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 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 奴隸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約公元前2070年距今約170萬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1840年原始社會封建社會封建社會形成期奴隸社會瓦解期奴隸社會史前時期夏、商、西周時期春秋時期戰國時期秦漢以后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社會形態時空觀念奴隸制社會:以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并完全占有和剝削直接生產者——奴隸為基礎的國家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所開創的王位世襲制為以后歷代王朝承襲。繼夏朝而起的商朝,創造了以青銅器、甲骨文為顯著標志的文明成就。西周是我國奴隸社會的成熟階段,統治者實行分封制,通過各級貴族維系國家的統治。進入春秋戰國后,各諸侯國之間的爭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統治權威衰落,整個社會處于劇烈動蕩與變革中;諸侯爭霸、大國兼并、經濟發展、制度變革、思想學術繁榮和科技文化進步,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征。單元導語時代特征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第4課1.知道夏朝的建立標志著王朝的產生;掌握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實。2.知道商湯滅夏、盤庚遷殷、武王伐紂、牧野之戰、“國人暴動”等史實。3.理解分封制的含義和作用。4.了解夏桀、商紂王、周厲王的暴政,分析國家衰亡的原因。學習目標第一篇章: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圖說歷史:歷史上的大禹同樣都是大禹,從人物形象來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南宋馬麟《夏禹王立像》涂山之會禹合諸侯于涂山,執玉帛者萬國——《左傳·哀公七年》夏朝建立 時間建立者都城地位約公元前2070年禹陽城(今河南登封)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閱讀教材,梳理夏朝建立的基本概況。禹鑄九鼎王權國家統一任務一:了解夏朝的建立賢德堯舜禹賢德禹最初想傳位于誰?但最終誰成為了夏朝新的繼承人?他能繼承王位的原因是什么?由此開創了哪一制度?伯益啟賢德血緣世襲制禪讓制家天下世襲制指王位、爵號和財產按照宗族內部血緣關系世代繼承。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是謂小康。——《禮記·禮運》變為公天下變成任務二:從公天下到家天下夏朝的中心區域主要集中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帶。二里頭遺址任務三:找尋夏朝的蹤跡考古發現結論/信息二里頭遺址發掘出宮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業作坊,還有平民生活區和墓葬群,它們的規格和豪華程度差別很大。二里頭一號宮殿復原想象圖反映了夏朝時期的階級分化和等級界限隨葬綠松石龍的大墓綠松石銅牌青銅爵二里頭遺址還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樂器、青銅酒器、鑲嵌綠松石的龍形器,王室使用的高貴禮器等。反映了夏朝時期的文明發展水平。【史料實證】依據下列考古發現你可以獲得哪些歷史信息?任務三:找尋夏朝的蹤跡夏 朝 世 系 表(傳14世、17君,歷經471年)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jiōng)-厪( jǐn)-孔甲-皋-發-桀(jié)夏朝歷經400多年,到夏王桀時,國力衰弱。山東武梁祠漢刻拓片手持戟把女仆當椅凳坐的桀夏桀的統治殘暴,引起人民反抗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有人詛咒道第二篇章:商朝的統治建立任務一:閱讀教材,補全商朝的大事紀年表壯大任用賢才,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使商朝很快強大起來。遷都因戰亂、環境因素,商朝多次遷都,盤庚遷殷后,保持相對穩定。措施:增強軍力,設置監獄,制定刑法,加強對奴隸和平民的控制。建立者:建立時間:都城:湯約公元前1600年亳王畿地區(內服)戰爭征服訂立盟約商王直接控制王畿地區,間接控制方國和部族。方國(外服)內外服制度青銅觥殷墟位于今河南安陽,原本是商王盤庚遷徒后的都城。考古學家在這里發現了大型宮殿、宗廟建筑遺跡和墓葬區,墓葬區有13座王陵、1400多個祭祀坑、大量貴族和普通民眾的基葬。都城內有專門鑄造銅器和制造玉器、骨器、陶器的作坊,說明當時手工業很發達。殷墟還出土了大量的銅器、玉器、石器,其中有禮器、武器、裝飾品等,而最有名的當屬大量刻有占卜記事文字的甲骨。扁足銅方鼎拓展延伸:安陽殷墟商王紂繼位后,軍事上連年征伐,耗費國力,經濟上橫征暴斂,政治上施行嚴刑峻法,導致民不聊生。以酒為池,懸肉為林。——《史記·殷本紀》末年任務一:閱讀教材,補全商朝的大事紀年表第三篇章:西周的興衰任務一:閱讀教材,了解周朝的建立在夏商西周三個王朝中,為什么只有西周的建立年份是準確的?西周利簋 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銘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聞夙有商,辛未,王在闌師,賜右史利金,用作檀公寶尊彝。”西周建立 時間建立者都城戰役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鎬京(今陜西西安)牧野之戰閱讀教材,梳理西周建立的基本概況。西周夏商250多萬平方公里50多萬平方公里100多萬平方公里內外服制度假如你是周朝的統治者,面對廣袤的領土,你會采取什么措施來鞏固自己的統治?根據視頻及圖文史料思考下列幾個問題。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擴大統治范圍。④分封的目的是什么?①西周是如何管理廣大疆域的?分封制②分封對象有哪幾類?宗親、功臣、先代貴族等③分封依據是什么?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任務二:閱讀教材,了解周朝的分封制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左傳》封邦(土地、臣民)建國(諸侯國)藩(諸侯國為藩籬)屏周(保衛周朝)任務二:閱讀教材,了解周朝的分封制伯禽是周公旦的嫡長子為何伯禽能代替周公旦受封魯國?伯禽受封諸侯獲得了哪些權利?伯禽為什么要率軍平息叛亂?建立諸侯國,管理土地和人民,封國內再分封,具有一定獨立性。伯禽身為受封的諸侯需要向周王承擔一定的義務,如進獻貢賦,軍隊服從周王調遣,鎮守疆土等。原則:嫡長子繼承制周武王滅商后不久,即封其弟周公旦于魯,后周武王去世,其子周成王繼位。由于周成王年幼,于是周公旦便留在都城輔佐周成王,而派嫡長子伯禽代替他受封魯國。周成王則下令將奄國和“殷民六族”賜給伯禽。伯禽擔任魯國國君后,淮夷徐戎等反,于是率師伐之于費,作《費誓》,平息叛亂。任務二:閱讀教材,了解周朝的分封制___________________士天子諸侯卿大夫①周王是最高統治者,天下共主。②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層層分封。③等級森嚴,臣屬關系明確。【歷史解釋】將圖片中貴族等級身份填充完整,小組討論,分封制有何特點?《詩經·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嫡長子諸子諸子諸子嫡長子嫡長子嫡長子知識拓展:禮樂制度禮樂制度就是對統治階級日常的政治、社會活動,例如祭神、結婚、喪葬等,制定一些規則和儀式,并配有特定的音樂。不同等級的貴族要行不同的禮儀和樂舞。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公羊傳》周公旦為何要制定禮樂制度?它是維護分封制的工具,體現了嚴格等級制度,有利于維護西周政治穩定。材料1 經過大分封,各方諸侯都以周天子為天下共主。形成了“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統治格局。……它因層層分封所確立的天子、諸侯、卿大夫之間有著嚴格的隸屬關系,……形成的王權要比夏商集中,這對鞏固和擴大西周王朝起了積極作用。——詹子慶《中國古代史》材料2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漢·司馬遷《史記》積極作用:①確立了周朝內部嚴格的等級結構和統治秩序。②保證了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定了局勢,擴大了統治范圍。消極作用:諸侯擁兵自重,導致周王室衰微,出現春秋戰國的諸侯割據局面。任務二:閱讀教材,了解周朝的分封制小組探究:閱讀材料結合教材,說說分封制的作用。公元前1046年任務三:閱讀教材,了解西周朝的衰落牧野之戰建立周朝周厲王周幽王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族所滅朝政日趨腐敗前841年國人暴動烽火戲諸侯朝代 都城 建立者 暴君 滅亡原因夏朝商朝西周陽城禹桀夏桀窮奢極欲,殘暴無道,民怨沸騰亳(殷)湯紂王貴族更加腐朽,商紂連年征伐,耗費國力;對內大興土木,橫征暴斂,嚴刑酷法,導致民不聊生。鎬京周武王周幽王國王與民爭利,朝政更趨腐敗,內外矛盾激化。強盛共同原因:統治者勵精圖治,任用賢才,發展經濟。滅亡共同原因:統治者殘暴,朝政腐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啟示: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③統治者要勤于政事,愛護百姓,任用賢才,……本課小結1、2024年掀起龍年尋“龍”熱潮。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綠松石龍形器再次走進大眾視野,被譽為“華夏第一龍”,彰顯了二里頭文化是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此文物可以用來研究( )A.夏朝文明 B.商朝文明 C.西周文明 D.東周文明A2、學者考證,歷史上的商族屢屢遷徙,最后一次遷徙后,定都二百多年,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成果。這次遷徙的組織者是( )A.商湯 B.武丁 C.盤庚 D.商紂C3、西周初期,周王朝為穩定政治形勢,鞏固疆土,以保證對地方的控制,擴大統治范圍,確立的社會等級制度是( )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科舉制B課堂檢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