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蘇省蘇州市2026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之提分精準練(14)人民解放戰爭一、單項選擇題1.(2025·蘇州)1949年3月,中共中央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向全體與會同志提出了“四不兩少”的要求:不做壽、不送禮、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平列。這些規定( ?。?br/>A.標志著黨的工作重心轉向農村B.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C.加強了中國共產黨的作風建設D.為抗日戰爭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2.(2025·揚州)1947年,黨中央在一份文件中規定:“鄉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鄉村農會接收,連同鄉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鄉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統一平均分配?!痹撐募牵ā 。?br/>A.《中國土地法大綱》B.《對日寇的最后一戰》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3.(2025·連云)系列主題電影《建黨大業》《長征》《百團大戰》《大決戰》《開國大典》共同再現了( )A.國共合作實現后的歡欣場景B.紅軍戰士過雪山草地的豪邁氣概C.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光輝歷程D.志愿軍奔赴朝鮮前線的宏偉氣勢4.(2024·鎮江)在下圖所示的戰役中,民眾踴躍地肩挑背負、小車推送,以供應人民解放軍的物資需要。該戰役是( ?。?br/>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D.渡江戰役5.(2024·宿遷)據下圖人物信息卡,推斷人物信息卡( ?。?br/>人物信息卡朱瑞(1905年-1948年),漢族,江蘇宿遷人,中共黨員。1948年10月1日,在參加義縣(位于遼寧錦州)戰斗中犧牲,時年43歲。他是解放戰爭中我軍犧牲的最高將領。A.百團大戰 B.遼沈戰役 C.淮海戰役D.平津戰役6.(2024·鹽城) 下列毛澤東詩詞能印證“南京解放”的是( ?。?br/>A.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B.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C.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D.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7.(2023·揚州)有學者在1946年9月寫到:中國共產黨正在試驗用不同方法將土地返還給耕者,為制訂一部總的土地法做前期準備。這部土地法是( ?。?br/>A.《天朝田畝制度》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C.《中國土地法大綱》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8.(2023·連云)1948年11月16日,毛澤東致電總前委:”此戰勝利,不但長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國局面亦可基本上解決。”“此戰”為( ?。?br/>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D.渡江戰役9.(2023·鹽城)陳毅在1948年的某次會議上指出:“去年我們這一反攻,帶決定性的勝利就是把蔣介石的戰略方針破壞了,把戰爭的包袱放到‘蔣委員長'頭上?!辈牧现械摹胺垂ァ敝傅氖牵ā 。?br/>A.躍進大別山 B.遼沈戰役 C.淮海戰役D.渡江戰役10.(2023·淮安)有學者指出:“有1億以上人口地區的農民獲得了土地,使人民解放戰爭取得了人力物力的豐富資源,成為我軍轉入戰略進攻并奪取全國勝利的基本保證。”下列與該學者的評論相關的是( ?。?br/>A.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B.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C.《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D.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11.(2023·蘇州)下圖是1949年4月27日民盟蘇州支部印發的《光明報·號外》(部分)。據此可知( ?。?br/>A.解放區完成土改農民踴躍參軍 B.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解放蘇州C.解放戰爭在全國范圍取得勝利 D.江南地區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12.(2022·鹽城)“截斷宿蚌路,殲敵于淮河長江以北,對敵人進行“中間突破”,加以各個就地殲滅”這一戰略方針指導了( ?。?br/>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D.渡江戰役13.(2025·海陵模擬)Deepseek成為2025年的年度熱點軟件,某歷史老師在課堂上用Deepseek即時創作了一首詩歌:“劉鄧雄師膽氣豪,決然躍進戰旗飄。千山難阻驅倭志,萬水豈攔逐蔣潮?!边@首詩描述的是( ?。?br/>A.遼沈戰役 B.百團大戰C.千里躍進大別山 D.渡江戰役14.(2025·鹽城模擬)歷史解釋是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下列選項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br/>A.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B.1948年11月中原解放軍與華東解放軍以徐州為中心發起淮海戰役C.1949年傅作義在中國共產黨的爭取下,接受和平改編。D.遼沈、淮海、平津戰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15.(2025·蘇州模擬)有關下面這幅圖所述歷史事件的意義,正確表述有( )A.粉碎了國民黨軍的重點進攻 B.國共之間戰爭態勢開始改變C.國共雙方戰略大決戰的開始 D.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16.(2025·灌南模擬)“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兵分三路,橫渡長江,占領南京,宣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边@表述的是人民解放戰爭的( ?。?br/>A.原因 B.影響 C.性質 D.成果17.(2025·棲霞模擬)“中國共產黨適時調整土地政策,并立法規定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并一定程度上限制富農的土地占有量。這為日后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辈牧厦枋龅氖录羁赡馨l生在( ?。?br/>A.國民革命時期 B.抗日戰爭時期C.解放戰爭時期 D.新中國成立初期18.(2024·東海模擬)1947年毛澤東飽含激情地說:“人民解放軍的主力已經打到國民黨統治區里去了……這是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斌w現這一戰略方針的軍事行動是( ?。?br/>A.紅軍長征 B.轉戰陜北 C.挺進大別山D.渡江戰役19.(2024九下·玄武模擬)陳毅在1948年的某次會議上指出:“去年我們這一反攻,帶決定性的勝利就是把蔣介石的戰略方針破壞了,把戰爭的包袱放到‘蔣委員長’頭上?!辈牧现械摹胺垂ァ敝傅氖牵ā 。?br/>A.躍進大別山 B.遼沈戰役 C.淮海戰役D.渡江戰役20.(2024·鹽城模擬)根據下圖反應的史實,確定一個研究主題( ?。?br/>A.抗日烽火遍九州 B.挺進中原揭序幕C.三大戰役展威風 D.百萬雄師過大江二、非選擇題21.(2025·寶應模擬)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木刻版畫材料二:在宣傳效用上,通過記錄型圖像敘事,用圖像將真實發生的事件記錄下來,在呈現的過程中加入思想的傳遞,以實現抗戰的宣傳動員作用;隱喻型圖像敘事塑造我黨正面形象,發揮政治宣傳作用;藝術型圖像敘事將政治、思想和價值觀念以一種隱性、柔和、巧妙的方式表達出來,以達到思想教化的宣傳作用。——摘編自馬爽《抗戰時期<晉察冀畫報>政治宣傳中的圖像敘事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兩幅版畫創作的歷史背景。(2)根據以上材料,歸納圖像敘事在當時特定時期的宣傳功能。22.(2024·南通模擬)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實踐中不斷走向成熟。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深入割據地區的土地革命,是在羅宵山脈中段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的基本條件,因為獲得土地是貧苦農民最強烈的渴望。而沒有土地革命,不滿足貧苦農民的要求,紅軍隊伍難以擴大,軍事斗爭難以堅持,根據地也難以鞏固和發展。(1)根據材料一,指出紅色政權能夠存在的條件。材料二 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現在的蘇維埃政府,實行民權政治,以期全國政權之統一。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統轄,并待命出動,擔任抗日前線之職責。——《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宣言發表的背景及影響。材料三 戰爭在第二年(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一九四八年六月)發生了一個根本的變化。已經消滅了大量國民黨正規軍的人民解放軍,在南線和北線都由防御轉入了進攻,國民黨方面則不得不由進攻轉入防御。戰爭第三年的頭半年(一九四 八年七月至十二月)發生了另一個根本的變化。人民解放軍在數量上由長期的劣勢轉入了優勢?!嗣窠夥跑姎灉鐕顸h兵力的速度大為增加了。——1949年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新年獻詞(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戰爭在第二年發生的 “根本的變化”,指出這一“變化”開始的標志性事件。你認為人民解放軍由“劣勢轉入了優勢”的原因有哪些?參考答案1-10 CACBB DCBAB11-20 BBCAB DCCAC21.(1)《減租會》: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實行減租減息政策。《燒毀舊地契》: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2)宣傳功能:記錄真實事件并傳遞思想以動員抗戰;塑造黨正面形象進行政治宣傳;以巧妙方式傳遞觀念進行思想教化。22.(1) 條件:土地革命;建立鞏固革命根據地;擴大紅軍隊伍,進行軍事斗爭。(2) 背景:日本侵略者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或日軍發動七七事變)。影響:推動了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推動了全民族抗戰局面的形成。(3) 變化:人民解放軍從戰略防御轉向戰略進攻(或國民黨由進攻轉入防御)。事件: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原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或正確的戰略戰術、正確的軍事策略);土地改革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廣大人民的支持);人民解放軍英勇作戰;國民政府和國民黨軍隊失去民心。(任答兩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