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季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題答案及評分參考評分說明:1.本試卷非選擇題答案僅供參考。若考生的作答與本答案不同,可根據試題的考查要求比照本評分參考,制定相應的評分細則。2.學科專業術語、專有名詞寫錯不給分。外國人名、地名的書寫,除特定和約定俗成的之外,只要與其音譯相符即可。一、選擇題共28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D B C A D D C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D A B D C B D C A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 C A A B A C B D二、非選擇題共4題,其中第29題8分,第30題12分,第31題12分,第32題12分。29.錯誤之處1:圖A中遼、西夏地理方位表述錯誤(1分)理由:北宋時期,北方主要政權是遼和西夏,而遼在北宋東北,西夏在北宋的西北。(3分)錯誤之處2:金滅北宋時間表述錯誤(1分)理由:1127年,金軍攻破東京,擄走宋徽宗和宋欽宗,史稱“靖康之變”,標志北宋滅亡。(3分)錯誤之處3:圖C中元、金政權不存在并立(1分)理由:蒙古興起后,蒙古聯合南宋于1234年滅金。而1271年,忽必烈才建立元朝。(3分)(任選兩個理由即可)30.(1)材料一:實物史料(或一手史料);材料二:文獻史料(或二手史料)。(2分)歷史信息:川、滇、藏之間真實存在茶馬古道。(2分)(2)[答案一]判斷:認為茶葉是文成公主時期傳入西藏(1分) 依據:①藏史《西藏政教史鑒》記載"松贊干布之孫,始自中原輸入茶葉",按藏漢史料對照杜松孟波比文成公主早一年去逝。②今藏語“茶”的讀音與唐朝時茶的讀音一樣。(3分)[答案二]判斷:認為茶葉不是文成公主時期傳入西藏(1分) 依據:《舊唐書》記載文成公主帶入西藏的物品(是“服飾禮儀之美”,“紈綺”,“詩書”,“蠶種”,“酒、碾、硙、紙、墨、諸工匠”)沒有茶葉;②此外沒有其他文獻或實物可以印證文成公主帶茶葉入藏 (須結合其他材料進一步論證)。(3分)意義:促進了漢藏的友好關系和經濟文化交流(或推動了藏族地區的發展);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2分)(3)主題:民族交融;各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2分)31.(1)趨勢:由多樣走向統一(貨幣形狀由雜亂到統一);由金屬貨幣向紙幣方向發展;貨幣體系現代化。(2分,任寫兩點即可)[答案一]圖12(1分) 歷史價值:和同開珎是日本效仿中國唐代“開元通寶”錢鑄造的貨幣,說明唐朝時中日文化交流的頻繁與深入(或唐朝文化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是中日友好交往歷史的實物見證。(2分)[答案二]圖13(1分) 歷史價值:西夏貨幣是黨項族建立政權后仿照中原制度(北宋錢制)鑄造的,既有本土特色,又保留了西夏文化的印記(反映了西夏政權對中原文化的吸收與創新),是研究古代民族交融與貨幣發展的重要實物資料。(2分)[答案三]圖14(1分) 歷史價值:元朝至元寶鈔繼承并發展了宋代的紙幣制度,是研究元代經濟、印刷技術的珍貴資料。(2分)(2)特點:景德鎮是世界制瓷中心;產量大、種類多;應用進口原料進行創新;有針對外國市場的設計;與商幫緊密結合。(2分,任寫兩點即可)原因:景德鎮自宋朝就已經成為重要的制瓷業中心,制瓷業基礎較好;政府的推動;明清時期商幫興起;明清時期中國與歐洲建立直接商貿聯系;。(3分,任寫三點即可)(3)技術創新;政府政策;市場需求;國際形勢;自然資源;人民的辛勤勞動。(2分,任寫兩點即可)32.(1)北宋(2分)(寫宋朝給1分)(2)主題一:科技進步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創新推動社會發展;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2分)論述:印刷術的發明大大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對人類的文明歷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火藥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明,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解體。指南針發明,用于航海,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明的時代。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蒸汽機的明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使人類社會進入工業化時代。綜上所述:科技進步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8分)主題二:優秀中華文化澤被后人(優秀中華文化的影響)。(中國四大發明對世界影響深遠)(2分)論述:唐宋時期印刷術的發明大大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對人類的文明歷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火藥傳入歐洲,在歐洲資產階級戰勝封建主義,由封建主義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中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指南針發明,用于航海,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春秋時期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規范對中國社會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綜上所述:中國古代科技文化的成就,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推動了世界科技文化的發展。(8分)主題三:宋元時期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領先于世界(宋元時期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2分)論述:唐宋時期印刷術大大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對人類的文明歷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火藥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明,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解體。指南針發明,用于航海,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明的時代。綜上所述: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長期領先于世界,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8分)主題四: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充滿智慧和創造力。(略)2025年春季七年級期末質量監測5.“川中水車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繃以竹簡,旋轉時低則舀水,歷史試題高則瀉水”。材料描述的這種以水力作動力的藩溉工具是A.曲鞭犁B.翻車(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考試形式:閉卷)C.簡車D.秧馬6。唐朝洛陽設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尤以南市最盛,“其內一百二十行,三第I卷(選擇題56分)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貸賄山積”。這說明,當時洛陽選擇題共28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A.商業貿易繁榮B。城市布局對稱C.市民文化興盛D.政治制度完備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7。唐朝詩人李洞的詩作《繡嶺宮詞》:“春日遲遲春草綠,野棠開盡飄香玉。1.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之一,與示意圖(圖1)中?相關的歷史繡嶺宮前鵝發翁,猶唱開元太平曲。”與此詩有關的歷史人物是人物是南北朝 →唐朝五代十國圖1A。隋煬帝B.唐太宗C.武則天D.唐玄宗8。謝弗在《唐代的外來文明》中說:“在唐朝統治的萬花簡般的三個世紀中,A漢武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宋太祖幾乎亞洲的每個國家都有人曾經進入過唐朝這片神奇的土地。”下列能印正這2.圖2為陌朝糧倉分布示意圖,影響圖中一論述的史事是糧倉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鑒其六次東渡日本傳授佛經B.玄奘西行取經游歷100多個國家A.漕運體系C.馬可·波羅在中國生活了17年D.有70多個國家與唐朝有來往B.糧食產地圖29,據表2內容判斷,該單元的學習主題是C.地理氣候廣表2課時子耳D.政治地位單元主題:第2深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女皇帝武則天、“開元盛世3。中國民間自古有給小孩佩戴“長命鎖”的風俗,這寄托了家族對子孫后代經濟的紫榮、民族交往與交融、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的期盼。圖3是一枚銀質的“長命鎖”,它反映了7第3課文學藝術A.書法藝術上的杰出成就第4課遣唐使和鑒真東渡、唐與新羅的關系、玄獎西行B.白銀逐漸成為主要貨幣A.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C.古代手工業技術世界領先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D.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D.科舉制對百姓生活的彤響10.易中天指出:“如此盛世,讓日漸年邁的唐玄宗志得意滿,他沉醉于《凳4.由表1可見,唐朝走向興盛的政治原因是裳羽衣曲》,癡迷于和楊貴妃的二人世界,任用奸臣·,而邊地胡人起兵范表1圖3陽。”材料敘述的事件店太宗勒于政事,虛心納諫,蔣賦尚儉A.導致了唐朝的直接滅亡B。導致了藩鎮割據的形成C.完成了經濟重心的南移D.阻礙了民族之間的交融武則天破格用人,廣開入仕之舉,重視發展生產11,中國空間站的問天實驗艙“問天”之名取自于先秦詩人屈原的長詩《楚辭天唐玄宗整頓吏治,改蘋稅制,注重文救問》:2022年冬奧會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的設計靈感源于敦煌壁畫中的“飛A.知識分子重視數育B.統治者勵精圖治天”,均突出中國元素,彰顯了我因源遠流長的C.人民群眾獻言獻策D.唐王朝革新制度A,思想理論B.政治制度C.文化底蘊D,經濟繁柴(七年級歷史)第】頁共日(七年級歷史)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答案.docx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圖片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