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課標要求】1.認識列強侵華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概述晚清時期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事跡,理解其性質和意義。2.認識社會各階級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學習目標】1.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從唯物史觀的角度,理解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2.掌握洋務運動的內容,對洋務運動的作用進行歷史解釋,運用唯物史觀辯證分析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的作用。3.從西北、東南、東北等方位了解中國邊疆出現的危機,加強時空觀念等核心素養;分析《馬關條約》的內容,并對其危害進行歷史解釋。4.全面掌握列強對近代中國的政治、經濟侵略,體會中國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從民族振興的角度感悟家國情懷。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第16課 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第16課 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時空定位】【自主學習】根據“時空定位”并閱讀教材,請你結合所學知識梳理19世紀中后期中國歷史的特點,概括本課的學習線索。救亡圖存探出路侵略加劇再危機基本特點農民階級---“天國夢”地主階級---“自強夢”資產階級階級---“立憲夢”步履蹣跚圓夢難邊疆嚴重危機中日甲午戰爭瓜分中國狂潮民族危機深淵陷材料1:洪秀全(1814—1864)出身農家,四次科考失敗。社會的急劇變化,個人發展道路的坎坷,增強了他對清朝黑暗統治的憎恨,開始探索救世之道。在第三次科舉落榜后,他無意中得到了《勸世良言》(宣傳基督教的小冊子),洪秀全受其啟發,創立拜上帝教,假說自己是上帝次子,特下凡除妖魔,號召群眾推翻清政府,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間天國”,這也是農民階級幾千年的夢想,農民群起響應。材料2:道光三十年(1850)六月“奏兩廣盜匪充斥”;咸豐元年(1851)八月“廣西盜匪充斥”;咸豐元年九月“兩廣盜匪充斥”。—— 《咸豐東華錄》道光十三年(1833),桂平蝗。十四年夏,潯州蝗,復大水。十五年,平南蝗……十七年丁酉,潯州雹,大如斗。——《潯州府志》思 考 :你現在知道為什么會爆發在廣西了嗎?一、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年)1.“天國夢”起一、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年)1.“天國夢”起洪秀全材料:(鴉片戰爭)戰費和賠款由參戰各省分攤,各級官吏借機搜刮,吏治極端腐敗。加之水、旱、蝗災不斷,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各地的反抗斗爭此起彼伏。廣西地瘠民窮,災害嚴重,各種矛盾尤為突出。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號召群眾進行反抗斗爭。--《中國近代歷史》【問題探究】據材料結合所學,分析“天國夢”的起因。(1)封建統治的剝削與壓迫,階級矛盾尖銳。(2)列強侵華,民族矛盾尖銳。(3)自然災害,激化矛盾(4)受西方基督教思想影響,創立“拜上帝教”根本原因鴉片戰爭的回響太平天國的意識形態,以整個儒家學說中的完美社會為原本,并結合了近代傳來的基督教的社會理想。他把這兩種資源認知結合在一起,構建了一個社會藍圖?!吨袊ㄊ贰?br/>2.逐夢“天國”路1851.1金田起義1851.9永安建制初建政權1853.3定都天京全盛北伐和西征1856天京事變由盛轉衰1864天京陷落失敗重建領導核心1859重振西征:半壁江山北伐:牽制清軍1853《天朝田畝制度》1859《資政新篇》一、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年)天京變亂洪楊韋石①逼②殺③責⑤疑⑥走⑦滅天京變亂——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天京事變后,太平天國內人心開始渙散,軍事形勢逆轉,清軍陸續在各戰場得勝,太平軍日益處于下風。材料:秀全僻處深宮,從不出戶,人罕識其面。他自知智慧不及楊秀清,一切軍務皆委之,任其裁決。秀清自恃功高,朝見立而不跪,每詐稱天父下凡附體,令秀全跪其前,甚至數其罪而杖責之,造言既畢,其為君臣如初。——張德堅《賊情匯纂》思 考 :為什么會發生“天京事變”?會產生什么影響?原因:影響:統治者的腐敗與內訌;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太平天國由盛而衰一、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年)3.“天國夢”破碎---脫離實際的綱領消滅私有制,實行絕對平均主義生產資料—平均主義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無處不均勻。產品分配—圣庫制度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天朝田畝制度》(1853年)以平均主義為尺度的小農經濟的天國承認私有制,主張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以法治國,官吏由選舉產生。發展工商業,獎勵技術發明。辦學校,開報館。與外國平等交流,自由通商。《資政新篇》(1859年)承認貧富差距的資本主義模式的新型天國不符合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理論與實踐相脫離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農民追求社會財富平均(平均分配)的理想。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最完整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構想。一、太平天國運動【總結歸納】項目 《天朝田畝制度》 《資政新篇》不同點 經濟主張群眾基礎特點作用實質相同點 廢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絕對平均主義學習西方,發展工商業和資本主義經濟群眾基礎廣泛農民反應不積極,群眾基礎薄弱革命性;絕對平均的空想性、落后性先進性;局限性直接推動革命發展對革命未產生真正的影響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空想符合時代進步潮流的進步綱領都是為了鞏固農民政權,都具有反封建的歷史作用,有鮮明的革命性;都缺乏實行的社會條件,具有空想性。一、太平天國運動4.“天國夢”碎之思李秀成弟弟所用的“硯是玉制的,盛水的盂是用紅石雕成的,筆是金制的…王弟之手上則是金鐲銀鐲累累也?!?br/>—謝世誠:《太平天國與吏治》天京事變范文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里,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決不允許資本主義發展起來;農民階級自發的太平天國革命…不得不在中外反革命聯合壓迫下宣告失敗。”1853年《天朝田畝制度》1859年《資政新篇》毛澤東:農民革命可以給封建統治秩序以嚴重的打擊,但是農民階級不具備新的生產力,不能建立新的生產關系。消滅封建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而代之以新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是他們所做不到”1.內因:領導集團的內訌與腐敗2.外因: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3.理論基礎: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4.階級基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為什么國家出路的探索不成功?由于農民階級的歷史局限性,缺乏科學理論指導,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不可能沖破封建社會的制度和思想,運動必然走向失敗。一、太平天國運動【問題探究】結合材料及教材內容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材料1 太平天國揭開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序幕;……打破了清朝的統治機器,為辛亥革命鋪平了道路。 ——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材料2 乾隆十三年(1748)共設11個總督(包括漕運總督、河道總督),其中滿9漢2。乾隆四十四年(1779),設11處總督,滿7漢4 ;1876-1883年間,8處總督全為漢員。1861-1890年的30年間,清廷任命了44個總督,其中34人為漢人。—《中國通史》湘系為總督的如曾國藩為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左宗棠為閩浙總督、陜甘總督、兩江總督,駱秉章為四川總督,曾國荃、劉坤一為兩江總督等。據統計,湘軍將領先后出任總督者有19人之多?;聪党鋈慰偠窖矒岬那闆r如下:李鴻章曾任湖廣總督、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劉銘傳曾任臺灣、福建巡撫;潘鼎新曾任河南、廣西、云南巡撫;丁日昌曾任江蘇、福建巡撫等。 ——以上材料摘自錢實甫《清代職官年表》1.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統治,引起政治和權力結構的變化。2.湘淮系官僚集團的崛起,清政府中央權力下移,專制統治大為削弱。一、太平天國運動1、背景【材料一】從以聯合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勢力來鎮壓造反的農民大眾而開始,“辦洋務”的熱潮也就在這個背景下興起了。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太平天國運動、兩次鴉片戰爭【材料二】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于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 ——《李鴻章致總理衙門書》經過兩次鴉片戰爭,使統治者中一些當權人物看到了歐美國家的船堅炮利目的:在不改變傳統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統治(自強、求富)【材料三】如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不更善之善者哉?——《李鴻章致總理衙門書》指導思想:中體西用,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恭親王奕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中央地方地主階級洋務派二、洋務運動上海機器織布局近代民用工業(求富)近代軍事工業(自強)創辦新式學堂性質:官辦內容:軍事工業性質:官督商辦內容:民用企業天津機器局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京師同文館上海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北洋艦隊建立新式海軍活動分類 目的 活 動 成 就近代軍事工業 19世紀60年代起 自強近代民用工業 19世紀70年代起 求富籌劃海防 培養人才 派遣留學生 1872-1875年,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學; 1877-1897年,先后派出四批福州船政學堂的學生赴歐留學 安慶內軍械所(曾國藩,仿造西式船炮的開端)江南制造總局(李鴻章,最大的近代軍事企業)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當時遠東第一大制船廠)天津機器制造局(滿族,崇厚)輪船招商局(上海,李鴻章,最早)開平煤礦(李鴻章,最早使用機器采掘的煤礦)漢陽鐵廠(張之洞,近代最早的官辦鋼鐵企業)湖北織布局(武漢,張之洞,商品遠銷海外)近代海軍: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創辦京師同文館等新式學堂,培養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2、內容二、洋務運動【材料四】洋務運動于不知不覺中把封建主義的堅冰鉆開了些微裂縫,而后民族資本主義則可以沿著這些裂縫慢慢滲開。就其主觀動機而言,他們未必有真心打破舊軌,但他們的主張卻歷史地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洋務運動汲取來的西方知識對中國傳統社會的沖擊,比十次農民戰爭更大。 ——陳旭麓《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材料五】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放手辦理?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凈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定不了里面是何等材料。 ——李鴻章引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機器生產技術,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是中國近代化開端):教育的近代化、中國軍隊近代化、中國的外交開始向近代化轉變。刺激和帶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局限:初衷不是改變封建統治,只是引進資本主義國家新的軍事和生產技術,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礎上修修補補,失敗是必然的3、影響二、洋務運動(一)邊疆危機(自主學習:根據教材,完成下列表格)危機表現 中國的應對措施 結果西北西南東南1864,英國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俄國出兵占領伊犁1878,左宗棠收復新疆1884,新疆建省西北邊疆度過危機1883,法國控制越南,侵略中國中法戰爭,1885,鎮南關大捷《越南條款》,越南獨立1885,臺灣建省1879,日本吞并琉球宗藩關系逐漸解體三、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一)邊疆危機:19世紀60年代以后,中國西北、西南、東南邊疆安全遇到嚴重危機1865-1877年英國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年,沙俄占領伊犁西北邊疆1884年,在新疆正式設省陸上:鎮南關大捷,法軍戰敗西南邊疆1883—1885,中法戰爭(不敗而?。?br/>簽訂《越南條款》,承認法國對越南的占領1879,日本吞并琉球,宗藩體系的逐漸瓦解東南邊疆中法戰爭馬尾海戰,福建水師全軍覆沒1885年,在臺灣設省引發了清廷內部“海防”和“塞防”之爭。三、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二)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材料一 “日本乃萬國之本”,“開拓萬里之波濤” ,“布國威于四方”。——明治天皇《御筆信》亞洲中國滿蒙朝鮮臺灣日本世界日本“征韓侵華”的“大陸政策”(1)日本:出臺“大陸政策”,侵華野心蓄謀已久;1.背景三、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材料二 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密令駐朝公使:“促成中日沖突,實為當前之急務,為實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2)導火線:朝鮮發生農民起義;(3)清政府:積貧積弱,腐敗懦弱,不認真備戰。(可乘之機)(二)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1.背景三、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清 政 府倉促應戰1豐島海戰2平壤戰役3黃海海戰4遼東戰役5威海戰役日本發動侵略戰爭中日雙方正式宣戰清軍大敗,戰火燒到中國境內雙方損失相當,中國失去制海權。旅順、大連失陷,日軍屠殺中國居民北洋艦隊全軍覆滅日 本第一階段第二階段進 攻(二)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2.進程三、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3.《馬關條約》的內容及影響:(1)內容:①割地:②賠款:③開口岸:④設工廠:(二)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三、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內容 危害割三地 進一步破壞中國領土主權,刺激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賠二億 加劇了人民負擔開四口 使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內地設工廠 直接掠奪中國原料和勞動力,嚴重阻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4.《馬關條約》的內容及影響(2)影響①進一步把中國推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②宣告洋務運動破產。地主階級尋求國家出路的探索不可能成功。(二)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三、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臺灣人民的反割臺斗爭5.臺灣人民的反割臺斗爭:基隆臺北臺南澎湖臺 灣 海 峽太 平 洋1895.5臺 灣1895.10劉永福——黑旗軍愿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臺民布告》1945年臺灣民眾慶祝光復1895年武裝起來的臺灣民眾(二)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三、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1.三國干涉還遼(2)結果:① 日本被迫歸還遼東半島,但向清政府索取 3000萬兩白銀“贖遼費”;② 為了支付 2.3 億兩白銀,清政府以高額利息向俄法銀行團、英德銀行團借款3億兩白銀。(1)國家: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漫畫俄國:企圖獨霸中國東北,策劃干涉;法國:履行對俄結盟義務,支持干涉;德國:意欲在遠東擴大侵略勢力,緩和與俄在歐洲的矛盾,支持干涉。四、瓜分中國的狂潮2.瓜分中國的表現(1)政治上:搶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概念闡釋】◆勢力范圍:也稱“利益范圍”。指帝國主義列強憑借軍事和經濟力量控制某國領土的一部或全部作為進行經濟掠奪或政治侵略的特殊地區,不許他國介入。——百度百科◆租借地:指帝國主義國家通過不平等條約,在他國強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時期使用和管理的地區。租借土地的主權不轉移,租借只在約定的期限內有效,在租借期內租方取得對領土的使用權。——百度百科(2)經濟上:資本輸出,掠奪鐵路和工礦利權。四、瓜分中國的狂潮熊代表沙俄太陽代表日本虎代表英國蛙代表法國腸代表德國鷹代表美國1898年愛國華僑謝纘泰繪制的《時局圖》四、瓜分中國的狂潮尋求國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強侵略的加劇探索出路侵略加劇農民階級:太平天國運動地主階級:洋務運動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瓜分中國的狂潮邊疆危機左宗棠收復新疆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本課小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br/>——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天國夢洋務夢中國夢太平天國運動和洋務運動的失敗,證明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不能領導中國取得獨立,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近代史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抗爭與探索史,一直到共產黨的成立,才領導中國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經歷了天國夢——洋務夢——中國夢的過程。本課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