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6卷第5號《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1919年9月)摘錄目錄馬克思學說馬克思學說批評俄國革命之哲學基礎(下)我為什么要做白話詩?馬克思傳略我的馬克思主義觀老子的政治哲學1919年后的《新青年》有何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一、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山東 青島 1919 沈泊塵 作評論一:中國人民抗日史的第一步——盡管是以和平的形式進行的抵抗。評論二:是由中國的工人階級、學生群眾和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等在內的不 同“社會勢力”組成的一個統一戰線領導和參加的革命運動。根據漫畫與評論,想想這是哪一歷史事件?根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探究五四運動的導火線?一、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小組活動:根據圖片,討論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一、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國際:①一戰期間日本加緊侵略中國;②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政治原因: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經濟基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思想基礎:新文化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國內1、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一、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時間 中心地點 主力 斗爭形式 要求時間 中心地點 主力 斗爭形式 結果5月4日-6月4日學生北京示威游行(罷課)外爭主權內懲國賊等(口號)6月5日起上海工人階級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釋放,罷免,拒簽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工人階級結果被捕一、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2、五四運動的過程“五四”運動演變為全國性群眾運動,體現了廣泛的群眾性,促進了民眾的新覺醒。國事如此,無心整容,請君不必光顧。——上海某理發館貼出的告示罷市救國,不辦賣國賊不開行;為良心救國,犧牲私利。——上海商人罷市標語、口號不準在路行丐,免妨礙國人救國行動;罷市期內,無失竊之事一、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拒絕簽字廢除21條還我青島誓死力爭帝國主義---反帝北洋軍閥政府---反封建3、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徹底的斗爭精神徹底的革命性一、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材料1:五四運動的杰出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新姿態,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材料2:五四運動是第一次歷史巨變的補課,又是第二次歷史巨變的起點”。——彭明《五四運動史》結合以下材料,思考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一、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4、五四運動的意義90年前爆發的五四運動,孕育了愛國、民主、進步、科學的偉大五四精神。——《李長春:在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北京學界全體宣言》羅家倫起草 (1919年5月4日)人類之生事愈繁,所需于抵抗力者尤巨...蓋失其精神之抵抗力,已無人格之可言;失其身體之抵抗力,求為走肉行尸,且不可得也...抵抗力之薄弱,為最深最大之病根。——陳獨秀《新青年》這次運動里有三種真精神,可以關系中國民族的存亡。第一,這次運動是學生犧牲的精神。第二,這次運動是社會裁制的精神。第三,這次運動是民族自決的精神。——羅家倫《 “五四運動”的精神 》五四精神抵抗精神一、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5、五四精神活動1:思考以下幾張圖片之間的關系一、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6、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五四以后,民主與科學的觀念開始成為中國人的一種基本價值觀念。沒有人敢公開反對民主與科學。——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 鄭大華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風起云涌。——1921年2月 25日《東方雜志》一、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6、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活動2:簡要介紹圖中人物在馬克思主義宣傳中所作的貢獻李大釗陳望道毛澤東有三本書……,建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這三本書是:《共產黨宣言》,陳望道譯……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1920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們組織起來了。——摘編自斯諾《紅星照耀中國》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外部條件: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共產國際的支持【思考】結合書本內容和圖片,分析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陳獨秀組織基礎: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階級基礎: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工人階級隊伍壯大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時間:1921年7月23日。地點:上海法租界,后移至浙江嘉興南湖游船上。內容:①通過綱領,確定了中國共產黨這個名稱。②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③選舉產生黨的領導機構,陳獨秀任書記。建黨:中共一大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最低綱領: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最高綱領:用階級斗爭的手段,鏟除私有財產制度,達到共產主義社會。中共二大中共一大”時無產階級專政懸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時就腳踏實地了——找到了中國的實際并決定了黨要走的道路。——陳獨秀★ 中共“二大”,修正黨的綱領,提出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產物。問題:怎樣理解陳獨秀所說的中共二大時就腳踏實地了?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必須支援工人階級,直到社會的階級區分消除為止;(2)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階級斗爭結束,即直到消滅社會的階級區分;(3)消滅資本家私有制,沒收機器、土地、廠房和半成品等生產資料,歸社會公有;(4)聯合第三國際。—《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192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無產階級政黨。他的目的是要組織無產階級,用階級斗爭的手段,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中國共產黨……幫助民主主義的革命運動……目標是:(一)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二)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1922)從中共一大和二大的文件來看,這個新創建的政黨對中國革命提出了哪些新的構想 反映出中國革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它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斗爭之所以屢遭挫折和失敗,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一個先進的堅強的政黨作為凝聚自己力量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局面。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中國人民有了強大的凝聚力量,中國命運有了光明的發展前景”。——《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產黨的誕生帶來了什么開天辟地的新希望?新領導階級:無產階級新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新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新奮斗目標:實現共產主義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過了關于國共合作問題的決議。材料一 工人階級尚未強大起來,自然不能發生一個強大的共產黨……以應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議決中國共產黨須與中國國民黨合作,共產黨黨員應加入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議決,此次全國大會亦通過此議決。——《關于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材料二 廣東根據地的這種危機形勢使孫中山增加了爭取蘇聯援助的緊迫感……一方面,孫中山需要蘇聯的援助,另一方面,內外交困的局面也促使孫再度對俄國人的組織宣傳方法發生興趣。——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問題:根據材料,分析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原因①中國共產黨實力弱小②國民黨迫切需要蘇聯援助③共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三、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意義:以“打倒列強,除軍閥”(反帝反封建)為目標的國民革命席卷全國。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標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舊三民主義 新三民主義民族 反滿 反對帝國主義民權 建立共和國 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享有民權民生 平均地權 節制資本,耕者有其田國民黨三大政策: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新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是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三、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國共合作開創中國革命新局面:共產黨幫助國民黨組建省、市、區各級地方黨部,許多共產黨員擔任負責人。在蘇聯和中共的幫助下,孫中山在廣州建立黃埔軍校,培養了大批軍事人才,建立“黨軍”。以黨治國以黨建軍三、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1925成立國民政府1926國共合作北伐19274.12蔣介石反革命政變19277.15汪精衛分共珠江流域廣州長江流域上海武漢由 南 向 北國民革命的高潮——北伐戰爭(192-1927)高潮失敗三、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材料 在意識形態子系統中,國共兩黨均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目標。國民黨只想利用群眾大革命打倒軍閥,結束割據,但并不希望橫掃地主階級,北伐一勝利,就要求停止革命。共產黨則與群眾運動中工會、農會干部之利益一致,要徹底消滅資本家和地主。隨著群眾運動的發展,國共兩黨的矛盾也越發尖銳,最后達到勢不兩立的地步。——金觀濤《開放中的變遷》【拓展】國民革命失敗及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的原因根本原因:兩黨在階級性質和革命目標的根本分歧。客觀原因:帝國主義及其支持下的國民黨右派力量十分強大。主觀原因:1.共產國際的指示下,對國民黨妥協退讓,忽視掌握軍事力量的重要性。2.中共處于幼年時期,不善于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三、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本課小結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國民革命(北伐戰爭)一個開端一次傳播一個政黨一次革命高潮一次合作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1、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天津總商會于6月9日發出布告稱:“對于外交失敗,懲辦國賊,惟有以罷市為最后要求。本會鑒于人心趨向,局勢危迫;無可挽回,當即決定自明日起罷市?!睂ι鲜霾牧辖庾x正確的是( )A.商人是五四運動的領導者 B.五四運動的中心已從北京轉移到天津C.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 D.“罷市”是商人愛國行動的一種方式D2、在廣州召開的中共三大指出,當前中國“資產階級不能充分發展,因之無產階級也自然不能充分發展,階級分化不充分的全國人民,皆受制在資本帝國主義,及本國軍閥之下,不能不要求經濟發展而行向國民革命”。這說明中國共產黨( )A.適應國情調整革命策略 B.總結經驗教訓開展武裝斗爭C.統一認識促進經濟發展 D.根據矛盾變化擴大階級基礎A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