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 百家爭鳴 同步導學案知識框架基礎考點一、老子辨認右側人物像,結合相關知識,完善相關“檔案表”姓名 老聃(姓李,名耳,字聃) 年代 春秋后期地位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著作 《老子》(又稱《道德經》),道家的經典主張 “道”是孕育萬物的總根源,也是萬事萬物運行的總規律,人們要順應事物內在規律來行事;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互相轉化;處世上主張以退為進,以柔克剛;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歷史解釋二、孔子和儒家學說1.地位: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2.研讀史料,分析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政治主張和教育成就有哪些 紀錄孔子相關言行的是哪部著作 (1)核心思想:“仁”。(2)政治主張:主張恢復西周的禮樂文明;反對苛政,提出“為政以德”。(3)教育成就: 興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4)相關著作:其思想由弟子整理成《論語》一書。思維指引 《論語》不是孔子的著作,而是孔子去世后,由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整理而成的孔子言論集。史料實證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三、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1.背景:戰國時期,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瓦解,新的社會制度逐步確立,學術思想領域非常活躍,形成了不同的學派。2.代表人物及其主張學派 人物 思想主張儒家 孟子 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 擁護正義之戰,強調“仁者無敵”荀子 主張實行“禮治”,明確尊卑等級,以維系社會秩序墨家 創始人墨子 主張“兼愛”“非攻”,選賢任能,提倡節儉等道家 莊子 要順應自然和民心;人生應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獨立法家 集大成者韓非 強調以法治國,樹立君主的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兵家 創始人孫武 編成《孫子兵法》,奠定了我國古代軍事理論的基礎3.影響: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繁榮,成為我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產生了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家國情懷諸子百家思想在當今建設和諧社會中的體現(1)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國。(2)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國。(3)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質教育。(4)墨家的“兼愛”“非攻”——反對戰爭、平等博愛、熱愛和平。達標訓練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末清初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體現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 )A.崇尚天人合一 B.主張和而不同C.具有家國情懷 D.重視以人為本2.孔子主張“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體現的教育思想是( )A.有教無類 B.因材施教 C.思學結合D.溫故知新3.兩千多年前,中華大地上曾有一批百科全書式的淵博學者。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進行理論探討和實踐。他們倡導發起的這段學術爭鳴,是人類文化史上的里程碑。這段學術爭鳴( )A.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 B.抑制了學術的發展C.促使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瓦解 D.打破了貴族對教育的壟斷4.《論語》有云:“仲尼,日月也。”法國學者格扎維埃·瓦爾特評價他正是中華之“華”的源泉,只要借助他,這道“光華”就將“永恒”!這道“光華”就能超越國家的疆界,肩負啟迪人類的神圣使命,據此判斷“他”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D.韓非子5.通過對百家爭鳴的學習,小王領略了古代先賢的救世情懷,他以諸子百家的“愛”為主題整理筆記(下圖)。筆記中①②③依次可填( )老子愛個人,求與世無爭① 愛親族,重道德規范② 愛天下,倡兼愛非攻③ 愛君主,謀以法治國A.莊子、孔子、韓非子 B.莊子、韓非子、孔子C.韓非子、孟子、墨子 D.孔子、墨子、韓非子6.某作品的內容形象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時期中國的社會生活風貌。其中有對先祖創業的歌頌,也有對勞動者勤勞勇敢的描寫,以及對美好愛情和高尚情操的贊美。這部作品是 ( )A.《孟子》 B.《韓非子》C.《孫子兵法》 D.《詩經》7.下面是某同學的歷史學習筆記,據此可知,他學習的相關著作是( )萬物運行有其自然法則;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人們與世無爭,天下就能太平。A.《道德經》 B.《論語》 C.《孟子》D.《韓非子8.法家在先秦的百家爭鳴中出現較晚,但卻異軍突起,逐漸取得與儒家、道家、墨家相抗衡的地位并一度占據優勢。這一局面的出現主要在于法家 ( )A.比其他各家思想優越 B.強調遵循自然法則C.順應了歷史發展趨勢 D.明確社會尊卑等級9.有學者認為,諸子學說的許多命題都成了后代學說的萌芽狀態,后來的學者大都從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論形式,對其進行進一步改造和發展。該學者旨在強調百家爭鳴 ( )A.學派眾多 B.思想活躍 C.影響深遠D.注重創新10.參加夏令營的同學們性格各異:小剛得到老師夸獎后做事更努力;小強喜歡老師給他定個目標,然后完成;小勇獨立性很強,自己設計任務,自己完成。請問老師應采取什么樣的態度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A.“有教無類” B.“當仁不讓”C.“溫故而知新” D.“因材施教”11.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政治大動蕩和社會大變革時期,也是文化空前繁榮的時期。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伏爾泰認為,中國道德與政治、法律的結合,即為中國式的德治主義,成了公正與仁愛的典范。他主張歐洲應該引進中國的優良法律和道德。——摘編自武斌《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材料二 秦孝公有“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衡而斗諸侯”。——摘編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材料三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觀園中,諸子百家熠熠生輝,儒道釋和諧共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渾然一體。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學上有大真,在倫理上有大善,在藝術上有大美。——摘編自《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力量》(1)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指出“德治主義”體現了孔子的哪項思想主張。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根據材料二,說說“商君”是哪一學派的代表人物。(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我們應當怎樣對待中華傳統文化。參考答案1-10 CBABD DACCD11.(1)思想主張:“以德治國”。核心思想:“仁”。(2)法家。(3)批判地繼承并發揚;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