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三: 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史姓名_________一:考點記憶Ⅰ.民族關系1.秦漢時期都面臨北方哪一少數(shù)民族的進擾?秦始皇和漢武帝分別采取什么措施抵御該民族的侵擾?甚至為打擊該民族派了哪位前往西域?哪個政權于316年被該少數(shù)民族滅?2.“自古皆貴中華,而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反映了何帝王時期的什么民族政策?他被尊稱為?唐朝時藏族叫做?哪一事件密切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何時該地區(q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清朝時又是如何加強與該地區(qū)的關系的?4.新疆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何時何帝王設置什么機構宣布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唐朝和清朝又是如何加強與該地區(qū)的關系的?認識:民族融合與友好往來是歷史發(fā)展的主流,民族團結(jié),國家統(tǒng)一則國家興盛富強啟示**地區(qū)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民渴望統(tǒng)一,統(tǒng)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堅決維護國家統(tǒng)一。Ⅱ.對外關系1.溝通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通道是什么 哪一事件為這條貿(mào)易、友誼、和平之路開通奠定了基礎?此后為保證此路暢通,西漢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通過這條通道在東漢時期跟西方哪個大國進行貿(mào)易往來 2.唐朝時期采取了什么對外政策 “送”反映了哪位帝王時的哪位僧人與哪國的交往 為該國設計了哪一建筑?“取”反映了哪位帝王時的哪位僧人與哪國的交往 回國后著有哪一著作?研究內(nèi)容?3.宋朝專門設置了管理海外貿(mào)易的機構叫什么 海外貿(mào)易興盛的原因有哪些?清朝管理海外貿(mào)易的機構叫什么 4.比歐洲航海家早半個多世紀的對外遠航事件是什么 最遠到達哪里 有何意義?“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的是哪位民族英雄的什么事跡 5.“開辟荊榛逐荷夷”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 哪年收回?哪年設置什么管理機構?1689年中俄因何事件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份平等的邊界條約是什么 認識:開則昌,閉則弱。啟示:開則昌,閉則弱,要堅持對外開放(確認完成簽字__________ )二:考點運用1.中國歷史上有多次遷都,為接受先進文化而遷都的是A.盤庚遷都 B.孝文帝遷都洛陽 C.明成祖遷都北京 D.國民政府遷都重慶2.“民族團結(jié),民族融合。”是中國歷史的主流,在唐朝歷史上被少數(shù)民族尊為“天可汗”的是A.唐高祖 B.武則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3.唐代,我國境內(nèi)生活著許多少數(shù)民族,他們?yōu)楫數(shù)氐拈_發(fā)與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下面有關民族關系的史實屬于唐朝的有 ①修筑長城抵御匈奴 ②滅東突厥,設都督府 ③“金瓶掣簽” ④文成公主人藏 ⑤平定大小和卓叛亂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④⑤4.下列遺址遺跡中最能體現(xiàn)國內(nèi)民族團結(jié)友好的是A.秦兵馬俑遺址 B.大昭寺會盟 C.唐招提寺鑒真坐像 D.大運河5.某班排演歷史課本劇《澶淵之盟》,允許出現(xiàn)的角色有①阿骨打 ②寇準 ③岳飛 ④宋真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下列政權示意圖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7.在美麗的西子湖畔,在一座英雄的墓前有兩尊鑄鐵的跪像(右圖),有一位姓秦的讀書人曾經(jīng)觸景生情寫下了兩句詩“自從賊后不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你知道這位讀書人為了何事發(fā)出這種感慨A.文天祥寧死不屈 B.王嚴抗金 C.秦檜謀殺岳飛 D.葛爾丹叛亂8.毛澤東的詞《沁園春 雪》中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屬于 A契丹族 B黨項族 C蒙古族 D女真族9.西藏成為我國正式的行政區(qū)開始于 A. 西周 B. 北魏 C.西夏 D. 元朝10.在電視連續(xù)劇《康熙大帝》中,可以出現(xiàn)的歷史事件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①冊封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封號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③組織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 ④設置臺灣府11.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jié)和社會穩(wěn)定是中國強盛的重要保障。清朝時,加強對西藏地區(qū)管轄的措施是A.設安西都護府 B. 設宣政院 C.設伊犁將軍 D. 設駐藏大臣12.自西漢設西域都護以來,歷代政府對新疆地區(qū)實施有效管轄。下列選項中與此有關的是:①唐太宗設安西都護府 ②新中國設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③雍正帝設軍機處 ④乾隆帝設伊犁將軍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 ③④13.以絲綢之路為基礎的“一帶一路”是當前熱門話題,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現(xiàn)在的A.江蘇南京 B.河南洛陽 C.陜西西安 D.甘肅敦煌14.絲綢之路推動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請按時間順序排列以下與之有關的歷史信息:①玄奘西行 ②指南針通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③張騫出使西域 ④鄭和下西洋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 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15.絲綢之路的開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主要是由于它A.使中國與歐洲直接交流 B.使天山地區(qū)第一次與內(nèi)地連成一體C.促進了中西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 D.溝通了東西外交之間的聯(lián)系16.公元1世紀,歐亞大陸同時存在的兩大帝國是A.漢朝與羅馬帝國 B.唐朝與阿拉伯帝國 C.日本與拜占庭帝國 D.明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17.下列事件能夠體現(xiàn)對外友好交往的史實是A.玄奘西行 B.戚繼光抗倭 C.鄭成功收復臺灣 D.設立伊犁將軍18.如果你想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qū)的歷史和佛學,可以選擇的書籍是A.《西游記》 B.《資治通鑒》 C.《大唐西域記》 D.《馬可 波羅行紀》19.連環(huán)畫伴隨著很多人度過童年,是人們了解歷史,汲取文化的重要途徑。與右邊連環(huán)畫封面人物有關的事跡是 A.反擊匈奴 B.大敗金軍 C.蕩平倭寇 D.收復臺灣20.戚繼光賦詩明志:“遙知夷島浮天際,未敢忘危負年華。”詩中的“危”指A.東北地區(qū)遭到入侵 B.臺灣被殖民者強占 C.新疆地區(qū)遭受侵略 D.東南沿海倭患嚴重21.“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衢。”這段話中的“我之云帆高張”是指 A.戚繼光抗倭 B.鄭和下西洋 C.文天祥抗元斗 D.鄭成功收復臺灣22.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民族英雄鄭成功在給殖民者的信中說:“臺灣者,中國之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信中所說的“貴國”是 A.葡萄牙 B.俄國 C.英國 D.荷蘭23.“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贊頌的是A.戚繼光抗倭 B.左宗棠收復新疆 C.鄭成功收復臺灣 D.康熙帝抗俄24.有關清朝“閉關鎖國”政策敘述正確的是①有防御西方殖民勢力入侵的目的 ②是指絕對禁止對外貿(mào)易 ③阻礙了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④使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5. 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各少數(shù)民族為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jié)做出過重要貢獻。閱讀下列材料,結(jié)合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10分)【銳意改革】材料一圖一 圖二(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歷史上的一場重大改革,請寫出這場改革的名稱和材料中圖一、二所反映的改革措施。(3分)【和平共處】(2)材料二中的元昊是哪個民族的首領?在他建立西夏政權時,還有哪個民族建立的政權與北宋并立?(2分)【開疆拓土】材料三(3)請寫出材料三所反映的這個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建立者及其所屬民族。這一時期,政府在中央設置什么機構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3分)【鞏固統(tǒng)一】 (4)材料四中清朝為加強對邊疆地區(qū)的管理,分別設置什么行政長官管轄今天的西藏、新疆地區(qū)?(2分)26.(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當代史學研究者在評價漢代開辟的“絲綢之路”時稱“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它把黃河文明、恒河文明、兩河文明和希臘文明等諸多人類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聯(lián)在了一起,被喻為世界歷史展開的主軸。”材料二 “市舶者,其利不貲,榷金山珠海,天子南庫也,諸蠻之寶,五天之珍,每歲山積。”——(宋)葉廷珪《海錄碎事》材料三 天朝物產(chǎn)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產(chǎn)茶葉、磁器、 絲筋,為西洋各國及爾國必需之物,是以加恩體恤。——乾隆帝《敕諭英吉利國王書》請回答:(1)材料一認為“絲綢之路”的作用是什么?(1分)它的起點在哪 (1分)它的開通與誰出使西域有關?(1分)(2)材料二中提到宋朝設置的海外貿(mào)易管理機構叫什么?(1分)宋朝海外貿(mào)易發(fā)達與哪兩項領先世界的技術有關?(2分)(3)根據(jù)材料三的狀況,清朝前期實行了什么樣的對外政策?(1分)實行這種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該政策對中國產(chǎn)生的最深遠影響是什么(1分)(4)對比以上三則材料和回答的問題,對我們今天有何啟示?(1分)27.(10分)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強大的凝聚力。在歷史發(fā)展長河中,國家統(tǒng)一、民族融合成為歷史發(fā)展的主流。(1)唐太宗時,設置了哪一機構對其進行管轄?(1分)_____________(2)乾隆帝時,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nèi)的整個新疆地區(qū)的機構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他統(tǒng)治時在此還妥善安置了回歸的蒙古族的哪一支?(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據(jù)上述探究,結(jié)合當前形勢談談你的認識。(1分)——————————————————————————————————————————漢藏一家親 (3)列舉一件唐太宗時漢藏之間友好往來的大事?(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4)西藏正式成為我國行政區(qū)劃始于哪一朝代?(1分)____________(5)清朝時,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的機構(職務)叫什么?(1分)_______________寶島臺灣 (6)自古以來臺灣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為加強對這一地區(qū)的管理,清朝在何時設置了臺灣府?(1分)_______________(7)清朝前期疆域遼闊,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島嶼 、 等。(2分)三:我的盲點記錄單(帝)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魏書》材料二 后來,雙方議和,元昊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議和后,宋夏邊界貿(mào)易興旺。西夏設太學,譯漢文書,積極吸取中原文化。——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材料四 在清朝遼闊的疆土上,生活著漢、滿、蒙、回、藏等五十多個民族。清朝在邊疆地區(qū),分設機構,進行有效的管轄。清朝的統(tǒng)一,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促進了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使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