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11課 五四運動【課程標準】:通過了解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知道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認識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五四運動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內涵,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課前導入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五四” 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壯麗的事業,激勵著我們繼往開來。光榮啊,中國共青團,光榮啊,中國共青團。母親用共產主義為我們命名。我們開創新的世界。光榮啊,中國共青團每年的5月4日是什么節日?你知道它源于中國歷史上的哪一歷史事件嗎?學習目標1.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借助多元史料(如《新青年》文章、運動宣言、歷史影像等),精準定位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的時間節點、發展地域及關鍵事件,構建完整時空框架。2.歷史解釋、唯物史觀:結合近代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思想背景,剖析新文化運動對封建思想的沖擊、對思想解放的推動作用;全面解讀五四運動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性質,探究其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歷史必然性。3.家國情懷:了解陳獨秀、魯迅等新文化運動代表的斗爭精神,激發愛國與建設祖國的使命感,感受五四青年愛國情懷與責任感,增強家國情懷。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材料一:辛亥革命失敗后,袁世凱為了復辟帝制,極力推崇封建綱常名教,大搞祭天祀孔……分明掛了共和招牌,而國會議員居然大聲疾呼,定要尊重孔教。一時間,社會上“孔教會”、“經學會”等尊孔社團紛紛出現,形成了一股尊孔復辟逆流。——陳獨秀袁世凱稱帝后祭拜孔子1. 背景(1)政治:辛亥革命后政局仍然黑暗動蕩,袁世凱為復辟帝制掀起尊孔復古逆流;材料二: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歷程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2)經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根本原因)1. 背景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1. 背景材料三:“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凱復辟帝制,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我們中國多數國民口里雖然不反對共和,腦子里實在是裝滿了帝制時代的舊思想,如今要鞏固共和,非先將國民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一一洗刷干凈不可。——陳獨秀《舊思想與國體問題》刑場上觀刑的麻木民眾(3)思想:國民愚昧麻木,仍受封建思想文化束縛。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2. 概況時間開始標志代表人物主要陣地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陳獨秀 胡適 李大釗 魯迅北京大學 和《新青年》編輯部【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完成表格內容。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3. 內容——思想革命(一)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1)1918年5月,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揭露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號召人民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會。(2)李大釗發表《孔子與憲法》等文,歷數尊孔與憲法性質相悖之處,反對定孔教為國教。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3. 內容——思想革命(二)提倡民主和科學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陳獨秀專制愚昧和迷信口號民主德先生Democracy科學賽先生ScienceVSVS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3. 內容——文學革命(三)抨擊舊文學,提倡新文學,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人物 著作 核心思想《文學改良芻議》胡適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推倒陳腐、雕琢、艱澀的舊文學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文學革命論》陳獨秀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3. 內容——(后期)(三)宣傳馬克思主義《新青年》第六卷第五號封面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接連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在中華大地上第一次高高舉起了馬克思主義的旗幟。李大釗《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4. 意義材料一:這一次對封建主義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批判,其尖銳徹底的程度、所向無前的氣勢,遠遠超過辛亥革命時期。——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材料二:他們的著作(《新青年》)鑄成了一代年輕學生的信仰和態度,1919年“五四”運動后,這些學生是政治上的生力軍……——美國學者莫里斯材料三:在新文化運動的推動下,一批受過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開始反對包辦婚姻,主張婚姻自主;戀愛自由、婚姻自主成為一種時尚。社會上出現了許多抗婚、逃婚、離婚等現象。——《上海婦女志》【問題探究】結合材料,分析并總結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①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②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作用。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戊戌變法自強求富君主立憲民主共和民主科學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知識回顧技術制度思想特點: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經濟近代化政治近代化思想近代化“自我療傷”“溫藥慢治”“猛藥重治”“開顱洗腦”時空觀念二、五四運動的爆發1. 背景1918年,德國投降,一戰結束,協約國取得了勝利。戰勝國在1919年1月在法國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巴黎和會。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國也派代表參加。中國代表在巴黎和會上提出正當要求:① 廢除外國在華特權;② 取消“二十一條”;③ 收回青島主權等正當要求。顧維鈞陸征祥遭到拒絕,列強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二、五四運動的爆發【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完成表格內容。2. 爆發時間中心主力斗爭方式口號要求結果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發表宣言、示威游行、罷課嚴懲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北洋政府出動軍警鎮壓、逮捕“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軍警逮捕街頭講演的學生北京學生示威游行二、五四運動的爆發二、五四運動的爆發3. 擴大上海學生罷課上海商界罷市上海工人罷工(1)時間:(2)中心:(3)主力:(4)斗爭方式:1919年6月5日北京→上海學生→工人學生罷課、商人罷市、工人罷工民族工業發展,工人階級力量不斷壯大覺醒,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自主學習】結合教材,概括以下內容。二、五四運動的爆發4. 結果罷免曹、陸、章職務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釋放被捕學生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得到了實現,這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三、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1. 意義材料一:五四愛國運動后的一年中,馬克思主義在政治思想領域內迅速地擴大了自己的陣地,比較廣泛地在中國傳播,并迅速與中國的工人運動相結合,它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準備了中國共產黨。——彭明《五四運動與二十世紀的中國》材料二:中國工人階級在五四愛國運動中舉行的罷工斗爭,同以往的罷工斗爭最大的不同就是,工人們不再是為了增加工資,也不再為縮短工時而罷工。他們之所以實行罷工,是拯救瀕臨危亡的國家和民族。——常丕軍《四運動史話》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三、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2. 地位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1840年1919年1949年鴉片戰爭新中國成立五四運動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指導思想:領導階級:革命方向:三民主義資產階級資本主義社會新指導思想:新領導階級:新革命方向: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社會反帝反封建不徹底徹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袊嗣窈椭腥A民族從斗爭實踐中懂得,中國社會發展,中華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幸福,必須依靠自己的英勇奮斗來實現,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家國情懷本課小結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五四運動的爆發標志:《青年雜志》的創辦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魯迅、李大釗等主要陣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學內容: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提倡民族與科學;提倡文學革命影響: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過程時間:1919年5月4日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擴大:工人階級登山政治舞臺結果:初步勝利性質: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主義革命運動意義: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1.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以下最能反映其性質的口號是( )A.“外爭主權,內除國賊”B.“誓死力爭,還我青島”C.“取消二十一條”D.“拒絕在和約上簽字”A當堂訓練2.五四運動“是近代中國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運動,是近代中國人民覺醒的標志?!痹谠撨\動中發揮先鋒作用的是( )A.工人階級B.農民階級C.愛國商人D.青年知識分子D當堂訓練3.《北京學界全體宣言》中寫到:“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衽c全國同胞立兩個信條: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上述材料說明了( )A.太平天國運動打擊了清朝統治B.義和團運動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試題C.五四運動是全民參與的反帝愛國運動D.國民革命運動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C當堂訓練4.“五四運動改變了以往只有覺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覺醒的人民大眾的狀況,實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全面覺醒。”這一論斷揭示五四運動( )A.打開了進步潮流的閘門B.促進了廣大民眾的覺醒C.挽救了中華民族的危亡D.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B當堂訓練本課必背1.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時間、標志、口號、代表人物、重要陣地?2.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性質和意義?3.五四運動的導火線?4.最能體現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性質的口號?5.五四運動的主力和斗爭中心在前后期的變化?6.五四運動的的性質、特點和意義?7.五四精神是指?其核心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