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請同學們看一組圖,大家能獲取哪些歷史信息呢?又會想到什么呢?第15課 兩次鴉片戰爭《中外歷史綱要 上》課程標準:認識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認識先進的中國人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其局限。19世紀上半葉,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從英國航行到中國必須繞過非洲好望角, 需3- 4月。相距如此遙遠的兩個國家為什么會爆發戰爭呢?為什么中國會戰敗呢?英國中國一、19世紀中期的世界和中國(一)政治西方中國民主政治制度君主專制制度(二)經濟商品經濟為主小農經濟為主(三)軍事西方中國(四)外交船堅炮利軍備廢弛殖民擴張閉關自守一、19世紀中期的世界和中國西方社會生產力飛速增長工業革命市場和原料爭奪殖民地一、19世紀中期的世界和中國西方社會生產力飛速增長工業革命市場和原料爭奪殖民地法國從越南打開缺口俄國侵入中國東北和新疆地區英國將矛頭對準亞洲美國也積極參與到侵華活動中中國已經落后于世界潮流,世界主要殖民主義國家都把侵略矛頭指向了中國。一、19世紀中期的世界和中國英國呢絨、布匹(很難賣出去)中國思考:既然工業文明優于農耕文明,為何中英貿易中,英國處于逆差狀態?茶葉、生絲等(很暢銷)1.英國無法打開中國市場。2.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的限制。3.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抵抗。二、兩次鴉片戰爭煙毒肆虐 弛禁之爭英國人馬爾丁 R.M.Martin說:“鴉片販賣者腐化了、降低了和毀壞了不幸福的人底精神生活,而且還毒殺了他們的身體。鴉片販賣者時時刻刻向貪婪無厭的吃人神貢獻新的犧牲品,而充當兇手的英人和服毒自殺的華人,就彼此競爭,向吃人神的祭臺上貢獻犧牲品。”——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鴉片『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林則徐上道光帝奏折節選英國向中國輸出鴉片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二、兩次鴉片戰爭鴉片戰爭的導火索——林則徐虎門硝煙原因:①外國鴉片商人逐步擴大對華鴉片走私,使中國白銀大量外流;②鴉片毒害了中國人的健康,加劇了政治腐敗,削弱了軍隊戰斗力,加重了勞動人民負擔經過:林則徐將英美商人呈繳的兩萬多箱鴉片煙土,在虎門海灘公開銷毀影響: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煙的決心和棄絕毒品的道德心如果沒有虎門銷煙,戰爭就可以避免嗎?鴉片戰爭是偶然還是必然?“(虎門銷煙) 把能給我們大英帝國帶來無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給予銷毀!這是我大英帝國的奇恥大辱!我要求議會批準政府派遣遠征軍去懲罰那個極其野蠻的國家!要狠狠地教訓它!要迫使它開放更多的港口,要保護我們天經地義的合法貿易!”——英國外相巴麥尊在議會上發表的講話二、兩次鴉片戰爭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外國的工業品具有頑強的抵抗力和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的限制,使英國不可能在中國為自己的商品打開市場,因而出現貿易逆差。中英正當貿易:中國順差(出超),英國逆差(入超)正當貿易英國無法獲利走私鴉片打開市場打開中國大門,開拓海外市場和掠奪原料;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二、兩次鴉片戰爭階段一(1840年6月~1841年初):侵入廣東海面-進攻廈門-攻占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南下廣東階段二(1841年初~1842年8月):強占香港島-進攻鎮江-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過程二、兩次鴉片戰爭1842年8月29日,中英簽訂《南京條約》二、兩次鴉片戰爭結果:1842年8月,英國艦隊駛抵南京下關江面,揚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與英國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內容 影響割香港島給英國 破壞中國的領土主權賠2100萬銀元 增加了人民的負擔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開放通商口岸,打開沿海門戶,有利于外國商品的輸出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破壞中國的關稅自主權南京條約內容及影響二、兩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果鴉片戰爭以后,列強仍不滿足既得利益。英國聯絡美法兩國,向清政府提出修訂條約、擴大侵略利益的要求,遭到拒絕后,就決定采取武力解決問題。兩階段戰爭第一階段:1856年進攻廣州;1858年簽訂《天津條約》第二階段:攻陷北京——洗劫并火燒圓明園——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除英法外,美俄也乘火打劫,強迫清政府與它們簽訂不平等條約。特別是俄國,趁機搶占了中國北方大片領土。二、兩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割占的中國領土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割占的中國領土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的中國領土1881年中俄《伊犁條約》及以后五個勘界議定書割占的中國領土7萬多平方公里從19世紀50年代末到80年代,俄國共侵吞了我國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領土。二、兩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條約 年份 簽訂國家 影響《天津條約》 1858 中英、中法、中美、中俄 英法獲得割地、賠款、開通通商口岸及內河航行權等權益;同時,鴉片貿易也以“洋藥”的形式實現貿易合法化《北京條約》 1860 中英、中法 《璦琿條約》 1858 中俄 侵占中國北方100余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還把俄方提出的邊界走向強加給中國,為此后大規模侵占中國領土制造根據。《北京條約》 1860 中俄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影響:中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了嚴重侵害,中國從一個獨立的封建社會國家逐步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并且程度不斷加深。二、兩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影響 詳述政治方面 中國社會性質出現變化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由開始到加深,主權逐步被侵蝕經濟方面 自然經濟的逐步解體 自然經濟逐漸解體,中國日益成為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附庸,客觀上有利于中國新經濟因素的生長思想方面 向學習西方的思想萌發 一些人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思潮,如林則徐、魏源、徐繼畬等對外關系 國門被迫打開 通商口岸不斷增加,此時對外開放是被動的,但在客觀上有進步意義革命階段 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中國人民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這正是民主革命的特征總結提升: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二、兩次鴉片戰爭主權國家半殖民地國家封建國家半封建國家喪失了完整獨立的主權自然經濟遭到破壞從《南京條約》到《北京條約》。外國侵略者把不平等條約體系強加在中國身上,中國從一個獨立的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思考】中國人真的覺醒了么?材料一:從民族的歷史看……失敗以后還不明了失敗的原因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傷。 ……可惜道光、咸豐年間的人沒有領受軍事失敗的教訓,戰后和戰前一樣,麻木不仁,妄尊自大。直到咸豐年間, ……有少數人覺悟了,知道非學西洋不可。所以我們說,中華民族喪失了進二十年的寶貴光陰。--蔣延黼《中國近代史》材料二:在這些戰爭中所遭受的恥辱性的失敗,迫使中國人打開大門,借宿他們對西方的屈尊態度,重新評價他們的傳統文明。其結果是入侵與反入侵的連鎖反應,它產生了一個新中國,產生了至今震撼著遠東和全球的影響。—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三、開眼看世界徐繼畬: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偉大先驅之一,《紐約時報》稱其為“東方伽利略”,著有《瀛寰志略》。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編寫《海國圖志》。林則徐: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組織匯譯《四洲志》。部分“官僚士大夫”的覺醒三、開眼看世界壯烈捐軀的清朝愛國將領一覽表家國情懷:家國有難,起而爭之;家國有興,與有榮焉。從林則徐到陳連升,構建中華民族的精神譜系。中華民族不亡,也正是有這樣的精神譜系。這種精神在今天叫做:中國夢。思考:鴉片戰爭真的折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嗎?家國情懷中華民族的昨天,可以說是雄關漫道真如鐵。中華民族的今天,正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中華民族的明天,可以說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經過鴉片戰爭以來170多年的持續奮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習近平民族復興的重任家國情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