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中國·故宮埃及·金字塔約旦·佩特拉古城印度·泰姬陵雅典·帕特農神廟美國·自由女神像思考:世界上如此豐富多元的文明是如何產生的?何謂文明?文明是人類文化和社會發展的一個新階段。這一階段的特征是:物質資料生產不斷發展,精神生活不斷豐富,社會分工和分化加劇,由社會分工和階層分化發展成為不同階級,出現強制性的公共權力——國家。文明是在國家管理下創造出的物質的、精神的和制度方面的發明創造的總和。一、人類文明的產生農耕畜牧的產生及其傳播示意圖一、人類文明的產生生產力進步原始社會:采集漁獵文明社會:栽培谷物,馴養牲畜農業和畜牧業產生(文明產生的前提)(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變成生產者)定居早期城市手工業、商業發展國家政府—政治制度軍隊—強制機關生產率提高剩余產品出現私有制出現階級文字(記事管理)上層(統治者)下層(被統治者)西亞:麥、豆; 南亞:芋頭;中國:稻、粟美洲:玉米、南瓜一、人類文明的產生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美索不達米亞(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之間)、古埃及(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之間)、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之間)、中國(公元前2000年開始)、古希臘(公元前800年——公元146年)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發源地”。這是學術界普遍認同的說法。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結合上圖分析古代文明區域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點?又可分為哪些類型?特點:大多鄰近大河流域;基本位于中緯度、北溫帶;類型:海洋文明、大河文明(農耕文明)1、西亞—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文明“美索不達米亞”《圣經》稱為“伊甸園”,古希臘語,意為“兩條河中間的地方”,故又稱為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發源于小亞細亞東部(土耳其境內)亞美尼亞高原,緩慢地經過南部平原。在離入海口約190公里處匯合,注入波斯灣。兩河帶來的巨量泥沙在下游不斷淤積,形成了遼闊的大平原。把一片干早貧瘠的地區變成了西亞唯一的沃土肥田。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古巴比倫文明成就政治:文化:1.君主專制制度2.《漢謨拉比法典》《漢謨拉比法典》被刻在一塊巨大石柱上,豎立在巴比倫的一座神殿里,現在收藏于巴黎盧浮宮。……石柱中部用楔形文字刻著法典的具體條文,法典共有正文282條,對刑事、民事、貿易、婚姻、繼承和審判制度等作了詳細的規定。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4.數學:蘇美爾人發明了60進位制1.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2.文學作品: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詩——《吉爾伽美什》3.傳說:洪水和方舟傳說楔形文字1、西亞—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文明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2、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尼羅河流域南有高原,北鄰地中海,西靠沙漠,東接阿拉伯半島。全年干旱少雨。水源完全要靠尼羅河。政治上: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實現統一,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官僚系統(法老具有至上的權威)文化上:文學:有豐富多彩的神話和文學故事;文字:象形文字;歷法: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建筑:金字塔;數學:能夠計算圓周率,開平方根;書寫材料:紙莎草是古埃及主要書寫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資。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猖獗的洪水呀,沒人能和它對抗,它使蒼天動搖,使大地顫抖……莊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來將它淹沒。——蘇美爾詩歌向你致敬,尼羅河,你來自大地,孕育了埃及!用你神秘的方式,帶來了肥沃的土壤,使得追隨者歌唱!——古埃及詩歌恐懼、悲觀自信、樂觀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尼羅河……這些自然屏障使它得到了特別好的保護……尼羅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紐帶,把整個流域地區連接成一個穩定、有效的整體……尼羅河每年可以預知且又水勢平緩的泛濫則助長了埃及人的自信樂觀。……建造這些金字塔時熱情很高,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正在為一位能夠決定他們共同幸福的神建造宅邸。……法老始終被認為是眾神之王……其權力亦被神化,他的話就是法律。——【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學出版社思考:尼羅河流域與兩河流域的環境有哪些區別?地理環境:自然屏障;交通方便;河水泛濫周期穩定人文環境:整體環境更安定;人們樂觀自信;法老地位神圣;信永恒。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埃及是一個長時間處于同一王朝統治下的統一的大河流域國家……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不同,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命運,不受外界的干涉……而且,尼羅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紐帶,把整個流域地區連接成一個穩定、有效的整體。尼羅河平緩的水流使北上航行極為容易,而盛行的北風、西北風又使返航毫不費力。——[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探究:自然地理環境(河流)對文明有何影響?古代兩河流域古代尼羅河流域經常受到外族入侵、帝國更換頻繁、充滿不安全感長期統一、政權較為穩固、航行便利、生活較愜意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印章文字達羅毗荼人哈拉帕摩亨佐·達羅印度河流域文明時間:成就:前3千紀印章文字(公元前2001-3000)3、古印度文明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梵文佛教創立于公元前6世紀喬達摩 悉達多(尊稱 “釋迦牟尼”)雅利安人入侵《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貝葉經3、古印度文明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幾乎沒有權利受奴隸主階級剝削和奴役干最低賤的職業婆羅門(第一等級)貴族掌握神權剎帝利(第二等級)把持國家軍事和行政大權(國王、武士、官吏)吠舍(第三等級)(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祭司)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一、二等級首陀羅(第四等級)(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賤民”(不可接觸者)種姓制度3、古印度文明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種姓制度貴賤分明、職業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2.影響:有一個理發師之子愛上了離車族(譯為“邊地主”)的一個少女。他的父親勸告他說:“我的兒子,你不要把愿望執著在辦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發匠之子,屬低級種姓(首陀羅),而離車族之女屬高級出身,乃剎帝利之女,因而她是不能和你匹配的。我給你找另外一個與你屬同一種姓和家庭之女。”理發師的兒子由于沒有達到自己的愿望憂郁而死。——《佛本生經》1.特點:2016年2月21日,印度北部哈里亞納邦警方與要求增加種姓配額的賈特人(屬于剎帝利)示威者發生沖突,有10人死亡,另有150人受傷。當今的印度政府為了促進社會公平與減少對低種姓人口的歧視,在公共部門給予底層種姓族群一定配額的工作,不過這也引起其他一些高種姓族群的不滿。甘地曾說:“我想建立一個連窮人也承認的自己國家的國家”。“在這個國家里人們無高低貴賤之分,所有人都可以自己自由接觸”對印度社會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3、古印度文明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克里特島邁錫尼雅典斯巴達海洋文明四大文明古國:大河文明愛琴海巴爾干半島特洛伊地形:經濟:政治:多山少平原不利于大國興起手工業商業民主政治地理環境 ≠ 決定因素民主政治寡頭政治克里特邁錫尼文明愛琴文明希臘文明歐洲文明4、古希臘文明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我們的制度之所以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 ——伯利克里①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少數人的民主(實質);② 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權利;③ 婦女、奴隸、外邦人被排斥在外;評價雅典民主政治公民直接參政進步性:局限性陶片放逐法4、古希臘文明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之死》(油畫)古希臘哲學柏拉圖蘇格拉底4、古希臘文明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古希臘哲文學、史學神話希羅多德(“史學之父”)修昔底德《歷史》《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政治史傳統奠基人)4、古希臘文明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長處、優點。絕無優劣之分。” 如何看待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文明是平等的,要尊重各國各民族文明。文明是包容的,要積極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如何看待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產生: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民主政治前提:農業畜牧業的產生(生產力發展)階級的產生、國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現特點:多元發展大河文明海洋文明環境: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經濟:農業發達政治:代表:①西亞兩河流域②北非尼羅河流域③南亞印度河恒河流域④中國黃河長江流域環境:經濟:政治:多山 少平原 ,不利于大國興起工商業發達代表:巴爾干半島南部愛琴海中部分島嶼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古希臘文明自然環境對文明產生重要影響,但非決定性本課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