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古代兩河流域 同步導學案
知識框架
教學目標
時空觀念:識讀《古代兩河流域示意圖》,明確兩河流域的地理位置、范圍及主要河流,知道古巴比倫王國存在的大致時間和空間范圍。
史料實證:通過分析《漢謨拉比法典》的條文等史料,實證法典的內容特點,理解其反映的社會狀況。
歷史解釋:結合古巴比倫王國的發展和《漢謨拉比法典》的條文,解釋兩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成就及其歷史意義,理解法典的實質和影響。
家國情懷:認識古代兩河流域文明是人類早期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感受人類在法制建設方面的早期探索,培養對世界古代文明的尊重與包容。
唯物史觀:理解自然環境對兩河流域文明發展的影響,認識法律制度與社會階級、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兩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古巴比倫王國的崛起;《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實質及影響。
難點:理解《漢謨拉比法典》的實質;分析自然環境與兩河流域文明發展的關系。
基礎考點
一、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1.發源地:兩河流域(西亞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發展歷程:
(1)國家出現:約從公元前3500年起,兩河流域南部逐漸產生小國。
(2)初步統一:大約在公元前24世紀。
3.科技和文化成就:發明了楔形文字;制定了陰歷;發明了計數法中的60進制。
二、古巴比倫王國
1.崛起:公元前18世紀,國王漢謨拉比完成了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的統一事業,建立了統一、強大的奴隸制國家。
2.統治:實行君主專制制度,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
3.滅亡:公元前1595年,被外族滅亡。
三、《漢謨拉比法典》
地位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主要內容 社會等級 分為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和奴隸
奴隸制度 奴隸制度發達,家庭奴隸制是古巴比倫的一大特征
商品經濟 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說明商品經濟比較活躍
實質 是一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典
意義 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
《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文明的重要標志,它的制定與實施是古巴比倫文明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的體現。法典以強制性規范確立了奴隸主階級統治秩序。
達標訓練
1.兩河流域文明的因素在古代埃及文明、赫梯文明、猶太文明、伊朗文明等中都有豐富的表現。這表明兩河流域文明( )
A.歷史悠久 B.成果豐富 C.傳播廣泛D.綿延至今
2.《漢謨拉比法典》中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這說明當時古巴比倫( )
A.奴隸制度高度發達 B.實行森嚴的等級制
C.商品經濟非常活躍 D.實行君主專制制度
3.下圖是《漢謨拉比法典》部分內容的想象畫,由此可推測,古巴比( )
A.商品經濟活躍 B.奴隸制度發達
C.法律體系完善 D.保護私有財產
4.下圖屬于所示文明古國的文明成果是( )
A.金字塔 B.《漢謨拉比法典》
C.帕特農神廟 D.羅馬大競技場
5.下列表格內容充分說明了( )
地域 文明成果
兩河流域 蘇美爾人發明了60進位制,用于測量土地、計算糧食產量和人工
尼羅河流域 古埃及人制定了太陽歷,將一年分為泛濫季、播種季和收獲季
A.文明的形成與環境存在聯系 B.古代亞非地區經常洪水泛濫
C.亞非文明的主要成就是數學 D.古代東亞和埃及的文明成就
6.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大興水利,他在位的好幾個年份都作為“開鑿河渠之年”而載入史冊。據此可知,漢謨拉比( )
A.注重法律建設 B.完成統一事業
C.強化君主專制 D.重視農業生產
7.《漢謨拉比法典》中規定:凡拐帶奴隸、幫助奴隸逃跑、窩藏奴隸者,都處以死刑;竊賊應處死,或處以重罰;奴隸否認其主人,則割去該奴隸的耳朵。由此可見( )
A.法典維護全體居住著的利益 B.法典內容全面而具操作性
C.法典嚴厲鎮壓奴隸的反抗 D.法典體現奴隸主階級意志
8.據下表可知,世界古代各大文明的內涵具有( )
文明古國 國家機器與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
古埃及 軍隊、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陽歷、象形文字
古巴比倫 君主專制制度 空中花園 《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A.多樣性 B.一致性 C.對抗性D.互鑒性
9.兩河流域在文明發展過程中,有一位國王自稱“眾神之王”神話自己,他完成統一大業,興修水利,促進農業發展。這位國王很可能來自( )
A.古埃及 B.古巴比倫 C.古印度D.古希臘
10.迄今為止,《漢謨拉比法典》的抄本已達到53個,一些抄本出自漢謨拉比時代,其他抄本出自其后多個朝代,最晚的抄本完成于新巴比倫王國時期(公元前626—前539年)。可見這部法典( )
A.維護奴隸主貴族的根本利益 B.是古代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C.相當一段時間符合社會需要 D.隨著時代發展不斷進行完善
11.人類社會的法治傳統源遠流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引言部分,他宣揚“君權神授”,頌揚其功績,說他制定法典是為了在全國發揚正義與公道……法典明確規定,凡拐騙、藏匿他人或宮廷奴隸者處死刑; 理發師未經奴隸主許可而剃掉奴隸發式標記,應處砍手之刑……奴隸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認自己的主人,將遭受割耳之刑。
——齊濤主編《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二 《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此前的習慣法是口耳相傳,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習慣法時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銅表法》的出現,使刑事訴訟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訴訟中的裁決有了確定和公開的法律條文作為準繩,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司法專斷。《十二銅表法》是平民與氏族貴族斗爭的產物。
———《西方法文化史綱》
材料三 中華法系源遠流長,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蘊含豐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要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賦予中華法治文明新的時代內涵,激發起蓬勃生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該法典的名稱并指出這部法典的實質。
(2)根據材料二,概括《十二銅表法》的重大意義。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的原因。
(3)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為建設法治中國提出你的建議。
參考答案
1-10 CCBBA DDABC
11.(1)《漢謨拉比法典》;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2)使刑事訴訟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訴訟中的裁決有了確定和公開的法律條文作為準繩,限制了貴族的司法專斷。原因:它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
(3)建議:要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 借鑒外國法治建設經驗;法治建設要符合本國國情;法治建設要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賦予中華法治文明新的時代內涵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