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變”在何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就變在前所未有、百年罕遇,變就變在立破并舉、滌舊生新。這個大變局,概括起來說,就是當前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全球治理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國際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近代以來最具革命性的變化。——《全面認識和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何成,《光明日報》“放眼世界,我們面對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習近平導入新課第23課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課標要求:理解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牢固樹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共同擔當,同舟共濟,共促全球的和平與發展。01.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追求02.時代問題——危機與挑戰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03.時代破題——合作與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目錄1公元1948年3公元1999年4公元2001年聯合國實施維和行動二十國集團成立上海合作組織成立2公元1991年蘇聯解體2015年,新開發銀行成立、亞投行成立5公元2009年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6公元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時空定位和平問題(東西問題):指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和東方社會主義陣營對峙的國際政治問題。發展問題(南北問題):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關系不平等的問題。關系: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保障,兩者相輔相成。一、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圖解歷史材料1:1985年,鄧小平在會見日本訪華團時說:“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和平問題是東西問題,發展問題是南北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東西南北四個字。——鄧小平《和平和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材料2: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和平發展大勢不可逆轉。——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2017年10月)和平:指世界的總體和平——關系人類的命運走向發展:指世界的繁榮與發展—關系人類的生存品質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保障相輔相成一、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結合課本第一段,回答二戰后和平與發展的成果:和平方面:1.二戰后未發生新的世界大戰;2.聯合國維和行動發揮重要作用;發展方面:1.世界范圍內經濟等各方面取得驚人發展;2.發展中國家在世界政治、經濟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一、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哪些因素保障了此階段的和平與發展?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全球和區域合作密切世界范圍內各方面大發展奠定基礎聯合國維和行動發展中國家是一支重要力量一、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人類也正處在一個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代。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金融危機陰云不散,發展鴻溝日益突出,兵戎相見時有發生,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陰魂不散,恐怖主義、難民危機、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自主學習】閱讀第二目,指出人類發展面臨著哪些挑戰?具體表現發展方面和平與安全方面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不足:發達經濟體需求萎縮,經濟復蘇乏力,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影響巨大南北差距和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民族、種族、宗教、領土)非傳統安全問題威脅持續蔓延:核擴散、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跨國刑事犯罪、氣候變化等海洋權益和極地資源爭奪等日趨激烈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二、時代問題:危機與挑戰可持續發展的挑戰世界經濟發展動力不足南北差距與貧富分化日益嚴重世界和平的挑戰地區熱點此起彼伏,難民問題日趨嚴重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海洋權益和極地資源的爭奪日趨激烈(2023·全國卷·35)一些發達國家認為,發展中國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長、對自然資源的盲目開采和短視的經濟政策是造成當今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環境問題“共同責任論”,要求發展中國家承擔與發達國家相同的環境責任。該主張意在A.公平公正地解決全球的環境問題 B.合理利用資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C.推卸發達國家應承擔的歷史責任 D.承認發展中國家的重要國際地位二、時代問題:危機與挑戰2015《巴黎協定》中國應對:“碳達峰”、“碳中和”、“風沙治理”、“新能源”……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加入《巴黎協定》以來,克服自身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困難,實施了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取得了積極成效。《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3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超過5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7.5%。數據顯示,中國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新能源車產銷量已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車保有量達1620萬輛,占全球一半以上。非化石能源發展迅速,《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23》顯示,2022年全國發電量8.7萬億千瓦時,非化石能源發電量達到36.2%。化石能源清潔利用水平也不斷提升。交通運輸、城鄉建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推進,生態系統碳匯能力不斷鞏固提升。——新華社:《<巴黎協定>首次全球“大考”中國“答卷”盡顯大國擔當》二、時代問題:危機與挑戰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立應對這些挑戰,也不能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2月19日,美國總統拜登在參加與歐洲領導人的視頻會議時,向世界發出“美國回來了”的宣告。同日,美國正式重新加入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并表示氣候問題將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重點之一。——【中國網評】美國重返《巴黎協定》,中美合作或現轉機。2021.2.27二、時代問題:危機與挑戰(1)措施:①傳統的全球治理機制:二戰后建立的主要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仍然發揮著全球治理的作用;②改革原有全球治理機制,加強國際協調,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心和正在解決的問題。1、建立全球治理機制1945年成立聯合國1945年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45年成立世界銀行1995年成立世界貿易組織(2)成效:已經出現了一些不同層次的國際治理組織和相應的治理機制。①全球層面:二十國集團(G20)②地區層面: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新開發銀行等三、時代破題:合作與共贏1、建立全球治理機制1999年成立的二十國集團,其宗旨是:促進工業化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對話;加強國際金融體系框架;促進經濟穩定持續增長。新開發銀行廈門金磚會議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其宗旨:維護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開展經貿、環保、文化等領域的合作;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大小國共同倡導,安全先行、互利協作、結伴而不結盟的新型區域組織2009年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四個新興市場國家首次會晤,稱金磚國家,2010年南非加入。其宗旨:開放透明、團結互助、深化合作、共謀發展;“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等。2015年成立新開發銀行。三、時代破題:合作與共贏(1)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2)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一步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2、中國方案我們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三、時代破題:合作與共贏重點探討1、內涵: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種全球價值觀,包含相互依存的國際權力觀、共同利益觀、可持續發展觀和全球治理觀。人類命運共同體2、理論來源:(1)理論依據:基于中國對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勢的準確把握。(2)思想來源:源自中華文明“以和為貴”“協和萬邦”的和平思想與和諧理念。(3)現實需要:為推動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給出的一個可供選擇的、理性可行的行動方案。(4)努力方向:為了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3、實踐:(1) 2013年中國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2) 2014年11月,中國設立絲路基金。(3) 2015年12月,中國倡議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4) 2019年5月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召開。三、時代破題:合作與共贏有人這樣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他們)將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個國家就是這艘大船的一個個船艙。世界各國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堅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鑒,承載著全人類共同命運的“地球號”才能乘風破浪,平穩前行。你同意這種理解嗎?談談你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識。同意。認識:“命運共同體”的外交理念和中國主張中國智慧,符合全人類的共同利益。這既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在和平的世界中發展自已,以中國自身的發展維護世界和平,中國主動承擔責任、謀求與世界共同發展的結果。“命運共同體”作為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夢想,包含平等互信的新型權力觀、合作共贏的共同利益觀以及包容互鑒的文明觀。主要表現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建軍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安全上,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經濟上,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文化上,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生態上,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重點探討人類命運共同體三、時代破題:合作與共贏4、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意義(1)“人類命運共同體”汲取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實現了理論的堅持和繼承。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繼承馬克思主義“自由人聯合體”理想,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和合”思想,將實現全人類的幸福作為終極目標。(2)“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取人類價值認同的最大公約數,倡導公平合理的新型國際關系。秉持和而不同的價值觀,倡導多種文明和諧發展,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基礎,是各國人民共有精神家園的最大公約數。(3)“人類命運共同體”超越“文明沖突論”“文明優越論”,倡導全球新型文明觀。文化多樣性是世界文明的本質特征之一,“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文明的交流互鑒,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牢固紐帶。(4)“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升中國的國際話語權,為塑造大國形象持續提供議題設置空間。“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把握世界未來發展趨勢,主動設置“和平發展、共同繁榮”議題,易理解、可接受,是融通中外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重點探討人類命運共同體三、時代破題:合作與共贏“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目標遠未完成,我們仍須努力。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本課小結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時代問題——危機與挑戰時代破題——合作與共贏發展方面和平與安全方面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南北差距和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安全威脅持續蔓延海洋權益和極地資源爭奪等日趨激烈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原有國際組織: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全球治理新的國際治理組織與機制全球層面:1999年二十國集團(G20)地區層面: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2009年金磚國家(BRICS)與2015年新開發銀行(NDB)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行動中國方案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原因制約戰爭的因素本課小結1、二戰結束后,美國主導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對全球經濟進行治理。20世紀7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組建的“七國集團”主導了全球經濟治理。1999年,成立了有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參加的“二十國集團”。這反映了( )A.發展中國家開始崛起B.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C.美國喪失經濟霸主地位D.世界格局由單極走向多極課堂練習B2、2009年7月7日,某位美國政治家在俄羅斯新經濟學院畢業典禮的演講中說:“對于以往相互抗衡的對手而言,相互建立持久的伙伴關系有很大的困難,改變我們的政府和官僚機構數十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習慣勢力,任務也十分艱巨。”這說明( )A.美俄關系走向緩和B.美國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C.冷戰思維依然存在D.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流課堂練習C3、“發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礎,是解決全球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的關鍵所在,只有實現全球協調、平衡、普遍發展,才能實現持久的和平與穩定。”下列符合材料的觀點的有( )①和平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②和平是發展的前提③發展經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 ④戰亂和沖突是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課堂練習A4、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201年1月16日至18日,亞投行開業儀式暨理事會和董事會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有關國家在與中國的貿易和投資中使用人民幣。這表明( )A.當前中國在經濟上主動融入西方經濟體系B.中國正逐漸取代歐美,主導世界經濟游戲規則C.是美國對世界經濟主導地位動搖的體現D.其順應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D課堂練習談談你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識。【參考答案】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戰略思想,是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人類發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國理念、中國方案,成為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不方向的鮮明旗幟。第一,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第二,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第三,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第四,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第五,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課后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