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16世紀中期歐洲人繪制的世界地圖什么是世界史?美洲世界歷史是以世界全局的觀點,綜合考察世界各國和各地區、各民族的歷史,研究和闡明人類歷史的演變,揭示演變的規律和趨勢。交流、融合、侵略、反侵略、戰爭1、內涵:2、特征:所謂歷史的橫向發展,是指歷史由各地區間的相互閉塞到逐步開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聯系密切,終于發展成為整體的世界歷史這一客觀過程而言。——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總序》什么是世界史?第一單元 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第二單元 中古時期的世界第三單元 走向整體的世界第四單元 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第五單元 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第六單元 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第七單元 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第八單元 20 世紀下半葉世界的新變化第九單元 當代世界發展的特點與主要趨勢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世界古代史:人類各地基本處在相互隔絕和孤立分散狀態,但也通過戰爭、貿易等途徑建立了初步的聯系。世界近代史:西方通過殖民征服,逐步把世界聯結為一個整體。到19世紀末,終于形成了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世界各地均被納入該體系之中。世界現代史:人類社會遭受前所未有的戰爭浩劫和取得空前發展的世紀。教材結構第一單元:古代文明的產生和發展第1課: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歷史的二維性時間:人類文明的產生——公元前6世紀空間:P3地圖第2課: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單元結構第一單元 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古代早期文明的特點?地理位置有何共同點?基本位于中緯度、北溫帶,大多鄰近大河流域中國文明約BC2070年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約BC3500年古印度文明約BC2500年古埃及文明約BC3500年古希臘文明約BC2000年一、古代文明的產生哪個例外?基本獨立發展;明顯多元的特征奧西里斯身份之一:尼羅河神阿匹斯(孟菲斯圣牛):豐收之神、主神普塔的使者《康熙耕織圖》之耕圖17鏈枷,農民打麥的工具農業本身不是文明,但農業一定引發文明。——錢乘旦一、古代文明的產生為什么說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是人類邁向文明的前提?采集漁獵農業畜牧業農業與手工業的分工定居早期城市剩余產品私有制生產力私有制文明階級矛盾國家文字管理記事爭奪土地、資源部落戰爭重要 標志一、古代文明的產生古文明發源地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和交通條件的限制,古代各個文明基本獨立發展,表現出明顯的多元特征。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點【活動】小組探究請各位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由討論,結合課本歸納以下表格,制作四大古代文明的“區域名片”。文明名稱 時間 地域范圍 自然環境 早期文明發展的表現 政治 文化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點文明 名稱 時間 自然 環境 早期文明發展的表現 政治 文化蘇美爾及古巴比倫文明BC3500 最初文明BC2900 城市國家BC18C 古巴比倫干旱少雨,但有美索不達米亞平原1、漢謨拉比:君主專制制度2、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完整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點1.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神)為了人民的利益呼喚我的名字:漢謨拉比,虔誠的、神所敬畏的王子,(任命我)令正義在大地上出現,摧毀罪惡,以便那些強者不能欺辱弱者,(正義)升起像太陽神照耀著黑暗籠罩下的人們,給大地帶來光明。——《漢謨拉比法典》前言自由民從自由民之子買得或為之保管金或銀,或奴隸,或牛,或羊...或無論何匱乏物,而無證人及契約者,是為竊賊,應處死。——《漢謨拉比法典》第7條如果一個人傷了貴族的眼睛,還傷其眼。如果一個人折了貴族的手足,還折其手足。——《漢謨拉比法典》第282條宣揚君權神授保護私有財產施行同態復仇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點1.古代兩河流域文明文明 名稱 時間 自然 環境 早期文明發展的表現 政治 文化蘇美爾及古巴比倫文明BC3500 最初文明BC2900 城市國家BC18C 古巴比倫干旱少雨,但在兩河之間圍成了肥沃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1、BC18世紀,漢謨拉比:君主專制制度。2、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完整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1、楔形文字。2、最早的史詩——《吉爾伽美什》。3、數學:60進位制。4、建筑:空中花園。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點1.古代兩河流域文明文明 名稱 時間 自然 環境 早期文明發展的表現 政治 文化古埃及文明BC3500 文明興起BC3100 初步統一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點2.古代埃及文明【思考】古代西亞的兩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羅河流域的自然環境如何影響了它們各自文化的特點?猖獗的洪水呀,沒人能和它對抗;它使蒼天動搖,使大地顫抖;莊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來將它淹沒。——蘇美爾詩歌向你致敬,尼羅河,你孕育了埃及!用你神秘的方式, 帶來了肥沃的土壤,使得追隨者歌唱!——古埃及詩歌巴比倫:常受外族入侵、帝國更換頻繁、充滿不安全感古埃及:長期統一、政權較為穩固、航行便利、生活愜意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點2.古代埃及文明文明 名稱 時間 自然 環境 早期文明發展的表現 政治 文化古埃及文明BC3500 文明興起BC3100 初步統一干旱少雨,尼羅河定期泛濫1、 法老權威;王權與神權結合。2、比較完善的官僚系統。1、象形文字。2、世界上第 一部太陽歷 。3、書寫材料:莎草紙。4、建筑:金字塔。法老被視為神,是法律的來源。古埃及人贊揚說:“威令在你的口中,認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頭可以產生正義。”——摘編自埃及歷史銘文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點2.古代埃及文明3.古代印度文明印度半島地理形勢圖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點“當他們分割普魯沙時,……其口為婆羅門,由其雙臂造成羅惹尼耶(剎帝利)其雙腿變成吠舍,從其雙腳生出首陀羅。”—崔連仲等《古代印度吠托時代和列國時代史料選輯》印度神話中用人體不同部位比喻不同種姓,有什么寓意?種姓制度以人類產生之初就出現了,強調其神圣不可變動的特性。3.古代印度文明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點4.古代希臘文明古代希臘地理圖愛琴文明(BC2000-BC1200)荷馬時代(BC11世紀-BC9世紀)城邦時期(BC8世紀-BC6世紀)古典時代(BC5世紀-BC4世紀)亞歷山大帝國(BC5世紀-BC4世紀)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愛琴文明毀滅曲折發展雅典、斯巴達伯羅奔尼撒戰爭城邦由盛轉衰地跨歐亞非三周的奴隸制大帝國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點史料1:史料2:古希臘多山、多島、其有限的陸地被山嶺分割小塊,不適合統一國家的形成,……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古代希臘城邦制度開始形成。各地相繼形成了200多個城邦,它們的國土面積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數萬……史料3:古希臘土地貧瘠,農業耕作條件先天不足,但盛產葡萄酒、橄欖油等,希臘人利用當地豐富的物產和便利的航海條件,向海外輸出酒、布匹等產品。史料4: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曾精彩地講到大海和人類精神的聯系:大海給了我們茫茫無定、浩浩無際和渺渺無限的觀念:人類在大海的無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有限的時候,他們就被激起了勇氣,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根據史料,分析影響古希臘文明的因素有哪些?4.古代希臘文明學以致用:結合教材和以下材料,分析古希臘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產生原因廣泛的海外貿易、殖民及其他經濟和文化交往活動,使古希臘形成了寬松自由的社會環境,并較早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觀念。——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人是城邦的動物。——亞里士多德4.古代希臘文明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點雅典民主一種“理想”政體民主主體的狹隘性。只有出生于雅典的成年男子才能參與政治享受公民權力,奴隸、女人,外邦人等除外直接民主的缺陷:暴民政治。純粹的民主無法避免“多數人的暴政選舉制度的原始性和不徹底性。抽簽選舉監督制度的困境雅典民主4.古代希臘文明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點文化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 “認識你自己”;“知識即美德”;要求人們追求真理和智慧, 成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柏拉圖 “理想國”,追求智慧、正義、理性亞里士 多德 真理高于一切;創立了邏輯學,提出了歸納和演繹的兩種思維方式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思考:造就古代希臘文明特點的時空條件。①希臘文明產生于鐵器時代,個體獨立性較大→集體統治;②多山少平原→小國寡民;③海岸曲折,港灣眾多→海外貿易和殖民活動興盛。神話、悲劇和喜劇;史學家希羅多德、修昔底德;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4.古代希臘文明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點海上明珠:愛琴海文明之古希臘希臘三賢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柏拉圖:《理想國》、哲學王亞里士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希羅多德:《歷史》 西方“歷史之父”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4.古代希臘文明二、古代文明多元的特點◎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圖文明的多元性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西亞兩河流域北非尼羅河流域南亞印度河、恒河流域中國黃河、長江流域古代希臘文明問題一:結合所學知識,并根據此結構圖,指出這些文明之間有沒有共性。問題二:結合所學知識,并根據此結構圖,指出這些文明之間的差異性體現在哪里。地理位置奴隸制占有生產資料,把持國家權力,都是奴隸制國家不同文明之間:君主專制制度,中央集權制度;民主政治制度同一文明之間:政治局勢、來世觀問題探究“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長處、優點。絕無優劣之分。”如何看待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本課小結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何以文明文明何以多元概念是什么人類歷史與人類文明的關系誕生標志過程文明的共性文明的差異性自然環境與文明的關系地理位置奴隸制國家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