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三年級暑假新教材新課預習提升練專項練習檢測卷:解答題(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三年級暑假新教材新課預習提升練專項練習檢測卷:解答題(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三年級暑假新教材新課預習提升練專項練習檢測卷:解答題(含解析)-2024-2025學年下學期小學數(shù)學北師大版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解答題
1.星光小學502名學生分三批去參觀科技館,第一批去了147人,第二批去了296人。還有多少人沒有去?
2.下表是笑笑家今年8、9、10、11月底燃氣表的讀數(shù)。(單位:立方米)
月份 8月底 9月底 10月底 11月底
讀數(shù) 229 275 326 355
如果笑笑家計劃9、10、11、12四個月的燃氣用量不超過150立方米,那么12月的用量最多不能超過多少立方米?
3.如圖是淘氣家、書店、學校之間線路圖。一天早上,淘氣先去書店再去學校,然后直接回家。他一共走了多少米?
4.一輛公共汽車上有乘客32人,到站下車15人,上車18人。這時車上有乘客多少人?
5.根據(jù)《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身高137cm的四年級男生,體重在26.65~37.72kg之間為正常。營養(yǎng)專家指出:10歲左右的兒童從每頓午餐中獲取的熱量應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應不超過50g。四(1)班李強同學身高為137cm,體重為48kg。請你根據(jù)以上信息,結(jié)合本學期營養(yǎng)午餐實踐活動的經(jīng)驗,對李強同學的飲食習慣提出合理的建議?
6.哥哥有48元,給弟弟18元之后,兩人一樣多,兩人一共有多少元?
7.芳芳家離學校580米,她上學走了168米時,發(fā)現(xiàn)忘記帶文具包,于是她又回去拿上文具包后趕去學校,她一共走了多少米?
8.一根長為2分米的木條,要把它鋸成長為5厘米的小段,可以鋸成幾段?一共要鋸幾次?
9.哥哥開車從家去泰山,早上7:30出發(fā),中途休息1小時,下午1:30到達。已知汽車每小時行駛75千米,泰山離家有多遠?
10.小華家距離學校1.1千米。今天早上他走了0.4千米后,發(fā)現(xiàn)忘帶數(shù)學書了,趕緊回家取了書再上學。他比平時上學多走了多少千米?
11.二年級(4)班學生到古田會議會址參觀,每輛車限乘9人,一共有多少人去參觀?
12.桑吉叔叔在植物園為游客開游覽觀光車,上周每天下班時觀光車的里程表讀數(shù)如下: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里程表讀數(shù)(千米) 350 438 548 673 798
(1)桑吉叔叔星期三行駛了多少千米?
(2)周六這天由于游客較多,一天就行駛了185千米,這天下班時觀光車的里程表上顯示的讀數(shù)是多少千米?
13.一輛汽車從上午8時到下午5時,共行駛了450千米,這輛汽車平均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14.在運動會上,以班為單位制作彩旗隔離帶,一班制作了11.5米,二班制作的長度是一班的1.8倍,三班制作的長度比二班少3.1米,則三班制作的隔離帶有多長?
15.操作。(每個小格的邊長為1厘米)
(1)畫一個長8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
(2)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 )厘米,再畫一個與它周長相等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 )厘米。
16.
(1)一個電飯煲比一臺電風扇貴多少元?
(2)媽媽帶了900元,想買這三種商品,錢夠嗎?
17.認真觀察,正確標記。
2019年5月份日歷的部分信息如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9 10
(1)用△標出勞動節(jié)。
(2)用O標出2019年的母親節(jié)(母親節(jié):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3)利用上表,用☆標出兒童節(jié)。
18.一根繩子用去了1.6米,剩下的比用去的少1.1米。這根繩子原來長多少米?
19.鞋店購進15箱鞋,每箱24雙,每雙鞋的進貨價是98元。鞋店以每雙120元的價格售出,那么這15箱鞋全部售出可以賺多少元?
20.商場為迎接“雙11”,新進了24條牛仔褲,每條褲子售價150元,十一月一日,全部賣出,共盈利1200元。每條牛仔褲的進價是多少元?
21.觀察一個物體,你從前后左右看到的圖形會是一樣的嗎?
22.汽車銷售公司從2014年2月26日到3月2日(含當天)共銷售汽車150輛。平均每天銷售汽車多少輛?
23.三年級的學生開展勤工儉學的活動,他們第一周攢的礦泉水瓶賣了8.6元。第二周比第一周多賣了1.9元。他們兩周一共賣了多少錢?
24.在學校開展的“陽光少年齊爭章”活動中,毛毛取得了35個勞動章,丫丫取得的勞動章比毛毛少28個,毛毛取得的勞動章個數(shù)是丫丫的幾倍?
25.一個沒有關(guān)緊的水龍頭一天可流失32千克水。6月份整個月流失的水大約可以供多少名學生喝一天?
26.下圖兩個角一樣大嗎?
27.從堯山到平頂山鷹城廣場120千米,張叔叔打算周末上午騎自行車去平頂山鷹城廣場,以平時每天訓練的平均速度20千米/小時,出發(fā)時間如圖所示,請你算出他到達的時間?(用24時計時法表示)
28.下面是三戶人家今年七月、八月、九月三個月的用電量,分別算出合計數(shù)填在表里。(單位:千瓦·時)
戶主 合計 七月 八月 九月
李明 53 44 47
王可 67 89 33
顧旭 45 47 55
29.下面是鄭州—無錫”沿線主要車站的火車里程表。
里程/千米
鄭州—徐州 349
徐州—南京 348
南京—無錫 175
(1)一列火車每小時行駛155千米,上午 11:30從鄭州出發(fā),下午1:30能到達徐州嗎?
(2)鄭州到無錫的里程是多少千米?
30.一輛汽車從甲城開往相距300千米的乙城,上午10時從甲城出發(fā),下午2時到達。汽車平均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31.列式后用豎式計算。
鴨蛋每箱7.5千克,每千克11.9元
雞蛋每筐6.8千克;每千克9.8元
(1)一箱鴨蛋和一筐雞蛋共重多少千克?
(2)每千克鴨蛋比雞蛋貴多少錢?
32.爸爸暑假帶兄弟倆乘火車從甲城開往乙城看望爺爺。
(1)看到上邊的火車信息,哥哥弟弟都想知道“火車開了多少小時”,以下是他們各自想法中的一個算式:
哥哥:179=8(小時),這里的“17”表示:
弟弟:3+5=8(小時),這里的“3”表示:
(2)這段路,火車開了8小時,那么平均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33.媽媽的身高是多少?
34.嶺南地區(qū)水果種類繁多,深受人們喜愛。超市里部分水果的單價如下。
(1)算式“16.5×2+25.6”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是:
(2)淘氣打算做一份水果拼盤(要求至少3種水果),預算不超過50元,你能幫他做一份購買計劃嗎?并算一算實際花了多少錢。
35.電影院共有甲票座位40個,乙票座位80個。本場電影售票收入為3000元,本場觀眾最多有多少人?
36.比比誰最會觀察圖形。

(1)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
( )個 ( )個 ( )個 ( )個
(2)上邊一共有( )個圖形,比多( )個,比少( )個。
(3)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7.一名登山運動員去爬山,共需爬64千米,但是他每爬16千米就需喝500毫升水,那么這名運動員爬到山頂共要喝多少升水?
38.解答問題。

39.世界環(huán)境日為每年的6月5日,它的設(shè)立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huán)境的向往和追求。下面是某小學三年級環(huán)保小組的同學4個月收集廢紙的情況。
序號 廢紙類型 廢紙質(zhì)量/千克 序號 廢紙類型 廢紙質(zhì)量/千克
1 報紙 8 6 書本 17
2 書本 14 7 紙箱 12
3 紙箱 15 8 報紙 9
4 紙袋 5 9 報紙 12
5 期刊 3 10 紙袋 6
(1)把4個月收集廢紙的數(shù)據(jù)整理到下表中。
報紙 書本 紙箱 紙袋 期刊
(2)三年級環(huán)保小組收集的( )最多,收集的( )最少。
(3)若100千克廢紙回收后可再造85千克再生紙,三年級環(huán)保小組的同學4個月收集的廢紙能再造85千克的再生紙嗎?(在正確的□打“√”)
能□ 不能□
40.(1)如圖,小文從家向_____走_____米到商場,從商場向_____走600米到_____,再繼續(xù)向_____走380米到圖書館,從圖書館向_____走_____米到學校。
(2)媽媽在圖書館上班,下班后去學校接小文然后一起回家。如果媽媽和小文的步行速度為80米/分,兩人回到家共用了多少分鐘?
41.一輛客車上午11:30從某縣汽車站出發(fā),下午2:30到達西安,行駛的路程是261千米,這輛客車平均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42.臨沂動物園上午有游客521名,中午走了176名游客,下午又來了237名游客,現(xiàn)在動物園內(nèi)有多少名游客?
43.地球上的水很多,但淡水儲量很少,所以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小明家一個水龍頭壞了,不斷滴水。小明用量杯5分鐘接了50毫升水。照這樣計算,這個水龍頭一天共滴水約多少升?
44.李爺爺家有一塊正方形空地,一面靠墻(如下圖)。把這塊空地圍上木柵欄,靠墻的一面不圍,圍成后量得木柵欄一共長36米。
(1)這塊空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每平方米可以種6棵月季花,那么這塊空地可以種多少棵月季花?
45.建黨節(jié)到來之際,實驗小學舉行了紅色故事演講比賽,三個評委的平均得分就是選手的成績。
男生比賽成績統(tǒng)計表
選手編號 評委1 評委2 評委3 平均得分
01 85 90 83 86
02 93 96 87 92
03 96 97 95
04 79 81 71 77
05 75 68 67 70
06 82 81 71 78
女生比賽成績統(tǒng)計表
選手編號 評委1 評委2 評委3 平均得分
01 78 68 70
02 79 82 73 78
03 88 94 91 91
04 98 94 99 97
05 82 78 86 82
06 84 90 84 86
(1)將以上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補充完整,并將男生03號選手和女生01號選手的平均得分寫到答題卡的指定位置。
(2)將男、女選手的成績整理在下面表格中。
一等獎:95~100分
二等獎:85~94分
三等獎:75~84分
優(yōu)秀獎:65~74分
(3)觀察上面的統(tǒng)計表,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6.下面是新石小學三(1)班和三(2)班圖書角課外書的統(tǒng)計情況。
三(1)班圖書角課外書情況統(tǒng)計表
種類 科普讀物 文學讀物 卡通讀物
數(shù)量/本 30 45 10
三(2)班圖書角課外書情況統(tǒng)計表
種類 科普讀物 文學讀物 卡通讀物
數(shù)量/本 45 28 15
(1)請你根據(jù)上面的信息完成下表。
種類 科普讀物 文學讀物 卡通讀物
三(1)班數(shù)量/本
三(2)班數(shù)量/本
(2)三(1)班( )課外書最多,三(2)班( )課外書最少。
(3)三(2)班“文學讀物”比三(1)班的少( )本。
47.學校舉辦文藝演出,三年級48名學生要進行合唱表演,張老師安排隊形。
(1)如果站4排,平均每排站多少人?
(2)如果站3排,前兩排每排站15人,第三排要站多少人?
48.一張長方形紙,長是18厘米,寬是7厘米。將它折成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邊長是多少厘米?最多能剪幾個?
49.一個數(shù)學練習本0.6元,比一個文具盒便宜7.9元。小亮想買一個數(shù)學練習本和一個文具盒,10元夠嗎?
50.請你分別畫出淘氣站在A、B位置時所看到的樹的范圍,再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我發(fā)現(xiàn):( )。
《三年級暑假新教材新課預習提升練專項練習檢測卷:解答題(含解析)-2024-2025學年下學期小學數(shù)學北師大版》參考答案
1.59人
【分析】根據(jù)題意,總?cè)藬?shù)-第一批去的人數(shù)-第二批去的人數(shù)=還沒去的人數(shù)。
【詳解】502-147-296=59(人)
答:還有59人沒有去。
2.24立方米
【分析】根據(jù)表中讀數(shù),相鄰兩個月的讀數(shù)之差就是后一個月的用氣量,據(jù)此計算出笑笑家9月、10月、11月的用氣量;根據(jù)題意,笑笑家9、10、11、12四個月的燃氣用量最多等于150立方米,則用150立方米減去9月、10月、11月的用氣量,所得的結(jié)果即是12月最多用氣量。據(jù)此解答。
【詳解】9月:275-229=46(立方米)
10月:326-275=51(立方米)
11月:355-326=29(立方米)
150-46-51-29
=104-51-29
=53-29
=24(立方米)
答:12月的用量最多不能超過24立方米。
3.1382千米
【分析】淘氣家到書店的路程是450米,書店到學校的路程是312米,學校到淘氣家的路程是620米;把這三段路程的長度相加,即可計算出他一共走了多少米。
【詳解】450+312+620
=762+620
=1382(米)
答:他一共走了1382米。
【點睛】本題解題關(guān)鍵是根據(jù)整數(shù)加法的意義,列式計算,熟練掌握三位數(shù)與三位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
4.35人
【分析】根據(jù)題意,下車的用減法,上車的用加法。現(xiàn)在的人數(shù)=原有的人數(shù)-下車的人數(shù)+上車的人數(shù),由此解答。
【詳解】32-15+18
=17+18
=35(人)
答:這時車上有乘客35人。
5.建議:1.李強同學在平時的飲食過程中應在葷素搭配的基礎(chǔ)上,盡量多吃一些脂肪含量較少的食物,比如:西紅柿雞蛋,韭菜豆芽。2.不挑食,不偏食,營養(yǎng)均衡。3.少吃肉,多吃青菜。(答案不唯一)
【分析】因為身高137cm的四年級男生,體重在26.65~37.72kg之間為正常,而李強同學身高為137cm,體重為48kg,有可能是在午餐中獲取的熱量過高了,導致偏重,需要改善,所提出的建議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題意即可,據(jù)此解答。
【詳解】答:1.李強同學在平時的飲食過程中應在葷素搭配的基礎(chǔ)上,盡量多吃一些脂肪含量較少的食物,比如:西紅柿雞蛋,韭菜豆芽。2.不挑食,不偏食,營養(yǎng)均衡。3.少吃肉,多吃青菜。(答案不唯一)
【點睛】本題的解答關(guān)鍵根據(jù)《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得出合理的建議。
6.60元
【分析】根據(jù)題意,哥哥給弟弟18元后,兩人錢數(shù)相等,說明哥哥比弟弟多18×2=36(元),用哥哥的錢數(shù)減36元即可求出弟弟的錢數(shù),然后將兩人的錢數(shù)相加即可。
【詳解】48-18×2
=48-36
=12(元)
48+12=60(元)
答:兩人一共有60元。
7.916米
【分析】首先根據(jù)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方法,用168加上168,求出芳芳上學走的路程比她家到學校的路程多的距離;然后用它加上芳芳家到學校的路程,求出她一共走了多少米即可。
【詳解】168+168+580
=336+580
=916(米)
答:她一共走了916米。
8.4段;3次
【分析】先根據(jù)“1分米=10厘米”,將2分米的單位換算成厘米,用木條的總長度除以5,即可得到可以鋸成幾段。鋸成2段需要鋸1次,鋸成3段需要鋸2次,因此鋸成n段需要鋸(n-1)次。
【詳解】2分米=20厘米
20÷5=4(段)
4-1=3(次)
答:可以鋸成4段,共要鋸3次。
9.375千米
【分析】由題意得,哥哥開車從家去泰山,早上7:30出發(fā),中途休息1小時,下午1:30到達。可以先把早上7:30和下午1:30轉(zhuǎn)化為24時計時法,然后再用減法算出哥哥路上花了多長時間,接著減去1小時算出哥哥在路上開車行駛了多長時間。已知汽車每小時行駛75千米,那么直接用前面的得數(shù)乘上75即可算出泰山離家有多遠。
【詳解】早上7:30=7:30
1+12=13,下午1:30=13:30。
13:30-7:30=6(小時)
6-1=5(小時)
75×5=375(千米)
答:泰山離家有375千米。
10.0.8千米
【分析】根據(jù)題意作圖如下:
由圖可知,小華今天早上走了1.1千米再加上2個0.4千米,比平時多走了2個0.4千米,據(jù)此解答。
【詳解】0.4+0.4=0.8(千米)
答:小華比平時上學多走了0.8千米。
11.25人
【分析】根據(jù)題意,每輛車限乘9人,前面2輛車坐滿了,也就是2個9的和,用乘法計算,第3輛車坐了7人,則用前兩輛車坐的人數(shù)加上7就是總?cè)藬?shù)。
【詳解】9×2+7
=18+7
=25(人)
答:一共有25人去參觀。
12.(1)110千米;(2)983千米
【分析】(1)星期三下班時的里程表讀數(shù)減星期二下班時的里程表讀數(shù)等于星期三行駛的路程。
(2)星期五下班時的里程表讀數(shù)加星期六行駛的千米數(shù)等于周六下班時里程表讀數(shù)。
【詳解】(1)548-438=110(千米)
答:桑吉叔叔星期三行駛了110千米。
(2)798+185=983(千米)
答:這天下班時觀光車的里程表上顯示的讀數(shù)是983千米。
【點睛】每天下班時觀光車的里程表讀數(shù)等于前一天下班時的里程表讀數(shù)加當天行駛的路程,這是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
13.50千米
【分析】普通計時法轉(zhuǎn)換為24時計時法:去掉時間限制詞(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下午和晚上的時間要加上12時;先把上午8時、下午5時轉(zhuǎn)換成24時計時法,再用到達的時間減去出發(fā)的時間,求出經(jīng)過的時間;最后用450除以經(jīng)過的時間,求出這輛汽車平均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詳解】上午8時等于8時;
下午5時等于17時;
17時-8時=9(小時)
450÷9=50(千米)
答:這輛汽車平均每小時行駛50千米。
【點睛】熟練掌握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的互化方法是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
14.17.6米
【分析】根據(jù)題意,用一班制作的長度乘1.8就是二班制作的長度。算出結(jié)果再減3.1米就是三班制作的長度。
【詳解】11.5×1.8-3.1
=20.7-3.1
=17.6(米)
答:三班制作的隔離帶有17.6米。
15.(1)見詳解
(2)24;畫圖見詳解;6;
【分析】(1)長方形的特征: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圖中小方格的邊長是1厘米,所以長只需要畫8個小方格,寬畫4個小方格即可。
(2)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依此計算出所畫長方形的周長;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因此用長方形的周長除以4,即可計算出所畫正方形的邊長,依此解答即可。
【詳解】(1)、(2)畫圖如下:
(2)(8+4)×2
=12×2
=24(厘米)
24÷4=6(厘米)
畫圖如上圖所示
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4厘米,再畫一個與它周長相等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6厘米。
【點睛】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要熟練掌握長方形的特點、長方形的周長的計算,以及畫指定周長的正方形的方法。
16.(1)119元
(2)夠
【分析】(1)根據(jù)減法的意義,電飯煲的價格-電風扇的價格=電飯煲比電風扇貴的價格;
(2)根據(jù)題意,先用加法計算出三件商品的總價格,和800元比較大小,若大于800元則減去50元是需要的錢數(shù)。再和媽媽帶的錢數(shù)比較大小。需要的錢數(shù)大于媽媽帶的錢數(shù)則不夠,小于或等于媽媽帶的錢數(shù)則夠。
【詳解】(1)357-238=119(元)
答:一個電飯煲比一臺電風扇貴119元。
(2)238+357+346=941(元)
941>800
941-50=891(元)
891<900
答:錢夠。
17.見詳解
【分析】(1)勞動節(jié)是5月1日,從5月9日,往前數(shù)第8天;
(2)母親節(jié)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從5月9日,往后數(shù)第3天;
(3)5月是大月共有31天,兒童節(jié)是6月1日,從5月10日,往后數(shù)第22天。
【詳解】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9 10 O

18.
2.1米
【分析】根據(jù)題意,用用去的1.6米減去少的1.1米,求到剩下的長度,再加上用去的1.6米,即得到這根繩子原來的長度;再利用一位小數(shù)加減法法則進行計算,把小數(shù)點對齊,先按照整數(shù)加減法法則計算出結(jié)果,再對齊小數(shù)點打上結(jié)果的小數(shù)點。
【詳解】1.6-1.1=0.5(米)
0.5+1.6=2.1(米)
答:這根繩子原來長2.1米。
19.7920元
【分析】用15乘24,求出鞋的總數(shù)量。根據(jù)單價×數(shù)量=總價,用鞋的總數(shù)量乘每雙鞋的進貨價,可以計算出15箱鞋的進貨價;用鞋的總數(shù)量乘每雙鞋的售出價,可以計算出15箱鞋的總售價,再用總售價減去進貨價,可以計算出這15箱鞋全部售出可以賺多少元;據(jù)此解答。
【詳解】15×24×120-15×24×98
=43200-35280
=7920(元)
答:這15箱鞋全部售出可以賺7920元。
20.100元
【分析】由題意得,商場一共新進了24條牛仔褲,每條褲子售價150元。全部賣出后,共盈利1200元。可以先用1200除以24算出每條牛仔褲盈利多少元,然后再用150減去前面的得數(shù)即可算出每條牛仔褲的進價是多少元。
【詳解】150-1200÷24
=150-50
=100(元)
答:每條牛仔褲的進價是100元。
21.見詳解
【分析】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一般看的圖形都是不一樣的;但也有一樣的。
【詳解】①觀察一個物體,從前后左右看到的圖形可能一樣。(如下圖)
,觀察這個正方體, 從前后左右看到的圖形都是。
②觀察一個物體,從前后左右看到的圖形可能不一樣。(如下圖)
, 從左右看到的圖形是;從前后看到的圖形是。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要熟練掌握。
22.30輛
【分析】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shù)的一般都是閏年,但年份是100的倍數(shù)時,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2月有28天的是平年,有29天的是閏年;用2月的總天數(shù)減去26,再加上2月26日這一天,再加上3月經(jīng)過的天數(shù),計算出一共銷售的天數(shù);最后用150除以一共銷售的天數(shù),計算出平均每天銷售汽車多少輛;據(jù)此解答。
【詳解】2014÷4=503……2
所以2014年是平年,2月有28天
28-26+1+2=5(天)
150÷5=30(輛)
答:平均每天銷售汽車30輛。
23.19.1元
【分析】用第一周賣的錢數(shù)加上1.9元,可以計算出第二周賣的錢數(shù),再將兩周賣的錢數(shù)相加,計算出他們兩周一共賣了多少錢;據(jù)此解答。
【詳解】8.6+1.9=10.5(元)
10.5+8.6=19.1(元)
答:他們兩周一共賣了19.1元。
24.5倍
【分析】根據(jù)題意,用毛毛取得勞動章的個數(shù)減去丫丫取得的勞動章比毛毛少的個數(shù),先求出丫丫取得勞動章的個數(shù),再用毛毛取得的勞動章個數(shù)除以丫丫取得的勞動章個數(shù)即可解答。
【詳解】35÷(35-28)
=35÷7
=5
答:毛毛取得的勞動章個數(shù)是丫丫的5倍。
25.480名
【分析】6月是小月,有30天,用一個沒有關(guān)緊的水龍頭一天可流失水的重量乘30,求出6月份整個月流失水的重量,再除以一名學生一天大約要喝水的重量,求出可以供多少名學生喝一天。
【詳解】30×32=960(千克)
960÷2=480(名)
答:大約可以供480名學生喝一天。
26.一樣大
【分析】角的大小跟邊的長度無關(guān),跟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guān)。據(jù)此解答即可。
【詳解】從圖上可得:兩個角的兩邊叉開角度一樣,所以兩個角一樣大。
27.14時(或14:00)
【分析】結(jié)合圖示信息可知,其出發(fā)的時間是上午8時,從堯山到平頂山鷹城廣場120千米,張叔叔以平時每天訓練的平均速度20千米/小時,根據(jù)時間=路程÷速度可知,用120÷20即可求出張叔叔騎行所花的時間。
根據(jù)結(jié)束時間=開始時間+經(jīng)過時間可知,用上午出發(fā)的時間加上經(jīng)過時間,就是結(jié)束時間,也就是到達時間。普通計時法換成24時計時法:去掉時間限制詞(上午、下午等),中午12點以前的時間不變,中午12點以后的時間加12小時。
【詳解】120÷20=6(小時)
上午8時=8時
8時+6時=14時
答:他到達的時間是14時(或14:00)。
28.144;189;147
李明
【分析】分別把三戶人家七月、八月、九月三個月的用電量相加,所得的和即是每戶的合計;再根據(jù)兩位數(shù)連加運算順序計算出結(jié)果,即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再根據(jù)總數(shù)÷份數(shù)=平均數(shù),分別用每戶的合計數(shù)除以3,得到各戶平均每月用電量;根據(jù)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法則計算出結(jié)果,再比較結(jié)果的大小,結(jié)果最小的即是平均每個月用電量最低的。據(jù)此解答。
【詳解】李明:53+44+47
=97+47
=144(千瓦·時)
王可:67+89+33
=156+33
=189(千瓦·時)
顧旭:45+47+55
=92+55
=147(千瓦·時)
所以,填表如下:
戶主 合計 七月 八月 九月
李明 144 53 44 47
王可 189 67 89 33
顧旭 147 45 47 55
李明:144÷3=48(千瓦·時)
王可:189÷3=63(千瓦·時)
顧旭:147÷3=49(千瓦·時)
48<49<63
答:李明家平均每個月的用電量最低。
29.(1)不能
(2)872千米
【分析】(1)先將出發(fā)和到達時刻轉(zhuǎn)換為24時計時法,再根據(jù)結(jié)束時刻-開始時刻=經(jīng)過時間,求出火車行駛的時間。用火車的速度乘行駛的時間,求出火車行駛的路程,再與鄭州到徐州的里程比較大小。
(2)用鄭州到徐州的里程加上徐州到南京的里程,再加上南京到無錫的里程,求出鄭州到無錫的里程。
【詳解】(1)上午 11:30是11:30,下午1:30是13:30。
13:30-11:30=2(小時)
155×2=310(千米)
349>310
答:下午1:30不能到達徐州。
(2)349+348+175=872(千米)
答:鄭州到無錫的里程是872千米。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行程問題,關(guān)鍵是根據(jù)經(jīng)過時間的計算公式求出火車行駛的時間。解決本題時應依據(jù)各個城市的位置關(guān)系,求出兩個城市之間的里程是由哪幾個里程通過計算得到的。
30.75千米
【分析】把時間都轉(zhuǎn)化成24時計時法,然后用結(jié)束時間減開始時間求出經(jīng)過的時間,再用路程除以時間求出平均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詳解】上午10時即10時;下午2時即14時。
14時-10時=4(小時)
300÷4=75(千米)
答:汽車平均每小時行駛75千米。
【點睛】普通計時法轉(zhuǎn)化成24時計時法的方法:中午12時以前的,直接去掉限制詞,中午12時以后的,去掉限制詞。
31.(1)14.3千克(豎式見詳解)
(2)2.1元(豎式見詳解)
【分析】(1)用一箱鴨蛋的質(zhì)量加上一箱雞蛋的質(zhì)量即可解答;
(2)用每千克鴨蛋的價錢減去每千克雞蛋的價錢即可解答。
【詳解】(1)7.5+6.8=14.3(千克)
答:一箱鴨蛋和一筐雞蛋共重14.3千克。
(2)11.9-9.8=2.1(元)
答:每千克鴨蛋比雞蛋貴2.1元。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小數(shù)加法、減法的實際應用。求一共重多少千克,用加法計算;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多少,用減法計算。
32.(1)下午5時;上午開了3小時
(2)103千米
【分析】(1)把普通計時法換算成24時計時法的方法:用普通計時法表示的上午的時刻,只要去掉“上午、早晨、早上、凌晨”等字,是多少時也就是24時計時法的多少時;用普通計時法表示的下午的時刻,只要去掉“下午、黃昏、晚上、深夜”等字,再在原來的時刻上加上12即為24時計時法表示的時刻,用到達時間減去出發(fā)時間即可求出火車開了多少小時,也可以先用12-9求出上午行駛的時間再加上下午行駛的5小時即可求出火車開了多少小時。
(2)速度=路程÷時間,用824÷8即可求出平均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詳解】(1)上午9時=9:00
下午5時=17:00
12:00-9:00=3(小時)
哥哥:179=8(小時),這里的“17”表示:下午5時;
弟弟:3+5=8(小時),這里的“3”表示:上午開了3小時。
(2)824÷8=103(千米)
答:平均每小時行駛103千米。
33.
160厘米
【分析】根據(jù)長度單位厘米、分米之間的進率:1分米=10厘米,先將題目中的單位統(tǒng)一,而媽媽比晶晶高則用加法計算,即可解答。
【詳解】3分米=30厘米
130+30=160(厘米)
答:媽媽的身高是160厘米。
【點睛】本題考查的是長度單位厘米、分米的單位換算,熟練并準確的進行換算是解題的關(guān)鍵。
34.(1)購買2千克荔枝和1個西瓜一共需要花費多少錢?
(2)購買計劃為購買1千克龍眼、1千克黃皮和1千克三華李,實際花了31.7元。(答案不唯一)
【分析】(1)分析算式“16.5×2+25.6”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已知荔枝單價是16.5元/千克,16.5×2表示購買2千克荔枝的總價;西瓜單價是25.6元/個,16.5×2+25.6則表示購買2千克荔枝和1個西瓜一共需要花費多少錢?
(2)制定水果購買計劃并計算實際花費:可以選擇購買1千克龍眼、1千克黃皮和1千克三華李。計算總花費:將三種水果的花費相加是31.7元,31.7<50,滿足預算要求。
【詳解】(1)16.5×2+25.6則表示購買2千克荔枝和1個西瓜一共需要花費多少錢?
(2)12.8+10.5+8.4
=23.3+8.4
=31.7(元),
31.7<50
答:購買計劃為購買1千克龍眼、1千克黃皮和1千克三華李,實際花了31.7元。(答案不唯一)
35.92人
【分析】本場觀眾最多有多少人,就要使乙票座位滿座,用總錢數(shù)減去乙票座收入的錢數(shù),再除以甲票座每位的錢數(shù),求出甲票座上的人數(shù),最后加上乙票座位數(shù)即可解答。
【詳解】3000-80×30
=3000-2400
=600(元)
(600÷50)+80
=12+80
=92(人)
答:本場觀眾最多有92人。
36.(1)7;2;2;4
(2)15;5;2
(3)見詳解
【分析】先觀察圖,數(shù)出各種圖形的個數(shù),填入統(tǒng)計表中,然后根據(jù)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回答問題,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或少即,用大的數(shù)減去小的數(shù)即可;最后一問發(fā)現(xiàn)可以說哪兩個圖形個數(shù)相等,說法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詳解】由分析可得:
(1)根據(jù)題目中的圖數(shù)出圖形的數(shù)目填表,如下圖:
( 7 )個 ( 2 )個 ( 2 )個 ( 4 )個
(2)從圖中數(shù)出上面一共有15個圖形,比多5個,列出的算式為7-2=5(個), 比少2個,列出的算式為4-2=2(個)。
(3)看圖可知的個數(shù)與的個數(shù)相等。(答案不唯一)
【點睛】仔細審題,認真思考是做對此題的關(guān)鍵。
37.2升
【分析】64千米里面有幾個16千米,這名運動員爬到山頂就要喝幾次水,喝水的次數(shù)乘每次喝的500毫升,可以算出這名運動員爬到山頂共要喝多少毫升水,再根據(jù)1升=1000毫升,把這名運動員爬到山頂喝的水換算成用升作單位的數(shù)。
【詳解】64÷16=4(次)
4×500=2000(毫升)
2000毫升=2升
答:這名運動員爬到山頂共要喝2升水。
38.6件
【分析】根據(jù)圖片上信息可知:先根據(jù)1米=10分米,進行單位換算使得單位統(tǒng)一,然后用共有布的米數(shù)除一件衣服需要布的米數(shù)。有余數(shù)則舍棄,不夠做一件衣服。
【詳解】5米=50分米
50÷8=6(件)……2(分米)
答:能做6件上衣。
【點睛】主要考查有余數(shù)除法的實際應用,要熟練掌握。
39.(1)29;31;27;11;3
(2)書本;期刊
(3)
【分析】(1)觀察三年級環(huán)保小組的同學4個月收集廢紙的情況,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分類,選擇相應的數(shù)據(jù),把收集廢紙的數(shù)據(jù)整理到表中即可;
(2)比較報紙、書本、紙箱、紙袋、期刊的數(shù)量,即可求出哪個收集的最多,哪個收集的最少;
(3)把三年級環(huán)保小組的同學4個月收集的廢紙的數(shù)量加起來,和100千克進行比較,比100千克大或等于,能造85千克的再生紙;比100千克小,不能造85千克的再生紙。
【詳解】(1)報紙:8+9=17(千克),17+12=29(千克)
書本:14+17=31(千克)
紙箱:15+12=27(千克)
紙袋:5+6=11(千克)
期刊:3千克
報紙 書本 紙箱 紙袋 期刊
29 31 27 11 3
(2)31>29>27>11>3
三年級環(huán)保小組收集的書本最多,收集的期刊最少。
(3)31+29+27+11+3
=60+27+11+3
=87+11+3
=98+3
=101(千克)
101>100
所以,三年級環(huán)保小組的同學4個月收集的廢紙能再造85千克的再生紙。
40.(1)東;500;東南;游樂場;東;北;420
(2)29分鐘
【分析】(1)利用平面圖上方向規(guī)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依據(jù)題意結(jié)合圖示去解答;
(2)根據(jù)加法的意義,用420加上420,即為媽媽從圖書館去學校接小文的往返路程,然后再加上圖書館到游樂場的路程、游樂場到商場的路程、商場到小文家的路程,求出總路程,然后根據(jù)時間=路程÷速度,進行計算即可解答。
【詳解】(1)如圖,小文從家向東走500米到商場,從商場向東南走600米到游樂場,再繼續(xù)向東走380米到圖書館,從圖書館向北走420米到學校。
(2)(420+420+380+600+500)÷80
=2320÷80
=29(分鐘)
答:兩人回到家共用了29分鐘。
41.87千米
【分析】普通計時法轉(zhuǎn)換成24時計時法:去掉時間限制詞(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到了下午1時的( +12 );先將上午11:30和下午2:30轉(zhuǎn)換為24時計時法,再計算出經(jīng)過時間,經(jīng)過時間=末尾時間-開始時間;再用261除以經(jīng)過時間,計算出這輛客車平均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據(jù)此解答。
【詳解】上午11:30為11:30
下午2:30為14:30
14:30-11:30=3(小時)
261÷3=87(千米/小時)
答:這輛客車平均每小時行駛87千米。
42.582名
【分析】原有的游客人數(shù)-中午走了的游客人數(shù)+下午又來了的游客人數(shù)=現(xiàn)有的游客人數(shù);據(jù)此列式解答即可。
【詳解】521-176+237
=345+237
=582(名)
答:現(xiàn)在動物園內(nèi)有582名游客。
43.14.4升
【分析】小明家一個水龍頭壞了,不斷滴水,小明用量杯5分鐘接了50毫升水。一天有24小時,一小時是60分鐘,用一天的24小時乘60,即可得到一天是多少分鐘,再用總的時間除以接一杯水所需的時間,即可得到一天可以接幾杯50毫升的水,再用可以接到的杯數(shù)乘每杯的容積,根據(jù)“1升=1000毫升”,將單位換算成升,即可得到這個水龍頭一天共滴水約多少升。
【詳解】24×60÷5×50
=1440÷5×50
=288×50
=14400(毫升)
14400毫升=14.4升
答:照這樣計算,這個水龍頭一天共滴水約14.4升。
44.(1)144平方米
(2)864棵
【分析】(1)由題意得,木柵欄一共長36米,它一共包含了正方形三條邊的長度,可以用36除以3得到正方形的邊長。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直接將數(shù)據(jù)代入即可求解。
(2)由題意得,直接用正方形的面積乘上6即可得到這塊空地可以種多少棵月季花。
【詳解】(1)36÷3=12(米)
12×12=144(平方米)
答:這塊空地的面積是144平方米。
(2)144×6=864(棵)
答:這塊空地可以種864棵月季花。
45.(1)(2)見詳解;(3)觀察上面的統(tǒng)計表,我發(fā)現(xiàn)參加紅色故事演講比賽的男選手和女選手取得各個獎項的人數(shù)是一樣的。
【分析】(1)根據(jù)題意可知,三個評委的平均得分就是選手的成績,我們分別將男生03號選手和女生01號選手的成績相加求出和,再除以3,即可求出男生03號選手和女生01號選手的平均得分;(2)根據(jù)男生、女生比賽成績統(tǒng)計表,結(jié)合各個獎項的分數(shù)段,填表即可;(3)根據(jù)統(tǒng)計表,寫出發(fā)現(xiàn),只要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詳解】(1)由題意得:
(96+97+95)÷3
=288÷3
=96(分)
(78+68+70)÷3
=216÷3
=72(分)
男生比賽成績統(tǒng)計表
選手編號 評委1 評委2 評委3 平均得分
01 85 90 83 86
02 93 96 87 92
03 96 97 95 96
04 79 81 71 77
05 75 68 67 70
06 82 81 71 78
女生比賽成績統(tǒng)計表
選手編號 評委1 評委2 評委3 平均得分
01 78 68 70 72
02 79 82 73 78
03 88 94 91 91
04 98 94 99 97
05 82 78 86 82
06 84 90 84 86
(2)
(3)觀察上面的統(tǒng)計表,我發(fā)現(xiàn)參加紅色故事演講比賽的男選手和女選手取得各個獎項的人數(shù)是一樣的。(答案不唯一)
46.(1)見詳解
(2)文學讀物;卡通讀物
(3)17
【分析】(1)把三(1)班和三(2)班圖書角課外書情況統(tǒng)計表中各種課外書的本數(shù),分別填入對應的復式統(tǒng)計表中即可;
(2)分別把三(1)班和三(2)班各種課外書的本數(shù)進行比較,即可解答;
(3)三(1)班“文學讀物”的本數(shù)減去三(2)班“文學讀物”的本數(shù),即可解答。
【詳解】(1)
種類 科普讀物 文學讀物 卡通讀物
三(1)班數(shù)量/本 30 45 10
三(2)班數(shù)量/本 45 28 15
(2)10<30<45
15<28<45
三(1)班文學讀物課外書最多,三(2)班卡通讀物課外書最少。
(3)45-28=17(本)
三(2)班“文學讀物”比三(1)班的少17本。
47.(1)12人;
(2)18人
【分析】(1)用總?cè)藬?shù)除以排數(shù),即可求出平均每排站多少人;
(2)用每排站的人數(shù)乘排數(shù),求出前兩排一共站了多少人,再用總?cè)藬?shù)減去前兩排一共站的人數(shù),即可求出第三排要站多少人。
【詳解】(1)48÷4=12(人)
答:平均每排站12人。
(2)48-15×2
=48-30
=18(人)
答:第三排要站18人。
【點睛】本題考查除法和減法的計算及應用,需仔細計算。
48.7厘米;2個
【分析】折成的正方形的邊長應該是長方形原來的寬,即7厘米。用18除以7,商就是最多能剪的個數(shù)。
【詳解】18÷7=2(個)……4(厘米)
答:邊長7厘米;最多能剪2個。
49.夠
【分析】先根據(jù)文具盒的價錢=一個數(shù)學練習本的價錢+7.9元,求出一個文具盒的價錢,再加上一個數(shù)學練習本的0.6元求出總花費,再與10元比較即可。
【詳解】7.9+0.6+0.6
=8.5+0.6
=9.1(元)
9.1<10
答:10元夠。
50.
距離越遠,看到的范圍越大。(答案不唯一)
【分析】由于有房子的遮擋,距離要觀測的物體越遠,觀測到的范圍越大,物體越小;距離越近觀測到的范圍越小,物體越大,據(jù)此解答即可。
【詳解】淘氣在A位置時所能看到的范圍:紅線之外的地方。淘氣在B位置時所能看到的范圍:藍線之外的地方。
如圖:
我發(fā)現(xiàn):距離越遠,看到的范圍越大。(答案不唯一)
【點睛】本題關(guān)鍵是理解觀測點的遠近決定了觀測到的圖象的范圍和大小。
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东县| 平南县| 嫩江县| 黄龙县| 平江县| 申扎县| 睢宁县| 曲阜市| 神池县| 即墨市| 秭归县| 文登市| 巢湖市| 庐江县| 南郑县| 丰城市| 广宁县| 靖远县| 金山区| 云和县| 普定县| 布拖县| 察雅县| 静宁县| 灵璧县| 涡阳县| 松江区| 天长市| 望奎县| 高碑店市| 卓尼县| 锡林郭勒盟| 兖州市| 孙吴县| 交口县| 洛阳市| 来凤县| 牟定县| 龙陵县| 湖北省| 丹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