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暑假新教材新課預習提升練第二單元練習檢測卷:《測量(二)》(含解析)-2024-2025學年下學期小學數學北師大版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下面( )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A.一拃 B.一庹 C.食指的寬2.一瓶兒童牛奶大約10厘米高,搭配( )厘米長的吸管最合適。A.10 B.15 C.253.一個長26厘米、寬18.5厘米、厚0.5厘米的物體,它最有可能是( )。A.文具盒 B.橡皮 C.數學書 D.新華字典4.下面物體中,比1米長的是( )。A. B. C.5.的高度是( )。A.1米50厘米 B.15厘米 C.15米6.數學書封面長約( )。A.2cm B.20cm C.200cm D.20m二、填空題7.在括號里填上“”“”或“”。2407( )2470 909( )899 1001( )9991時( )100分 60秒( )1分 7毫米( )1分米8.先估計,再量一量。估計 量一量你的中指長 大約( )厘米 大約( )厘米文具盒的長 大約( )厘米 大約( )厘米數學書封面長邊 大約( )厘米 大約( )厘米9.( )分=360秒 20厘米=( )分米 9噸=( )千克1厘米-5毫米=( )毫米 ( )千克+3000千克=10噸10.手工課上,陳老師教同學們編中國結。每個中國結用8分米長的紅絲線,現在有38米長的紅絲線,可以編( )個中國結,還剩( )分米長的紅絲線。11.長大約( )厘米。1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或數。我的身高是1.3( ) 作業本封面的面積是481( )鋼筆的單價是11.8( ) 教室地面的面積約是64( )30米=( )厘米 400平方分米=( )平方米13.在括號里填合適的單位。(1)下圖這名同學的體重是25( ),40名這樣重的同學約重1( )。(2)笑笑手掌的面積約60( )。(3)全程馬拉松大約42( )。(4)籃球場的面積大約是420( ),也就是42000( )。三、判斷題14.測量操場的長用毫米做單位比較合適。( )15.數學書封面的周長大約是90分米。( )16.飛機每小時飛行約8000毫米。( )17.一個電視遙控器的長度大約是2分米。( )18.麗麗每天上學大約走200厘米。( )四、計算題19.口算。 204×7= 190×5= 198×3≈ 70-26=700米+300米=( )千米 3千米-1千米=( )米1噸-400千克=( )千克 1600千克-600千克=( )噸20.用小數計算。3千米260米-960米 5千克120克+3千克50克五、作圖題21.將正確答案后面的○涂黑。六、解答題22.共享單車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公園附近畫了一塊長58分米,寬26分米的長方形單車停放區,其中一邊靠墻(不用畫線),畫出的線一共長多少米?23.笑笑的身高是1米3分米,妹妹的身高是110厘米,媽媽的身高是1米65厘米,她們一起去游樂園,買門票一共需要多少元?售票處 門票:100元(150厘米以上) 半價票:50元(120厘米-150厘米) 免門票:120厘米以下24.小紅家和小華家在學校東西兩側,小紅家到校門口的距離是3千米,小華家到校門口的距離是700米,小紅家到小華家的距離是多少米?25.一根長為2分米的木條,要把它鋸成長為5厘米的小段,可以鋸成幾段?一共要鋸幾次?26.某學校的操場是一個長160米,寬80米的長方形,這塊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如果把它的長和寬各縮小到它的畫在一張紙上,畫在紙上的操場長、寬各應畫多少厘米?27.一根繩長35分米,平均4分米剪一段,能剪成這樣的幾段?《三年級暑假新教材新課預習提升練第二單元練習檢測卷:《測量(二)》(含解析)-2024-2025學年下學期小學數學北師大版》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答案 C B C C A B1.C【分析】尺子是測量長度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個統一的長度單位。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如圖這是1厘米的長度,【詳解】A.一拃是張開大拇指和中指,兩端的距離為1拃,二年級小學生1拃長大約是14厘米,不符合題意;B.一庹,是兩臂向左右伸開的長度,二年級同學兩臂向左右伸開的長度大約是1米,不符合題意;C.1厘米大約是食指指甲蓋的長度,符合題意。所以食指的寬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故答案為:C2.B【分析】吸管的長度需要大于牛奶的高度,盡量不要超出兩個牛奶的高度。【詳解】10+10=20(厘米)10=10<15<20<25搭配15厘米長的吸管最合適。故答案為:B3.C【分析】根據生活經驗、數據大小及對長度單位的認識,結合長方體的特征對給出的選項逐項進行分析即可。【詳解】A.文具盒的厚度不可能是0.5厘米,所以這個物體不可能是文具盒;B.橡皮的長小于26厘米,寬小于18.5厘米,所以這個物品不可能是橡皮;C.數學書的長可能是26厘米、寬可能是18.5厘米、厚可能是0.8厘米,所以這個物品有可能是數學書;D.新華字典的厚度大于0.5厘米,所以這個物品不可能是新華字典。故答案為:C4.C【分析】幼兒園小朋友的身高大約是1米,據此比較。【詳解】A.小刀的長度是10厘米左右,比1米短;B.練習本的長度大約是20厘米,比1米短;C.床的長度大約是2米,比1米長。比1米長的是。故答案為:C5.A【分析】根據生活經驗以及對長度單位和數據大小的認識,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即可。【詳解】由分析可得:A.根據生活情境,1米50厘米符合一臺冰箱的高度;B.15厘米大概是一支鉛筆的長度,不符合題意;C.15米太高,大約為5層樓的高度,不符合題意。因此的高度為1米50厘米。故答案為:A【點睛】此題考查的是根據生活情境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靈活地選擇。6.B【分析】由實際情況可知,食指寬大約是1cm;米尺的長度是1m;再結合生活經驗和給出的數據,選擇合適的長度來表示數學書封面的長即可。1m=100cm。【詳解】A.2cm大約是2個食指的寬度,數學書封面長約2cm,不符合實際;B.20cm大約是20個食指的寬度,數學書封面長約20cm,符合實際;C.200cm=2m,2m是2把米尺的長度和,數學書封面長約200cm,不符合實際;D.20m是20把米尺的長度和,數學書封面長約20m,不符合實際;即,數學書封面長約20cm。故答案為:B7. < > > < = <【分析】整數的大小比較:比較數的大小,先看數位的多少,數位多的數就大;數位相同,從高位開始比較,高位上的數大則這個數大,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位。1時=60分,1分=60秒,1分米=100毫米,據此解答。【詳解】2407<2470;909>899;1001>999;1時=60分,60分<100分,所以1時<100分;60秒=1分;1分米=100毫米,7毫米<100毫米,所以7毫米<1分米。【點睛】熟練掌握整數比較大小的方法和單位間的進率是解題關鍵。8. 6 7 16 17 20 21【分析】先用食指的寬度來估算中指長,用一拃的長度來估算文具盒和數學書封面長邊,然后用尺子量出各種物品的較為準確長度。【詳解】中指長估計約6厘米,量一量長大約7厘米;文具盒長估計約16厘米,量一量長大約17厘米;數學書封面長邊大約20厘米,量一量長大約21厘米。【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長度單位厘米的估算與測量方法。9. 6 2 9000 5 7000【分析】1分=60秒,1分米=10厘米,1噸=1000千克,1厘米=10毫米,高級單位換成低級單位乘進率,低級單位換成高級單位除以進率,將算式中不同單位換成相同單位再進行計算即可。【詳解】6×60=360(秒),所以6分=360秒;20厘米=2分米;9噸=9000千克;1厘米=10毫米,10毫米-5毫米=5毫米,所以1厘米-5毫米=5毫米;10噸=10000千克,所以7000千克+3000千克=10噸。10. 47 4【分析】根據1米=10分米,把38米換算成380分米,380分米里面有多少個8分米,就可以編多少個中國結,用除法計算,商是幾就可以編幾個中國結,余數就是還剩多少分米。【詳解】38米=380分米380÷8=47(個)……4(分米)手工課上,陳老師教同學們編中國結。每個中國結用8分米長的紅絲線,現在有38米長的紅絲線,可以編(47)個中國結,還剩(4)分米長的紅絲線。11.5【分析】取另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的,切莫忘記最后讀數中減掉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據此計算。【詳解】7-2=5(厘米)所以,樹葉長大約5厘米。【點睛】本題考查了測量物體長度的能力。12. 米/m 平方厘米/cm2 元 平方米/m2 3000 4【分析】第1題,身高的數據是1.3,三年級學生一庹大約是1米,結合生活常識,這里應選擇米作單位。第2題,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作業本的封面不是特別大,根據這里的數據481,應選擇平方厘米作單位。第3題,一支鋼筆的價格不算特別高,根據這里的數據11.8,應選擇元作單位。第4題,教室的面積相對比較大,根據這里的數據64,應選擇平方米作單位。第5題,1米=100厘米,將30的單位化為厘米,即在30的末尾添上2個0。第6題,根據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將400的單位化為平方米,即將末位的2個0去掉即可。【詳解】我的身高是1.3米;作業本封面的面積是481平方厘米。鋼筆的單價是11.8元;教室地面的面積約是64平方米。30米=3000厘米;400平方分米=4平方米。13.(1) 千克/kg 噸/t(2)平方厘米/cm2(3)千米/km(4) 平方米/m2 平方分米/dm2【分析】根據情景、生活經驗,以及對質量單位、面積單位、長度單位和數據大小的認識可知:(1)2袋鹽大約重1千克,所以計量這名同學的體重用“千克”作單位;25×40=1000(千克),1噸=1000千克,1噸大約等于2頭牛的重量,所以計量40名這樣重的同學用“噸”作單位;(2)1平方厘米為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積,約為拇指指甲大小,所以計量手掌的面積用“平方厘米”作單位;(3)400米操場的兩圈半為1千米,所以計量全程馬拉松長用“千米”作單位;(4)1平方米為邊長1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所以計量籃球場的面積用“平方米”作單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根據進率轉換單位;據此解答。【詳解】(1)這名同學的體重是25千克,40名這樣重的同學約重1噸。(2)笑笑手掌的面積約60平方厘米。(3)全程馬拉松大約42千米。(4)籃球場的面積大約是420平方米,也就是42000平方分米。14.×【分析】根據生活經驗以及數據的大小,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即可解答。【詳解】測量操場的長用米做單位比較合適。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睛】此題考查根據情景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計量單位和數據的大小,靈活地選擇。15.×【分析】根據生活經驗,結合對周長和長度單位的認識,1米=10分米,90分米是9米,數學書封面的周長不可能有9米這么長,由此可知原題說法錯誤。【詳解】由分析可知:數學書封面的周長大約是90分米,數學書封面的周長不可能有9米這么長,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6.×【分析】根據生活經驗、對長度單位和數據大小的認識可知:測量特別短的長度,常用毫米作單位,身份證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由此解答。【詳解】由分析得:8000毫米=800厘米=8米飛機的速度很快,每小時飛行約8米,很明顯不符合實際情況,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7.√【分析】根據生活實際,對長度單位和數據大小的認識,一個電視遙控器的長度一般在10厘米到20厘米左右,1分米=10厘米,2分米=20厘米,所以,一個電視遙控器的長度大約是2分米的說法是正確的,據此解答即可。【詳解】一個電視遙控器的長度大約是2分米。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18.×【分析】因為1米=100厘米,所以200厘米=2米,也就是說麗麗每天上學大約走2米,2米的路程比較短,不符合實際情況。【詳解】麗麗每天上學大約走200厘米不符合實際,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9.;;1;1428;950;600;441;2000600;1【詳解】略20.2.3千米;8.17千克【分析】根據1千米=1000米,把3千米260米和960米換算成以千米作單位的數,所以260米除以1000相當于小數點向左移三位是0.26千米,同理960米小數點向左移三位是0.96千米,再計算3.26-0.96。根據1千克=1000克,把5千克120克和3千克50克換算成以千克作單位的數,所以120克除以1000相當于小數點向左移三位是0.12千克,同理50克小數點向左移三位是0.05千克,再計算5.12+3.05。【詳解】3千米260米-960米=3.26千米-0.96千米=2.3千米5千克120克+3千克50克=5.12千克+3.05千克=8.17千克21.見詳解【分析】根據日常生活及長度單位及數據大小的認識即可解答。測量較長的物體用米作單位,二年級學生雙臂展開的長度大約是1米。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通常用厘米作單位,食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由此可知,臺燈的高度比1米矮;長頸鹿的高度比1米高;黑板的長度比10米短;手機的長度比1米短。【詳解】由分析可得:22.11米【分析】觀察圖可以發現,長方形單車停放區的一條長靠墻不用畫線,根據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求出長方形單車停放區的周長,再用長方形單車停放區的周長減去長方形的一條長即等于畫線的長度,1米=10分米,最后將畫線長度的單位換算成米即可解答。【詳解】(26+58)×2=84×2=168(分米)168-58=110(分米)110分米=11米答:畫出的線一共長11米。23.150元【分析】根據“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先算出笑笑和媽媽的身高是多少厘米,身高在120厘米以下免費,120厘米至150厘米需要買50元門票,150厘米以上需要買100元的門票,把需要購買門票的錢數相加,即可計算出買門票一共需要多少元,據此解答。【詳解】笑笑:1米3分米=100厘米+30厘米=130厘米,在120-150厘米之間,需買半價票:50元。妹妹:110厘米,低于120厘米,免門票:0元。媽媽:1米65厘米=100厘米+65厘米=165厘米,超過150厘米,需買全價票:100元。100+50=150(元)答:買門票一共需要150元。24.3700米【分析】先將千米換算乘米,因為小紅家和小華家在學校東西兩側,所以用小紅家到學校的距離加上小華家到學校的距離即可,據此解決。【詳解】3千米=3000米3000+700=3700(米)答:小紅家到小華家的距離是3700米。【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正確理解題意,熟練掌握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25.4段;3次【分析】先根據“1分米=10厘米”,將2分米的單位換算成厘米,用木條的總長度除以5,即可得到可以鋸成幾段。鋸成2段需要鋸1次,鋸成3段需要鋸2次,因此鋸成n段需要鋸(n-1)次。【詳解】2分米=20厘米20÷5=4(段)4-1=3(次)答:可以鋸成4段,共要鋸3次。26.12800平方米;16厘米;8厘米【分析】長方形面積=長×寬,用160×80即可求出這塊操場的面積是多少;根據1米=100厘米,先將長和寬換算成厘米為單位,再根據小數點位置的移動,長和寬各縮小到它的則向長和寬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四位,據此解答即可。【詳解】160×80=12800(平方米)160米=16000厘米,80米=8000厘米16000÷1000=16(厘米)80000÷1000=8(厘米)答:這塊操場的面積是12800平方米,畫在紙上的操場長應畫16厘米,寬應畫8厘米。27.8段【分析】用總長度除以每段的長度,商就是能剪成的段數。剩下的不夠剪成1段,直接忽略不計。【詳解】35÷4=8(段)……3(分米)答:能剪成這樣的8段。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