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蘇省蘇州市2026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之提分精準練(1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一、單項選擇題1.(2025·連云港)下圖漫畫《工學商打倒曹、陸、章》創作于1919年6月。該漫畫表明( )A.科舉考生積極備考 B.工人運動此起彼伏C.罷市風潮席卷全國 D.愛國群眾聯合斗爭2.(2025·連云港)系列主題電影《建黨大業》《長征》《百團大戰》《大決戰》《開國大典》共同再現了( )A.國共合作實現后的歡欣場景B.紅軍戰士過雪山草地的豪邁氣概C.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光輝歷程D.志愿軍奔赴朝鮮前線的宏偉氣勢3.(2024·宿遷)著名學者郭齊勇在評述《國史大綱》時說,即使在外患紛乘、國難深重的困境中,我國無數仁人志士仍然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企盼和信心,并以滿腔的熱忱為之奮斗。在20世紀早期,符合“外患紛乘”引發我國“仁人志士奮斗”的史實是( )A.鴉片戰爭 林則徐虎門銷煙 B.甲午戰爭 維新變法運動C.十月革命 中國共產黨誕生 D.巴黎和會 五四運動爆發4.(2024·南通)1920年春,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與李大釗等人多次座談,向他們介紹十月革命,使他們“看到了一個新型的社會主義革命的輪廓”。這反映( )A.新文化運動的逐步興起 B.中共成立使革命面貌煥然一新C.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 D.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顯著提高5.(2024·蘇州) 以下是鄧中夏早期經歷簡表。與這些經歷關系最為密切的歷史事件有( )◆1917年8月,投考北京大學,深受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影響。◆1919年9月,與愛國且傾向馬克思主義的進步學生在“曦園”工讀互助。◆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A.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 B.新文化運動 護國戰爭C.新文化運動 五四運動 D.五四運動 北伐戰爭6.(2024·鹽城) 某同學的歷史課堂筆記上記錄了“一、感知會議:確定黨的名稱”“二、感悟會議: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據此可知,該同學的學習內容是( )A.中共一大 B.遵義會議 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7.(2022·無錫)“至于偌大廣場,沒有擴音設備,三千學生如何集會?有稱站在天安門前石獅子頭上作演講的……現場中大部分人實際上聽不清演講內容,只是因為有很多標語,加上不時呼口號,知道大致意思。”結合下圖,判斷發生在中國近代的該歷史事件是( )A.二次革命 B.護國戰爭C.五四運動 D.一二 九運動8.(2019·鎮江)毛澤東指出:五四運動的杰出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一百年前的這場運動中,“不曾有的姿態”主要是指( )A.毫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B.農民階級成為運動的先鋒C.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反對一切外來的西方文化9.(2023·徐州)如圖揭示了( )A.五四運動的背景 B.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C.新文化運動的實質 D.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原因10.(2023·鹽城)時間軸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歷史。如圖中“▲”處應填寫的內容是( )A.五四運動 B.北伐戰爭 C.遵義會議D.中共七大11.(2023·南通)解讀歷史圖片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圖反映的歷史事件( )A.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 B.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C.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 D.推動了全國抗日高潮的到來12.(2025·儀征模擬)1920年8月15日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一刊物(下圖),其作用是( )A.改變了工人的境遇 B.宣傳了馬克思主義C.啟迪了農民的覺悟 D.掀起了新文化運動13.(2024·虎丘模擬)“……學子激揚焚佞府,群團奮起游街巷。眾工人,上陣露鋒芒,春雷響。……氣軒昂,哲與列強爭抗,抖擻中華民眾志,挫敗掠者千夫莽。”這首詞反映的歷史事件( )A.反映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 B.宣告了中國封建制度的終結C.為中共成立做了思想準備 D.推動了國共兩黨合作的實現14.(2024·南京模擬)“在6月3日北京學生與反動政府形成尖銳對立的情況下,愛國運動在廣度和深度上迅速發展,特別是工人群眾以罷工形式參加斗爭。”該“運動”是( )A.變法維新運動 B.義和團運動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15.(2024·贛榆模擬)下面是中國共產黨創建初期的部分活動記錄表。由此可知該時期中國共產黨( )時間 部分活動1922年5月 推動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922年7月 在廣東海豐成立第一個秘密農會1922年9月 組織并領導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A.積極參與國民革命運動B.以罷工形式反抗蔣介石的反動統治C.注重發動群眾進行革命D.在農村中廣泛地開展土地革命斗爭16.(2024·連云港模擬)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下列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創辦的工人刊物。由此可知,當時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意識到( )A.要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B.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C.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勝利D.在全國各地建立黨組織的重要性17.(2024·泰州模擬)“五四”一代革命青年狂熱推崇西方浪漫主義思潮及其自由抗爭精神。20世紀20年代初,中共黨內同志以“浪漫”形容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革命主張。延安時期,“革命的浪漫主義”被黨的領袖視作馬克思主義者必須具有的精神。據此可知,“浪漫”內涵的變化( )A.適應了現實斗爭需要 B.表明民眾革命意識增強C.助推了浪漫文藝興起 D.體現民主革命的曲折性18.(2024·建湖模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站在上海這座城市,可以“讀到”的歷史是( )①中華民國的成立 ②中共一大的召開③《南京條約》中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④五四運動中工人罷工、商人罷市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19.(2024·建湖模擬)“五四運動波及全國20多個省的100多個城市,處于抗爭中心的山東、長期遭受日本侵略的東北和上海郊區等地的農民也參加了斗爭,除少數親日派當權者外,青年學生、知識分子、工人階級、工商業者等幾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五四運動的浪潮。”該材料顯示的五四運動的特點為( )A.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B.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C.各族各界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的廣泛性D.弘揚民主與科學的持久性20.(2024九下·海門模擬)在黨的百年光輝歷程中,按照黨的章程和革命需要,黨召開了一系列重要會議,推動了中國從昨天走向今天、從今天走向未來的光明前程。中共二大最杰出的貢獻在于( )A.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B.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C.決定與國民黨合作D.提出明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二、非選擇題21.(2025·南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98年,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隨后,光緒帝發布了一系列變法詔令:裁撤冗官冗員,允許官民上書言事;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發展農、工、商業;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裁減綠營,訓練新式軍隊等。然而,變法觸動了守舊勢力的利益,慈禧太后發動政變,變法僅歷時103天就失敗了。———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材料二:從1915年開始,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一批進步的知識分子,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他們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新文化運動猛烈沖擊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摘自張海鵬主編《中國近代通史》材料三: 當代學者提出: “五四運動是第一次歷史巨變的補課,又是第二次歷史巨變的起點。”五四運動中,青年學生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廢除二十一條” “還我青島” “誅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等口號,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推動斗爭取得初步勝利。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摘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相關論述(1)依據材料一,概括戊戌變法在經濟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2)結合材料二與所學知識,說明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之間的內在聯系。(3)結合材料三及相關史實,談談你對“五四運動是第一次歷史巨變的補課,又是第二次歷史巨變的起點”這一觀點的理解。22.(2024·鎮江)伴隨著民族危機不斷加深,近代中國民族意識日益覺醒。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戰爭失敗的消息傳到我家鄉的時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經痛哭不止。……從前我國還只是被西方大國打敗過,現在竟被東方小國打敗了,條約又訂得那樣苛,這是多么大的恥辱啊!……當時正在北京會試的各省舉子紛紛集會、請愿,要求拒和遷都,變法圖強。——摘自吳玉章《辛亥革命親歷記》材料二 從巴黎和會的決議的禍害中,產生了一種令人鼓舞的民族覺醒,使他們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動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通過罷工和抵制日貨,迫使北洋政府屈服,6月7日被捕學生被釋放。——摘編自(美)芮恩施《一個美國外交官使華記》材料三 在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像抗日戰爭時期這樣,不管是漢族還是其他兄弟民族,不管是國內居民還是海外華僑,都聚結成一個整體去抵抗外來的侵略者。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的空前覺醒和團結,不但是戰勝日本侵略者的強大精神力量,而且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摘編自王樹祥《抗日戰爭:中華民族百年覺醒的新里程碑》(1)據材料一指出“戰爭”的名稱,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產生的主要影響。(2)據材料二指出“巴黎和會的決議”引發的歷史事件,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該事件“迫使政府屈服”的主要表現。(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抗戰時期中華民族空前團結的主要表現,并據材料三概括其影響。(4)綜合以上材料,指出近代中國民族意識不斷覺醒的根本原因。參考答案1-10 DCDCC ACAAA11-20 BBCDC BADCD21.(1)經濟措施:鼓勵興辦工礦企業,發展農工商業,編制國家預算;教育措施: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辦新式學堂。根本原因:變法觸動了封建守舊勢力的利益,缺乏堅實的社會基礎。(2)聯系: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思想統治,為五四運動奠定思想基礎;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傳播,深化了新文化運動的啟蒙影響。(3)理解:“第一次歷史巨變的補課”;辛亥革命未徹底反帝反封建,五四運動彌補了這一不足,是反帝反封建的徹底革命;“第二次歷史巨變的起點”:五四運動促進馬克思主義傳播,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奠定基礎。22.(1)戰爭:甲午中日戰爭主要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機);推動了戊戌變法(公車上書)(2)歷史事件:五四運動主要表現: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3)主要表現: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全民族抗戰)影響:推動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民族偉大復興(4)根本原因:民族危機不斷加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