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啟用前注意保密汕尾市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質量監測七年級歷史試題本試卷共8頁,33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8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自己的學校、姓名和班級填寫在答題卡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隋場帝下詔討伐高麗,“發江、準以南民夫及船運黎陽及洛口諸倉米至涿郡,舳艫相次千馀里,載兵甲及攻取之具,往還在道常數十萬人”。由此可知A.江南成為隋朝經濟重心B.征伐高麗導致隋朝滅亡C.大運河可用于軍事運輸D.大運河有利于中外貿易2.隋朝末年,許多老百姓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斷手斷足的方式,時稱“福手福足”。這種現象可以用來分析()A.隋朝滅亡的原因B.隋朝律法的嚴酷C.農民起義的規模D.隋朝人口的流動3.唐朝重視對官員的考核,道德方面的標準為“四善”:“一曰德義有聞,二日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稱,四日恪勤匪懈。”這有利于A.完善科舉制度選才途徑B.立儒學為正統思想C.擴大寒門子弟入仕機會D.約束官員整頓吏治【七年級歷史試題第1頁(共8頁)】4.唐朝增加科舉考試的科目,設置如明經、進士、秀才、明法(法律)、明算(數學)、童子科(神童)、道舉(道家)、武科等數十種科目,擴大了應試的范圍和人數。這表明唐朝()A.考試流程規范化B.考試難度等級化C.人才選拔多元化D.科舉內容固定化5.公元781年,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死,其子李惟岳請為留后,藩鎮傳子。德宗不允,戰事遂起。李惟岳雖兵敗被殺,但在瓜分成德領地時,諸將不服,叛亂再起。這表明()A.削藩政策不合時宜B.中央集權遭遇挑戰C.唐朝藩鎮可以世襲D.唐朝亡于藩鎮割據6.安祿山是胡人,因通曉多族語言成為邊境互市牙郎(翻譯及中介),曾因盜羊被抓,后因驍勇巧酷受唐玄宗信任,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的經歷反映了唐朝()A.開明的民族政策B.完善的科舉制度C.穩固的邊疆防線D.繁榮的對外貿易7.唐朝天文學家僧一行,測算出了地球子午線的長度,主持編制了《大衍歷》,這是當時最好的歷法,形成了我國成熟的歷法體系,為后世所仿效。這表明A.唐朝以前未有成文的歷法B.人類對地球的研究開始于唐朝C.唐朝天文學領域成就輝煌D.《大衍歷》成為世界通行的歷法8.題8圖為陜西西安出土的一組彩繪陶打馬球女俑,女子著緊身服騎馬,手中木質球杖已朽失,胯下的馬膘肥健壯,策馬擊球的身姿栩栩如生。這組文物體現了唐朝(題8圖A.剛健豪邁的社會風氣B.奢靡無度的宮廷生活C.開放包容的中外交流D.和諧交融的民族關系【七年級歷史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