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課程標準:通過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初步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學習目標:1、通過對第一子目的學習,通過了解鴉片戰爭前的中外形勢及鴉片的危害,認識林則徐禁煙運動;2.通過閱讀第二、三子目內容,認識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并能講述鴉片戰爭的過程,知道《南京條約》的內容,深刻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的近代社會的影響;3.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了解并學習林則徐、關天培和三元里人民等敢于反抗侵略、維護民族利益的斗爭精神,培養愛國精神;任務一:閱讀第一子目——鴉片走私與林則徐禁煙,梳理課文鴉片走私背景①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之前,清朝統治危機四伏;②西方已進入資本主義時代,英國成為頭號工業強國,不斷向外進行殖民擴張,掠奪殖民地;③英國為開辟海外市場,向中國運來呢絨、布匹,但遭到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排斥,嚴重滯銷;而中國向英國輸出的茶葉、生絲等,銷路旺盛;(中英貿易中,中國處于貿易順差,英國處于貿易逆差)鴉片危害(林則徐禁煙原因)①白銀大量外流威脅清政府的財政;②嚴重摧殘清朝官員、士兵體質;③導致政治腐敗;④軍隊戰斗力削弱;林則徐禁煙①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力主禁煙的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②虎門銷煙時間: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地點:虎門海灘;③虎門銷煙意義: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④此后,林則徐操練軍隊,修筑炮臺,準備應對英國侵略,林則徐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牛刀小測“林公憂國難,華夏患民暗。亮劍傾鴉片,揚威見赤心。”這首詩里提到的歷史事件是1839年6月在廣州發生的( )A.黃埔軍校建立 B.金田起義 C.八國聯軍侵華 D.虎門銷煙參考答案:D任務二:閱讀第二子目——英國發動侵華戰爭,梳理課文1、直接原因(導火索):中國的禁煙運動;根本原因: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標志:1860年6月,英國艦隊封鎖廣東珠江口,鴉片戰爭爆發;過程:第一階段——1840年6月,英國艦隊封鎖廣東珠江口 攻陷浙江定海 到達天津大沽口,威脅清廷。(道光皇帝以“辦理不善”為名,將林則徐革職查辦,改派直隸總督琦善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和英軍談判) 1841年1月,英軍攻占虎門附近的大角、沙角炮臺,并非法強占香港島 道光皇帝下詔對英作戰 英軍進攻虎門炮臺,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將士殊死抵抗,壯烈殉國 英軍占領廣州城北的四方炮臺(1841年5月30日,三元里抗英,顯示出中國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氣概)第二階段——1841年秋,英軍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廈門、定海(守將葛云飛、王錫朋、鄭國鴻三總兵皆力戰殉國)、寧波 1842年6月,英軍進犯長江門戶吳淞(江南提督陳化成率眾抵抗,力竭犧牲) 英軍進攻鎮江(海齡等守城清軍英勇抵抗,全部戰死) 1842年8月初,英軍到達南京下關江面。戰爭結果: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鴉片戰爭失敗鴉片戰爭失敗原因:中國——清朝封建專制制度腐敗;經濟落后;軍隊戰斗力低下;英國——英國通過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強國,綜合實力強大;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義無法抵抗新興的資本主義:牛刀小測2、1840年6月,由16艘兵船、4艘武裝汽船、28艘運輸船以及六七千名海陸士兵組成的英國軍隊,從開普敦、印度等地抵達廣東海面,戰爭爆發。這場戰爭( )A.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 B.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C.宣告了中國制度變革的失敗 D.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動統治參考答案:A任務三:閱讀第三子目——《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梳理課文1、《南京條約》時間 1842年8月條約雙方 清政府、英國內容 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危害 根本 目的破壞我國貿易主權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的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定 破壞了我國關稅自主權割香港島給英國 破壞了我國領土主權賠償英國2100萬銀元 開了賠款惡例,加重清政府和百姓負擔地位: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名稱 重要內容 影響危害1843年中英《虎門條約》 英國獲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等權利 首先破壞了我國的司法主權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1844年中法《黃埔條約》 美國、法國除享受英國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外,還擴大了其他侵略權益 破壞我國領海主權、國防主權、文化主權等權利4、鴉片戰爭的影響: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傳統的小農經濟逐步瓦解,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此后,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成為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5、感悟:落后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我們要不斷提高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牛刀小測3、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為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參考答案:A知識點四:重要人物林則徐、魏源林則徐:編譯《四洲志》,被譽為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相關名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魏源:《海國圖志》,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重要思想;知識鞏固1、鴉片戰爭后,魏源倡議制造戰艦,武試增設水師科且不能“舍船炮而重弓馬”,水師官員從舵工、水手、炮手中挑選。據此可知,魏源( )A.重視探索御敵之法 B.找到戰敗根源 C.反對科舉 D.主張政治改革取士制度【答案】A【詳解】據材料“魏源倡議制造戰艦.…求師官員從舵工、水手、炮手中挑選”可知,魏源提出制造戰艦、改革武試內容(增設水師科,強調船炮而非傳統弓馬),并主張從實踐人才中選拔官員,這些舉措均圍繞提升軍事技術以應對外敵,體現其“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核心思想,屬于探索御敵之法的具體實踐,A項正確;魏源未觸及戰敗的根本原因,如封建制度腐朽,排除B項;反對科舉取士制度說法片面,他僅主張改革武試內容,未否定科舉制度本身,排除C項;主張政治改革偏離題干,材料未涉及政治改革,排除D項。故選A項。2、下表為1843年前后中國主要進口貨物關稅稅率對比表。導致圖中稅率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品名 1843年前的稅率(%) 1843年后的稅率(%) 新稅率比舊稅率降低(%)棉花 24.19 5.56 77.02棉紗頭等 13.38 5.56 58.45白洋布 29.93 6.95 76.78A.五口通商 B.協定關稅 C.割地賠款 D.投資設廠【答案】B【詳解】根據題干信息“1843年前后中國主要進口貨物關稅稅率對比表”,可知,題干顯示1843年前后中國進口貨物關稅稅率大幅下降,與《南京條約》直接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性的鴉片戰爭,并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英國通過“協定關稅”條款迫使清政府大幅降低關稅,稅率需與英國協商,中國喪失自主權,B項正確.'五口通商”雖屬《南京條約》,但涉及通商口岸開放,與稅率無關,排除A項;“割地賠款”是條約其他內容,與關稅無關,排除C項;“投資設廠”是甲午戰爭后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內容,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3、19世紀中期,詩人張維屏有感于廣州三元里爆發的義舉,寫詩道:“三元里前聲若雷,千眾萬眾同時來。因義生憤憤生勇,鄉民合力強徒摧。”該詩熱情謳歌了( )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 B.愛國官兵保家衛國的意志農民起義推翻清朝的斗爭 D.知識分子投身革命的抉擇【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三元里抗英是近代中國人民自發的反抗英國侵略的斗爭。詩中“因義生憤憤生勇,鄉民合力強徒摧”,體現出中國人民因英國侵略而憤慨,合力反抗,熱情謳歌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A項正確;三元里抗英的主體是鄉民,不是愛國官兵,排除B項;三元里抗英是反抗外來侵略,不是推翻清朝的農民起義,排除C項;材料中未涉及知識分子投身革命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A項。歷史人物是歷史活動的主體,評價歷史人物有助于把握歷史活動的進程和影響。下列詩句評價林則徐的是( )A.虎門壯舉驚中外,禁毒英名震古今 B.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C.舍身變法自君始,無力回天昭后人 D.狀元棄仕從商路,實業興邦壯志酬【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林則徐”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虎門壯舉驚中外,禁毒英名震古今”這句詩中的“虎門”指的是虎門銷煙事件,這是林則徐在清朝時期領導的一次大規模禁煙運動,他銷毀了大量鴉片,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決心和勇氣。這句詩正是對林則徐這一壯舉的贊譽,A項正確;“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這句詩描述的是清朝將領左宗棠收復新疆的事跡,與林則徐無關,排除B項;舍身變法自君始,無力回天昭后人”這句詩評價的是戊成變法中的譚嗣同,他為了變法圖強,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與林則徐的禁煙運動沒有直接聯系,排除C項;“狀元棄仕從商路,實業興邦壯志酬”這句詩描述的是清朝狀元張謇放棄仕途,投身實業救國的事跡,排除D項故選A項。5、《虎門條約》中“領事裁判權”條款損害了中國的( )A.關稅自主權 B.司法主權 C.領土完整 D.外交平等權【答案】B【詳解】據所學可知,領事裁判權指外國人在中國犯罪或成為被告時,由本國領事依據本國法律審判,而非中國司法機關管轄。這得犯了中國的司法主權,使中國喪失對涉外案件的獨立審判權,B項正確;關稅自主權涉及協定關稅條款,與題干無關,排除A項;領士完整涉及割地條款,如香港島被割讓,排除C項;外交平等權與片面最惠國待遇相關,排除D項。故選B項。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世紀中期,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生產力飛速發展,迫切需要廣闊的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于是,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了幅員遼闊的中國。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中國人民開始了反抗外來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斗爭。(1)根據材料,指出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2)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3)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哪些影響 【答案】(1)根本原因:英國完成工業革命,生產力飛速發展,迫切需要廣闊的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2)主要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3)影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中國人民開始了反抗外來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斗爭;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詳解】(1)根本原因:根據材料“19世紀中期,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生產力飛速發展,迫切需要廣闊的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可知英國完成工業革命,生產力飛速發展,迫切需要廣闊的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2)主要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京條約》是1842年清政府在鴉片戰爭失敗后與英國簽訂的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其內容包括: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3)影響:根據材料“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中國人民開始了反抗外來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斗爭”和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中國人民開始了反抗外來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斗爭;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課程標準:通過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初步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學習目標:1、通過對第一子目的學習,通過了解鴉片戰爭前的中外形勢及鴉片的危害,認識林則徐禁煙運動;2.通過閱讀第二、三子目內容,認識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并能講述鴉片戰爭的過程,知道《南京條約》的內容,深刻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的近代社會的影響;3.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了解并學習林則徐、關天培和三元里人民等敢于反抗侵略、維護民族利益的斗爭精神,培養愛國精神;任務一:閱讀第一子目——鴉片走私與林則徐禁煙,梳理課文鴉片走私背景①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之前, ;②西方已進入 ,英國成為頭號工業強國,不斷向外進行 ,掠奪殖民地;③英國為 ,向中國運來呢絨、布匹,但遭到中國 的排斥,嚴重滯銷;而中國向英國輸出的茶葉、生絲等,銷路旺盛;(中英貿易中,中國處于貿易順差,英國處于貿易逆差)鴉片危害(林則徐禁煙原因)①白銀大量外流威脅 ;②嚴重摧殘 ;③導致 ;④ ;林則徐禁煙① 年底, 派力主禁煙的 為欽差大臣,前往 查禁鴉片;②虎門銷煙時間: ;地點:虎門海灘;③虎門銷煙意義: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 的堅強意志;④此后,林則徐操練軍隊,修筑炮臺,準備應對英國侵略,林則徐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 ;牛刀小測“林公憂國難,華夏患民暗。亮劍傾鴉片,揚威見赤心。”這首詩里提到的歷史事件是1839年6月在廣州發生的( )A.黃埔軍校建立 B.金田起義 C.八國聯軍侵華 D.虎門銷煙任務二:閱讀第二子目——英國發動侵華戰爭,梳理課文1、直接原因(導火索):中國的 ;根本原因:英國為 ,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標志: ,英國艦隊封鎖廣東珠江口,鴉片戰爭爆發;過程:第一階段——1840年6月,英國艦隊封鎖廣東珠江口 攻陷浙江定海 到達天津大沽口,威脅清廷。(道光皇帝以“辦理不善”為名,將林則徐革職查辦,改派直隸總督琦善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和英軍談判) 1841年1月,英軍攻占虎門附近的大角、沙角炮臺,并 道光皇帝下詔對英作戰 英軍進攻虎門炮臺,廣東水師提督 率將士殊死抵抗,壯烈殉國 英軍占領廣州城北的四方炮臺(1841年5月30日, ,顯示出中國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氣概)第二階段——1841年秋,英軍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廈門、定海(守將葛云飛、王錫朋、鄭國鴻三總兵皆力戰殉國)、寧波 1842年6月,英軍進犯長江門戶吳淞(江南提督 率眾抵抗,力竭犧牲) 英軍進攻鎮江(海齡等守城清軍英勇抵抗,全部戰死) 1842年8月初,英軍到達南京下關江面。戰爭結果: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鴉片戰爭鴉片戰爭失敗原因:中國——清朝 ;經濟落后; ;英國——英國通過 成為資本主義強國,綜合實力強大;根本原因——腐朽的 無法抵抗新興的 :牛刀小測2、1840年6月,由16艘兵船、4艘武裝汽船、28艘運輸船以及六七千名海陸士兵組成的英國軍隊,從開普敦、印度等地抵達廣東海面,戰爭爆發。這場戰爭( )A.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 B.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C.宣告了中國制度變革的失敗 D.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動統治任務三:閱讀第三子目——《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梳理課文1、《南京條約》時間 1842年8月條約雙方 清政府、英國內容 危害 根本 目的破壞我國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的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定 破壞了我國割 給英國 破壞了我國賠償英國 開了賠款惡例,加重清政府和百姓負擔地位: ;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名稱 重要內容 影響危害1843年中英《虎門條約》 英國獲得 、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等權利 首先破壞了我國的司法主權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1844年中法《黃埔條約》 美國、法國除享受英國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外,還擴大了其他侵略權益 破壞我國領海主權、國防主權、文化主權等權利4、鴉片戰爭的影響:鴉片戰爭 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國 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傳統的小農經濟逐步瓦解,中國 。此后, ,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成為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鴉片戰爭成為 。5、感悟: ;牛刀小測3、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為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知識點四:重要人物林則徐、魏源林則徐:編譯 ,被譽為 ;相關名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魏源:《海國圖志》,提出“ ”的重要思想;知識鞏固1、鴉片戰爭后,魏源倡議制造戰艦,武試增設水師科且不能“舍船炮而重弓馬”,水師官員從舵工、水手、炮手中挑選。據此可知,魏源( )A.重視探索御敵之法 B.找到戰敗根源 C.反對科舉取士制度 D.主張政治改革2、下表為1843年前后中國主要進口貨物關稅稅率對比表。導致圖中稅率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品名 1843年前的稅率(%) 1843年后的稅率(%) 新稅率比舊稅率降低(%)棉花 24.19 5.56 77.02棉紗頭等 13.38 5.56 58.45白洋布 29.93 6.95 76.78A.五口通商 B.協定關稅 C.割地賠款 D.投資設廠3、19世紀中期,詩人張維屏有感于廣州三元里爆發的義舉,寫詩道:“三元里前聲若雷,千眾萬眾同時來。因義生憤憤生勇,鄉民合力強徒摧。”該詩熱情謳歌了( )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 B.愛國官兵保家衛國的意志農民起義推翻清朝的斗爭 D.知識分子投身革命的抉擇歷史人物是歷史活動的主體,評價歷史人物有助于把握歷史活動的進程和影響。下列詩句評價林則徐的是( )A.虎門壯舉驚中外,禁毒英名震古今 B.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C.舍身變法自君始,無力回天昭后人 D.狀元棄仕從商路,實業興邦壯志酬5、《虎門條約》中“領事裁判權”條款損害了中國的( )A.關稅自主權 B.司法主權 C.領土完整 D.外交平等權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世紀中期,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生產力飛速發展,迫切需要廣闊的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于是,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了幅員遼闊的中國。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自然經濟逐漸解體,中國人民開始了反抗外來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斗爭。(1)根據材料,指出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2)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3)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哪些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課鴉片戰爭學案25版原卷.docx 第一課鴉片戰爭學案25版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