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江西省宜春市部分重點中學高一(下)7月聯考數學試卷一、單選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若實數,滿足是虛數單位,則( )A. B. C. D.2.若角的終邊經過點,則的值為( )A. B. C. D.3.在中,為的中點,點滿足,則( )A. B. C. D.4.若,是兩個不同的平面,直線,則“”是“”的( )A. 充分不必要條件 B. 必要不充分條件C. 充要條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5.如圖,是由斜二測畫法得到的水平放置的的直觀圖,其中,那么原平面圖形中,邊上的高為( )A. B. C. D.6.在直四棱柱中,底面是矩形,,,,分別是棱,,的中點,則直線與所成的角的大小為( )A. B. C. D.7.任何一個復數其中,,為虛數單位都可以表示成其中,的形式,通常稱之為復數的三角形式,法國數學家棣莫弗發現,我們稱這個結論為棣莫弗定理若復數為純虛數,則正整數的最小值為( )A. B. C. D.8.在中,角,,的對邊分別為,,,且,若,,均為正整數,則的值為( )A. B. C. D.二、多選題:本題共3小題,共1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9.已知復數滿足,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B. 的虛部為C. 在復平面內對應的點位于第二象限D. 若復數滿足,則的最小值為10.已知函數,若函數為偶函數,則的值可以是( )A. B. C. D.11.如圖,在棱長為的正方體中,、分別是、的中點,是線段上的一動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 過點、、的平面截該正方體所得的截面面積為C. 點到平面的距離為定值D. 當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取得最大值時,三、填空題:本題共3小題,共15分。12.已知向量,,且,則實數的值為______.13.已知平面與平面間的距離為,是平面內的定點,,是平面內的動點,且滿足,,則的取值范圍是______.14.在中,是邊上的一點,且滿足,,,則的面積為______;若是邊的中點,則 ______.四、解答題:本題共5小題,共77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15.本小題分已知,且.求的值;若,求的值.16.本小題分已知,為單位向量,向量,.若,求;若,求與的夾角.17.本小題分已知函數的部分圖象如圖所示.求的解析式及單調遞減區間;將函數的圖象向左平移個單位長度,再將所得圖象上各點的橫坐標變為原來的倍縱坐標不變,得到函數的圖象若對任意的,,都有,求實數的取值范圍.18.本小題分如圖,在四棱錐中,平面,,,,,,點是棱上的一點不同于,兩點.求證:平面平面;若,求二面角的正切值;若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為,求的長.19.本小題分“費馬點”是三角形內到三個頂點距離之和最小的點,具體位置取決于三角形的形狀當的三個內角均小于時,使得的點即為費馬點;當有一個內角大于或等于時,最大內角的頂點為費馬點在中,內角,,所對的邊分別為,,,且.求;若,求的值;若的面積為,設點為的費馬點,求的最小值.參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因為,所以,結合,可得,所以.由可得,因為,所以.16.由題意,,為單位向量,由及,可得,解得,又,所以;由,及,可得,所以,則,所以,又,所以,設與的夾角為,則,因為,所以,即與的夾角為.17.設的最小正周期為,則有,解得,所以,解得.由題意知,所以,又,所以,,即,,又,所以,所以;令,,即,,解得,,即的單調遞減區間為,;將函數的圖象向左平移個單位長度,得到的圖象對應的函數解析式為,再將所得圖象上各點的橫坐標變為原來的倍縱坐標不變,得到的圖象對應的函數解析式為.當時,,所以,所以,,若對任意的,,都有,則,解得,即的取值范圍是.18.證明:因為,,,所以,,由余弦定理得,所以,所以,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又,,平面,所以平面,而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取的中點,過點作,垂足為,連接,,如圖所示.因為,所以,,,由知平面,而,平面,所以,,因為,,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因為,,,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所以為二面角的平面角.因為,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所以二面角的正切值為.在平面內,過點作,垂足為,連接,如圖所示. 因為平面,平面,所以,又,,平面,所以平面,所以為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所以,解得,所以,所以,,所以,又在中,由正弦定理得,所以.19.由及正弦定理得,,又,整理得,又,所以,即,,所以.由余弦定理得,即,即,又,由正弦定理得.所以,所以,因為,為三角形的內角,則,則.因為,所以的內角均小于,所以點在的內部,且,由,得,設,,則,在中,由正弦定理得,即,在中,由正弦定理得,即,所以,因為,所以,所以所以所以的最小值為.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