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八年級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1.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下面的出土文物從器物造型和圖案設計上可以印證我國原始居民(”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潴紋陶缽山東日照東海喀遺址重慶巫山出土的筒形瓶出土的蛋殼黑陶杯A.會制作彩陶B.開始飼養家禽家畜C.會農業種植D.具有樸素審美觀念2.下列兩幅圖片反映的時代特征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鐵農具春秋時期穿有鼻環的牛尊A.城市的發展B.生產力進步C.商業的繁榮D.兼并戰爭不斷3.觀察下面“德”字演變(部分)示意圖,可以得出()的德德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①②③④A.①所展示的文字類型最早出現在夏朝B秦始皇將字體②作為全國的通用文字C.“德”字演變體現漢字發展一脈相承D.④字體的代表作是王羲之《蘭亭集序》4.陸龜蒙(唐代農學家、文學家)著《耒耜經》記載“…轅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曰評。進之則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則箭上,入土也淺.…江東之田器盡于是”。下面能夠印證該記載的是()A.漢代畫像磚拓畫B.唐莫高窟壁畫素描C.宋朝秧馬D.清耕織圖(局部)5.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以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下列屬于研究遼宋夏金元時期歷史的第一手史料是()A.《岳飛抗金》歷史劇B.錢維城的《平定準噶爾圖卷》C.出土的壁畫《契丹人引馬圖》D.《資治通鑒》譯注本6.《南京條約》簽訂后,清政府照會英國:“從此萬年和好,兩國無爭矣。”這表明清政府()A.未能認清英國的侵略本性B.開始向西方學習C.給予英國片面最惠國待遇D.成為洋人的朝廷7.有學者認為,洪秀全和他的戰友與腐敗的清政權相抗。曾一度號召起廣大民眾的參與,表現出某種歷史的進步性。這里的“進步性”主要指太平天國運動()A.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B.轉戰大半個中國C.是規模最宏大的農民戰爭D.堅持斗爭十四年8.1900年,《Puck》雜志上刊登了一幅發人深省的漫畫,漫畫以動物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國際勢力對中國的態度和中國的困境。當時的社會背景是()A俄國通過第二次鴉片戰爭侵占中國大片領土B.太平天國起義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C.義和團運動爆發,列強趁機進一步瓜分中國D.《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9.觀察下表可以得出的歷史信息是(宣布獨立時間省份(地區)宣布獨立時間省份(地區)1911年10月22日湖南、陜西1911年11月3日上海1911年10月29日山西1911年11月4日貴州、浙江1911年10月30日云南1911年11月5日江蘇1911年10月31日江西944A.辛亥革命得到了全國各地的積極響應B.標志辛亥革命已完全推翻清王朝的統治C.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禮教的統治地位D.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有共5頁】第1頁八年級期末答案(2025.7)1—5DBCBC 6-10AACAB 11-15CDBCC 16-20CCACC 21-25DACDA26.(16 分)(1)示例:事件:①中共一大;意義: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4 分)(2)革命新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新社會制度:社會主義制度。原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人從實際出發總結經驗做出正確的抉擇。(4 分)(3)排序:④③⑤②① 選擇④ 《地道戰》放映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民的智慧,利用有利地勢,使日軍攻防無措,疲于奔命。(6 分)(4)示例:有利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傳承革命文化,有利于學習勇于實踐探索的開拓精神、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以及舍生取義的獻身精神等。(2 分)27.(17 分)(1)①《馬關條約》; ②九一八事變;③七七(盧溝橋)事變。(3 分)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2 分)(2)三大改造的完成;(1 分)實質: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轉變;(1 分)影響: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確立起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任兩點即可,2 分)(3)一五計劃的實施(1 分);①,設立經濟特區,深圳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或②,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2 分)(4)依據:不同時期的國情(1 分)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主要內容: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2 分)影響: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鞏固了人民政權,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任一點即可,2 分)28.(17 分)(1)共同目標: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標志性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 分)(2)站起來:③;富起來:①④;強起來:②⑤。(5 分)(3)①鄧小平理論;②中共十九大。 (2 分)(4)答案示例:觀點:新中國外交成就輝煌(1 分)事件:②⑤(1 分)論述:1955 年,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萬隆會議,這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會上,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1972 年,尼克松訪華,雙方簽署了《聯合公報》,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兩國實現邦交正常化。接著,許多國家紛紛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出現了與中國建交的高潮。可見,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和正確的外交政策,新中國的外交取得了輝煌成就。(4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答案.docx 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卷(圖片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