
使得東南沿海門戶洞開,破壞我國貿易主權
(2)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領事裁判權
破壞了我國司法主權
(3)1843年中英《虎門條約》:片面最惠國待遇
1844中美《望廈條約》
1844中法《黃埔條約》
5.影響:長期影響了近代中國歷史的進程,鴉片戰爭由此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通商口岸傳教權
“治外法權”
二、鴉片戰爭(1840—1842年)
三、第二次鴉片戰爭
1.根本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2.直接原因:“亞羅號”事件、馬神甫事件
英國
法國
3.過程:
(1)1856年,英、法兩國從珠江口集結,對中國發起進攻
(2)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別與英、法、俄、美四國簽訂《天津條約》
(3)1859年,英法拒絕以指定路線換約,進攻大沽炮臺失利
(4)1860年,英法聯軍搶劫、焚毀圓明園后,進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
內河航行權
“洋藥”
鴉片貿易合法化
三、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俄國對我國領土的侵占
材料:俄國不要花一文錢、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得到更多的好處。
——馬克思
時間 條約 特權
1858年 中俄 《璦琿條約》 搶占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100余萬平方千米的中國土地,還把俄方提出的邊界走向強加給中國,為此后大規模侵占中國領土制造根據
1860年 中俄 《北京條約》 三、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1.中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了嚴重侵犯
2.中國從一個獨立的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材料:如果說鴉片戰爭的震撼主要沖擊了沿海地區的話,那么連頭帶尾持續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則把沉重的震撼帶到了中國社會的中樞。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晚清時期總稅務司署負責全國海關關稅等事務,卻由外國人赫德擔任總稅務司,由外國人控制,且外務部的設立專門處理對外事務。
三、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
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四、開眼看世界
鴉片戰爭不僅改變了中國社會的走向,而且使中國的思想和文化也開始發生巨大變化:深刻的社會危機和嚴重的民族危機,促使中國思想界出現了一股面向世界的潮流,了解西方和學習西方長技成為經世思潮的重要內容;反侵略的思想和文學應時興起;為了知己知彼,一些士大夫以滿腔熱情去研究世界及中國邊疆的史地之學。一個古老的民族終于開始覺醒…… ——蕭致治
林則徐
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他最先沖破“貴華夏、賤夷狄”的思想藩籬,以新的眼光審視世界,開了研究和學習西方之先河。林則徐具有實事求是的品格。他面對英美官員交涉鴉片煙土,需要國際知識,便在廣州開辦譯館,羅致譯員,收集有關西洋各國的消息情報和國際知識,包括國際法知識,匯譯成《四洲志》等書稿,供對外交涉時參考。
《四洲志》
四、開眼看世界
魏源
《海國圖志》
魏源注意收集外國史地知識,在《四洲志》基礎上編成《海國圖志》一書。這部書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紹各國歷史、地理和社會現狀,介紹外國軍事和科技,是近代中國最早介紹外國歷史地理的書籍之一,被譽為了解外國知識的"百科全書"。魏源在書中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
徐繼畬
《瀛寰志略》
福建布政使徐繼畬是又一位開眼看世界的人。他在福建處理對外交涉事務,留心搜集外國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瀛寰志略》一書。《瀛寰志略》系統介紹了當時世界上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位置、歷史變遷、經濟文化、風土人情,內容豐富,敘述完備,尤重對歐美各國的考察和介紹。
四、開眼看世界
材料一: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制,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長技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
——魏源《海國圖志》
材料二:華盛頓……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幾于天下為公……米利堅,合眾國以為國,幅員萬里,不設王侯之號,不循世及之規,公器付之公論,創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徐繼舍《瀛寰志略》
材料三:在當時,對這兩部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國人,而是日本人。日本社會因炮聲震撼而驚醒,中國社會卻在炮聲沉寂后又昏昏睡去。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學習停留在器物層面
未形成理論
未付諸實踐
維護專制制度
存在階級局限
四、開眼看世界
我們可以從兩次鴉片戰爭中汲取哪些歷史教訓?
所謂“以史為鑒”,正是面對錯誤。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個民族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遠遠超過他們勝利時的收獲。勝利使人興奮,失敗使人沉思。一個沉思著的民族往往要比興奮中的民族更有力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
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先進的工業文明和落后的農耕文明
兩次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
(1840-1842)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1860)
原因:林則徐虎門銷煙(導火索)
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根本)
經過
結果:中國戰敗,中英《南京條約》
鴉片戰爭后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影響
兩次鴉片戰爭
原因: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經過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影響
開眼看世界 林則徐《四洲志》、魏源《海國圖志》、徐繼畬《瀛寰志略》
局限性
本課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旗县| 新郑市| 万全县| 顺平县| 滦平县| 宾川县| 湘潭市| 海阳市| 博湖县| 德州市| 凤冈县| 洛浦县| 东丰县| 抚远县| 安国市| 娄烦县| 张北县| 陇西县| 成都市| 丰都县| 邹城市| 崇礼县| 聂荣县| 恩平市| 新竹县| 博湖县| 饶平县| 军事| 阿克陶县| 如皋市| 德钦县| 涟水县| 萍乡市| 冷水江市| 安龙县| 和田市| 澄城县| 海南省| 吉安县| 建昌县| 察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